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突发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社会心理分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17 15:48
本文从社会心理因素对网络舆情分析,认识和把握网络舆情背后的心理诱因,制定相应的预警、干预和心理疏导机制,有利于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突发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社会心理分析”的社会心理学论文。
  
突发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社会心理分析

  原标题:突发网络舆情的社会心理诱因及其治理
  
  摘要: 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网民对某一问题发表的不同看法而形成的网络舆论。在当前网络迅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网络舆情呈现出独特的特征。网络舆情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从社会心理因素对网络舆情分析,认识和把握网络舆情背后的心理诱因,制定相应的预警、干预和心理疏导机制,有利于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网络舆情;社会心理;诱因;治理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开始进入广大中国人民的视野,发展至今,成果斐然。特别是以微博、微信等作为新一代传播媒介的代表,开启了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网民可以更加方便地通过互联网实现查阅各种资料,无需面对面交流信息、传递情感,可以更大范围地听取各地人民的意见心声。可以说,“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1]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 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 8%,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 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8. 9%[2].在互联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其鲜明的方便快捷特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催生了网络信息、情感交流工具和平台的发展,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也会折射到网络信息平台之上而广泛传播,并引起网民们的热烈讨论,从而形成一些网络舆情,比较激烈的网络舆情又会反过来影响现实突发事件。网络的便捷性、虚拟性和自由性以及信息的易得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发生的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和难以控制性; 且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如若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危机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最后会给社会或个人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3].它既是网络外社会事项刺激产生的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网络呈现,也受网络上传播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信息刺激的即时影响[4].同时,网络舆情与民意有着较为相似的内涵,是指公众通过信息网络,针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发表的意见[5].除了表达社会政治态度之外,网络舆情作为大规模网民情绪、情感的表达,是网民关于某一热点或问题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的反映,承载着大量网民心理的诉求,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段时期内的社会心态。它是网民通过互联网针对现实各种社会性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方面在网络上的投射,是一段时期内民众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
  
  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虽有所涉及,但角度广泛,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在为数不多的心理学方面对于社会舆情的研究中,关于网民个体网络参与心理特点和心理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群体社会心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者也主要是从事高校管理或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缺乏一定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国内最早涉及对网络舆情研究的是发表于2003年《探索》杂志上由邓新民所写的《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一文,其主要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方面。刘毅主编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从理论与实际紧密相结合的角度,对网络舆情进行了开拓性的深入探讨,是国内首部全面研究网络舆情的专业着作。关于网络舆情研究,孙静认为网民参与者一般具有看客、盲从、专横暴虐的心理[6].黄蜺和郝亚芬指出网民参与者之中也存在利他行为、从众和去个性化等现象[7].在虚拟社会里,团体的虚拟互动使个体责任感消失,匿名化效应使得人们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缺乏一定的约束,降低了道德自律[8].关于网络舆情的社会心理效应,谢金林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社会心理的失衡有关,转型时期结构化的贫富差距和断裂化的社会分层结构导致阶层化的剥夺感、普遍的仇官仇富情结、对立化的不信任情绪,现实社会心态失衡使得道德化政治抗争、网络舆论审判、网络侠客情结、网络恶搞愈演愈烈[9].张玉亮认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的心理状况,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有着重要影响和复杂的社会心理效应[10].刘启刚和乔明明将网络群体性事件深刻的社会心理根源细化,指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效应主要包括不满心理、不信任心理、无助心理、宣泄心理、责任分散心理、盲从心理、道德权威心理和仇视心理[11].
  
  在西方国家,卢梭于18世纪提出了“public o-pinion”一词,并被引入公共管理领域用以表达“公众意见”这一概念。该词后被译为公共舆论、舆情、民意,出现在多个学科领域。国外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分为网络传播研究及政府对网络的监管研究。首先,国外网络传播研究基本上从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三个视角出发。一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网络社会中网民借由网络而进行的交往与沟通行为,侧重于网络社会关系; 二是从政治学的视角,探讨网络传播对现实社会带来的影响; 三是从传播学的角度,从与传统媒体相关联的角度,分析网络传播对传统信息传播活动、行业带来的变化及其影响。以上关于网络传播的三个视角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他们研究是彼此掺杂、相互联系的。其次,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当今各国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传统媒体舆情的管理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依法管理,同时运用科学技术、经济手段等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总的来说,在实际的舆情管理中各国政府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本地区网络舆情进行管理。
  
  关于网络舆情和社会心理方面,西方学者并没有将其独立开来,而是将网络舆情与社会心理学结合起来研究,提出了很多有关心理学的理论,比如沉默的螺旋理论、满足与需求理论、群体压力等。他们舆情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 舆情主体研究、舆情客体研究、舆情媒体和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舆情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民意调查及分析、文献分析、地区研究等。在国外舆情研究方式中,民意调查一直是热点,无论是理论层次还是实践操作上,都是国外舆情研究的重要部分。英国学者亚当·乔伊森在《网络行为心理学》书中,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着重阐述了人这一行为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此书是世界上最早的网络行为心理学研究的鼎力之作,有效地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社会中人的行为,更充分地利用网络并认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
  
  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与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心理有着密切关系,重大网络舆情集中反应了民众情感的表达与心理诉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网络舆情是社会心理状态的晴雨表。研究网络舆情对于全面把握社会成员心理、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突发网络舆情的特点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生活剧烈变革的特殊社会转型期,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社会阶层的更迭、利益群体的调整、社会竞争的加剧等社会问题突出。这样的社会现实问题投射到网络上,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国网络舆情,把握我国当前网络舆情的特点,有利于深化网络舆情认识,进一步解决网络舆情所引发的相关问题。

( 一) 网络舆情突发性强
  
  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快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宣达,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一方面,当一个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在网络社会中寻求消息并自由地进行意见表达,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不断更新,网民个体意见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进而在网络空间上聚集形成网络舆情。另一方面,各种渠道的意见可以迅速地进行互动,网上与网下相互影响,现实社会中观点可以被披露到网上,人们接受网上观点之后又会在现实社会中广泛传播,从而迅速形成强大意见声势。特别是在当下,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互联网、搜索引擎与手机客户端作为主要的信息获取途径,方便易得,更加促进了网民关于某些话题的讨论。加上网络可以实时更新,使得网民讨论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没有人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也没有人想到下一秒会发展成什么态势,这类事件具有极强的突发性。
  
  ( 二) 网络舆情传播载体不断更新
  
  对于大多数网民来说,智能手机的进一步发展,各大营运商4G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更多的用户在除电脑之外,更多的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获取信息。截至2015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底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底的85. 8%提升至88. 9%[2].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大屏化、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中国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将进一步呈现。在智能手机终端,涌现出许多新的网络舆情载体。博客、BBS、贴吧、微博用户流失,热度下降。微信展示了用户强社会关系和社交媒体话题多元化的魅力,在亲友、朋友、同事和相同爱好的群体之中迅速流行,微信朋友圈也被各种信息所“刷屏”.微信朋友关系网络中的一员的一条转发消息,就可能被转发成千上万条,在无论是网络社会还是现实社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巨大的冲击力。另外,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网民关心社会新闻热点的新宠,纷纷在下面评论,论述个人见解,所了解到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分享转发到微信朋友圈,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广泛覆盖各种人群。本来平淡的小事情都可能经此过程引起社会各界人民的普遍关注,形成一定的讨论舆情。
  
  ( 三) 网络舆情影响力不断扩大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拍客、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则使得“人人都是记者”正成为可能,随手易拍的小视频、网络上传的方便性,导致任何一个细小的事件都可能马上成为网络热点。网络本身的便捷性,使得几秒钟前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可以迅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大家讨论的热点、舆情。网络舆情常常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从议题本身问题出发,到问题所涉及的相关领域,再蔓延到其他领域,很容易导致和加剧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趋势。
  
  网络舆情具有意见反映最直接和传播最快速的特点,具有突发性和无预兆性,不仅发布速度快,而且传播速度惊人,能保障信息在最短的时间传递给网民,并能予以及时追踪报道,捕捉最新动态,具有巨大的舆情动员作用,很容易快速积聚信息形成社会热点。中国大规模的网民数量使得网络平台迅速成为舆情传播影响力最大、范围最广泛的阵地。
  
  牵动全国的舆情事件不少就是以网络为发端,网民的舆情呼声已经成为引导整个社会舆情走向的重要力量,从而干预到事件本身的解决,以2014年元旦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网民广泛的关注,大家在惋惜痛心之余也想到了追究责任的问题,形成强烈的社会舆情,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调查结果及相关责任单位。
  
  ( 四) 网络舆情情绪化特征突出
  
  网络社会凭借其显着的虚拟性、匿名性特征,得到网民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网民可以利用网络社会的匿名性,发表对于某些事件的意见看法,而不用较多地考虑发表这种看法言论在现实社会所要承担的后果。这种情况下,主体更可能采取强烈极端的方式来表达情绪。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 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速度难以想象,这就决定了有些舆情主体在看到某一信息,第一感受经由网络可能传递到任何角落,然后在众多网民中引起共鸣。虽然事后主体也难以承认是自己最先发出的该种观点态度,网络的便捷性也给舆情带来了随意性、难以把握性。网络舆情传播中还存在着一种“沉默螺旋效应”[12],这种传播效应往往导致传播主体出现“群体极化”的倾向,情绪极端者会不断受到鼓励,声音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 而那些相对理性、温和的声音则不断遭到打压,变得越来越微弱,甚而“沉默不语”,逐渐“销声匿迹”.各种因素交杂在一起,就决定了网络舆情的情绪化特征明显。
  
  ( 五) 网络舆情负面倾向明显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近些年来,网民对各种牵涉到政府权力、精英权威、强势群体、主流意识形态等问题时,批评的多,赞扬的少,常常是负面舆情压倒正面舆情,即网民所谓的“骂声一片”.造成网络社会舆情更多地充斥着否定性、批判性的内容,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络空间及其传播本身就容易诱发批判性言论[13].在网络上,信息与意见的发布不再是某些个人或团体的特权。每个用户都可以充分行使“话语权”[14],形成了与哈贝马斯所称的“公共领域”[15]相类似的交往空间。网络参与的分散性、匿名性又弱化了个人对于团体和权力的依附性,从而可以使网民摆脱现实生活中权力、规则的制约,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地表达批判性意见。其次,负面的信息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关注和传播。传播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负面话题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容易诱发人们的好奇本能,引发人们的探究讨论,人们更愿意发表批评性言论。最后,否定性、批判性意见形成的舆情,有助于形成社会压力,能够引起政府和特定组织团体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事件的解决。
  
  三、网络突发舆情的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和网络舆情具有内在相互关联性。第一,社会心理是网络舆情生成的前提。社会心态体现了社会大众的精神状态,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晴雨表”.第二,网络舆情是网民在网络社会中心态的体现和结果。网民是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他们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从网上获取信息并参与网络互动,从而在网络上发表个人对事件的观点和评价,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态度,相同相近观点意见集中起来就会形成舆情。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社会心态也呈现多元,深刻把握社会结构变动下的社会心态,有助于舆情事件的分析和解决。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