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刑法论文: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构造和认定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4-13 13:52

摘 要

  污染环境罪是在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由“重大污染环境事故罪”修改而来的罪名,域外刑法通过不同的立法模式对污染环境行为作了规制。我国刑法规制污染环境行为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刑法采用空白罪状的方式加以规定。所谓污染环境行为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刑法上对污染环境行为的界定要比词源上的界定要窄得多,它以词源上的概念为基础,也受词源概念所限制。研究这一行为构造的时候,必须以行为方式及行为对象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其行为方式是人为处置行为,表现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济行为。污染环境的行为对象是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具备某种毒害功能,能构成对人体健康、环境威胁的物质,特别是难以治理、根除的特殊物质,包括危险废物等。对污染环境行为对象界定的标准必须严格以环境保护法律的规定为限,不能随意扩大解释行为对象的范围。污染环境行为与投放危险物质行为的界限于前行为以违背社会管理秩序为前提,后行为则危害公共安全。虽然污染环境行为与危险物品肇事行为的行为对象和行为方式存在一定交集,但危害后果不同,当上述两个行为造成人、财、物损害时,还必须区分是否引起环境事故,若行为致使环境发生生物、化学、物理等变化时,应认定为污染环境行为。

  关键词:污染环境行为;行为构造;认定
 

第 1 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引发人民强烈不满。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进一步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作出了修改,修改后,罪名相应调整为“污染环境罪”.然而,由于污染环境行为本身的特殊性,学术界对污染环境行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对象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实践中对污染环境行为与一般违法的污染环境行为的界限问题,与相关犯罪行为的界限在认定和处理上的混乱,导致污染环境行为的行为构造难以把握。本文选取污染环境行为法律问题作为研究内容,从阐释污染环境行为的词源概念出发,分析刑法上污染环境行为的定义,通过对污染环境行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对象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该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充实、细化,从而有助于司法实践对污染环境行为的理解和认定。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污染环境的成本越来越低,环境恶化的后果越来越难以承受,即使在造成环境污染事故须受刑法制裁的情况下,污染仍日益严重,社会各界对于刑法提高对污染环境行为的制裁力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刑法的滞后性和僵硬性,使得环境犯罪得到轻纵,环境得不到合理保护,人们对生存与生活环境的要求远远无法满足。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刑法修正案(八)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进行大幅修改,使之成为现在的“污染环境罪”,试图改变该罪势微力薄的情况。

  行为是刑法犯罪构成中的基础概念,在刑法作评价时必须以厘清犯罪行为作为前提,准确界定犯罪行为本身,才能以主张刑法定罪量刑。在司法实践中,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概念做出准确界定的研究颇具实践意义。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将系统研究分析污染环境行为本身。

  1.3 文献综述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研究污染环境行为的着作有很多,大部分是对污染环境罪概念及其各个构成要件分析,以污染环境行为为论文的深入探讨较少,关于论述污染环境行为的着作更没有。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对污染环境犯罪的研究较为成熟,日本学者在关于污染环境犯罪的研究举世曙目,堪称经典,如日本学者大塚直的《环境法》(有斐阁出版社,2006 年版)、滕木英雄的《公害犯罪》(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中山研一《公害犯罪:企业活动与刑事责任》(成文堂,1982 年版)。日本学者从公害对策法制出发,认为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惩处的是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以最终保护人的生命、身体、财产。日本学者认为,公害是现代社会产生的一种新型犯罪,为保护公众的生命、健康不受公害侵害,环境犯罪应摒弃通常刑法“疑罪从无”的原则,采用推定的方式判断因果关系,从而认定环境犯罪。日本学者对于污染环境行为是否应限定于企事业活动,是否属于经济行为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国内学者对境外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体系和制度、刑罚设置进行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代表期刊作品有赵赤,田信桥的《论西方环境刑法的发展形态及其启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 年)、李冠煜的《日本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研究及其借鉴》(政治与法律,2014 年第 2 期)、李云燕,沈灏的《德国环境犯罪介述污染环境犯罪立法研究》(环境资源与能源法,2010)、 张福德的《美国环境犯罪的刑事政策及其借鉴》(社会科学家,2008)、陈航的《日本公害犯罪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这些文献以国外的立法进程和立法模式为研究对象,从立法完善的视角,探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博弈下的法制发展,以期对我国的刑事立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环境犯罪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当环境犯罪还是以重大污染事故罪的面貌出现时,就有许多学者对该罪的犯罪构成进行系统研究,如付立忠的《环境刑法学》(方正出版社,2001 年版)、赵秉志,王秀梅,杜澎的《环境犯罪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 年版),这两本书是环境刑法比较研究中较为完备的着作,涉及水污染、土地污染、大气污染犯罪研究等,其中对国内外环境污染犯罪的刑事立法、我国的环境犯罪构成特征都做了详尽研究,对各个问题的探讨也达到相当深度。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我国刑法学界对于污染环境行为掀起研究热潮,虽然有些文献增加了对犯罪行为本身的研究,但较多关注污染环境行为的“危险犯”、“结果犯”的争议,如赵秉志的《刑法修正案(八)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年版)、高铭暄,陈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解读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姜俊山的《论污染环境罪之立法完善》(《法学杂志)》,2014 年第 3 期)、潘晓东《论在我国污染环境犯罪中应增加危险犯的规定》,这些着作从我国环境严峻的现状出发,提出我国在对污染环境犯罪立法过程中,应当注意建立一部现实的、可操作性的环境刑事法律。

  国内还有许多着作对污染环境行为进行了探讨,如学者陈忠林的《刑法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张明楷的《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 年版)、周光权的《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大量研究污染环境行为的论着和论文涌现,为污染环境犯罪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许多硕士研究生以污染环境罪的各个构成要件为硕士论文选题,如向孟毅的《论我国污染环境犯罪立法之完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1年硕士论文)、张德辰的《污染环境罪若干问题研究---以最新司法解释为视角》(华东政法大学 2014 年硕士论文)、余欣蓉的《我国污染环境罪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年硕士论文)等多篇硕士毕业论文。这些硕士毕业论文通过对污染环境罪的概念、犯罪构成、刑罚设置进行分析,进一步对我国刑法修正案(八)进行解读和研究。这些文献对污染环境行为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刑法学界围绕污染环境犯罪所进行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污染环境行为提供了很多线索,还有其他一些文献也涉及研究污染环境行为的认定问题。

  1.4 研究方法

  本文力图以我国污染环境行为的研究现状为依据,参考境外刑法对环境犯罪的相关规定,从污染环境行为的刑法概念和特征出发,阐释笔者对污染环境行为的理解,探讨污染环境行为构造(行为方式、行为对象),并最终对污染环境行为和相关犯罪行为(投放危险物质行为、危险物品肇事行为)做出区别比较,以期准确对污染环境行为进行认定。

  本文在法律研究精神指导下,结合环境学、资源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刑法学知识、行为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为基础,对刑法中污染环境行为进行探讨。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法解释学方法、例证分析方法、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归类分析方法和逻辑分析方法等。

  1.5 论文结构安排

  全文由 4 章组成,简要梗概及结构安排如下:

  第 1 章,本部分主要通过对目前的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在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对污染环境犯罪的研究意义,简要列举境内外学者对环境犯罪研究的着作和论文,学界对于污染环境行为的研究仍严重不足,故而引出本文对我国污染环境行为的研究必要,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第 2 章,本章首先阐释污染环境行为的词源含义,并通过分析境内外环境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刑法学界对污染环境行为的不同界定来引出本文对污染环境行为概念的界定;第 3 章,本章主要论述污染环境行为的构造,通过介绍学界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方式、对象存在的理论争议,提出污染环境行为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排放、倾倒、处置”为表现方式的经济行为,对象严格限定为国家规定的有关有害物质;第 4 章, 本章首先阐释污染环境行为与非罪行为的界限,认为入罪行为应该严格以污染环境行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对象为区分标准,并分析污染环境行为与相关的犯罪行为(投放危险物质行为、危险物品肇事行为)之间的界限。
 

第 2 章 污染环境行为概述

  准确界定概念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是制定研究方向和确定范围的起点,因此,本文遵循这一规律先来厘清“污染环境行为”的概念,主要从词源和刑法学两个角度加以阐释,从词源意义上对污染环境行为进行界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刑法上的界定。刑法学上污染环境行为的概念是本文展开论述的基础。

  2.1 词源意义上污染环境行为的概念

  把握刑法上的概念应以词源的概念为基础,以研究词源上的概念为起点,发掘不同学科之间的概念差异,对明确概念的刑法含义有重大意义。

  “污染”一词的词源概念,首先, “污”与“浊”意思相近,泛指脏东西。“染”有着色、沾染的意思。从词典的定义可知,“污染”作为名词解释时,它理解为一种被弄脏的东西,它也可以解释为污染物本身或者污染事件。作为动词解释,它理解为让其他物质沾染上脏东西的行动,即“使不洁”.

  在国外,污染的拉丁文“pollutionem”从 12 世纪就引入法国卫生管理范畴,理解为沾染、不干净的意思。依据词组构成方式,结合词典的解释,污染环境中的“污染”应作动词解释,它理解为“污染行为”,是一种造成污染现象的破坏行为。这种破坏行为具体指人为的往自然环境中混入了污染物,且污染物的数量或程度达到或超过环境自身所有的承载和自净能力,从而产生了量变或质变,使环境的正常状态发生了改变,并导致了对人类或其他自然生物有危害性的行为。这里的污染物概念,是相对于环境概念而言的,只有当某种物质能与环境发生物理、生物、化学等作用时,才能称为造成污染事件。

  环境保护学家认为污染事件,是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财、物损失,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造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长远影响的环境事故。④“环境”一词的含义包括周围的地方、周围的情况和条件这两方面。⑤在古法语中,它最初是“圆周”的意思。由此可见,不管是现代汉语还是外文,环境均是指围绕在某个中心附近区域内的客观物质条件。而人类是地球上唯一有意识能认识、改造、影响世界的生物,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所以这个中心,只能是人类。因此,环境应该定义为围绕在以人类为中心的客观物质条件的总和,具体又包括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光环境、土壤环境等等。结合上文对“污染行为”的概念理解,“污染环境行为”具体应是声污染行为、水污染行为、大气污染行为、光污染行为、土壤污染行为等等。

  综上,词源意义上的“污染环境行为”是指行为人将污染物排入环境,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周边客观物质条件的行为。

  2.2 刑法意义上污染环境行为的概念

  刑法概念的研究以词源概念的分析为基础,但又存在很大不同,刑法概念既要受法学研究思想和司法实践影响,又受词源概念的限制,从而导致刑法上的污染环境行为的概念会显得比较狭窄。

  2.2.1  境内外刑法对污染环境行为的规定

  刑事处罚作为法律体系中最重的处罚手段,针对的是那些危害特别严重的违法行为。一般来说,当污染环境行为达到某种严重程度或符合某些条件时,才能被刑法评价为犯罪行为。列举和分析境外刑法以及相关的单行行政法规的特点,对研究我国刑法上污染环境行为的概念分析,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境外刑法对污染环境行为的立法模式大体上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在刑法典中的专章专节规定污染环境犯罪。采取此种立法模式的国家比较多,如德国刑法典中第二十九章“危害环境”部分包括了污染环境的犯罪和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其中污染环境的犯罪大致包括:水污染罪、空气污染罪、噪声污染罪、污染土地罪等;奥地利刑法典(1975 年)第 180 条~183 条 d 项规定了环境犯罪的内容,后于 1987 年又通过刑法修正案使刑法典规定的环境犯罪刑事责任更明确,与经济利益挂钩更直接。俄罗斯 1996 年修正《苏俄刑法典》较为全面地规定了环境犯罪及其相应惩罚。

  第二种是以单行刑法为核心,以其他形式为辅助,最典型国家的当属日本。①日本的单行刑法的立法模式突破传统刑法的形式,通过公害罪法先明确公害的种类、范围,然后针对不同的环境种类规定具体的污染环境行为。日本于 1967年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该法规定了六大公害: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振动、地面下沉、恶臭。1993 年的《环境基本法》规定七大公害,包括指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振动、地层下陷、恶臭、土壤污染。近年来,日本立法者又将石绵、光害、日照等问题也被列入公害,总共十大公害。针对不同的环境种类,具体的污染环境行为的规定参照《水质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废弃物处理与清除法》、《自然公园法》、《自然环境保全法》等法律规范①。

  第三种是刑法典与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都有惩治污染环境行为作出相应规定。如罗马尼亚刑法典第八编第五章规定了危害环境罪,同时在《水法》第57 条规定了水污染犯罪的行为方式和刑事罚责,还有匈牙利等国家也是如此。

  这种通过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来规定污染环境的行为及其刑事制裁措施,也叫附属刑法。附属刑法较刑法典而言,对环境行为的规定具体细致,在司法过程中比刑法典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要强得多。

  综上所述,境外刑法规制污染环境行为的立法模式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刑法典与附属刑法相结合这三种,可以看出,许多国家对污染环境犯罪采用以刑法典为主,但引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为重要补充的方式,对污染环境行为进行规制,这是由环境所包含的因素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决定的。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我国立法者不断积极研究和探讨,保护环境的法制建设日益完善。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发展经历三个时期,分别是 1979 年刑法关于污染环境方面的空白时期、1997 年的“重大污染环境事故罪”时期、2011 年的“污染环境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 1979 年刑法时期,虽然立法者在制定 1979 刑法时,已经开始关注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规定了盗伐林木行为、非法狩猎行为等破坏自然环境资源行为,但对于污染行为基本没有作任何规定。而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立法的发展,我国政府也逐渐重视环境保护工作,70 到 90 年代,我国相继出台了大量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 1974 年的《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工业三废排放标准》,1982 年的《海洋环境保护法》、1989 年的《环境保护法》、1995 年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法》、1996 年的《噪声污染防治法》等。在 1979 刑法时期,惩治污染环境行为主要是通过这一系列行政法规来处理,惩罚的方式主要是财产罚和行为罚,这一时期缺乏对污染环境行为的刑事犯罪处理。

  第二个时期是 1997 年“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时期。与国外许多发达国家一样,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立法者对刑法规范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这一时期的刑法在将环境资源保护罪列为专节,而行为种类和边界则结合相关行政法规的规定来界定,这种方式是我国对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大立法突破,也符合国际上环境刑法的立法潮流。刑法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空白罪状,首先符合“违反国家规定”,条文中将环境界定为“土地、水体、大气”,具体的行为方式是“排放、倾倒、处置”,行为对象是“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且须造成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财产损失、人身伤亡的后果。遗憾的是,本罪的条文用词的专业性导致刑事司法和行政管理之间对接困难,由于入罪门槛高、行为对象认定不清、因果关系认定难等各种问题,这一时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行为最终认定为犯罪而受到刑事惩处的案件并不多,对污染行为的处理则仍然以行政处罚为主。

  第三个时期是 2011 年刑法修正案(八)发布后,进入的“污染环境罪”时期,此次修改是受社会现实状况和刑法国际化发展的潮流影响作出的,原来的重大环境事故罪入罪门槛高,对污染环境行为的处理大多是按行政违法行为处理,很难真正追究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通过修改前后的法条进行对比,删除了对“环境”范围以“土地、水体、大气”为限的界定,扩大了环境保护的范围,且修改后的污染环境行为取消了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限制,使得污染环境罪的成立标准确定为“严重污染环境”,而非以前的“重大污染事故罪”以造成人、财、物的损失为入罪标准;此外,将行为对象由“危险废物”改为“有害物质”,扩大了行为对象范围,降低了污染环境行为的入罪门槛,这都体现了立法者加大惩处环境犯罪的决心。

  综上所述,各国的法律规定各有特点,有些国家通过刑法典或环境行政法规限定了“环境”的种类,有些国家对环境的范围作广义的规定,不限定范围,而是更注重污染对人体健康、生命产生的影响。行为方式根据面向的环境范围和污染物固有属性的不同,包括排放、倾倒、处置等手段。行为对象包括废物、有毒物质、有害物质等,这些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须能导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损害。这些规定对我国污染环境行为的立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2.2  刑法学界对污染环境行为的界定

  我国刑法学界对污染环境行为的理解有以下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污染环境行为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①第二种观点认为,污染环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非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②第三种观点认为,污染环境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造成或者足以造成环境受到污染或者破坏、或者致使他人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③上述对污染环境行为的界定,各有特色,又存在不足。第一种观点的界定以刑法 338 条为准则,不偏差的以法条原文论述的形式表达,这种观点不足以深入解释行为的内容,无法对司法实践中何谓“其他有害物质”、如何区分“严重污染环境”与“后果特别严重”作出解释。第二种观点仍停留在过去“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界定中,没有体现刑法修正案八的精神,仍继续引用“危险废物”

  作为其行为对象,“严重后果”作为其行为后果,这种界定无疑比较滞后。第三种观点这种观点从行为的法律特征而不是行为的本质特征来界定,认为污染环境行为的前提是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规定,而行为方式和行为对象需要从环境保护法律规定中寻找。这种界定过于宽泛,没有准确界定污染环境行为。

  2.2.3  本文对污染环境行为的界定

  对污染环境行为的界定是研究该行为构造的基础。界定该行为在内容上要以法律条文为基础,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形式上要简明勒要准确阐释行为的含义。

  根据我国环境法学界的观点,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们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使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了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或者影响了其他生命的生存和发展以至生态系统不能良性循环的现象”.

  综上,笔者认为,污染环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环境保护法规,通过排放、倾倒、处置等手段,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实行投放有害物质,引发污染后果的行为。该概念具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行为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这表明污染环境行为首先是一种违法行为。只有违反了环境保护法规的行为才是刑法打击的对象。环境保护法规未作规定的行为不是刑法上的污染环境行为。其次,行为是通过人为处置的方式进行。再次,行为是针对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空间实施的,这是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之一。其行为对象是有害物质。最后,产生了环境危害的行为后果,这种后果包括“危险状态”和“严重污染事故”的双重危害后果。

  这样界定与环境本身的特殊性相关联,环境本身具有的自净能力,只有当行为后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引发了危险状态或产生严重污染事故才能受刑法非难。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