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因与应对措施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17 15:47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爆发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社会控制难等特征,它的频繁出现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因与应对措施”的社会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因与应对措施

  原标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对策---基于社会心理的分析视角
  
  摘要: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爆发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社会控制难等特征,它的频繁出现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要想准确分析把握网络事件,必须探究事件背后隐藏着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寻求有效的对策。对归属、尊重和公正的追求是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力,注意、认同、互动、极化构成了其逐步深入的心理过程,刻板、匿名、同情弱者、逆反等心理效应在事件演化、扩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需要通过调节收入差距、促进政治参与、加强法治建设等措施加以应对。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动因;社会心理过程;应对措施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数量较多的网民为了特定目的围绕热点问题,在网络公共领域大规模发表、汇聚批判性意见进而影响现实生活的事件。 ”①具有爆发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社会控制难等特征。作为社会现实的虚拟写照,它的频繁出现不仅影响了各级政府的行政方式,而且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需要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社会心理产生于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普遍感受和理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不系统、未定型、自发形成的认知、情感、态度。作为对社会存在的自发反映,社会心理反映一定的社会风貌,表现一定的人心向背,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所谓“影响了社会心理,也就影响了历史事变。 ”②社会心理与人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社会心理影响、支配和调控着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现实表现。勒庞说过:“某些观念的爆发并被付诸行动,有时看起来显得十分突然。然而这只是一种表面结果,在它背后肯定能够找到一种延续良久的准备性力量。 ”③因此,要想准确分析把握网络事件,就必须探究事件背后隐藏着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剖析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和心理效应,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社会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是指引起并推动人们活动的内在驱力,来源于人类的需要。马克思说过:“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 ”④社会中的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得到某种支持、获取相应的资源。如果其意愿没有实现,就会引起内心的紧张,形成一种不满足、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在人脑中的反应就是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需要越强烈、越迫切,产生的心理动力也就越大,对行为的支配力量也就越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需要问题作出了系统的考查和研究。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随生物谱系上升而逐渐减弱的本能,属于缺失性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属于成长性需要。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可以从低到高分为五层,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由需要满足带来的人的心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当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之后,就会出现较高层次的需要,由此也会不断产生新的内驱力,带来新的丰富的社会行为。因为“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被满足了,又会有另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 ”⑤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寂感。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成员归属于单位,每个人都清楚知道自己所属群体以及自身所扮演角色,无须为“我是谁”“我属于谁”这样的问题而困惑。伴随着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社会阶层剧烈分化,职业变迁处于不断流动之中,社会成员接触的环境、人群不断扩大。与之相适应,人的社会归属感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单位归属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人需要找寻更为宽泛的群体归属才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只有这样才“可以抵消广泛存在的疏离感、陌生感、孤独感等,这些感受由于社会流动性增强、传统社群的瓦解、家庭活动的分散化、代沟和持续的城市化而变得更加恶劣”.⑥数字媒体有巨大的容纳性,网络提供了汇聚海量信息的平台。网民通过参与网络事件可以寻找某种作为联系的心理纽带,形成相同或相似的价值理念、群体意识乃至共享的群体规范,在持续的交往互动中获得情感愉悦和归属满足。当然,网民参与网络事件、寻求群体归属的方式是多样的:有的率先发帖,号召网民关注,担当了发起者;有的分析既有材料,扮演了诠释者;有的补充相关证据,充任了扩展者;有的嘲讽戏谑,扮演了讽刺者;有的破口大骂,扮演了泄愤者;有的提醒人们谨慎行为,成为理性者。
  
  尊重的需要在个体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少数病态的人以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对自己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是较高的评价的需要,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欲望。现实生活中个体尊重的需要如果能够满足,就会产生一种自信的情感,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倘若不能满足,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不满的感觉,使人丧失基本的信心,产生要求补偿的行动或神经症倾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原来处于社会阶层上部的工人和农民阶级逐步分化,相当一部分人滑落到社会的底层,处于无权、无财、无势的境地,在维护和追求自己的权益方面基本上没有话语权,更遑论“当家做主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了,普遍存在着尊重缺失感。心理学家伯格认为:“个体如果在常态社会中缺少尊重和爱的需要,那么他的发展就会产生歧性”⑦。在此情形下,一部分社会成员便会将目光转向自由和开放的互联网。因为在网络中,一个日常生活的木讷之辈,可能因为口才卓越而获得虚拟世界的认可和崇拜;一个现实社会中的平凡之人,可能由于观点新奇、经常爆料而拥有众人景仰的地位。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不仅取决于刺激的感知,而且也决定于行为的结果。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该行为就会受到维持和加强,使得将来在类似情境中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增加。 ”⑧在网络空间,以文字、图片、视频呈现的话语内容成为网民印证自我价值的重要元素,话语越多能量就越大,话语越新奇影响力就越大,网民被感知或受重视的概率也越大,受尊重感和成就感也越强。在强化激励的交互作用下,网民的话语表达冲动会越发强烈。有些网民为了追求虚幻的尊重感,甚至不惜制造挑拨事端的谎言,扩大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事态。比如“钱云会是被人摁在地上让工程车压死的”,“郭美美的父亲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被公安机关拘押的胡斌是个替身”等等。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人类一直追求的道德理想,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以互利为原则的平等要求。 “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公正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 ”⑨作为政治系统的重要道德品质,公正是政府具有公信力和凝聚力的基础所在,也是社会成员获得尊重感、进行自我实现的根本保证。 《人民论坛》杂志的调查结果显示:71.2%的人认为,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社会公平程度下降了;68.4%的人认为,自己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96.11%的人表示,由权力造成的不公平是当前所有不公平中最突出的。⑩如果社会上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分配不公、司法不公、教育不公、城乡不公、行业不公,民众则必然产生强烈的社会不公感,然后生成各种各样的反抗行为。在传统的表达机制中,组织、经济和文化资源丰富的社会上层话语权较高,社会下层很少有机会发出声音。而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 ”(11)信息传播不再是某些权威人物的独有专利,一直以来被边缘化的普通大众也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社会成员可以通过网络将具有某种共同利益或者价值观念的人聚集起来,制造社会舆论,形成社会热点,通过群体压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其共同利益和价值。在“我爸是李刚”“欺实马”“微笑局长杨达才”等网络群体性事件发展、解决的过程中,社会正义得以伸张,民众的尊重感和自我实现感也得以满足。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会因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遭受挫折,受挫后都会产生消极情绪,都会在心理上积蓄侵犯性的能量。这种能量往往成为内心深处的暗流,可以通过内侵犯,破坏人体机能平衡,出现自我埋怨、自我谴责、自我痛恨、自我惩罚,甚至自伤自杀的倾向和行为;也可以通过外侵犯,产生攻击性行为,表现为战争、殴斗、争吵、竞争、嫉妒、对权威的反抗等。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事件是网民较高层次社会需要未能实现的产物,是攻击性能量的网络呈现。
  
  二、社会心理过程
  
  依据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深度,其心理过程可以分为注意、认同、互动、极化四个依次递进的环节。

(一)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在注意的时候,总是在感知着、记忆着、思考着、想象着或体验着与指向对象相关的东西。由于人的感觉器官能在同一时间接触到很多对象,而认知加工系统能力相对有限,因而只能注意到感知环境中的少数对象。当然,人的这种注意并不是随机的、漫无目的的,而是有选择的、有原则的。一般而言,“大脑总是倾向于选择重要性程度高的、具有新奇性的事物加以注意。 ”(12)网络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浩如烟海般的信息。在数量众多的原始议题中,只有少数具有重要性、新奇性的议题能够有幸吸引到较多数量网民的注意。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成员也逐步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导致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出现,不同社会阶层必然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诉求之间蕴藏着大量的抗争和冲突。当蕴藏着阶层对立的冲突性事件在网络出现时,就容易吸引较多数量网民的注意,因为事件的演变发展结果如何对他们而言有着类型化的重要意义,可以为自己解决类似问题提供范例和帮助。正如张修智所言:“在由现象、意见的碎片构成的网络海洋中,某一事件得以扩散传播,其概率并不亚于中彩票。只有那些最大程度击中了公众神经的事件,才能上升为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无一例外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价值信息,它们与公众心目中固有的情感与价值产生共鸣,引发爆炸性的公民传播。 ”(13)
  
  卡普费雷特说过:“能够吸引公众的信息必须是在人们等待之中,同时这个信息对群体来说又必须是出乎意料之外的。 ”(14)新奇性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含有新颖、奇异和引人注目的元素,有与传统模式不一致的思想、观念或行为,能够对公众产生冲击力,吸引他们的阅读欲望和注意力。2011年,吉林省某市环保局局长语出惊人:“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2012年,河南省某局长质问记者:“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2015年,央视某着名主持人在视频中辱骂开国领袖。由于这些事件都含有违反常理的新奇要素,一经出现就刺痛了众多网民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注意。
  
  (二)认同
  
  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个人朝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是个人与他人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 ”(15)也就是说,认同指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为他人的感情、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经验同化了他人,彼此间产生了共同的想法或内在的默契。当人们认同一个群体时,会觉得自己属于那个群体,群体中的成员越多,便觉得同道的人越多,自信心、归属感和受支持度越强。认同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自身的行为、语言与社会情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在共同境遇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趋向。这个境遇可以是共同的社会地位,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政治诉求,共同的经济利益,还可以是共同的价值爱好。
  
  一般而言,社会成员的阶层地位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就越多,自身的安全感、公平感和社会支持感也就越高。社会成员的阶层地位越低,成员获得的社会支持就越低,自身的受剥夺感、不安全感、不公平感也就越明显。弱势群体为了摆脱上述状况,往往会自发地形成认同。弱势认同对于民众具有巨大的本原性的动员力量,可以使偶发事件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演变为社会冲突,对社会秩序及行政机构带来较大冲击。网络事件中的参与者主要是来自利益相对受损的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其中的个体往往拥有共同的身心体验,容易产生共同的集体行动。所以,当网络上出现“邓玉娇”“许霆”“王帅”等刺激性事件时,许多民众与事件本身并不相干,也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但是,在他们内心却会出现强烈的不公平感和感同身受的危机感,会被当时的事件或故事所震撼,被大家共同的同情心、愤怒感和复仇欲望等群体情感所吸引,主动参与互联网上的批判和斗争。
  
  (三)互动
  
  互动是由于接近而发生的相互作用,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互动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互动的基础是行为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动;第二,互动的特征是发生相互依赖性的行为。也就是说,一方的行为是由于另一方引发的,并且产生了后续的相互影响;第三,互动的目的是互惠。 “当人们聚集在一起,并且共同的规范或目标或者角色期望尚未具体化之前,从结成交换关系中获得的利益为社会互动提供了诱因,交换过程也就成了调节社会互动以及促使 社 会 关 系 网 和 一 个 雏 形 群 体 结 构 的 形 成 机制。 ”(16)网络事件中的绝大多数参与者尽管和事件本身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但可以通过对当事人的支持维护整个阶层的利益,从而间接保护自己权益。而且在互动过程中,能够宣泄受压抑的心理能量,获得心理满足;第四,互动的结果是情绪交互感染,使得网络舆情空间不断扩展。网络群体性事件最初产生于某个单一的载体,如新闻网站、论坛等。但随着关注度的提升,网络舆情的空间会扩展,不仅出现在新闻网站、博客、公共论坛等的大众网络媒介,而且也会出现在博客、微博、QQ群、校友录、兴趣网站、地方论坛等小众网络媒介,使得网络舆论形成“爆发式”传播。此时,一个人的情绪感染了另一个人,另一个人的情绪又感染了第三个人,如此接二连三地进行下去,群体中的许多人都因受到感染而激动起来。导致信息雪球越滚越大,出现“龙卷风”现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情绪感染表现为正面时,群体成员通常会展现出更好的合作精神,体现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若群内成员不断感受负面情绪,群体成员的心理体验和行为反应就会呈现消极、不良的状态。 ”(17)
  
  (四)极化
  
  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天性中就存在被群体抛弃或受到群体冷遇的恐惧感。而人一旦在进入群体后,就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体压力的制约,依附人格开始滋生,独立人格逐步消失,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而趋向同质化。德国社会学家冯·诺依曼群体压力理论提出了“沉默的螺旋”观点,以此描述意见传播过程中的极化现象:“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所以,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使得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如果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18)
  
  在传统模式下,信息传播活动以传播者制作、传输信息内容而开始,以受众接触、接受信息并做出反应而结束。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称为“守门人”,受众则被称为“信宿”“目的地”,信息传递具有鲜明的单向性。而在新媒体时代,个人不再扮演传者、受者等相对明确而单一的角色,而是传者与受者角色混合地并且动态地、非线性地、能动地参与网络传播。这也使得群体意见的表达能够更加充分,群体压力能够更加广泛的存在。在“邓玉娇”事件初期,网民并不是一边倒地支持邓玉娇杀人无罪,不负刑事责任,尚有许多不同声音。但是在随之而来的汹涌的网络民意面前,这些观点遭到了痛斥、谩骂乃至卑劣的人身攻击,使得大部分人选择了沉默,网络舆论呈现出鲜明的极化特征。刘海龙从纽曼的基本假设出发,检验了在网络空间中孤立恐惧动机、群体压力、公开表达等概念的适用性,得出如下结论:“在网络空间中,沉默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其表现形式有所变化而已。 ”(19)
  
  三、社会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下主体产生特定心理进而引发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具有较高的规律性。在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过程中,常见的心理效应有刻板效应、同情弱者效应、匿名效应和逆反效应。
  
  (一)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指“个体对他人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认为这类人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 ”(20)如英国人是保守的,美国人是热情的;农民是朴实的,商人是精明的等。刻板效应有利有弊,优点是能够快速了解一个陌生的人或群体的特征,不足在于夸大了群体内成员的相似性,容易产生偏见或歧视。当前,网民心理普遍存在着对富人“为富不仁”和官员“贪官污吏”的刻板效应,成为生成网络事件的重要助推因素。
  
  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是各种关系的重大调整,既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利益的分化和重新组合,带来了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剧烈变化,必然生成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所说:“持续性高速经济增长同时也是一个连续性破坏性过程,因为它使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产生不平衡。一旦这种不平衡超出了社会成员可以接受的限度,就会导致部门之间或者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 ”(21)转型过程中,一些社会成员通过侵占国有资产、偷税漏税等不正当手段而致富,有些人致富后在社会生活中存在仗势欺人、骄奢淫逸等不检点行为。就官员阶层而言,他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和认可,职责仅仅是执行公意。然而,徇私舞弊、逢迎拍马、贪污受贿等行为却在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存在着。富人和官员的这些不良行径给公众造成了很大伤害,使得公众基于日常经验而形成了刻板印象,产生了“为富不仁”“贪官污吏”的心理定势,呈现出怀疑、迁怒、嫉妒、蔑视、不屑、愤懑、仇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
  
  基于“为富不仁”“贪官污吏”的刻板心理,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当事人倘若是富豪或者官员,便会引起舆论的哗然并成为众矢之的,有时候甚至形成举国讨之的局面,如林嘉祥、郭美美、李刚、邓贵大等。 2013年,北京的一对富豪夫妻及一条狗在家里被杀害,网络上的评论却说:“人死的不可惜,只是可惜了那条狗。 ”方付建、王国华以辽宁兴城市城建局副局长和黑龙江同江市公安局副局长被杀这两个事件为个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闻跟贴中网民态度倾向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网民态度明显一边倒,仇官情绪在两起事件均得到明显呈现,并且情绪不因事件和载体变化而变化。 ”(22)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