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政治经济学论文:初建历史唯物主义影响下的货币哲学研究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1-12 21:45

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演进

  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是伴随其哲学及政治经济学货币理论的逐步发展、成熟而同步发展形成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前人货币思想的扬弃,立足人本主义、唯物史观,以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为切入点,科学分析货币的起源,全面把握货币的丰富内涵和在商品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章旨在通过回到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路径,即从马克思的经典着作出发,结合当时的价值立场、思想方法、时代背景,尝试梳理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将马克思的货币哲学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人本学视域下的货币哲学、初建历史唯物主义影响下的货币哲学、成熟历史唯物主义统摄下的货币哲学。

  2.1 早期人本学视域下的货币哲学。

  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与其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发展协调一致。马克思在对货币展开哲学讨论的初期,一方面,由于深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其货币哲学多从货币对人的异化角度来解读人和货币的关系,而不能直接深入到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中去研究货币的本质及其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还处在不断积累和丰富中,其对货币问题的理解还很难做到足够的准确和深入。但即便如此,马克思对货币哲学的初期研究依然为今后更加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下的货币哲学研究作了充分的理论铺垫。同时,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也更加坚定了他的人文价值情怀,使其在解放全人类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

  2.1.1 货币问题的源起。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关系密切,青年黑格尔派的先驱者布鲁诺·鲍威尔在卢格的《德法年鉴》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犹太人问题"的讨论引起了马克思的关注。马克思认为曾经的同路人--鲍威尔的观点"太抽象",于是主动介入这场争论,为批判布鲁诺·鲍威尔的《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写就了《论犹太人问题》一文。

  当时,犹太人在普鲁士的解放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犹太人主要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但享有的权利却一直远远低于基督徒。对此,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开篇就提出:"德国的犹人要求解放。他们到底要求什么样的解放呢?公民的解放,政治的解放。"[2]P163而当时布鲁诺·鲍威尔所持的观点是:犹太人和基督徒都不能要求普遍的人权,因为他们特定的、独有的宗教必然使他们的要求都归于无效。

  "只要国家还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还是犹太人,二者就既不能解放别人,也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解放。"[2]P164在鲍威尔看来,犹太人问题已不再是普鲁士当地的个案,而已然上升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即宗教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亦即宗教狭隘性与政治解放的矛盾问题。因此,鲍威尔认为不仅犹太人而且所有人都需要放弃宗教,只有这样才能作为公民得到解放。对此,马克思反问道:"政治解放的观点有没有权力要求犹太人放弃犹太教,要求一切人放弃宗教呢?"[2]P168马克思为了进一步批驳鲍威尔,还引证了当时北美宗教实践的例子,就在政治解放已经完成了的北美国家,宗教不仅存在,而且表现出了生命力,可见,宗教的存在和国家的完备并不矛盾。"但是由于宗教的存在是一个缺陷的存在,那么这个缺陷的根源只应该到国家的本质中去寻找。"[2]P169因此,马克思提出,宗教已经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表现,我们要想消灭宗教的狭隘性就必须先消灭世俗的桎梏。

  在《论犹太人问题》的第二部分,即对鲍威尔《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的评论中,马克思直指犹太人根源性的世俗桎梏,提出:"犹太人的世俗基础是什么呢?实际需要、自私自利。犹太人的世俗偶像是什么呢?做生意。他们的世俗上帝是什么呢?金钱。既然这样,那么从做生意和金钱中解放出来--因而也是从实际的、实在的犹太教中解放出来--就会使现代的自我解放了。"[2]P192到这里,马克思终于提出了犹太人问题的实质和核心所在--犹太人与货币的关系。正是在这一点上的分析,马克思较之于鲍威尔更加科学并符合实际。马克思看到了货币作为犹太人世俗化了的上帝,其所具有的力量和价值,而在鲍威尔那里,货币带来的影响并没有被合理地纳入犹太人问题的分析范围。而实际上,在犹太人的世界里,他们名义上的政治权利的丧失并没有带来过多的实质上的影响,因为犹太人运用着巨大的金融权力。货币也的确如马克思所言是以色列人的嫉妒之神,他具有崇高的地位、无上的威力,一切神在他面前都要退位。马克思在这里就提出:"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而人也向它顶礼膜拜。"[2]P194这是马克思首次提出货币的异化问题。

  货币作为物质力量的化身一跃而成为世俗化了的上帝,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这是人与物关系颠倒的一种具体的、突出的表现。同时,马克思还在《论犹太人问题》的结论中概述了他不久将详细论述的异化劳动思想:"在利己的需要的统治下,人只有使自己的产品和自己的活动处于异己本质的支配之下,使其具有异己本质--金钱--的作用,才能实际进行活动,才能实际生产出物品。"[2]P197马克思在这个阶段立足于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立场,从人的主体性出发,通过揭示货币对人的异化,旨在强调犹太人问题的核心在于对世俗需要的盲目崇拜,只有从经商、私利、金钱构筑的"牢笼"中逃脱,犹太人才能得到解放,人类才能得到解放。这一结论较之于青年黑格尔派对自由主体精神的推崇,更有助于人们认清并逃离世俗的桎梏,也更接近于科学批判市民社会的路径。虽然,马克思还无法从根源上解释清楚货币究竟是如何异化人、代表人、统治人的,但是,货币问题的提出、对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已经展示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批判道路上坚定前行的决心和勇气,也为后续漫长而又复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和平台。

  2.1.2 私有财产向货币的转化。

  在上述《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站在人本主义立场,将货币批判为异化人的、统治人的、世俗的上帝。而在其之后的长篇笔记--《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简称《穆勒评注》)中,马克思对穆勒把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论述做了评论,又进而分析了从私有财产发展到货币的历史性跨越,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只是赋予了人与同伴,甚至与其产品的关系的意义。

  第一,货币是交换的媒介在原始交换时代,人们通常采用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诸如用一只鸡换一把匕首,用一头猪换两把斧头。但这种交换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却不易实现,一方面,人们要携带大量的实物用于交换,极不方便;另一方面,一只鸡的所有者未必需要一把匕首,而一把匕首的所有者也未必需要一只鸡。所以这就需要一种均匀的介质作为媒介,从中协调交换的进行,使不同商品的所有者可以先将商品兑换成同等形式的介质,再用介质进行更复杂、更理想的交换。于是,充当这一媒介的货币应需而生,成为人与人交换过程中的"润滑剂".

  穆勒等国民经济学家看到了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这一货币功能最直观的体现就妄下断言,认为货币的本质就是交换介质。但透过交换媒介的概念表象,马克思认为:

  "货币的本质首先不在于财产通过它转让,而在于人的产品赖以相互补充的中介活动或中间活动,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成为货币的属性。"[8]P18在马克思看来,货币并不仅仅只是交换的媒介,更是交换双方的劳动异化了的物质化属性,这是马克思站在抽象的人本学立场对货币的本质做出的早期界定。同时,马克思也开始思考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双方的内在等价本质,究竟是什么可以让一只鸡和一把匕首这两种不同属性的物实现等价交换。

  马克思在对穆勒关于货币的论述展开评论时,已经隐约意识到货币本质的异化性。

  马克思对货币的异化本质在之后的着作中有展开更加精深的挖掘,这也逐渐形成马克思货币哲学当中最耀眼的思想明珠。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性是人本身的创造者,他是通过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作用并改变他外部的世界来形成和发展自身的。在这种人与世界不断前进的相互交换过程中,人的本性起支配作用,他是发动者,是引发这一过程的主体。

  然而,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中,人的支配力只有在占有货币之后,再通过货币交换才能获得和实现,也就是说,作为媒介的货币开始支配人,人好像由主体变为了客体,并逐渐丧失了对自己命运的支配力,这种控制力已经转移到了货币上,属于人的真正东西已经变得外在于人,并且成为他物的属性。在实际交换过程中,无法转换成货币的物也会丧失呈现自身价值的权力,媒介拥有了表现价值的"真正的权力",具有了上帝的权威,它的外化和异化的本质已经暴露无疑。

  第二,货币是私有财产的外化直观上来看,货币的出现就是为了方便商品交换,充当连接交换双方的媒介,但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对货币的认识,意识到在交换过程中货币具有了私有财产的属性,即货币来源于私有财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出现了剩余,于是出现了私有财产。所谓"私有"指的就是物与所有者之间一种排他性的关系。而在实际交换过程中,私有财产本身的所有者必须通过让渡排他性的所有权,让私有财产与他人发生联系,由我的成为别人的,即实现"私有"的外化,才能换取"万能"的货币。

  私有财产的外化之所以能够得以实现,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物的不同特性有个性化的需要,而劳动分工的精细化带来的私有财产的单一化无法满足人的个性需求,这就要求人们必须通过私有财产的外化,即交换双方通过交换达到用私有财产相互替代的结果,以便满足自我的个性化需求,好比一名技艺精湛的铁匠只能让渡他的匕首来换取晚餐用的鸡肉。按照马克思的进一步分析,劳动分工不仅促发了私有财产的交换,也使得人们在获取生活资料的社会交换过程中密切了与他人和整个社会的联系;但同时,劳动分工又在一定层面上人为割裂了劳动的整体性、联系性,带来了单一化,使人变得愈发利己,越来越同自己的本质相异化,更加脱离社会性。

  由上可知,一方面,货币规定私有财产的外化过程。货币给私有财产的交换双方牵线搭桥,私有财产也通过货币在交换过程中打破排他性,与所有者之外的人和物发生联系,扬弃原本的"私有"概念本质。另一方面,货币规定私有财产的表现形式。私有财产的表现形式原本是多样的,但这种多样性带来了交换的频繁和复杂,也促进了货币的诞生。占有更多的货币就可以交换到更多其他的物,所以货币是一种特殊的私有财产,它将规定并统一私有财产的表现形式,可以是金银等贵金属,也可能是现代票据,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货币都将成为私有财产外化的形式,使私有财产脱离原有形态的桎梏,获得一种全新的,更加高级、自由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在讨论私有财产和货币之间关系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到人们对私有财产交换带来的货币数量的关注已经超越了用于交换的私有财产本身。人们在交换过程中总希望自己拥有的私有财产更能满足他人的欲求和需要,更能被他人寻求和依赖,这样他人就不得不让度和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来加以满足。从而私有财产的占有者本身可以在交换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占有更多的货币。在这个意义上的私有财产实质上已经变成了奴役人的异化物,物不再是依附于主体的客体,反而变成了控制人的欲望、支配人的行动的物。在这种异化物的统治下,人们开始不断追逐物的数量的增长,为了获取更多的私有财产,人们又转而需要占有更多的作为私有财产的可通约的普遍形式的货币。正像马克思说的,对货币数量的追逐逐渐超越了对事物本身的关注,拥有货币的多少意味着交换权力的大小,这种权力已经超越了经济学的界限,具有了人性的、心理的、伦理的新内涵。由于货币能购买一切东西,所以能够弥补一切缺陷,能够夸大人的能力。就像马克思引述的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描绘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年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18]P141货币似乎是万能的上帝,可以补偿个人生命中的所有失落,这使得人们对货币的欲望更加膨胀,直至沉迷于近乎疯狂的追逐。事实上,在人类社会中,人就是人,所以一切都有确定的人的价值,只能用爱来交换爱。

  2.1.3 货币的异化。

  马克思在写作《穆勒评注》的前后这段时间,实际上一直都在作大量的、内容丰富的关于古典经济学、共产主义和黑格尔着作的笔记。这些文献以《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或《1844 年手稿》为人所知,其中的内容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并被一些人认为是马克思唯一重要的着作。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继续沿着人道主义的路径深化对货币的研究,以抽象的人本主义作为研究货币的哲学基础,深入讨论了货币的人学本质及其对人的异化。

  第一,货币的人学本质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货币篇中,马克思集中探讨了货币的本质和特性。首先,货币的本质具有普遍通约性。正如马克思所言:"货币的特性的普遍性是货币的本质的万能,因此,它被当成万能之物。"[18]P140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能购买一切东西,是"一切纽带的纽带",它可以把各具特性、相互差异的事物、人和行为协调统一起来,各种特殊的价值都可以被货币通约后加以衡量和计算,进而规定价值并进行交换。货币就像社会的"血管",连接着社会上的人、物、组织,为他们提供所需并使其保持关联。

  其次,货币的特性延展人的特性。在马克思看来,"货币的特性就是我的--货币占有者的--特性和本质力量".[18]P143货币外化了私有财产的同时也扩展了私有财产所有者的外在本质,货币的购买能力,即为货币所有者的能力所在,货币成为衡量人力量的标尺,也改变着人的属性和界限。正如马克思举的例子,"我--就我个人特征而言--是个跋子,可是货币使我获得二十四只脚;可见,我并不是跋子".[18]P143.

  再次,货币现实化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最初只是一种意识和观念,而要想把这种意识转变成现实的、感性的存在,就需要货币的"催化".货币连接着人和人的需求,通过购买和交换,可以把意识变成存在,把愿望变成现实,就像马克思所言:"货币把这些本质力量的每一种都变成它本来不是的那个东西,即变成它的对立物。"[18]P144,没有货币的出现,人也一样拥有愿望和需求,但是缺乏货币的"催化",需求就很难从想象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到头来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无法从观念上升为生活。

  最后,货币具有混淆和替换的力量。这是由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本质所决定的,货币作为现存的和起作用的价值概念把一切事物都混淆和替换了,货币的这种本质包含在人的类本质之中,是人异化和外化的力量的显现,是一切自然的性质和人的性质的混淆和替换。

  第二,货币对人的异化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劳动异化,原本体现人的本性的劳动逐渐与人相分离,劳动不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劳动不再属于人的本质而是外在于人,并属于另一个人。基于劳动异化的内在基础,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私有财产,也逐步与人相异化和外化,由属于人的东西变得外在于人,甚至支配着人,进而体现出与人本质的内在关联,成为具有人学向度的货币。

  第一,货币异化人的本质。通过占有货币,人之为人的本质可以得到充实,甚至可以实现超越。人原本做不到的事情,可以通过货币来完成,人原本所不具有的自然特性可以通过货币被重新赋予。货币成为了推动人的本质异化的手段和工具,这种工具化直观地表现为,人的力量的大小可以通过占有货币的多少来衡量,货币成为了丈量人性的标尺。

  第二,货币异化人的需求。人应当通过征服和改造客观世界即对象化的劳动过程来满足和实现自身的需求,因为劳动是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根本途径。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同他的劳动产品和生产行为的相异化,使得劳动不再是满足需求的直接手段。工人与他们的劳动成果相分离,劳动产品被以工资即货币的形式所代替,所以,工人从事劳动的目的不再是获得劳动产品,而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工资。这就使得人们满足自身需求的手段演变成了尽可能多的占有货币。只有拥有足够的货币,人才具有实现需求和愿望的权力。

  第三,货币异化人的生活感受。货币可以满足人的欲望需求,只要拥有货币,就可以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言:"你自己不能办到的一切,你的货币都能办到:它能吃、能喝、能赴舞会、能去剧院,它能获得艺术、学识、历史珍品、政治权力,它能旅行,它能为你占有这一切,它能购买这一切,它是真正的能力。"[18]P123生活本应在货币的协调下更加精彩纷呈,但因为人们对货币的过分关注,逐渐被欲望和金钱蒙蔽的双眼看不到生活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反而使生活变得枯燥而乏味,最终丧失了生命力。可以说,货币异化了甚至是挟持了人的生活感受。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货币的人学本质及其异化的分析中,处处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他在论述的最后,更意味深长地指出扬弃货币的异化,逃离货币的奴役,对于实现人类解放意义深远,袒露了他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希求。这也表明他对货币异化本质的人学探讨还仅仅是个开始,在未来的思想建构中,他一定还会对货币在人类解放的向度上寻求更加深入的、精妙的探讨。

  从提出货币问题的《论犹太人问题》到尝试论述货币异化本质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整个思想发展历程构成了马克思早期对货币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超出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从人道主义的站位来阐释货币的本质和意义,揭示了货币的内在矛盾。

  但不可置否,由于受到抽象人本主义的局限和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支撑,马克思早期的货币哲学思想难免流于空乏。通过对后期成熟的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梳理,我们发现,只有建立在坚实而先进的劳动价值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货币哲学才能够赋予货币历史的、哲学的思辨理解,真正揭示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哲学内涵。

  2.2 初建历史唯物主义影响下的货币哲学。

  马克思对货币的理解和分析与他的哲学基本立场相一致,他的早期货币哲学由于受费尔巴哈人道主义影响,对货币的思辨是建立在抽象的人本主义基础之上。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实现了伟大转向,从费尔巴哈静止的和非历史的人道主义中脱离出来,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他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对货币的思考,也随着新哲学视角的确立,呈现出更深层次的质的飞跃。

  2.2.1 货币哲学新生长点的确立。

  1845 年春,马克思写下了着名的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它被恩格斯公正地称为"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从 19 世纪 40 年代初马克思首次阅读费尔巴哈着作开始,他从来就不是完全毫无批判地接受它。但不论是在《巴黎手稿》中,还是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都只是赞扬了费尔巴哈"真正的人道主义",并没有彻底反思费尔巴哈静止的、非历史的人本学思想,所以他对货币的哲学思考还保留了相当深刻的人学烙印。但随着马克思对经济学的日益关注,他逐渐意识到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并开始与费尔巴哈的立场相脱离,进而写下了这惜字如金的十一条提纲。

  在《提纲》中,马克思首先对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进行批判,强调应当把事物、现实、感性都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而这种实践不仅仅是经验性的历史过程,而是连接主客体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社会关系中展开的具体的实践活动,并强调这种历史条件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维度上的延展,而是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接下来,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结合,进一步指出人是"社会化"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2]

  P5而社会生活的最终根源是实践。在提纲的最后,马克思通过实践概念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提纲》把人定义为社会中的人,就赋予了人以社会的属性,而货币作为人与社会的"牵线人",游走在人与人之间,广泛连接着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自然也具有了社会属性,并促进了社会一体化。

  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阐发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以及把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观点,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天才萌芽,更为货币哲学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科学的、先进的理论立足点和生长点。

  2.2.2 货币是具体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于经济学的关注较之以往大大加强,并开始尝试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框架。他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角度,确立了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并且逐渐把注意力放到对于生产物质条件的生产与再生产上。马克思着眼于社会生产的本质,具体而又深入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生产的物质条件和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实际上是发展的、历史的过程,这一点与马克思的观点不谋而合,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是有条件的,是人们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换句话说,每个个体都处于具体的、历史的环境之下,都处于一定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之中,必须用具体的、历史的眼光去审视每个人,清楚地看到他背后的时代背景和其所处时代的生产实践关系,才能更真实、确切的认识到个体的个性,才符合历史前进的规则与秩序。

  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点的确立,为马克思在货币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更为广阔的视野,开启了前人未曾探索过的理论空间和视角。这与马克思早期的建立在的抽象人道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对货币哲学有着本质上的升华,实践观点的确立,为货币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货币是人的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不是仅仅停留在普遍的、一般的、抽象的人学意义上的理解,而是要把货币置于人类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实践当中来加以考察,揭示货币的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阐释货币的表现形式及其职能;就是要通过实践观点引领下的、理性的、客观的分析,将货币视为一个历史的过程而非永恒的上帝,认清货币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异化和种种弊端;就是要从批判的、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货币存在的历史阶段性,不能盲目地把货币神话,要在认清货币本真面目的基础上,从根本上阻止资本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肆虐,从而保持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货币的职能和本质的理智而清醒的认识。

  2.2.3 批判中的货币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视角实现了由抽象的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伟大转变之后,对货币的新的思考和定义首先集中反映在《哲学的贫困》一书当中。它于 1847 年发表,是马克思源于批判小资产阶级思想家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作。在这本着作中,马克思第一次尝试比较系统地、完整地阐释自己的经济学观点,因此,其理论价值可见一斑。马克思在该书当中大胆采用了一种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以往的形而上的、离开人类历史和现实的、抽象的反思和批判,而是通过俯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深入到人的具体实践活动当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社会经济范畴展开分析和研究。虽然此时的马克思还是更多的停留在古典经济学的视域当中,特别是受到李嘉图的经济理论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已经在这本书当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上,并尝试通过架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来开辟新的理论空间和视角,从而刺激和推动自己哲学思想的发展。

  为了批驳蒲鲁东观点的荒谬性,马克思以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理论阵地,对蒲鲁东的"构成价值论"展开了"狂轰滥炸",从而清晰地指出了蒲鲁东的错误所在。"在李嘉图看来,劳动时间确定价值这是交换价值的规律,而蒲鲁东先生却认为这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综合。李嘉图的价值论是对现代经济生活的科学解释,而蒲鲁东先生的价值论却是对李嘉图理论的乌托邦式的解释。"[2]P93基于此,马克思认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社会实践得出的结论,因而是基本正确的,而蒲鲁东的"构成价值论"由于脱离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规律,因而从始至终都是错误的、臆想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也提出了不同于以往学派的关于商品价值的观点,即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是劳动社会的客观规律,价值是一个商品背后的生产历史和社会关系的客观反映。

  马克思在批驳蒲鲁东的所谓"金银在一切商品中是价值已经达到构成的第一种商品"的谬论时,阐述了自己的关于货币价值的理论,"金银除了像其他商品一样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的商品以外,还具有普遍交换手段,即货币的特性".[2]P118对于蒲鲁东提出的"把金银作为货币的特性运用于由劳动时间衡量价值的一切商品",[2]P122马克思予以否定,并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只能是在交换过程中借助另一个商品实物来体现,具体来说就是用货币加以衡量而不能直接以抽象的、模糊的、缺乏统一衡量标准的劳动时间概念作为价值标准。马克思还分析了交换价值同价格以及货币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明确指出:"价格是产品的相对价格的货币表现".2]P88同时对蒲鲁东主张在保留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取消货币的观点进行了严厉地抨击,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货币来源于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过程,所以,商品生产规定了货币的产生,货币也依附于商品生产。

  马克思在批驳了蒲鲁东的价值理论后,接着对蒲鲁东关于货币形成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也进行了驳斥。针对蒲鲁东所谓"经过君主的神圣化以后就产生了货币"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只有毫无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2]P122在上述对蒲鲁东的这一驳斥中马克思同时阐释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结论,即经济决定政治,而非政治决定经济。这一结论在货币起源与君主的关系问题上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不是因为君主占有了金银而使之成为交换手段,而是因为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才使得君主愿意占有金银,使之成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最为重要的是,金银同其他商品一样,其价值也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进而是客观的,所以君主也好,旁人也罢,并不能肆意对货币加以规定。由此可见,金银成为货币既不是来自于它的天然属性,也不是依赖于君主的强权,即我们常说的金银天然不是货币。马克思对货币的本质还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讨论,在他看来,虽然货币以物的形式呈现,但它的社会实质却不是物,而是一种经济关系。即"货币不是东西,而是一种社会关系".[2]P88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破中有立,不仅对蒲鲁东的价值理论和货币起源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深入而彻底的批判,更对货币的社会关系属性,以及商品和货币的内在联系展开了科学分析。虽然马克思阐述的价值理论和货币哲学思想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但是,为他之后逐步理解货币和商品的内在本质联系,进而通过分析商品交换和价值形式的发展,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提供了基本的线索。而这些理论设想也自然而然的在其后的《伦敦笔记》中逐一实现。
 

成熟历史唯物主义统摄下的货币哲学。

  随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日趋成熟,马克思对货币的哲学思考亦逐渐发展到历史唯物主义统摄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即从他的唯物史观出发,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对货币展开分析和讨论。有别于之前人本学视域下的货币哲学分析,这一阶段的马克思随着经济学知识的不断完备和方法论的不断升级,开始更多从现实中的货币功能发展入手,展开对货币的理论性探讨。

  2.3.1 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与继承。

  马克思长期受到家庭境况和身体状况的困扰,他还能进行严肃认真的工作是令人惊奇的。1850-1853 年间,马克思在他的避风港--英国博物馆,重新开始了 1844 年以后被迫放下的经济学研究,并做了大量的摘录、笔记和手稿,集结而成了《伦敦笔记》。

  马克思在占有了大量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对政治经济学展开系统研究,并将货币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为《1857-1858 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57-58 手稿》)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可以说《伦敦笔记》构成了《57-58 手稿》的直接思考前提。马克思通过这次较之以往更加深入的、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始从经济社会的客观规律角度重点关注商业、货币、信贷等经济范畴,并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为建立自己的劳动价值论打开了突破口。

  在《伦敦笔记》中,马克思通过研读休谟、洛克、斯密、李嘉图的经济学着作,占有了大量的关于货币的经济学一手资料,从而在研究货币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突破。第一个突破就是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初步揭示了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马克思在一篇关于斯密的摘录笔记中写道:"注意:金和银是每一个特殊工业的一般商品,产品可交换性的实体,它的交换能力的体现(在这里,货币仅仅是交换手段)。"[28]P238在这段评注中,马克思用"产品可交换性的实体"、具有"交换能力"的"一般商品",来形容货币的本质,这种界定已经非常接近把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正确认识。马克思在另一处摘录笔记的评注中写道:"一般的交换手段--商品,例如金和银,在这里是一般交换手段或工具的宾辞。但是,作为主辞的一般交换手段还不是某种实在的、独立表现的对象。金是货币,但是,成为货币的是金的属性。货币自身不具有任何独立于自然客体的一定的存在。"[28]P238由上述评注可知:一方面,马克思除明确界定了金银是代表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之外,还同时进一步肯定了其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的观点,即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使金银成为货币的是某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货币只是金银在某种社会关系下获得的一种社会属性。另一方面,马克思还规定了货币是"一般的交易手段"和"商品价值的一般标准".这实质上指的就是货币具有的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职能。

  马克思在《伦敦笔记》中关于货币问题的另一个重大突破是在扬弃了大卫·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影响货币流通量的因素及其规律性,从而提出了自己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观点。

  关于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马克思评论如下:"李嘉图认为,黄金的生产费用只有在黄金的数量因其增加或减少时才能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只有很晚才会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按照这种说法,流通中的货币量有多少是完全无关紧要的。因为流通的是许多价值低的金属还是少量价值高的金属,都是无关紧要的。但是,难道说同时进行的买和卖的增加不需要更多的流通手段吗?如果流通的只是价值高的货币,那么,它们对消费者与零售商之间的交易以及对生产来说都是不够的。"[8]P237马克思在这部笔记的另一处更明确地指出,"流通依赖于工业的全部机构","商品的价格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也不依赖于正在流通的货币的增加或减少".[8]P93马克思并不赞同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货币流通量是由贵金属的进出所决定的观点,在他看来,货币的流通量取决于市场发展情况,特别是工业和商业的状况。市场繁荣、交易量大,才需要更多的货币流通来支撑市场的发展,货币流通的增加归根到底是投资增长的结果。在此,马克思不仅摆脱了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的错误影响,还坚定地树立了自己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观点,即投资规模和货币的流通量成正比,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决定和派生了货币流通。

  马克思的上述论断可以总结为两个重要的货币理论问题:一是货币是被社会关系所规定的一种特殊商品,虽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但与其他商品一样,价值都是由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不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多少来决定,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货币价值的决定问题;二是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由投资规模和市场状况所决定,而不是流通中的货币的价值所决定。这样一来,从根本上推翻了整个的流通理论,将货币流通理论变得更加清晰化、实际化。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伦敦笔记》中将货币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极大的丰富和深化了关于货币的本质、职能、流通规律的哲学思考,也放弃了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盲目崇拜,这为他在《57-58 手稿》中建立自己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从商品的内在矛盾入手分析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以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货币的职能和流通规律,建立更加完善的货币哲学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3.2 货币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

  《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第一次对货币进行了详细而系统地探讨,揭示了货币是产品的商品形式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及货币与价值的内在关联,指出货币是社会关系的物化本质。它的出现标志着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形成。

  在《手稿》中马克思也是首次将货币独立成章进行研究。从最初的将货币问题夹杂在政治经济学问题中进行讨论,到独立成节,再到独立成章,马克思对于货币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化。可以说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的货币哲学思想是对之前货币理论的总结和升华,并为之后货币哲学思想的最终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货币哲学发展历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第一,对《银行改革论》和"劳动货币"的批判蒲鲁东的学生阿尔弗里德·达里蒙在他于 1856 年所着的《银行改革论》一书中提出对银行体制进行改革,取消金银的特殊地位。他主张或者使"金银成为同其他商品一样的商品",或者使"一切商品都和金银一样有资格成为交换工具",并使"产品确实是同产品交换".

  [9]P62这就是说,他们一方面要废除现存的货币,而另一方面又要使所有的商品都成为货币。为了排除这个矛盾,他们企图发行代表劳动时数凭证的"劳动货币"、"工时票"和"收据"去代替金银,希望通过这种"劳动货币"直接和任何商品相交换。马克思尖锐地指出,"劳动货币"的概念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劳动货币"只是证明某种商品曾经消耗了多少劳动时间,当商品一旦生产出来后,它的价值便不再是由生产该商品时所直接耗费的劳动来决定,而是由再生产它的劳动时间来决定了。由于生产费用的不断降低,劳动的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时间会不断地减少。因此,不断地贬值将是"劳动货币"的必然命运,由此又必然会带来商品价格的经常波动。可见,资产阶级的社会深层矛盾不是通过"银行改革"和建立新的"货币制度"所能消除的。[9]P62达里蒙较之于他的老师蒲鲁东提出的君主可以创造货币而言,认为银行也可以创造货币显得更加离谱。只不过说的不再是金银铸币,而是纸币。可是银行发行过多的货币,并不会使社会财富增加,而只会使纸币贬值。"随着这种贬值而来的,是生产的突然停滞。"[9]P62由此可见,通过对蒲鲁东主义者的批判,马克思在这里已经初步涉及到了金属货币和纸币的关系。

  第二,从商品的内在矛盾入手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从分析商品的内在矛盾入手,在货币学说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货币的起源问题。马克思认为,产品作为商品具有二重存在:一方面是产品,具有使用价值,这是商品的自然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是交换价值,这是抛弃了自然存在形式的社会存在形式。商品的二重存在,"必然发展为差别,差别必然发展为对立和矛盾。商品作为产品的特殊性同商品作为交换价值的一般性之间的这个矛盾,即产生了……商品的特殊的自然属性同商品的一般的社会属性之间的这个矛盾。"[9]P8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别人、对社会的使用价值,而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把商品卖出去,实现交换价值,让渡使用价值。商品在它的生产者手中,不能把使用价值直接转换为交换价值。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出"一个第三种商品来充当商品实际交换价值的尺度".[9]P83"这个第三物本身不再是一个特殊的商品,而是作为商品的象征,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本身的象征。因而,可以说,它代表劳动时间本身。"[9]P89这个所谓"第三物",就是货币。由此可见,货币是从交换中产生的,是交换的产物。当然,同马克思后来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更精确的论述相比较,《货币章》对货币起源的分析还是初步的,《货币章》还没有把交换价值和货币形式加以区别,也还没有通过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来揭示货币的起源,而是从交换价值直接分析出货币的产生。尽管如此,《货币章》通过仔细考察商品内在矛盾来揭示货币的起源,在货币发展史上实属独到。

  马克思在分析了货币的起源之后,接着揭示了货币作为一切商品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的本质。马克思写道:"货币是这样一种物质媒介,交换价值隐藏在它身上,从而取得了一种符合自己一般规定的形态。"[9]P114"货币是作为一般对象的劳动时间,或者说,是一般劳动时间的化身,是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时间。"[9]P116因此,商品要表现为交换价值,就必须通过货币这个媒介物。"商品的交换价值,作为同商品本身并列的特殊存在,是货币,是一切商品借以互相等同、比较和计量的那种形式,是一切商品向之转化,又由此转化为一切商品的那种形式,是一般等价物。"[9]P86第三,货币的基本职能与流通规律马克思在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后,还对货币的职能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首先,马克思认为:"货币具有二重规定:(1)作为尺度,或商品作为交换价值来实现的要素,(2)作为交换手段,流通工具。"[9]P116这里所说的货币的第一重规定,实际上是指价值尺度的职能。第二重规定,指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如果说交换价值在价格上只是观念地转化为货币,那么它"在交换中,在买卖中则实在地转化为货币".[9]P142由于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只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因此它"可以由表现一定量的货币单位的任何其他符号来代替,从而象征性的货币可以代替实在的货币".[9]P163马克思指出:"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将交换过程分割为买和卖,并有可能出现买和卖行为的脱节,即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由此便产生了因商品不能迅速转化为货币而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因此,马克思首次提出货币还有第三种规定,即"货币作为财富的物质代表(货币积累)。"[9]P152这一思想,后来发展为货币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的理论。而价值尺度则被明确为货币的首要、根本的职能。

  在《货币章》中,马克思还对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商品生产的关系进行了科学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货币流通规律问题。马克思认为,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没有商品流通就不会有货币流通。反过来,货币流通又决定商品流通,它能对商品流通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在论证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后,马克思指出:"生产方式的总的性质决定这两种流通,而更直接地决定的是商品流通。"[9]P103马克思在对货币流通问题进行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正式表述了他的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他指出:"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首先是由投入流通的商品的价格高低决定的,而这种价格的总额取决于:第一,个别商品的价格,第二,按一定价格投入流通的商品量"."但是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不仅取决于待实现的价格总额,而且取决于货币流通的速度,即货币完成这种实现业务的速度。"[9]P143第四,货币拜物教的产生在《货币章》第三节中,马克思集中地考察了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问题。尽管在《货币章》中马克思还没有明确使用"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这种说法,但却明确地论证了货币拜物教现象作为私有制下商品生产者间的被"颠倒"了的社会关系,即人的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的关系。

  马克思在《货币章》中也使用了异化概念来说明人的社会关系的物化。认为,"活动的社会性,在这里表现为对于个人是异己的东西,表现为物的东西,不是表现为个人相互间的关系,而是表现他们从属于这样一些关系".[9]P103"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货币所以能拥有社会的属性,只是因为各个人让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作为物同他们自己相异化".[9]P83107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经济社会中,私有制使得商品生产相互分离和独立,即一种个人的生产,彼此的私人利益是完全隔离的,"个人只能为社会和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由于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工,每个人都依赖于其他人的生产。他的产品要转化为生活资料,也依赖于其他人的消费。这种彼此间的全面依赖,构成了商品生产者个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商品生产者的个人生产又具有社会性,他们的劳动是社会劳动。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个人的"生产不具有直接的社会性",单个人的劳动又不能直接成为社会劳动,这样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这种矛盾,才产生了商品交换的必要性。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与他的产品不同的货币的媒介作用,在市场上彼此进行商品交换,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才能显示他的私人劳动是有用的和社会必需的,从而使他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性得到表现和证实。由于单个生产者之间的全面依赖的社会联系是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表现出来的,使得充当交换价值的货币,看起来有一种似乎先验的权力,并且是由货币金属本身产生的,似乎贵金属自然地、天生地就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本性,因而造成了生产关系的物化以及人对物即商品和货币的崇拜。

  马克思早在 40 年代货币哲学研究初期,就开始关注货币异化和货币拜物教问题。

  这是他根深蒂固的人文价值情怀和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信仰的直接体现。可以说,货币拜物教问题的影子在整个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体系中时常出现。在《货币章》中,马克思从分析私有制下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出发,揭示了货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从而提出了更加完善和深刻的货币拜物教学说。

  综上所述,马克思《手稿》中关于货币哲学的论述价值以往,最大的飞跃就是具有了系统性,而且提出了诸多新理念,开辟了新的思维空间。可以说,从《伦敦笔记》到《手稿》期间,马克思通过废寝忘食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资料,从而在扬弃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货币理论基础上使自己的货币哲学更加深入、系统、成熟。

  2.3.3 货币哲学的最终完善。

  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马克思在扬弃之前一切思想理念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等集大成的光辉着作。进一步深入系统地阐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和规律,从而使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得到成熟和发展。鉴于前面在考察《伦敦笔记》和《手稿》时,已对马克思关于货币问题的基本思想作了一些介绍,再加上本节篇幅有限,因此,在这里我们仅就《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对货币问题研究所取得的新的进展和演变,做些简要的补充说明。

  第一,进一步阐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想展开对货币的哲学探讨,必须首先找到货币哲学的逻辑起点,即解决货币的起源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货币是怎样产生的,那么对货币进行哲学阐释的主要困难就克服了。而要探寻货币的源起,就必须先从价值形式的具体发展过程入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是从商品的内在二因素出发,引出价值形式发展问题的。在他看来,商品自身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

  但两种价值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能在同一件商品中同时呈现,一件商品要表现自身的使用价值,就必须通过转移交换价值,即被人交换并使用,同样,一件商品要表现自身的交换价值,就要先把使用价值让渡给别人。总而言之,要想调和二者的矛盾,如上所述,只有借助交换过程。但是,传统意义上的以物易物的交换过程具有极大的偶然性,随着交换形式的复杂化,必定会遇到新的矛盾和困难,一把匕首和两只鸡并不总能轻而易举地划等号。所以,马克思分析,价值形式必定会由简单价值形式发展为货币价值形式,即随着交换和商品内在矛盾的发展,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也随之相应地不断发展,最后必定会使一种商品从其余商品中分化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而成为货币。如此一来,货币的起源被马克思一语点破。

  马克思通过进一步分析,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更加科学地阐述了货币的本质。不仅是马克思,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也对货币的本质展开过研究,只可惜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使他们丧失了科学把握货币本质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之所以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货币的本质,原因就在于他是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为线索,以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切入点,从而彻底抓住了理解货币本质的关键。在马克思看来,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由于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价值,而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规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而上文论述货币起源问题时说到,商品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如此一来,商品的价值又分裂为价值本身和价值外在表现形式。而随着价值外在表现形式的不断发展,势必会要求一种特殊商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来方便价值形式的实现,于是产生了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具有物的外在特性,但它的产生过程从根本上规定了它的本质一定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关系,因为没有人和人之间的交换联系就没有货币,货币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外化。

  第二,全面分析货币职能。

  马克思在之前的《手稿》中初步论述了货币的三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深入研究和归纳,对货币职能进行了充实和完善。他认为,货币应该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第一,作为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的首要职能。商品在交换过程中的价值量通过货币加以体现,而这种表现形式取决于货币的具体形式,可以是金银实物,也可以是纸币、信用货币等价值符号。但不管以哪种形式出现,在马克思看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既能表现商品价值的量又能表现商品价值的质。货币在充当价值尺度时,最大的价值在于将商品的价值以价格的形式加以计算和细化,从而在根本上方便了交换的进行。

  第二,作为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既然是媒介,就一定是在流通过程中发挥作用,所以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在流通领域中不断被用来交换和流通的,因为,一旦离开流通领域,它就会表现出其它职能,而非流通职能。也正因为货币在发挥流通职能时处在不断交换的过程中,就如同血管中的血液,所以此时货币的质料形式不再是焦点,总量的大小能否满足流通的需求成为关键。

  第三,作为贮藏手段。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和任何商品发生交换,这就意味着人们手中掌握的货币量的多少决定了他拥有的交换权力的大小,于是货币成为了社会财富的代表,象征着能力和权威。所以,货币的这种神奇魅力不断引诱人们在将商品转化为货币后不再将其转化为其他商品,而是贮藏它、积累它,以便扩充自己的实力,提升自己的财富值。这种脱离流通、静止下来的货币就是贮藏货币。而在马克思看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金银。

  第四,作为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存在的价值,不一定要在交换过程中与商品同时出现,如偿还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等行为,有些就是货币先于商品的运动,有些则是后于。这种货币进行的单方面的运动,就是货币在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第五,作为世界货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首次提出了世界市场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世界逐渐被无止境的交换联系成了一个整体,于是在国际贸易中,货币开始越出国界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成为世界货币。在马克思看来,世界货币的特点是:一是必须由贵金属来充当世界货币,即回到无差别的条块形状;二是在世界市场上,由金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三是由金银作为支付手段;四是在世界贸易中,必须贮存一定量的金银作为准备金。

  第三,深刻揭示货币流通规律。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货币流通规律问题,从更科学地揭示了货币的流通法则。马克思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研究以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为切入点。在马克思看来,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互为前提。首先,"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最初前提",[9]P93没有商品流通,就不需要有货币流通;其次,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没有货币流通,商品流通也无法顺利进行。正是从这一点入手,马克思深入揭示了货币流通规律。

  马克思对货币流通规律的首次正式表述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首先是由投入流通的商品的价格的高低决定的,而这种价格的总额取决于:第一,个别商品的价格;第二,按一定价格投入流通的商品量。""但是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不仅取决于待实现的价格总额,而且取决于货币流通的速度".[9]P143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只要货币流通的速度足够快,同一批货币就可以在交换过程中重复使用,不停地表征各种商品的价格,所以,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在一定时期内所需要的货币量便越少,相反,货币流通不畅,不能满足市场现有商品的价值表征和交换需求,就需要向市场内投入更多的货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货币流通量同商品价格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公式把货币流通规律表示为:"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5]P139公式简明扼要,直击要害,准确地表现了货币流通规律。马克思强调指出,货币流通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这个规律是普遍起作用的".[5]P13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揭示了货币流通的普遍规律,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了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纸币是法定的货币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可以代表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马克思指出,纸币流通规律可以表述为:"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5]P147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严重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现实的经济生活证实,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正确的。

  总之,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特别是在《资本论》中全面深刻地论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科学揭示了货币流通规律,并科开创性地阐述了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以及货币拜物教等问题。这些理论硕果的取得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面充实和经济学分析视角的合理应用密不可分,更与马克思自始至终坚定地解放全人类的价值情怀有根本性的关联。所以说,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整个演进历程就是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其帮助全人类消除货币奴役之苦的价值情怀不断坚定和实践的过程。
 

第 3 章 研究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史引发的思考

  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不仅是一笔丰富的思想财富,其指导实践的方法论价值更是在当下现实社会发展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通过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其思想内涵对于我们深化对货币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树立相对理性的货币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3.1 正视货币的进步性

  在马克思看来,货币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历史作用,历史实践的发展已经证明人类社会在进入资本主义之后,货币也的确展示出了它的积极意义。货币对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价值尺度,使社会日趋清晰和简单。

  3.1.1 货币化带来的公平化。

  货币是天然的平等派,是解除自然、政治、宗教等各种非货币因素控制的一个重要力量。货币无疑,货币化的平等方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进步,虽然货币化发展的过程中,实质性的不平等依然存在,但货币化从某种层面上带来了平等的可实现化。

  一方面,货币的产生和流通已经涵具了对统一性的诉求,同时强调了对公平的追求。

  社会的不断分工,人们为了各取所需,商品交换成为必要,而简单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方式在生产分工日益细化,交易地域日益扩展,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时代变迁中,已不能适应人们的需求,因此,货币应运而生,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无论是具有实际价值的贵金属货币--金和银,还是当下世界各地发行的具有价值符号意义的纸币,甚至现代流行的信用货币、数字货币、电子货币等虚拟货币形式,都把均匀性与平均化作为基本的追求目标。货币作为交换中介,其材质要具有均匀且易分割的特性,而现代社会流行起来的虚拟货币形式更是将这种匀质性发展到极致。货币衡量并代表的是作为社会一般的无差别的劳动时间和人类劳动,人类劳动因为各种现实具体的环境和条件所产生的差别不计算在内,所以,货币才能够成为度量其他价值的工具。人的需求是丰富多样的,因此,鳞次栉比的商品才会被生产出来,如何挑选出所有商品共同的价值尺度,客观公正的表示其价值,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要求。货币作为均匀介质恰好迎合这一基本要求,所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衡量商品价值的作用,而这一特性,实质上也是满足了人类心理和社会发展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人们在这一基础上按自所需,公平的实现商品交换,如此一来,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便同时得到了满足,社会生产才会保持合理的张力,消解掉人们因社会分工导而物不自产的担忧。

  另一方面货币的生产和流通反映出劳动者的成果及对其价值的认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和所有商品的价值一样,都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一般劳动时间决定的,货币本质上凝结了一般的人类劳动,是劳动价值的体现。同时,货币还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尺度,使人们更便于衡量和区分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马克思说:"价值表现的秘密,即一切劳动由于而且只是由于都是一般人类劳动而具有的等同性和同等意义,只有在人类平等概念已经成为国民的牢固的成见的时候,才能揭示出来。"[5]P743.1.2 货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货币的产生和流通使得人们在欲望的驱使下更便于财富的积累。在马克思看来,"没有货币,就不可能有致富欲本身;其他的一切积累和积累欲,表现为自然自发的、有限的,一方面受需要,另一方面受产品的本性制约的东西。"[6]P113货币不但变成致富欲的一个对象,而且变成了惟一的对象。货币的特殊形式使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象征着物质财富累积的数量和质量,并成为因社会分工而疏远的人与人之间的唯一纽带。人们为了生存,同时为了更好的生活,自愿选择了对货币近乎疯狂地、无节制地追逐。"因此,很清楚,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地方,货币不起瓦解作用,而是起生产作用;而古代共同体本身则已经作为一般基础的雇佣劳动发生矛盾。只有当每种劳动所生产的都是一般财富而不是特定形式的财富,从而个人的报酬也都是货币时,普遍的产业劳动才是可能的。"[6]P176-177货币累积成资本,把发财致富的欲望无止境地夸大,而要想满足这无限制的欲望,只能提高劳动生产力,进而扩充全社会的财富总量。货币因而在这种层面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促使人们不遗余力地改善生产工艺、协调生产关系、提高社会生产率。"随着货币的产生也产生了绝对分工的可能性,因为劳动不依赖于该劳动的特有产品、不依赖于劳动产品对于该劳动的直接的使用价值。"[6]P151货币代表着无差别的一般社会劳动在人类社会中的产生和流通,因此,不论社会中的组织,还是个人,都不再需要直接生产出自己需要的全部产品,他们只要生产出社会上需要的商品,通过交换得到货币,便可用货币再换取自身所需的商品。这就意味着,劳动已经脱离了单纯的个人需求和满足,劳动的成果也不仅是为个人消耗,所以,社会的这种发展使绝对分工成为可能。这种绝对分工会让劳动者专注于某一领域或是某一点,精细化地生产商品的某一部分,劳动者更加专业化,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社会生产力便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3.1.3 货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追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整个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从马克思"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11]P373可知,人类整体的发展是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如黑格尔所言:"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11]P368所以,我们有必要以一种历史性的视角来解读人类发展历程。社会的发展进步体现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之上。因此,社会发展程度有赖于人的发展程度。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体指什么呢?从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P60来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人摆脱了自然界的束缚,因为人类生存有赖于衣食住行,在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自然条件的局限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障碍。另一方面是人摆脱了社会束缚。人类社会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的自主性的发展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例如,人在原始社会的生存必须依赖群体,离开群体就可能因食物匮乏,遭受攻击等原因而丧生。在奴隶社会,奴隶的大量劳动成为社会运转的根本支撑,但奴隶的人身和财产都归属于奴隶主,所以没有发展和自由。而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虽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阶层固化带来了更严重的不平等和不自由。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自由民主平等的关系,实质上遵循了私有财产的逻辑,即货币拥有量决定了自由权力的大小。对资本家而言,个人愿望的实现轻而易举,但对普通大众来说,实现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私有制就是最大的障碍。

  当然,社会的更替需要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和人类的不断奋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所以,跨越资本主义进入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能否实现,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在现阶段,人类以其有限的生命无法亲眼证实人类全面发展这一长征目标的实现。而且,"全面"一词的内在规定性也使得一时一地的个别表象无法印证终极目标实现与否。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放弃这种价值上的诉求。笔者认为,通过梳理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史,研究马克思的货币哲学,可以为我们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一种有力的思想感召和引领。

  第一,货币是人全面发展的财富基础。货币并不以静态形式存在,它在转化为资本后按照特有的货币逻辑运转,即以自我增值为根本原则。马克思认为,从货币逻辑角度看,社会的一切要素都从属于货币逻辑,社会中资源被组合成财富,从而按照自己的面貌建构一个新世界。货币变成社会各要素重构的中介环节,改造或剔除不利于自我增值的要素。在自我增殖的过程中,货币凭借其实力促进社会进步发展与人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13]P276对利润的追求,使人们自主地扩展产品线,开发新的产品和市场,从而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13]P276交通与工业的发展,使得社会财富得以更加快速地增加。资本主义社会累积的财富高于以往全部时代的总和。这也印证了马克思的名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3]P276巨大的财富虽然没有平均分配给全体社会成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财富的增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贫穷不可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财富,才可能进行财富的分配,所以说社会财富即货币的积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第二,货币是文明发展、阶层融化和个体自由解放的催化剂。马克思认为,"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9]P197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从现实的阶层关系中解放出来,这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等价值观之上。从历史的视角来审度,正是货币的产生加速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货币逐渐成为世界文明汇聚的推动力,先进民族与落后民族的沟通交流在历次海上贸易中得以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9]P197

  货币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一个国家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融合,尤其体现在城市与农村的历史变迁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得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得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9]P197在货币经济飞速发展期,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烙上了货币的印记,货币的本质和诸多特性深刻影响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面向,在货币经济的时代浪潮中,个体自由得到前所未有的显现与释放。而地球村的形成与发展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典型特征的市场经济浪潮带来的最为显着的变革。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不断扩大的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机械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市场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9]P197全球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再囿于原有的、固定的地理范围。在货币的催化作用之下,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往来日益频繁。正是在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断得以丰富。因此,现代社会平等和自由价值观所蕴含的生产关系迥异于古代社会和中世纪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言:"古代世界的基础是直接的强制劳动;当时共同体就建立在这种强制劳动的现成基础上;作为中世界的基础的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特权,是尚处在孤立分散状态的劳动,而不是生产一般交换价值的劳动……只有在发达的货币制度下交换价值制度才能实现,或者反过来也一样,所以货币制度实际上只能是这种自由和平等制度的实现。"[9]P169由此可见,货币衍生的交换价值扮演着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对货币的扬弃是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得以实现的必经之路。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表现为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利弊均沾。我们应用辩证的思维与方法来具体地分析货币的作用。上文已经论述了货币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它使得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得以累积、增值,开发了人的潜力,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货币是否具有永恒存在的必要性,这个问题仍值得我们反思。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向货币的演变有其必要性,货币是私有财产的重要属性。然而,人的全面发展之进程又横亘着私有制这一鸿沟。正如马克思所说:"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不解的事实,而不是权力。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者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9]P145我们必须在理论上对这一两难问题的解决进行辩驳。从马克思货币哲学的视角来看,本文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导源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在生产方式变革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对货币的积极扬弃。当然,正如人的发展进程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生产方式的变革也不能一蹴而就。马克思也论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9]P169

  3.2 反思货币的局限性。

  货币的产生和流通本身具有历史进步的意义,但也不能忽视货币化生活给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只有认清并反思货币的局限性及其可能引发的危机,采取正确的市场行为和资本运作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货币的积极作用。

  3.2.1 对货币拜物教的反思。

  货币本身具有的交换价值对人们来说,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同时,在社会上存在的一种货币"万能论"的感召下,部分人单纯地把货币数量作为价值的唯一尺度。取向的单一性,导致欲望的放大。过度追逐货币,人性便遭到扭曲和异化,人们也相应的被货币所异化、奴隶化,开始不择手段地、盲目地追逐货币,导致人与人之间出现分裂与对立,物欲支配起了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理性地、辩证地看待和分析货币成为人之为人以及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现实具体的生活中,金钱、利益对于每位社会成员都是重要的。商品经济时代,货币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事物无法取代的。但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法律法规是人们在进行货币积累过程中不可触碰的底线,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获取自身的利益同时,他人的合法利益也需得到合法保障;要坚守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以及人性中的自由和尊严。

  货币原本是人为了交换方便而使用的一般等价物,其中凝结的是人的劳动创造的价值。然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货币在社会生活中彰显了越来越大的魅力和魔力,金钱在欲望的支配下,从获取财富的工具和手段,可以轻易地异变成目的而成为人人崇拜的"世俗之神",部分人们对货币表现出如宗教信仰者对信奉之神般的狂热和崇拜,把货币爆发式的累积,看作神迹一般。要想正确地看待货币的地位和价值,理性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和作用,就需要人从货币的"奴役"下解放出来,重新成为货币的主人,努力杜绝人在货币面前的异化,让货币为人类的自由发展服务,为社会的进步添动力。正如西美尔所言,货币只是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桥梁不是最终栖息的家,始终不应该忘记初衷。

  3.2.2 对货币与经济危机关系的反思。

  马克思在揭示出货币的本质之后同时指出,货币一旦产生,并成为流通手段,交换过程就会被人为地分裂成买和卖两种行为。人们既可以单一的买而不卖或是卖而不买,也可以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买,另外一时刻一地点卖,从而导致了商品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一定的错位分离。与此同时,这种买卖的分离情况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产生,造成经济危机潜伏于看似繁荣的市场交易之中。货币和商品出现的对立现象,正是"买和卖在交换过程中的分裂,破坏了社会物质变换的地方的、原始的、传统虔诚的、幼稚荒谬的界限,它同时又是社会物物变换中相互联系的要素彼此分裂和对立的一般形式,一句话,是商业危机的一般可能性,其所以如此,只是因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是资产阶级劳动所包含的一切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形式。因此,可以有货币流通,而不发生危机,但是没有货币流通,却不会发生危机。"[3]P86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货币的流通主要从四个方面带来矛盾和危机。

  首先,货币是商品的交换价值物化、独立化的存在,货币一旦从普通商品中独立出来,便具有自身的属性,成为与商品并存的独立存在。货币和商品之间存在的必然的差别也就成为产生对立和矛盾必要条件。货币是交换的中介和手段,物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为商品,因此,在交换过程中,商品能否顺利被货币表现出自身价值,最终实现交换,这就受到外部相关环境和条件的制约。"货币的性质就在于,货币只是通过使直接的物物交换的矛盾以及交换价值的矛盾普遍化,来解决这些矛盾。特殊交换手段是否能够换取某种特殊交换手段,这是偶然的事情;但是现在商品必须同一般交换手段相交换,而商品的特殊性同这种一般交换手段则陷入更大的矛盾之中。"[3]P96因此,商品所具有的特殊的自然属性同商品的一般的社会属性之间的矛盾,本身就蕴涵着商品的这两个分离的存在形式不能相互转换的可能性。而当商品不能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转化时,经济危机便会伺机而生。

  其次,货币的流通使用使商品交换分为较为独立的买和卖两种行为。买和卖原本是具有直接统一性的物物交换行为,货币产生之后,这种直接统一性便不复存在,它们之间受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既可能相互适应,也会有相互抵触,既可能彼此协调一致,也可能出现联系紊乱。马克思指出,买和卖分裂已成为商品经济的现实,如果人们单纯地追求货币数量,把货币的存贮看作是财富的累积,只卖不买,极易导致市场流通中的货币供给不足,造成商品的价格降低,这将为经济危机发生埋下伏笔。

  再次,随着统一性的买卖关系的分离和错位,在交换过程中就出现了一种单纯为交换而交换的商人阶层。这个阶层进行的交换行为,目的不是为了直接进行消费,而是为了攫取货币,为卖而买,为再买而卖。交换行为因而被二重化为为消费而进行的交换和为交换而进行的交换,新的不协调也随之出现:商人由于自身的特点,在交换过程中主要追逐商品买卖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则必须最终补偿所购买的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差额,在这种分离中已经潜存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最后,交换价值也出现了二重存在,它除了存在于商品上之外,还在货币上获取并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一方面交换价值仍然保持着作为商品固有属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独立化了的交换价值以货币的形式在现实社会中存在,不再单纯地作为商品的属性,而是成为一种与其他商品并存的特殊商品。于是,货币既是一般交换价值,又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成为与其他商品并列的特殊交换价值。因而,货币作为特殊商品在交换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具体的现实的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又同它的绝对的一般交换能力相矛盾。这里就是在社会现实中表现出来的经济危机的新的根源。

  货币从其产生流通开始便包含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可能时刻会成为引燃经济危机的导火索。所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当货币展现其伟大的力量,当货币如魔术师般变幻繁荣景象,引人入胜时,我们需要保持警醒的心态。在货币经济时代的发展中,危机从来都是伴随着经济的繁荣而存在的。特别是在货币已经发展的如此成熟、货币流通量如此巨大、资本运作逻辑影响如此之深的时代,不可调和的经济危机总会出其不意地降临到人们身边,把社会经济打得遍体鳞伤。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巨大的破坏力,使人们再一次被资本的淫威吓得瑟瑟发抖,于是人们重新打开《资本论》,像祈求神谕一样期盼着马克思可以再次力挽狂澜于既倒,为挣扎无助、危机四伏的商品社会提供救世良方。而我们通过研究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梳理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史的演进路径就可以帮助我们始终立足于马克思对货币的科学认知,认清货币的真面目,从而更理性、全面地借鉴资本主义历次经济危机的前车之鉴,助力我们在新时期的新常态下,更好地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谋求新发展。
 

结 语

  戈德利尔说:"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等的分析,真实地再现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以颠倒的形式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或观念上的各种事实,阐明了社会关系所带有的那种虚幻性。"[30]P23从《论犹太人问题》提出货币问题开始,马克思就致力于以货币及其所承载的关系为入口展开政治经济学论争与批判。从人本主义阶段将货币视为人与人异化关系的表征,到初步确立历史唯物主义阶段将货币看作经验的交换关系的媒介,再到历史唯物主义逐渐发展成熟之后认识到要站在资本这一货币的完成形态的角度来科学解读货币,最终发现货币和作为其完成形式的资本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的彻底颠倒和物化。在马克思那里,哲学维度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学理论水平和批判力度的强化始终步调一致、相辅相成,货币哲学正是在马克思哲学思想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具体、丰富。

  如今,货币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被抬得越来越高,马克思货币哲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契合点越来越突出,马克思对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批判也具有越来越深刻的现实意义。在金钱万能论成为社会主流的今天,由此引发的功利主义、奢侈浪费、盲目攀比、道德滑坡等现象也越发令人忧虑。如何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中寻找到货币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平衡点,如何区分货币的手段和目的,如何避免过度追求金钱、迷失自我、陷入货币拜物教的泥潭,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反思之路。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