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医学论文:浅析公共场所消杀防疫常见处理措施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10-09 13:54

  摘要:对抗病毒的蔓延,正确认识和使用杀菌消毒的化学物质成为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关键。针对人员流动量大、病毒传播危险性高的的公共场所,综合考量各种要素,正确选取适合的消毒剂,以及所需用量、操作方法,从而科学合理地指导公共场所消杀防疫,巩固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成果,防止反复。

  关键词:化学物质; 公共场所; 消杀防疫;

  面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人类要做好与病毒长期斗争的准备。得益于我国政府强效有力的领导以及人民众志成城的努力,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已取得令人激动的成果,在全面复工复学的胜利局面下,科学合理地指导家庭生活、公共场所的消毒防疫,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毒死灰复燃的重要举措。在消毒效果、便捷操作、运行成本、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综合考量下,正确选取适合的消毒剂,以及所需用量、操作方法便成为了民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

  1、公共场所,常见的化学物质杀菌消毒

  常见杀菌消毒的化学物质一般分为:醇类、酚类、醛类、酸类、重金属类、强氧化剂型等。

  1.1 醇类

  目前常用的醇类消毒剂有乙醇、异丙醇、苯甲醇等,可杀死大部分致病菌,但不能杀死芽孢。乙醇作为医学中最常用的消毒剂,其广泛应用于医疗和临床中,70%~75%是乙醇消毒最适宜的浓度,通过进入细菌内部,使其蛋白质变质,将其杀死。其中乙醇也可以和其他消毒剂协同杀菌,如乙醇-醋酸氯己定是医护人员常用的手部消毒剂,可杀灭肠道病菌、致病性酵母菌、化脓性球菌[2].消毒效果显着且使用便捷。今年新冠病毒的突然爆发,75%乙醇在规定时间内能有效杀灭病毒,因此作为常用化学消毒剂。

  1.2 酸类

  过氧乙酸能迅速杀灭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可用于环境、空气、物品、消化内镜、餐具运输工具等消毒。非典时期,过氧乙酸能有效杀灭冠状病毒。对于医疗器械如消化内镜消毒,过氧乙酸消毒杀菌速度大于戊二醛、邻苯二甲醛,是高效、速效、广谱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 重金属型

  重金属离子能浸入蛋白质,如银、铜、汞等能迅速与其巯基结合;低浓度剂量即可强效抑制巯基酶的活性;高浓度会导致蛋白质失活沉淀,从而消灭微生物。但其对人、畜机体中的蛋白质均有一定程度的刺激与损伤,若对于食品级相关的应用,其安全性需慎重考虑。介于重金属离子的化学特性,发生安全隐患时,可用碱性物质(如卤素)与其反应,使其失去作用。生产生活中,硫酸锌溶液常用于医治外表皮炎症;氧化锌则应用于痱子粉的成分;而硫柳汞因相对刺激性弱,对绿脓杆菌与葡萄球菌的感染有特效,被采用于外科手术的术前消毒;此外,硝酸银、汞溴红、氯化氨基汞等也被大量应用于医学及工业领域的消毒作业。

  1.4 强氧化剂型

  强氧化剂因对细菌、病毒具有强效的氧化作用,从而有效抑制、杀灭其活性。不同剂量的氧化剂可产生迥异的特性,低浓度的剂量常应用于食品级、医疗类等的消杀作业,高浓度的剂量则广泛应用于受病毒感染严重的工业与公共场所。日常生活中,如高锰酸钾与过氧化氢(双氧水)等氧化剂均有广泛的应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常用比例0.1%~1%)反应迅速,且作用时效较长,可用于治疗人体表皮溃烂、机体组织发炎、妇科冲洗坐浴、细菌性皮肤癣、组织中毒及食品消毒等。过氧化氢溶液(常用比例1%~3 %)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其作用时间短,故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常应用于食品及动物分泌物腐烂造成的细菌污染,可起到快速抑制菌群繁殖与除臭的作用,如应用于化脓性人体炎症与厌氧菌造成的表皮恶臭感染。须注意,所有高浓度的强化剂都有强腐蚀性,应避免与人体、动物直接接触。

  2、公共场所消杀防疫常见处理措施

  2.1 气溶胶喷雾消毒

  对于气溶胶来说,其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故而在该消毒材料的使用阶段,药液本身更易与空气中的病原体接触,使得消毒效果更为优良。在这类材料的使用过程,可以使用过氧乙酸溶液,浓度为0.5%,喷雾量为20mL/m3.在喷雾之后需要对室内空间进行密封处理,时间为0.5h.当然对于室内空间中的物体表面消除处理,可以将过氧乙酸溶液的浓度调整为0.8%,密封工作时间为1h.同时也可以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消毒,浓度为1.5%~3.0%,使用量为20~40mL/m3,室内密闭时间1h,兼顾物体消毒时,溶液的浓度提高到10%,使用量提高到180~200mL/m3,密封时间0.5h.

  2.2 熏蒸消毒

  熏蒸消毒工作中使用过氧乙酸溶液,对药液加热之后让气体扩散到整个室内空间,溶液的浓度为15%,使用量为7mL/m,将其放置在不会与溶液反应的器皿中,熏蒸操作时间2h,之后落实通风工作。在消毒过程,RH值要控制在60%~80%区间,若RH参数较低,需要对室内空气加湿处理,必须达到60%以上。另外,由于蒸汽的穿透性能较低,若要同时落实物体消毒,则要创造可与物体接触的有利条件。此外若熏蒸工艺不能在室外控制热源,则需要在一定时间之后,由专业人员佩戴防毒面具进入房间熄灭火源。

  2.3 物体表面消毒

  室内物体表面的消毒处理工作,其对象包括各类物体与墙面,采用的消毒液为过氧乙酸或者含氯消毒液,两者的浓度为0.2%~0.5%,使用量为250~500mg/L,需要作用0.5h,为保证最优效果使用之前要对物体进行擦拭。此外也可使用二嗅海因溶液、过氧乙酸溶液或者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喷雾处理,浓度分别为500~1?000mg/L、0.2%~0.5%和1?000~2?000mg/L.在喷洒量确定中,对于具有吸湿能力的物体表面,配制量为200~300mL/m2;对于非吸湿能力的物体表面,要配置100mL/m2.表面全部湿润之后,作用时间1h.处理之后,需要将表面擦拭干净,而对于高精密设备、不耐腐蚀设备等,需要使用戊二醛擦拭,浓度为2%;对于结构较大物件的擦拭工作,按照从左到右、由上至下的顺序处理。

  3、化学物质在公共场所消杀防疫的应用探索

  3.1 预防性清洁消毒

  对于已经出现了诊断病例或者疑似病例的居住区域,需要采用预防性的消毒措施。

  3.1.1 物体消毒处理

  一般物体的表面处理中,使用湿式清洁工艺并保持后续干燥,频率为1~2次/d,使用的消毒剂为含氯消毒液或者季铵盐类消毒剂,浓度分为为250mg/L和1?000mg/L,对于被褥、衣物或者织物,需要勤换并暴晒3~6h.

  3.1.2 公共场所消毒

  对于地面、楼梯、走廊等空间,使用水以及洗涤剂清扫,消毒频率1~2次/d.对于该空间中的门把手、楼梯扶手以及电梯按钮,由于属于高频率接触设施,采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每天消毒时间20min,消毒剂浓度250mg/L.对于环境中产生的所有废弃物,都要做到日产日清,同时对垃圾场也进行消毒处理。对于室内空间中的无人区域,要使用紫外线消毒方法,消毒频率为1~2次/d,每次的照射时间为0.5h,或者在该区域中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方法,消毒剂的浓度为1?000mg/L.

  3.1.3 卫生间和卫生用品消毒

  需要保证地面空间日常清扫与消毒,消毒剂为含氯消毒剂,浓度为250mg/L,消毒频率1~2次/d.对于水龙头、洗漱池、坐便器等设备,也需要定期性的清洁与消毒处理。而对于抹布以及拖把等清扫用具,除了要分开应用,在每次使用之后也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和晾晒处理,必要时需要使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的消毒剂浸泡处理,每次处理时间为0.5h.

  3.2 随时与终末消毒

  若存在区域性确诊或者疑似病例时,需迅速落实随时与终末消毒计划。在患者转移到治疗机构之后,要对其居住的空间和所接触的物品进行全面性的消毒处理。

  3.2.1 地面消毒处理

  对于肉眼可见的污染物,要使用一次性的吸附材料完全去除污染物,之后消毒处置;而对于无可见污染物,需要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00~1?000mg/L的消毒剂,或者浓度1?000mg/L的过氧乙酸溶液处理。地面消毒处理工作中,需要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喷雾或者擦拭处理,用药浓度调配在200~300mL/m2,在消毒工作完成后,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处理,消毒频率为1~2次/d,并且在出现污染物时即时消毒。

  3.2.2 室内空气的处理

  在患者移交之后,需要立即使用过氧乙酸消毒剂或者过氧化氢溶液消毒,浓度分为为2g/L和30g/L,喷洒的剂量为10mL/m2;并对整个空间进行气溶胶喷雾处理,从污染区入口沿地面向室内方向喷出一条安全通道,再按照由内向外、自上向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操作,喷雾空间务必形成浓雾状态,之后密闭1h处理。对于过氧化氢或者干雾消毒方法,需要使用专业设备完成终末消毒处理。

  3.2.3 空调系统消毒

  对于空调的滤网和出风口,优选有效氯消毒剂或者季铵盐喷剂处理,前者浓度500mg/L,后者浓度2%,使用喷雾与擦拭处理即可,每次消毒处理时间不少于0.5h.

  3.3 人员防护消毒

  进行人员的防护过程,若防护服等物品上不存在明显的污染物时,使用有效氯消毒剂和乙醇处理,消毒剂浓度为250mg/L,乙醇浓度为75%,消毒顺序为从上到下、由前至后,最后才是对于防护服脚底区域的消毒处理。对于一次性使用的防护设备,需要进行二次密封装袋,在其外表面使用500mg/L的有效氯消毒剂处理,之后集中销毁。有明显污染时配制浓度需要翻倍,消毒时间为不低于0.5h,消毒方法是消毒剂浸泡或者擦拭。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病毒的防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中公共场所的消杀防疫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当前防控工作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总结经验并依据科学规范的原则来指导新阶段的防疫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共场所病菌消杀的基本方法出发,结合消毒灭菌的各类化学物质的特点来阐述相应的优选方法,最后从预防性清洁消毒、随时与终末消毒、人员防护消毒三个方面对化学物质在公共场所消杀防疫的应用展开探索,对于病毒的综合性防疫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光辉,黄静。化学物质与杀菌,消毒[J].化学教育,2004(8):4-6.
  [2]董晓杰,杨艳伟,朱英。醇类消毒剂中乙醇含量标准物质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1):13-15.
  [3]樊莉,许丽红,赵慧华。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的消毒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18(17):973-976.
  [4]张杰,陈昭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研究新进展[J].杭州科技,2019,36(9):709-711.
  [5]马占芳,隋铭皓,袁博杰,等。季铵盐/纳米银灭活水中细菌效能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51(8):28-36.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