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社会心理学论文:海船仪式性主权宣示的心理作用及社会作用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1-08 13:57

摘    要: 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仪式的重要性也处于变迁之中, 已然脱离以前的单一片面, 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情感意义和社会规则意义。它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 而且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神圣, 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 仪式在海上事业也有着广泛应用, 如海上祭奠仪式、海上阅兵仪式、海上接碑仪式。各种仪式虽表现形式有所差异, 但其落脚点都在于宣扬祖国发展历程, 见证祖国辉煌历史。本论文将通过文献参阅法、逻辑分析法等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以海船仪式为论点, 对仪式的准确定位、海船仪式的重要性、仪式性宣示的提出背景、仪式性宣示的社会和心理影响等问题进行逐一剖析, 旨在为读者提供浅要观点。

  关键词: 海船仪式; 主权宣示; 社会心理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探析海船仪式性主权宣示

  Abstract: China has always been a formal state.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eremony is in transition. It is no longer a single one-sided traditional meaning, but has a deeper emotional significance and meaning of social rules. It represents not only a kind of traditional but the culture and sacredness of a country. It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modern human social life. To defend 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 of the motherland, the ceremony is widely used in the cause of the sea, like maritime memorial ceremony, maritime ceremony of military parade, maritime ceremony of accepting monument. Although the ritual forms are different, the stopover is to promote the motherland and to bear witness to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the motherland. Through the method of reference of documents and logica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maritime ceremony as the argument,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one by one, such as the ceremony of accurate positioning, the importance of ships ceremony,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tual statement,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the ritual statement, etc., aiming at providing some shallow viewpoints for the readers.

  Keyword: sea boat ceremony; claims of sovereignty; social psychology research;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 礼仪的形式越来越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和内容发展, 与人类生活紧紧相扣, 如婚礼仪式、葬礼仪式、入党仪式。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 国家对现代主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尤其是主权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但是国际和国内仍然不乏有损我国主权的不利因素, 这就严重的将权利和责任相互剥离。如近年来的钓鱼岛争议、南海诸岛争议问题都, 针对这种现状合理进行海船仪式性主权宣示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仪式感和使命感, 从社会和心理方面双向影响, 从而促进国家主权完整。

  一、仪式的准确定位

  (一) 仪式的概念

  仪式的定义, 根据运用领域和所处时代的不同, 仪式的概念可大可小。小至生活琐事, 大至国际发展、宇宙玄奥, 且对于仪式具有主客观单向或双向的多维解读。有些学者认为仪式是一种人付诸的实践行为, 有些学者认为仪式具有纯净性, 只是一种纯净的行为, 不赋予任何目的和动机。但总的来说, 其共同点在于都是以人为仪式的主体, 对个人真实情感和思想进行主观表达, 依据表达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 从而形成一套象征性的行为程序。它作为一种信息媒介, 能够唤起个体的内心情感和思想, 并贯穿于反映意义和塑造意义。

  (二) 仪式的分类

  (1) 格兰姆斯的分类: (1) 武术与占卜; (2) 礼仪; (3) 仪式化; (4) 典礼; (5) 庆典; (6) 礼拜。

  (2) 其他学者的分类

  杜尔克姆将世界划分为神圣的和世俗的两个领域, 将宗教划分为信仰和仪式两个基本范畴, 仪式作为宗教的重要内容, 属于物质性质与行为模式, 具有神圣性, 宗教作为一种个人的见解和观点。阿劳德·凡·根纳普将所有的仪式解读为个人生命转折仪式, 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所进行的过渡仪式, 如成年、结婚等。他认为每个仪式都有开始、变迁等特点, 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并将仪式分为三个阶段:分离、过度、重聚。国内学者大多借鉴国外成果, 目前还不具有自主提出的分类观点。

  二、海船仪式性主权宣示的提出背景

  (一) 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的主权一直以来都归属于我国, 但是自从近代以来, 由于封建势力的不断统治, 封建王朝的愚昧腐朽, 导致中国势力日益递减, 国力衰退, 从鸦片战争起, 我国便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中《马关条约》的签订, 使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归属于日本, 国共内战的爆发和新中国成立两次历史事件, 日本日益猖狂, 甚至多次登上钓鱼岛建立灯塔等。而日本对于钓鱼岛归属问题有着不同的理由和依据, 首先, 他们遵循两个原则:时效取得原则, 无主地先占原则, 其次“美国赋予”。另一方面, 中国的保钓运动也在不断进行, 自从《归还冲绳协定》的签署便掀开了保钓运动的序幕。随后1970年, “海外的五四运动”成立,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呈现出中立态度, 这是保钓运动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为火炬的传递, 台湾准备将火炬传递给钓鱼岛使得日本高度紧张。

  (二) 南海问题

  早在20世纪70年代, 就已经有了南海问题, 并逐步复杂化。南海问题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东南亚沦为殖民地过程中, 南海岛屿就开始成为西方国家的冲击之地, 随后, 法国企图占领南沙群岛, 第二阶段:南海海洋出现了严重的争夺问题, 首先由于各国的“石油危机”直接使得各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资料瓶颈出现。其二为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其三为“亚洲四小龙”的影响, 使得各东南亚国家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其四为联合国经济委员会的报告发表使得各个国家对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一度垂涎和贪婪。正是在这样的混合背景下使得我国南海问题日益突出。第三阶段:南海问题又进一步复杂化, 《海洋公约法》引发了海洋权益问题, 但是各国对南海的占领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法律依据, 且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明朗, 使得我国南海能够得到稳定发展, 直至2009年, 南海问题迅速升温, 成为各国争端的导火线。综上所述, 南海问题便由此而来并不断发展。

  三、海船仪式性主权宣示的社会心理作用

  (一) 海船仪式性主权宣示是一种古老的行为方式

  人类的心理主导其行为, 心理功能机制是人类顺应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海船仪式的顺利开展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壮大士兵志气, 同时对于本国信心和内在实力的宣扬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它有效地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在一起, 是国家历史的象征, 海船仪式的举行过程中往往选择将民族和族群的历史进行叙述, 为人们提供心灵的窗户, 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

  (二) 海船仪式性主权宣示提供一个特殊的阈限期

  人类社会关系能够分为两种状态, 其一为关系相对固定的状态, 其二为处于稳定结构交界处的状态, 这两种状态同样适用于国家主权的仪式过程, 在仪式进程与仪式完毕两个状态之间便成为仪式的“阈限期”, 也就是说, 在海船仪式的进行过程中, 可能会表现出原本的关系颠倒的局面, 而当仪式完毕后, 每个人的社会关系便会恢复初始状态。每个海船仪式的参与者都可以称为“阈限人”。仪式过程中, 每个阈限人无高低贵贱之分, 都是平等地位, 如在海船仪式的主权宣示过程中, 每个领导者与保卫者都是此次仪式的参与者, 在仪式过程进行时, 每个人都处于平等地位, 都属于国家社会的保卫者, 也无功绩高低之分, 当在仪式结束后, 便会恢复各自的初始状态。而这个特殊的阈限期不仅能够有效释放参与者的压抑情绪, 同时能够有效治疗心理问题, 如紧张、低能量、消极情绪等, 从而增加人们的控制感以至于更为健康积极的发展。

  (三) 海船仪式性主权宣示的社会作用

  海船仪式性主权宣示作为一种集体联结的手段, 已经超越了时间和任务的局限性, 如在海船祭奠仪式过程中, 人们不乏悲凉伤感的情绪, 哭泣也是重要的仪式环节, 但是并不完全代表着消极和悲伤情绪,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海船祭奠仪式, 虽然有不少爱国战士为国捐躯, 同时以该方式对其他战士的努力是一种形式上的肯定, 更是进一步鼓舞战士永不言弃的途径。其次, 海船仪式性主权宣示往往针对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和历史事件, 是对其他国家或集体的对外宣扬, 有着外部宣传的效果, 而海船仪式性宣示正是适应我国国际发展的趋势, 通过仪式有效保障和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 使得更多的人有权参加到国家发展中来, 作为仪式的参与人, 为国家发展提供崭新的道路和方法。

  四、海船可操作性和象征性仪式探讨

  (一) 海船祭奠仪式

  具有代表性的海船祭奠仪式为:甲午战争海上祭奠仪式, 该仪式在2014年8月27日山东威海市附近举行, 为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 表达了对人民海军的尊敬, 缅怀为国捐躯的海军战士。海船祭奠仪式与普通祭奠仪式有所差异, 海船祭奠仪式其流程首先为汽笛长鸣, 随后参加该仪式的人员脱帽低头默哀一分钟, 海空编队向预定海域航渡, 代表着海上祭奠仪式的正式开始。旗舰齐鸣, 海军撒花, 从而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们。

  (二) 海船阅兵仪式

  2015年8月28日的中俄海上阅兵仪式具有代表性, 海船阅兵仪式首先由巡洋舰解缆起锚, 参演舰艇整齐排列, 依次进行检阅, 一般情况下空中力量与海上舰艇的相互配合是阅兵仪式的一大亮点, 最后阅兵完毕后舰艇官兵相互表达敬意, 双方官兵挥手告别。也就是说, 阅兵仪式是一种特殊的群体联结方式, 能够加深各个群体间的亲密联系的感觉, 重新找到适合发展的新道路并不断努力, 从而在国家危难面前挺身而出, 攻坚克难, 鼓舞志气, 迎接挑战。共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神圣不可侵犯。

  小结

  本论文通过文献参阅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对海船仪式展开论述, 首先对仪式进行准确定位, 从其概念和分类简要分析, 其次结合本国发展情况和历史进程, 从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引申到海船仪式性宣示上来, 最后通过对仪式性宣示的心理和社会作用的探讨, 从而探索可行性的海船仪式。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