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刑法论文: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势力的特点和影响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4-10 12:06
摘è|
“9·11”事件以来,巴基斯坦深陷恐怖主义漩涡,国内安全局势每况愈下。原本国内教派恐怖主义就难以遏制,加之,美国迅速推翻了阿塔政权,大量阿塔成员逃往巴基斯坦,致使巴国内安全局势更加复杂化。紧接着,孕育了14年之久的巴塔在“红色清真寺”事件后宣布成立。①巴国内不同的恐怖主义势力交织在一起,关系错综复杂,给 巴 基 斯 坦 反 恐 带 来 了 巨 大压力。
  
  一、巴基斯坦国内五大恐怖主义势力
  
  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势力大都具有伊斯兰宗教色彩,但因为不同的恐怖主义势力的目标、利益诉求以及涉及的问题不同。有的表现为教派间正统之争,有的怀有较强的政治“抱负”,有的涉及克什米尔问题,还有的妄图实施民族分裂运动。据此,可将巴基斯坦国内主要恐怖主义势力划分五类: 第一类为伊斯兰教派恐怖主义组织; 第二类为巴塔组织; 第三类为阿塔组织; 第四类为反印度恐怖主义组织; 第五类为民族分裂恐怖主义组织。
  
  ( 一) 伊斯兰教派恐怖主义组织
  
  1.巴 基 斯 坦 先 知 之 友 (Sipah-e-SahahaPakistan)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伊朗什叶派精神领袖霍梅尼大有向巴基斯坦输出革命的企图。与此同时,旁遮普省费萨拉巴德专区的教派冲突也愈演愈烈。内外交困之际,齐亚哈克政府选择了扶植国内的逊尼派势力来抑制什叶派,缓解新生政权的压力。
  
  1985年9月6日,齐亚哈克政府和巴基斯坦情报部门支持伊斯兰贤哲会旁遮普分会会长哈克·纳瓦兹·坚格维 (Haq Nawaz Jhangvi) 成立了巴基斯坦先知之友。②它宣称那些与自己宗教思想不一致的人都是异教徒。什叶派、阿玛迪派以及巴雷尔维派人士自然就成为打击的对象,其主要活动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信德省和联邦直辖部落地区。巴基斯坦先知之友领导人先后经历过五次更迭,目前,其领导人为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路德亚威 (2009年8月至今)。
  
  自成立以来,巴基斯坦先知之友一直得到海湾国家资助,并通过毒品交易和其他犯罪活动获得额外收入。大部分资金用于建设和维持具有瓦哈比主义和迪奥班底学派色彩的宗教学校。从2007年 到2010年, 巴 国 内 宗 教 学 校 数 量 从13000所增加至17000多所。这些宗教学校源源不断地向巴基斯坦先知之友输送人员。巴政府于2002年宣布取缔该组织,巴基斯坦先知之友更名为米亚伊斯兰党 (MIP)。随即米亚伊斯兰党又被巴官方取缔,2003年米亚伊斯兰党再次更名为Ahle Sunnat Wal Jamaat.①
  
  2.坚格维军 (Lashkar - e - Jhangavi)
  
  坚格维军是从巴基斯坦先知之友分离出来的一个更加极端和激进的组织。它坚决打击什叶派人士,目的是在巴基斯坦建立一个纯粹的迪奥班底学派性质的国家。该组织成立的具体时间学界还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1994年,里亚兹·巴士拉从监狱逃脱后就联合一些宗教人士建立了坚格维军。另有学者认为,坚格维军作为巴基斯坦先知之友的一个分支机构,因1995年抗议巴基斯坦先知之友与什叶派政党和解,随即宣布独立。还有的认为在巴基斯坦先知之友与什叶派政党开始和解后一年,也就是1996年,从巴基斯坦先知之友分离出来。坚格维军活动在巴全境,主要活跃在旁遮普省中部和南部、大卡拉奇地区、联邦直辖部落地区,特别是北瓦济里斯坦。因在国内大肆实施恐怖主义活动,1998年该组织开始遭到巴政府的打压,2001年被巴官方取缔。2003年2月3日,美国宣布坚格维军是基地组织的一个分支。②目前,马利克·伊斯哈奇(Malik Ishaq) 是坚格维军的领导人。③
  
  坚格维军作为一个秘密组织,主要由5 - 8名成员构成的次级组织组成。每一个次级组织受1人领导。各个次级组织之间互不了解,且独立行动。行动结束后,该次级组织很快化整为零,分别融入到其它秘密地区,重新组成了新的次级组织。④有消息称,2000年10月,坚格维军分裂为两支---一支由里亚兹·巴士拉领导; 另一支由坚格维军最高委员会主席卡里·阿卜杜勒·海(Qari Abdul Hai) 领导。此次分裂是因组织内部关于是否重新挑起国内种族冲突问题引起的。⑤
  
  ( 二) 巴塔组织
  
  “红色清真寺”事件后,巴国内40个激进组织无条件联合起来组建巴塔。⑥这些组织负责人推举贝图拉·马哈苏德 (Baitullah Mehsud)为巴塔领导人。同时,由来自七个部落地区的代表组成了巴塔舒拉 ( 巴塔的决策机构)。根据活动区域的不同,巴塔内部具有代表性的分支武装大概有以下几支: 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 (TTP)、“执行伊斯兰法运动”(TNSM)、巴乔尔塔利班、瓦济里斯坦塔利班。⑦巴塔的政治诉求主要有以下二个 方 面: 其 一,在 巴 基 斯 坦 执 行 沙 里 亚法;⑧其二,最终在巴基斯坦建立塔利班政权。
  
  2009年巴基 斯 坦 塔利 班 运 动领 导 人 贝 图拉·马哈苏德被美国无人机击毙后,为争夺最高领导权,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内部发生激烈的派系斗争,最终走向分裂。罕·赛义德·萨基纳与法兹鲁拉就领导地位展开争夺,巴塔舒拉会议最终决定任命法兹鲁拉为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的新任最高统帅。此举激化了萨基纳派系和马哈苏德派系的矛盾。⑨两派因争夺各自的势力范围多次发生冲突,法兹鲁拉解除高级指挥官萨基纳的职务。是年5月28日,萨基纳派系正式从巴塔中分离出来。⑩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走向分裂的内因主要是领导权之争; 而外因则可能是“伊斯兰国”向南亚扩张的结果。
  
  ( 三) 阿塔组织
  
  1.哈卡尼网络组织 (Haqqani Network)
  
  1976年, 普 什 图 人 贾 拉 勒 丁·哈 卡 尼(Jalaluddin Haqqani) 在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组建哈卡尼网络组织,目标是推翻当时的阿富汗穆罕默德·达乌德·汗政府。在贾拉勒丁·哈卡尼回到阿富汗之前,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已经推翻了穆罕默德·达乌德·汗政府。1979年12月27日,苏联支持巴布拉克·卡尔迈勒发动政变上台。卡尔迈勒在苏军帮助下大肆镇压反对派。此时,贾拉勒丁·哈卡尼将驱逐苏联军队作为行动的首要目标。苏联撤军阿富汗后,哈卡尼网络组织成为阿塔的一个分支组织。
  
  美国推翻阿塔政权后,哈卡尼网络组织转移至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地区。据报道,美巴官方代表秘密与贾拉勒丁·哈卡尼会面,试图劝其断绝与阿塔的关系加入反恐联盟,但被贾拉勒丁拒绝。随后,哈卡尼网络组织开始袭击北约联军。2012至2013年美国利用无人机击毙了6名哈卡尼网络组织领导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哈卡尼网络组织的活动能力。为此,哈卡尼网络组织改变活动方式。它利用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部族力量积极参与阿富汗政治系统,来实现其政治诉求。
  
  目前,哈卡尼网络组织的领导核心为精神领袖贾拉勒丁·哈卡尼、行动和组织领导人西拉杰丁·哈卡尼 (Sirajuddin Haqqani)。此外,帕克蒂卡省的“影子省长”阿卜杜拉·阿齐兹·阿巴斯 (Abdul Aziz Ahbasin) 负责阿巴边境地区车辆伏击行动和武器转运工作; 阿里勒·拉赫曼·哈卡尼 (Khalil al-Rahman Haqqani) 负责组织在海湾地区的资金募集和组织内部武器分配和训练任务。哈卡尼网络组织活动在巴联邦直辖部落地区以及阿富汗南部的霍斯特、帕克蒂亚省、帕克蒂卡省。据报道,该组织的总部现设在巴基斯坦联邦直辖部落地区的米拉木·萨赫镇 (MiramShah)。

2.奎达舒拉塔利班 (Quetta Shura Taliban)
  
  2001年阿塔政权被美国推翻后,大量阿塔成员迅速逃往巴俾路支省奎达地区。毛拉默罕默德·奥马尔在奎达重组阿塔的组织机构,建立了奎达舒拉塔利班。奎达舒拉塔利班由毛拉默罕默德·奥马尔领导。有大约15名高级领导人组成的“最高舒拉”是奎达舒拉塔利班的决策机构。最高舒拉下属4个地区级军事委员会和10个次级委员会。4个地区级军事委员会分别在奎达、白沙瓦、米拉姆沙 (Miramshah) 和盖尔迪赞加(Gerdi Jangal)。10个次级委员会涵盖军事、宗教、资金、政治、宣传、内务、囚犯和难民、教育、招募人员、遣返等方面的事务。它主要活动在阿富汗南部和西南部地区,特别是扎布尔省、坎大哈省和赫尔曼德省。②
  
  奎达舒拉塔利班的机动力量分为三类: 第一类,大的作战单元由20 - 30名战士构成。他们负责执行较复杂的袭击。第二类,小的作战单元由8 - 12名战士组成。他们主要负责安装简易爆炸装置、对北约联军、阿富汗巡逻兵和哨所实施小范围袭击、游走在阿富汗军队和北约联军之间搜集情报。第三类,外国圣战人员。他们接受良好的培训,执行一些复杂的袭击、自杀式爆炸袭击。自杀式爆炸袭击者一般在巴基斯坦接受培训并被派往阿富汗南部地区执行任务。③
  
  ( 四) 反印度恐怖主义组织
  
  1.圣战者党 (Hizb-ul-Mujahideen)
  
  1989年9月,阿赫桑·达尔 (Ahsan Dar)在克什米尔的穆扎法拉巴德创立圣战者党。有消息称,为打击克什米尔独立势力---查谟和克什米尔解放阵线 (the Jammu and Kashmir LiberationFront) ,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支持建立圣战者党与独立势力作战。1990年6月,圣战者党颁布组 织“章 程”.赛 义 德·萨 拉 赫 丁 (SyedSalahuddin) 被任命为“守护者”,希拉尔·艾哈迈德·米尔 (Hilal Ahmed Mir) 被任命为埃米尔。圣战者党由五个分支机构组成。中央委员会是圣战 者 党 的 最 高 决 策 组 织,设 在 斯 利 那 加(Srinagar) ,主要负责搜集情报、后勤保障、资金运作、教育、训练和媒体宣传; 其下还设有四个地区性机构,类似于军队的营级单位: 北方部统 管 库 普 瓦 拉 (Kupwara)、班 迪 波 拉(Bandipora)、巴拉穆拉 (Baramulla) 三县交汇地 区 事 务; 南 方 部 负 责 安 南 塔 那 加 县(Anantnag) 和 普 尔 瓦 马 县 (Pulwama) 事 务;杰纳布 (Chenab) 部管辖多达县 (Doda) 和乌德汉普尔县 (Udhampur) 的戈尔 (Gool) 地区事务; 比尔本贾尔 (Pir Panjal) 部活动在拉朱里县 (Rajouri) 蓬奇县 (Poonch)。每一个地区性机构下面又设有三个排级机构,每一个排级机构由11名圣战者组成。
  
  因圣战者党内部伊斯兰大会党元素和非伊斯兰大会党元素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圣战者党分裂为以萨拉赫丁和希拉尔·艾哈迈德·米尔为领袖的两支力量。1993年,希拉尔·艾哈迈德·米尔被杀。圣战者党内重新组合成为三支力量: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力量由加齐·纳西鲁丁 (Ghazi Nasiruddin) 领导; 巴控克什米尔力量受 古 拉 姆·纳 比·纳 谢 里 (Ghulam NabiNausheri) 领导; 巴基斯坦国内势力由赛义德·萨拉赫丁领导。①圣战者党主要打击印控克什米尔政府以及印度的军队等。它的目标是将克什米尔地区并入巴基斯坦,并努力推动克什米尔地区伊斯兰化。②
  
  2.虔诚军 (Lashka-e-Taiba)
  
  1987年,为了援助克什米尔和阿富汗圣战,哈菲兹·萨义德 (Hafiz Saeed) 和扎法尔·伊克巴尔 (Zafar Iqbal) 在 旁 遮 普 省 的 木 里 德 克(Muridke) 创立Markaz Dawatul-Irshad( 相当于一个传道中心)。虔诚军就是作为Markaz Dawatul-Irshad的武装组织被建立。20世纪90年代,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开始对虔诚军施加影响,引导其集中注意力于克什米尔地区。
  
  2001年12月,虔诚军被美国列为恐怖主义组织。同年,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的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宣布取缔该组织。此举促使Markaz Dawatul-Irshad与虔诚军分离。分离之后的MarkazDawatul-Irshad改名为达瓦慈善会 (Jamaat-ud-Dawaa) 仍然受哈菲兹·萨义德的领导。毛拉阿卜杜 勒·瓦 希 德·克 什 米 里 (Abdul WahidKashmiri) 成为虔诚军的领导人。阿卜杜勒·瓦希德·克什米里迅速对外宣布虔诚军的活动基地将转移至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部分知情人士认为达瓦慈善会只不过是虔诚军的掩护机构。这样做是为了方便虔诚军能够顺利开展活动。而赛义德坚称,二者没有任何关系,达瓦慈善会只是一个慈善组织。随后,因虔诚军内部领导人政见不合导致了分裂。最具影响力的是Markaz Dawatul-Irshad的创始人扎法尔·伊克巴尔反对虔诚军以武力 支 持 巴 政 府,创 立 了 另 一 慈 善 组 织---Khair-un-Naas.
  
  虔诚军倾向于从其他组织招募受过良好教育的成员。该组织大部分成员受过高中教育,甚至还有人拥有大学学历。新招募的成员必须先进行为期3个月的性格评估,之后才进行军事训练。军事训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6个月的入门训练。学习基本的野外作业和武器使用; 第二阶段为4 - 5个月的高级训练。学习必要的语言、适应城镇作战、掌握小单元作战术、破坏活动和暗杀。最后阶段为挑选精英进行自杀式袭击、电脑技术、野战通讯和爆炸技术的专项培训。虔诚军的训练营、招募中心及其办事处遍布巴基斯坦,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它最大的、最活跃的训练营位于穆扎法拉巴德 (Muzaffarabad)。
  
  虔诚军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地方层面、区域层面和全球层面。地方层面的目标是集中力量在克什米尔进行活动使克什米尔脱离印度的控制,煽动印度的穆斯林在印度发动宗教革命。区域层面的目标是希望在巴基斯坦周围建立一个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这正是为什么虔诚军积极与车臣、中亚、印度、缅甸和波斯尼亚武装组织加强联系的原因。全球层面的目标是将自己的利益扩大到南亚次大陆以外的地方,试图支持基地组织发动全球圣战。③
  
  ( 五) 民族分裂恐怖主义组织: 俾路支解放军 (Balochistan Liberation Army)
  
  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巴基斯坦成为反苏联盟的后勤保障基地。为了切断反苏联盟的补给,苏联 国 家 安 全 委 员 会 利 用 俾 路 支 学 生 组 织(BSO) 组建了俾路支解放军 ( 简称“俾解”) ,其 第 一 任 领 导 人 是 纳 瓦 卜 扎 达·马 里(Nawabzada Marri)。该组织的指导思想比较混杂。前期受社会主义、伊斯兰圣战理论指导,后期更多地受民族自决思想影响。它的最低纲领是将非俾路支人赶出俾路支地区,最高纲领是实现俾路支省独立,进而建立一个大俾路支王国。苏联解体后,“俾解”失去了资金支持,一度销声匿迹。
  
  “9·11”事件后,美国暗中给予“俾解”大量资金援助,希望它能帮助搜集阿塔的相关情报。美国的帮助使“俾解”再次活跃的重要外部因素。此外,巴基斯坦政府和三军情报局指责坎大哈和贾拉拉巴德的印度外交官向“俾解”提供武器、资金和培训掣肘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因此,巴 基 斯 坦 不 断 向 俾 路 支 省 增 兵,打 击“俾解”叛乱分子。目前,“俾解”的领导人是纳 瓦 卜 扎 达·哈 巴 亚·马 里 (NawabzadaHarbayar Marri)。组织内部成员人数不定,据估计在3000人左右。 “俾解”跟其他恐怖主义组织一样,由准军事部门和事务性部门组成。它绝大部分成员分布在不同的训练营,只有一部分人被安排在城市,负责安装炸弹和侦查目标。一旦任务完成,他们就会返回自己的部门。

二、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势力的特点
  
  ( 一) 组织与指导思想多元化
  
  巴国内五大恐怖主义势力按照指导思想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为信奉德奥班德学派思想的组织如伊斯兰教派恐怖主义组织、巴塔组织和阿塔组织; 二为信仰Ahl-e-Hadith学派思想的组织,主要是反印恐怖主义组织; 三为奉行民族主义的组织如“俾解”.
  
  伊斯兰教派恐怖主义组织、巴塔组织和阿塔组织的绝大部分成员来自巴国内宗教学校。这些宗教学校很多都以传播德奥班德学派思想为宗旨。简而言之,这三类恐怖主义组织可以归为逊尼派德奥班德恐怖主义组织。这些组织大部分将德奥班德学派的思想②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组织指导思想的同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巴基斯坦国内教派恐怖主义组织必然与巴塔和阿塔存在盘根错节的联系。巴基斯坦先知之友长期以来与阿塔保持着联系。20世纪90年代,数以千计的巴基斯坦先知之友成员与阿塔并肩作战,打击马苏德军阀势力。1998年,巴基斯坦政府开始打击国内的逊尼派武装分子,巴基斯坦先知之友领导人逃往阿富汗,阿塔为其提供避难所。有分析人士称,阿塔政权倒台后,先知之友成员也同样为阿塔分子敞开方便之门。此外,因为巴塔与阿塔都信仰德奥班德思想,巴塔领导人将阿塔领导人奥马尔奉为思想和行动上的先行者,并宣誓效忠于奥马尔。
  
  反印恐怖主义组织虔诚军的指导思想是圣训学派的理论体系。圣训学派 (Ahl-e-Hadith) 的乌里玛否认缺乏经文基础的习俗和法律。他们将《古兰经》和《穆罕默德言行录》作为所有穆斯林行为准则的依据。他们反对苏菲主义,也反对巴雷尔维派思想。圣训派的乌里玛直接将他们的信条传递给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和具有贵族背景的人。圣训派思想很像沙特的瓦哈比主义,是一个极其正统和古板的教派。虔诚军在印度不断地宣传圣训派思想,认为印度的穆斯林长期受到非穆斯林的压迫。虔诚军有责任对印度政府和军队发动圣战解救被压迫的穆斯林兄弟。
  
  “俾解”的主要指导思想是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强烈认同、归属、忠诚的情感与意识之上的,旨在维护本民族权益、实现本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而这种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往往会演化为民族主义运动。”①俾路支省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丰富。巴中央政府在开发俾路支省过程中没有兼顾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俾路支民族倍感失落。为了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俾路支民族运动逐渐演变为民族独立运动。 “俾解”就是俾路支民族主义思想异化的产物。
  
  ( 二) 组织政治目标各异
  
  巴基斯坦国内五大恐怖主义势力的政治目标各异。伊斯兰教派恐怖主义组织希望巴基斯坦变成一个纯粹的什叶派或者逊尼派主导的国家; 巴塔欲推翻世俗政权建立巴塔政权; 阿塔则希望重返阿富汗恢复昔日的政权; 反印恐怖主义组织妄图在巴基斯坦周边建立一个大伊斯兰国家;“俾解”则努力实现俾路支省独立,并与伊朗和阿富汗俾路支民族聚集地连成一片,建立大俾路支王国。由此可见,巴基斯坦国内五大恐怖主义势力的终极政治目标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不同的是伊斯兰教派恐怖主义组织和巴塔是在巴基斯坦国家基础上进行改造; 而阿塔、反印恐怖主义组织是在巴基斯坦以外的地方建立政权; 俾路支解放军是以俾路支民族聚居地为版图建立一个俾路支王国。很显然,除了阿塔之外,巴国内其他四大恐怖主义势力代表着四类不同群体的利益。他们或是代表着某一教派的利益,或是代表着某一主体民族的利益,亦或是代表着某一个地方势力的利益。这实质上反映了巴基斯坦部族认同强于国家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认同问题要追溯到巴基斯坦开国之父真纳的“两个民族理论”.巴基斯坦利用两个民族理论号召全体穆斯林团结起来抵御印度的威胁。事实上在巴基斯坦建国过程中各地区穆斯林之间的矛盾被暂时掩盖,建国后巴国内族际矛盾和教派矛盾不断被激化,加之建立在宗教民族主义基础上的巴基斯坦缺乏内部整合能力和向心力导致了巴基斯坦的分裂,孟加拉独立。而旁遮普人占主导的巴中央政府利益分配不均又致使普什图人、俾路支人、信德人感到普遍不满。特别是分布在偏远地区的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长期被边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意识而弱化了国家认同。民族意识的强化又往往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当巴部落地区和一些边远省份的民族难以通过正常的方式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时,他们很容易选择恐怖主义的方式对抗政府,宣泄自身的不满情绪。此外,巴基斯坦国内族际之争又蕴含教派之争使不同民族的利益又与教派利益混合在一起。因此,巴基斯坦本土恐怖主义组织既具有民族主义的影子,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 三) 组织结构稳定性不同
  
  组织结构的松紧程度往往是衡量一个组织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一般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组织结构越松散越趋于不稳定。按照组织结构松紧程度,笔者将活动在巴基斯坦的五大恐怖主义势力分为两类: 一类是松散型组织,例如巴基斯坦先知之友、坚格维军、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圣战者党、虔诚军、 “俾解”; 另一类是集中型组织,例如哈卡尼网络组织和奎达舒拉塔利班。
  
  很显然,除了阿塔外,其他四类恐怖主义组织的结构都比较松散。不难理解,在阿富汗内战期间,阿塔身经百战夺得了政权,主要源于其组织结构相对比较严密和稳定。 “9·11”事件之后,虽然阿塔政权被很快推翻,但阿塔主力逃往巴基斯坦,并在俾路支省迅速重建。可见,阿塔组织结构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使其能够很快适应不同的环境。而巴基斯坦本土的恐怖主义组织先后发生过分裂,组织内部极其不稳定。比如,坚格维军就是从巴基斯坦先知之友内部分裂而来; 巴塔领导人贝图拉·马哈苏德死后,其内部矛盾凸显导致分裂; 圣战者党内部伊斯兰大会党成员与和其他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圣战者党一分为三; 虔诚军也曾发生分裂,出现了新的组织---达瓦慈善会。
  
  总之,从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组织的三大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巴基斯坦国内存在三个突出的矛盾: 一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的不平衡;二是教派矛盾积重难返; 三是国家认同与民族主义矛盾难以调 和。这 三 大 矛 盾 在 一 定 程 度 上“滋养”着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虽然巴基斯坦被迫加入了美国的反恐战争,但巴基斯坦在国内并不是无差别地打击恐怖主义。对于阿塔和反印恐怖主义势力,巴基斯坦向来视其为战略资本并不予以打击。客观上来看,巴基斯坦既是恐怖主义的打击者,又是恐怖主义的维护者和利用者。因此,恐怖主义短期内很难在巴基斯坦得以根除。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势力势必长期存在并对本国乃至整个地区的安全与发展构成威胁。

三、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的影响
  

  ( 一) 恐怖主义掣肘巴经济发展
  
  从2001年至今,巴基斯坦为维护国内安全付出了巨大成本。同时恐怖主义也给巴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在经济总量增长缓慢情况下,高昂的反恐成本限制了巴政府转移支付和投资能力,进而拖累了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巴财政部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2001-2011财年,反恐成本大约在679. 26亿美元。①一些教派恐怖主义势力不仅打击政府工作人员、军队、警察,而且还参与教派仇杀,袭击非本派平民。袭击目标的多元化也导致维稳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同时,为提高巴安全部队的反恐能力,巴基斯坦不得不加大安全部队的装备和训练的投入力度。巨大的反恐投入挤占了经济社会发展部门的资金。很多民生工程和在建经济项目因资金短缺而被迫延期甚至停工。
  
  此外,一国的安全形势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国内安全局势稳定将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反之,将严重制约国内经济的发展。巴国内接连不断的恐怖主义袭击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生活,造成大量经济损失,而且也削弱了投资者对巴国内市场的信心。据统计,从2005财年至2015财年,恐怖主义造成巴基斯坦经济损失达到1000亿美元。②这相当于巴基斯坦134年的教育投资 ( 按照现在教育投入水平估算)。此外,从2007年至2012年,巴基斯坦的净外商直接投资额持续下降,净外商直接投资额对巴基斯坦GDP的贡献率也从3. 9%下降至0. 4%③,这使巴经济雪上加霜。从本质上看,净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减少直接受制于国内安全状况。巴哈瓦尔布尔伊斯兰大学学者那奇克·侯赛因 (NazikHussain) 对巴基斯坦2000-2013年的净外商直接投资额与恐怖主义袭击次数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结论: 每一年的净外商直接投资额与恐怖袭击次数成反相关。④因此,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袭击不仅造成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制约了巴经济的发展。
  
  ( 二) 恐怖主义使巴印关系陷入僵局
  
  一直以来,反印恐怖主义是影响巴印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最突出表现在克什米尔主权的纠纷和俾路支分裂问题上。巴印分别支持不同的恐怖主义势力给对方制造“麻烦”.虽然两国都对此予以 否 认,但 实 际 上 双 方 心 知 肚 明,乐 此不疲。
  
  为争夺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权,巴基斯坦不惜暗中支持反印恐怖主义势力打击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存在,甚至在印度国内制造恐怖主义袭击。有研究者认为,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暗中支持虔诚军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印度孟买袭击案。2008年11月26日,印度金融中心孟买发生连环恐怖主义袭击,致使166人死亡,数百人受伤。随后,印度指责虔诚军高级领导人拉赫维(Zaki-ur-Rehman Lakhvi) 和 穆 扎 米 尔 (YusufMuzammil) 是孟买袭击案的主谋,要求巴政府打击虔诚军,但巴基斯坦拒绝采取任何行动。在美国和 印 度 不 断 施 压 的 情 况 下,巴 基 斯 坦 于2008年12月9日,突袭巴控克什米尔首府穆扎法拉巴德郊外的虔诚军营地,逮捕了拉赫维和穆扎米尔在内的7名虔诚军成员。印度要求巴基斯坦移交恐怖袭击嫌疑人,但巴方称印方提交的证据不足,拒绝移交嫌疑人。对此,印度恼羞成怒,指责巴基斯坦是恐怖主义轴心国。印度内政部长皮莱声称,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与虔诚军勾结策划并指挥了孟买恐怖主义袭击。①巴基斯坦迅速发表声明对各种指责予以否认。
  
  孟买恐怖主义袭击使巴印关系再度紧张,巴印和解进程一再停滞。虽然巴基斯坦谢里夫政府上台以来,巴印高层互动频频,但两国关系并未出现根本好转的迹象。2015年4月10日,巴基斯坦释放“孟买袭击案”主要嫌疑人拉赫维,印度对此表示强烈抗议。由此可以推断,如果巴基斯坦不严厉打击虔诚军,惩治孟买袭击案嫌疑犯,巴印关系难有进展。
  
  除此之外,印度也暗中支持俾路支分裂主义势力破坏巴国内安全与稳定。据《印度展望》2006年4月24日 报 道, 印 度 调 查 分 析 局(RAW) 正在阿富汗训练600名俾路支叛乱分子。2009年4月23日,巴内政部长拉赫曼·马利克 (Rehman Malik) 在议会上院称,印度支持“俾解”在俾路支省制造混乱。②2014年4月14日,穆盟-谢里夫派俾路支省领导人萨那拉·汗·扎里 (Sardar Sanaullah Khan Zehri) 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印度正在向俾路支叛乱分子提供资金支持。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所有指责予以坚决否认。一些观察家认为,印度支持俾路支叛乱分子是对巴基斯坦支持反印度恐怖主义势力的反制。这更增加了巴印之间的不信任,因此两国很难出现具有诚意的会谈。
  
  可见,巴印试图暗中支持不同的恐怖主义势力实施“代理人”博弈,在对方国内制造危机和混乱。巴基斯坦希望借助反印度恐怖主义势力打击印度在克什米尔的存在; 印度则支持俾路支分裂恐怖主义势力在巴基斯坦制造混乱,来平衡巴基斯坦带来的压力。因此,如果巴印双方不停止利用恐怖主义抑制对方,建立信任,重启和平进程,那么两国关系将长期陷入僵局。
  
  ( 三) 恐怖主义使巴阿关系难以正常化
  
  长期以来,巴阿关系始终跌宕起伏,时好时坏。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恐怖主义是长期影响巴阿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阿富汗不断指责巴基斯坦包庇阿塔,并纵容其跨界袭击阿富汗,影响了阿富汗和平进程,而巴基斯坦强烈谴责阿富汗为巴塔提供庇护,并无视其向巴境内实施炮击。从双方的指责看,巴阿两国大有利用塔利班恐怖主义势力,互相掣肘对方国家安全的嫌疑。虽然两国并未披露任何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但一股恐怖主义势力很轻易从一国向其邻国发动袭击并不受约束,那么该国也难辞其咎。此外,巴基斯坦军方大力清剿部落地区的巴塔势力而对俾路支省的阿塔却“置若罔闻”; 阿富汗政府军坚决打击国内的阿塔势力而对边境省份的巴塔却“不予理睬”也从侧面反映了两国与塔利班存在某种程度的暧昧关系。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两国关系才显得不够正常。巴阿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将伴随着两股恐怖主义势力的发展而持续下去。
  
  目前,巴阿关系受两国对塔利班的态度的影响较大。很明显,阿富汗的当务之急是实现国内民族和解,实现国内和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阿富汗政府与阿塔的谈判至关重要。鉴于巴基斯坦长期与阿塔保持密切联系,阿富汗一再要求巴基斯坦能够在阿富汗与阿塔和谈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但事实上,巴基斯坦的作用似乎并不明显,阿塔跨境袭击阿富汗的事件从未间断。对此,阿富汗认为巴基斯坦应负一定的责任。巴阿两国也多次就阿塔问题展开讨论,但效果并不明显。反观巴基斯坦国内问题,巴塔的叛乱已严重危及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当前,巴基斯坦的首要任务是打击巴塔,维护国内安全与稳定。为此,巴基斯坦多次针对巴塔实施清剿行动。很多巴塔分子逃往阿富汗。这似乎为阿富汗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巴基斯坦对阿塔的战略”的机会。巴塔分子以阿富汗为基地向巴基斯坦发动跨境炮击,造成大量巴安全人员死亡。
  
  为应对恐怖主义问题,2014年11月13日至15日,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对巴基斯坦进行上任以来的首次访问。巴总统、总理、陆军参谋长及部分政党领袖分别与加尼举行会谈。巴国表示为建立和平、稳定和繁荣的阿富汗提供各项支持,并将全力支持阿富汗新政府。11月25日,巴总理谢里夫与与阿富汗总统加尼在电话会晤中,就巴阿两国联合打击并彻底铲除恐怖主义达成一致。
  
  虽然巴阿两国对恐怖主义问题达成了共识,但具体到打击阿塔和巴塔问题上尚存在很大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阿塔和巴塔分别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战略资本。两国至少不会轻易放弃这一资本,所以巴阿关系也将长期受制于巴阿两国对阿塔和巴塔的态度。因此,两国关系恐难在短期内实现正常化。
  
  ( 四) 恐怖主义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连接中国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西南港口瓜达尔港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覆盖的‘四位一体’通道,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中巴两国互联互通,并促进两国共同发展。”①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特别是反政府的巴塔恐怖主义组织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威胁巨大。这种威胁伴随着巴基斯坦国内塔利班化而与日俱增。为了遏制国内塔利班化的趋势,巴基斯坦对巴塔采取谈打结合的策略,但收效甚微。面临恐怖主义威胁,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国内路线的选定至关重要。从巴基斯坦塔利班化的程度看,巴基斯坦东部的旁遮普省以及南部的信德省受巴塔的威胁相对较小。因此,仅从安全方面考虑,中巴经济走廊穿越旁遮普省途经信德省,最后到达 瓜 达 尔 港 的 路 线 是 一 个 理 想 的选择。
  
  但理想状态下的路线未必符合巴基斯坦的国家利益。2014年12月,巴基斯坦谢里夫政府宣布中巴经济走廊将绕开开伯尔---普赫图瓦省和俾路支省的大部分地区,直接通过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到达瓜达尔港。此举引起了西部省份的政党的强烈不满。虽然巴基斯坦政府一再解释旁遮普省和信德省的基建设施比较好,可减少修建经济走廊的成本,但巴国内西部地区的反对党却认为,谢里夫政府选定的路线实质上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其连任选举的票仓,并未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的发展。众所周知,谢里夫参加大选的口号是提振经济、解决能源危机和民生问题。在就职演讲中,谢里夫也表示,巴基斯坦的当务之急是恢复国内经济发展,尤其要解决是电力、失业和腐败等问题。可见,谢里夫从全局出发,抓住要害,推动巴基斯坦全面发展的思路很清晰。因此,反对党指责谢里夫为了一己私利巩固票仓的说法难以服众。有学者认为,中巴经济走廊路线避开巴部落地区并不能说明谢里夫政府不重视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根本原因是此前政府在该地区的反恐效果并不理想; 加之,巴塔又与伊斯兰国恐怖主义组织靠拢,巴塔恐怖主义势力恐将对巴政府和军队实施大规模报复和反扑。一旦中巴经济走廊穿越巴基斯坦部落地区,将面临无法控制的风险。
  
  综合来看,巴基斯坦国内五大恐怖主义势力在短期内很难消除,将长期存在。虽然巴国内五大恐怖主义势力很难结成联盟,但它们各自为政给巴政府也带来不小的压力。因国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这些恐怖主义势力的实力此消彼长,对巴基斯坦乃至整个地区将会构成不同程度上的安全威胁。中巴经济走廊作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梁正好处在这种安全威胁之中。一定程度上,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局势成为决定中巴经济走廊成败的主要因素。未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恐怖主义威胁的评估以及具体线路的选择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