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教育心理学论文: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4-14 15:48
摘要: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和人格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社会情绪学习理论,可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和基本需求,设计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培养模式,以专题训练的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应用情绪与社会技能的情境,帮助他们整合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促进其自我发展。建议在多主体协同下开展,实施中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紧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实际,通过多元评估在过程和结果中进行检验。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社会情绪能力; 专题训练; 培养模式;
 
  A Probe into the Training Mode of Social Emotional Ability for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CHEN Zhi-ying ZHANG Feng
 
  Abstract:Schools are the main position of caring education for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the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the training model of social emotional ability for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can be designed by taking the particularity and basic needs of the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to consideration, to provide the situation of applying emotional and social skills for the children in the form of thematic training and to help them integrate their own cognitions, emotions and behaviors to promote their self-develop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multi-agent implementat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 closely follow their learning and living reality and test through multiple evaluation in the process and results.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具有特殊需求的儿童青少年群体。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2016年国务院首次专门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提出要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1]。2016年5月23日,中央深改委再次强调要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鼓励摸索出有效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措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农村留守儿童是普通儿童群体中的一类,首先具有这个年龄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加之其成长环境的不同,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儿童群体的心理发展问题叠加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发展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的心理健康教育显然不能很好地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因而,探索一套适用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模式,尤为重要。
 
  社会情绪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L)是指儿童和成人学会认识及控制自己的情绪、设定目标、共情、建立积极的关系并做出负责任决定的学习过程[3]。在美国很多学校,社会情绪学习已经纳入到中小学教育内容中,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自我认知、社会认知、自我管理、人际交往、做出负责任决定五种核心社会情绪能力。2011年开始,我国引入社会情绪项目,很多研究者对社会情绪学习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课程可行性的实践探索[4]。国内外研究表明,社会情绪学习有利于减少问题行为,促进积极行为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业态度和学业表现,提高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5,6,7,8,9]。
 
  因此,本文基于社会情绪学习理论,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和基本需求,对学校层面的关爱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模式,以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发展问题及学校关爱教育的现状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毕生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监管、亲情陪伴和社会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情绪发展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和人格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问题
 
  社会情绪的发展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留守儿童社会情绪的发展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消极情绪较多,在经常感到烦躁、孤独、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5.7、5.7、1.5和1.1个百分点,有23.3%的留守儿童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不满意,比非留守儿童高6.4个百分点[10](P169-170)。也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显着高于非留守儿童[11,12]。还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品行问题、困难总分上得分显着高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1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社会情绪学习方面的困难,因此导致学业动力不足、社会行为失范、情绪调节困难以及社会疏离等适应不良症状。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关爱教育的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情绪发展方面表现出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与对他们的关爱缺失和教育不当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是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也是农村儿童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4](P41)。学校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主阵地,主要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办寄宿制学校、联合高校和社会资源进行各种关爱活动,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爱心捐赠、进行家访活动、提供课外学习辅导等,这些都能有针对性地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缺失的情感。但是,在多种形式的学校关爱教育活动中,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还缺乏系统、微观层面的设计,由此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碎片化、形式化和去儿童中心的倾向,也无法对关爱活动的效果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要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关爱教育中真正受益,需要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中心,结合其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微观层面入手,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关爱教育中真正受益。
 
  二、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调研,参照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及社会情绪学习模式,本研究探索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训练基本模式(如图1),并依此对不同年龄不同学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和成长中的问题进行专门训练。
 
  (一)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培养的目标
 
  以《纲要》为指导思想,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培养的目标分为两方面:积极适应和主动发展。
 
  积极适应和主动发展是客观现实环境的外在要求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相互协调的必然性。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其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较为复杂,一方面他们的身心正处在迅速发展的时期,另一方面,父母不在家,他们或寄养或寄宿,有的需要独立生活甚至还需帮忙照顾亲人,个体自身发展的变化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交织在一起,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他们提出了更为艰巨的成长需求。但是,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相互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农村留守儿童也在不断成长,积极主动地适应,力求达到并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适应与发展是农村留守儿童与环境相互和谐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积极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且在环境中主动发展,才能达到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以后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
 
 
  图1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培养模式   
 
  (二)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埃里克森理论提出,个体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危机,小学阶段为勤奋-自卑,青少年时期为自我统一性-角色混乱。因此,根据农村留守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不同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具体情况,围绕社会情绪学习的内容,研究将专题训练的内容设置为五个方面:
 
  第一,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自尊、自信,促进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
 
  第二,学会自我管理,应对不同情境。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根据客观环境的要求和自己发展的需要,设置合理的目标,提升独立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培养社会性意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引导农村留守儿童与他人共情,包括父母、老师、同学、寄养亲戚等;感恩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对自己成长的支持。
 
  第四,学会人际关系管理。引导农村留守儿童主动适应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有效沟通,解决人际矛盾与冲突;学会与异性交往;学会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学会寻求帮助。
 
  第五,学会评价与反思,培养责任与担当。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反思与评价,能根据伦理标准、安全法则和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和社会交往做出负责任的决定;评估各种行为的后果,考虑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三)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培养的主要形式
 
  《纲要》里提到,专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可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内容,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系列专题训练的方式实施,遵循“基本覆盖,有所侧重,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专题,体现发展的阶段性;(2)每一专题包含五个社会情绪学习的主题,体现内容的系统性;(3)从不同主题出发,聚焦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困扰,体现发展的特殊性;(4)不同专题间以螺旋式进行五种社会情绪能力的教学,体现发展的连续性。这样既保证社会情绪能力的完整性,又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还强调不同区域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三、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培养模式运行建议
 
  考虑到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发展现状,在“积极适应,主动发展”的培养目标下,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在运行培养模式时,除坚持《纲要》提出的基本原则外,另外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多主体协同开展
 
  可推动高师院校与地方政府统筹下教育主管部门、农村中小学校共同构成“三位一体”(U-G-S)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区,选择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校,以师范生一学期实习支教为平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理论指导,学校专兼职心理老师与心理学专业师范生(含研究生与本科生)实践操作,建立基于社会情绪学习的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模式和运行机制。
 
  (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
 
  专题训练在内容上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为主,立足教育与发展,发展为主,预防为辅,以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经历为载体,兼顾个体未来发展,突出不同年龄阶段成长的问题,不同年级分别设置一个专题系列内容,培养他们主动积极地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和意识。形式上以活动为中介,寓内容于活动之中。通过创设情境,组织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学段的训练形式不一: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认知为主。关注个体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获得成长。
 
  (三)紧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实际
 
  聚焦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最后还要落实到农村留守儿童真正的生活。专题训练前,从不同主题出发,收集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经历作为活动素材;专题训练中,及时发现和挖掘农村留守儿童的讨论、发言,生成新的问题或情境,丰富活动内容;专题训练后,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与体验,将每一个主题都进行延伸和拓展,让活动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锻炼和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引导他们学以致用,主动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知情意行统一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心理自助及助人的水平,从而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四)多元评估检验途径
 
  要评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效果需要借助多种途径,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评价。在评估方法上,可通过观察法,记录农村留守儿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社会情绪能力的表现;通过实验法,比较农村留守儿童训练前后发生的变化;也可以借助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养成情况。在评估主体上,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根据训练的目标,全面评估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变化,评价其社会情绪能力的实际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EB/OL].(2016-2-14)[2019-9-16].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14/content_5041066.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EB/OL].(2012-12-7)[2019-9-16]. http://www.gov.cn/zwgk/2012-12/18/content_2292504.htm
  [3]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L)[EB/OL].(2019-3-13)[2019-05-26]. https://casel.org
  [4]陈权,陆柳.美国社会情绪学习计划及在中学课堂实施策略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10):20-25.
  [5]Greenberg M T, Weissberg R P, O's Brien M U, et al. Enhancing School-based Prevention and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 Coordinated Social, Emotional, and American Learning[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3(6):466-474.
  [6]Zins J E, Walberg H J, Weissberg R P. Getting to the heart of school reform: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for school success[J].NASP Communique, 2004(3):35.
  [7]Oberle E, Schonert-R eichl K A, Hertzman C, et al.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ies make the grade:Predicting academic success in early adolescence[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4(3):138-147.
  [8]曹坚红.静安区区域课程“社会性情绪能力”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学,2015(6):4-6.
  [9]吴际.课程视角下的“社会情感学习”[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4-8.
  [10]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不一样的成长: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11]侯珂,刘艳,屈智勇,等.留守对农村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倾向值匹配的比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6):646-655.
  [12]范兴华,方晓义,黄月胜,等.父母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机制: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18(9):1029-1040.
  [13]程培霞,达朝锦.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及情绪和行为问题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2):250-253.
  [14]余益兵.童享阳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通识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