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硕士论文: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与应用研究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8-16 10:28

 摘 要

   
    审计心理学是在学科多元化的趋势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主要融合了审计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研究审计客体的心理活动及规律,有助于增加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了解,进而提高其审计效率和质量,构建审计主客体之间良好关系。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性分析法、事例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来对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及应用进行研究。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重点分析审计客体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规律,阐述审计客体的积极心理与非积极心理,并分析影响审计客体心理变化的因素,从而得出审计客体各种心理产生的原因。其中,在对审计客体心理活动进行研究时,将审计客体心理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分别进行研究。最后,对云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 6 家公司发放《审计客体心理研究的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二是审计客体心理的应用研究。引入一些小事例,重点阐述审计客体积极心理与非积极心理对审计的指导意义与不良影响,其次,根据审计客体的心理规律,改进并丰富相应的审计程序,提出应对审计客体积极心理与非积极心理的审计对策。三是 M 公司审计心理分析。本部分先对 M 公司及其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介绍,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方式了解 M 公司高层和相关部门经理面对外部审计时的心理、态度及行为,并记录一份“审计客体心理活动”的访谈报告,对 M 公司中高层人员的心理进行分析,提出审计对策,得出启示。
   
    对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及应用进行研究:一方面,把对审计客体心理活动的研究纳入审计理论研究的范围,揭示审计客体心理活动规律的理论,丰富和发展审计理论,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一方面,应用审计心理学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促进审计实践中人际关系协调、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审计心理学;审计客体心理;应用研究;案例研究
 

 第一章 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文献综述及文章的创新点和局限性。其中,在文献综述的述评部分,本人还对 1987-2019 年审计心理学文献发表的数量及期刊做了一个统计。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现代学科发展的特点,一方面是学科知识高度密集化,另一方面是学科知识不断整合,不同门类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导致新的学科门类逐步形成。审计心理学就是如此。蔡春(2018)基于学科交叉视角推进审计理论创新研究新体系,提出了包括审计经济学、审计行为学、审计伦理学研究等十大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构成的中国特色审计理论创新研究新体系。其中,审计行为学研究,着重研究审计行为的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的特点、特征及机理。
   
    目前,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其发展程度也带动了审计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将心理学与审计学二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可以丰富审计方法,充分了解审计三方关系人的心理。研究审计三方关系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促使审计主体提出有效的审计对策,应对审计客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从而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促进审计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了解与理解,最终推进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的共同发展。
   
    近 32 年来,审计心理学得到了业界学者的青睐和研究。宋琰和郭晋龙(1987)首次引入“审计心理学”概念,王会金(1992)对审计心理学进行了较为完善的研究,并提出一套完整的体系。汤效禹(2007)提出要做好审计工作,应当在审计实践活动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建立并应用审计心理学能协调和健康地发展审计实践活动中的人际关系。
   
    在实务工作中,恐惧心理和侥幸心理是舞弊审计客体的常见心理。在向审计人员说明公司的情况时,如果审计客体对真实情况进行隐瞒、说话卡顿迟疑,妄图蒙混过关,就是明显的侥幸心理,产生的原因在于审计客体认为审计主体可能无法查出自身存在的舞弊问题。审计客体对即将开展的审计工作表现出恐惧和紧张,就是明显的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在于担心自身的舞弊问题被查出来。因此,审计主体可以借助审计客体呈现出的微表情、说话方式及行为来识别审计线索。
   
    一方面,研究审计心理学是审计理论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应用审计心理学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但国内外关于审计心理学的专门研究不是很多,且大都滞步于审计心理学的理论构建与研究,针对心理学在具体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还很鲜见。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性地引入 M 公司,探索 M 公司中高层人员在接受审计时的心理活动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审计应对,提高审计效率,和谐处理人际中的审计关系。
   
    鉴于以上原因,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背景、经济结构、文化背景下,研究审计心理学,重点对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进行研究很有必要。这是审计心理学最根本的任务,也是审计心理学亟待研究和应用的任务。
   
    二、研究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审计心理学的文献和着作进行整理与阅读,可以发现,学者大都集中于对审计主体的心理进行研究,对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较少,且这些研究都没有给出心理学在审计实践中应用的具体案例,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假设层面。因此,我认为研究“审计客体心理及应用研究”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审计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审计理论体系完善的必然趋势,对审计心理学进行研究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审计理论的创新和审计工作的前进。21 世纪是变革的世纪,民主政治深入人心,重物轻人的理念被扬弃,人的价值得到了全方位的关注,“人”开始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中心。由于受物本主义的影响,现有审计理论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缺陷和弊端。数百年来,审计的理论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审计实践,很少对审计活动中的行为主体——人进行研究,这样的审计理论是不完善的理论。
   
    由于审计实践离不开审计三方关系人的活动,因此,如何将人纳入审计系统,如何对人及其心理进行风险分析,如何从物本审计理论研究转为人本审计理论研究,就成为本文的研究主题。对审计客体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能够推动审计理论体系的发展。该部分把基本理论问题采撷出来,旨在抛砖引玉,激发更多的审计学者和专家共同探索,深度挖掘这门新兴学科,可以为后来的学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实践意义
   
    通过对“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及应用”进行研究,可以让审计主体充分了解审计客体的心理活动及产生这种心理活动的原因。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主体可以进一步把握审计客体的心理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在审计方法中,更高效地获取审计证据,并保证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了解审计客体的心理规律,也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心理素质。审计人员学习心理学知识,巧妙运用心理学原理,并运用它去研究审计活动中人际关系的种种心理和行为,能够及时化解各种审计矛盾,促使双方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缓解双方不同的心理压力,处理好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审计实践中人际关系协调、健康发展,为顺利开展审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审计的发展得到审计客体的支持与理解。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