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硕士论文:浅析手风琴再现代作品中新技巧的应用及发展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8-16 10:33

摘要

  手风琴现代作品在古典手风琴作品的基础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作品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及社会发展趋势.因此现代作曲家在原有演奏技巧的基础上创新了许多新型的演奏技巧,大大扩展了手风琴的音乐表现力.笔者在手风琴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演奏和了解的手风琴现代作品,列举和总结了一些自由低音手风琴现代作品中的新型演奏技巧.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

  第一章介绍了二十世纪社会背景及现代音乐作品的诞生,对自由低音手风琴进行简要介绍,从两个方面研究分析手风琴现代作品的应用现状.

  第二章主要介绍四位二十世纪手风琴现代作曲家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并列举了部分手风琴现代作品中的新技巧.

  第三章主要分析现代作品在手风琴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探究新技巧在乐曲中如何与音乐表现力相结合.

  关键词:自由低音手风琴,现代作品,新技巧,音乐表现力
 

绪 论

  二十世纪的音乐作品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各音乐流派百花齐放.1829 年手风琴的诞生,因其和弦丰富便于携带的特性,广泛运用于群众歌舞伴奏中,至 19 世纪四十年代自由低音手风琴诞生,大批的现代作曲家根据自由低音手风琴的特性改编一些世界名曲或其他乐器的作品,开始为自由低音手风琴创作一些其自己的作品.手风琴现代作品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时期,作曲家将现代作曲技法,层出不穷的新型演奏技巧,融入了手风琴作品的创作之中,对于演奏者来说,技巧的创新加深了演奏者演奏这个时期作品的难度.

  目前国内外对手风琴现代演奏技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代作品技法的整理介绍及对某一作曲家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品分析等方面,在新技巧与音乐表现力结合方面的探究较为薄弱.笔者根据自己在学习与实际演奏中接触到的技巧和收集的资料对这些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更加深入了解手风琴现代作品,以拓宽手风琴演奏者的思路,提升演奏技术与音乐表现力.

  本文以二十世纪手风琴现代作品为切入点,介绍了二十世纪社会背景孕育了现代作品以及自由低音手风琴的诞生,并对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及其创作风格进行简要介绍;对一些作品中新技巧的出现进行简单的归纳与演奏方法介绍,对手风琴现代作品的风格有了整体的把握与了解;结合手风琴自身的特点,探究新技巧在手风琴学习中的意义及新技巧在音乐表现力中的应用价值.以此为演奏者与学习者提供一些资料参考.

  由于关于手风琴现代作品的曲谱资料及参考文献非常有限,本文的论述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得到老师和专家们的指导帮助.

  第一章 手风琴现代作品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作品与自由低音手风琴

  一、现代音乐作品的起源

  二十世纪,对人类而言是社会变动巨大的一个时期,社会结构迅速地进入多元化的发展.在这一百年间人类刚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大战的冲突导致了西方国家的大融合,努力实行欧洲一体化成为这个时期的社会大趋势.由于战争导致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俄国的十月革命、法西斯独裁统治,欧洲反犹主义等一系列国际大事件,导致社会动荡,人心不安.为了追求政治庇佑以及保障最基本的生活,无数人们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正是这些人口的大幅流动造成了许多工业国家内部的社会问题.同样,世界各地的文艺工作者,知识分子也因为国家民族的支离破碎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流亡至国外.因此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风格大多和社会背景有着密切联系.

  二十世纪的音乐也被称为"现代音乐". 这个时期在古典庄重严谨的音乐风格的基础上,与浪漫主义的自由热烈特征相结合,经过 19 世纪下半叶民族主义和印象主义的酝酿,直至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现代音乐风格.这个时期各种新流派音乐相继出现,如先锋乐派、序列主义、表现主义......它们个性突出,色彩纷呈,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

  每一个时期的音乐作品都融合了社会背景、时代思想、及作曲家自身的经历感受.艺术是生活中重要的存在,它和生活本身的变化一样也在不断变化.这个时期的手风琴作品也面临着一个转变,作曲家们打破很多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不断进行改编、创新,如使用很多不协和音程、和弦;节奏节拍出现不规整;许多作曲家趋向于创作无调性作品等,这些变化将手风琴作品带入到一个新的世界,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创作风格引起了音乐爱好者的关注.

  二、自由低音手风琴

  在音乐的长河中,手风琴与其他乐器的发展年岁相比,实属年轻.从发声原理上看,手风琴属于"自由簧气鸣乐器",其前身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笙.1829 年奥地利人达米安(Cyrilluus Demian)借鉴笙的发音原理,在德国工匠布施曼(Friedrich Buschmann)早先发明的锥形琴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将世界上第一架手风琴命名为"Accordion".

  上世纪中叶,德国的霍纳手风琴厂首次研制出了 185 贝司的自由低音手风琴,即在原本传统琴左手 120 贝司的基础上增加了三排自由低音,共六排琴键.从此手风琴进入了具有自由低音功能的时代.

  随后,意大利手风琴家继续改良出双系统可变换的自由低音手风琴."双系统"指左手键盘既具有自由低音功能又具有传统琴功能,它是以传统手风琴为基础,在左手贝司部分安装了一个转换器按钮,通过按压转化器使原本左手的传统和弦排列变成自由低音排列.

  如今的自由低音手风琴又分为键盘式自由低音手风琴和键钮式自由低音手风琴,这两种主要是右手琴键形状的区别.键盘式自由低音手风琴,右手同钢琴黑白键盘相同,右手键盘与左手自由低音分别为两种不同的键盘排列与指法系统;键钮式自由低音手风琴,左右手键盘排列体系统一,安排指法也更加协调方便.键钮式自由低音手风琴根据键盘排列方式的不同,目前分为 B 系统和 C 系统两种结构形式.

  自由低音手风琴的诞生在手风琴短暂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出现不再具有传统手风琴左手和弦单一的情况,打破了左手键盘只有辅助低音和基本低音的一个八度音域的局限性,键盘排列方式也更加方便科学.它以更加宽广的音域,纯正多样的音色和完善的乐器性能等优势,拥有了属于手风琴自己的原创作品,使学习者可以不需要调整音域直接按照原谱弹奏许多钢琴的复调作品,被广大演奏家所认可.自由低音手风琴丰富了手风琴作品的表现力,引领着手风琴的专业化发展方向,为演奏者提供更丰富的作品选择,为作曲家创作更专业的手风琴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节 手风琴现代作品的应用现状

  十九世纪以后,作曲家在传统音乐的价值观念和创作体系的基础上,不但改变了传统曲式调性和和声结构,对节拍节奏、旋律、演奏技巧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现代作曲家全新的创作理念和演奏方式都是在传统作品中很难找到的,它们的出现丰富了乐器在演奏上的可能性.

  在自由低音手风琴诞生之前,手风琴作品大多是较为通俗的乐曲.之后出现了大量专门为手风琴创作的原创作品,从巴洛克时期到二十世纪作品风格多样,色彩缤纷.自由低音手风琴的诞生与日渐完善使手风琴音乐飞速进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作曲家为了满足听众的需求也为了探索新的作曲方法从而创作了更多现代风格的作品,时代的发展,使演奏者接触这类作品成为必然,学习者爱好者们也日益增多.

  一、在国内教学方面

  目前国内学习手风琴现代作品大多为音乐院校或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基于中国手风琴的教育现状,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并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手风琴教育,大多学习的是传统手风琴,很多学生并未接触过自由低音手风琴,所以在考入专业音乐院校后学习自由低音手风琴会有些吃力.但是在专业的学习之后,学生接触到了更多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以及近现代作品.大量学习各时期的作品,使学生从技巧和音乐风格的把握上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现代作品有着自身的个性和特点,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到作品风格的把握,从作曲家使用的新的作曲技法到技巧的创新,现代作品都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识谱能力、基本功和提高音乐素养,因此对现代作品的学习成为专业手风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二、在国内外交流方面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现代音乐进入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为手风琴专门创作的原创作品.国际手风琴交流活动逐渐增多,世界各地纷纷举办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亮点的手风琴艺术节和比赛.各大艺术节和赛事的举办,现代手风琴爱好者审美的提高,意味着时代的发展对演奏者的技术和水平要求更高.手风琴这门乐器也从一开始演奏民间歌曲改编的通俗曲目,到可以演奏更多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和现代作曲家的原创作品.而比赛的举办更是要求演奏家需要具备可以演奏各个时期手风琴作品的能力.如"克林根塔尔国际手风琴比赛"一开始的比赛理念是:为作曲家发布手风琴的原创作品提供一个平台以及希望通过独奏、乐队的形式使手风琴演奏更加多样化等.后来比赛逐渐要求参赛者必须演奏一首手风琴原创作品的规定曲目,在其自选曲目中也必须包含一首原创作品.

  如今手风琴原创作品除了在各大比赛中几乎成为必须参与的曲目种类之外,还通过越来越多的形式在国内外展开.原创作品的作曲大赛,作品发布会等更是要求参加的作品应符合时代背景,具有民族特点,既适合舞台演出,又要兼顾艺术性,技术风格的多样性和可听性.通过各大赛事、交流活动、举办讲座等形式,使得许多新的作品乐谱、教材、音频视频资料在手风琴演奏者、爱好者,各音乐院校之间广泛传播.使更多的学习者接触到手风琴现代作品,也使得作曲家们作为参考能够进行改编创新,从而使手风琴现代作品的创作与发展日益繁荣.

  第二章 手风琴现代作品中新技巧的应用

  第一节 现代作品代表作曲家及其创作风格

  一、古柏杜丽娜

  索菲娅·古柏杜琳娜,1931 年出生于前苏联的鞑靼共和国奇斯托波尔.1954 年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专业.她创作了近四十多首乐队作品,其中包括交响乐队、室内乐作品,人声与交响乐队的合作等,这些乐队作品神秘具有个人信仰,大多和宗教有关.除乐队作品之外,还有独奏、重奏等多种形式的作品种类.她为手风琴也创作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作品,自 1979 年共创作了 10 部.代表作品有《发自内心》、《期望奏鸣曲》、《七言》等.

  古柏杜丽娜学识广博,涉猎广泛,她几乎掌握了那个时期所有现代作曲技法,所创作品丰富多样,不仅融入了西方现代派的作曲理念,还有东方的哲学思想.她的作品风格对宗教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敬畏与尊重,代表作《七言》就是以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作为每个乐章的题目.古柏杜丽娜在现代作品中大胆地将手风琴的技巧及音色进行创新,因她的作品多为表现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与敬畏,所以在作品中运用很多复杂作曲技法产生不和谐的效果以此来表现有生命力的音乐.如《发自内心》中抖风箱的同时右手用拳头按压音块,上下行来回滑动,以描绘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使用拍打键盘、放气孔、颤动手掌、切换变音器等方式制造出音效,来描绘叹气、低吼、哽咽甚至警报等声音.除此之外,古柏杜丽娜大胆将手风琴与其他乐器合作,彰显各乐器特点的同时将手风琴音色与其他声音配合,以描绘人类痛苦的呻吟、上帝发怒的吼叫声、以及对天堂美景的构想等情景,使听众由听觉效果扩大想象空间,深受震撼.

  二、谢苗诺夫

  谢苗诺夫·维亚切斯拉夫,1946 年生于俄罗斯.1969 年,在阿卡尔科夫教授的指导下继续攻读并获该校作曲专业硕士学位.在作曲专业学习期间,谢苗诺夫将巴扬的传统艺术和现代作曲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改编了多首国内外的古典音乐作品,为此后长时间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代表作品有《奏鸣曲 1-4 号》、两首《顿河狂想曲》、《随想曲一号》、《嬉游曲》等.

  谢苗诺夫的创作主要是选择用改编世界名曲的方式,提高手风琴爱好者的兴趣,他的多数改编作品中也融入了非常有难度的技术手法和表现手段,使学习者在熟悉世界名曲的前提下更容易学习巴扬手风琴的技术.演奏技巧方面谢苗诺夫进行了许多创新,风箱技巧除抖风箱之外,使用顿风箱达到突强突弱的音色效果,部分作品使用抬风箱技巧表现气势磅礴的音乐效果;触键方面如《顿河狂想曲》中左手五个音的旋律片段会更多使用左手大拇指,以及很多作品中左右手大跨度的保持音;除此之外还有敲击键盘等特殊演奏技巧.谢苗诺夫对作品的创作改编中非常注重通过这些创新演奏技巧将手风琴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这些作品大大提高了巴扬手风琴的知名度,使巴扬手风琴作品更多地被世界熟知.

  三、佐罗塔耶夫

  佐罗塔耶夫,1942 年生于俄罗斯马加丹,毕业于马加丹中等音乐学校,之后进入莫斯科音乐艺术学校学习作曲.与其他作曲家不同的是佐罗塔耶夫并没有进入过高等音乐学院学习,但是他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大量优秀且富有创造性的手风琴作品,被公认为天才作曲家.1975 年,33 岁的他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佐罗塔耶夫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除手风琴作品之外还有巴扬与管弦乐队协奏作品、室内乐作品、大型管弦作品、清唱剧、声乐作品等,代表作:六首《儿童组曲》、《帕蒂塔》、《奏鸣曲 1-3号》、《巴扬协奏曲》等.

  佐罗塔耶夫创作的主要特点是将俄罗斯民间音乐与 20 世纪其他不同的乐派,如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他善于结合手风琴这件乐器的自身特点,充分运用手风琴的风箱、音色来描绘音乐场景和塑造音乐形象.佐罗塔耶夫对现代作曲技法及新元素的灵活运用不仅展示了他传统作曲技法的功底深厚,还反映出他非常高的创作天赋.

  为了扩大手风琴技巧演奏更多的可能性,拓展手风琴更加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佐罗塔耶夫在其作品里结合运用手风琴独特的演奏技巧,在风箱与触键技巧方面相互配合.他经常在作品中使用大篇幅的抖风箱及连续的滑奏,或用突强突弱的音量控制来制造及其特殊的音效、或在极高极低的音区展现手风琴的独特魅力,为之后手风琴原创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参考价值.他在《奏鸣曲二号》中使用快速的四抖风箱来描绘情绪的变化.

  四、库夏科夫

  伊凡诺维奇·库夏科夫,1945 年出生于俄罗斯伊万诺夫斯基州,1966 年进入俄罗斯罗斯托夫·拉赫玛尼诺夫国立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攻读作曲专业研究生.库夏科夫的创作领域涉猎广泛,除手风琴作品之外,还创作了歌剧、交响乐队、合唱等形式的作品.库夏科夫一生为手风琴创作四十多首作品,代表作有:《冬季素描》组曲、《追忆往昔》、《嬉游曲》等.

  库夏科夫的作品融入了俄罗斯各民族的音乐特点,通过对现代作曲技法的灵活运用直观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使作品既具有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色又不失现代作品风格的创作个性.他在传统作曲技法的基础上,追求与众不同更具表现力的声音、更大的对比和更细致的力度变化.他的作品中既使用古典乐派传统严谨的和声,也能找到 20 世纪序列主义音乐的特点以及十二音体系的运用.如《奏鸣曲一号》中具有现代性的平行和声成为这部作品中常见的和声形式.在《奏鸣曲一号》与《奏鸣曲二号》中运用巴扬手风琴键盘的排列顺序及指法与十二音体系结合形成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旋律特点.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