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格萨尔王传》唐卡的用色分析-985毕业论文网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20 12:03
摘è|
1. 色彩的心理作用
  
  1.1 色彩的直接感受
  
  我们身处在色彩的海洋之中,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接收,处理着各种色彩,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对色彩进行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反馈。色彩源于可见光的反射,我们通过眼睛接收到光线,进而感受到色彩。一般情况下,偏暖的色彩会让人感觉到温暖、热烈,有一种膨胀的感觉;而偏冷的颜色带给人的感觉则是冷静、平和,有收缩之感。正如康定斯基所说,“一个黄色的圆圈会显示出‘一种从重心向外部的扩张运动,这种运动很明显地向着观看者的位置靠近。而蓝色的圆圈,则会造成一种向心运动,其运动方向是背离观看者的。’”①
  
  同样,较为鲜艳、纯净的颜色,给人带来的感受是明快、活泼之感,这些颜色往往也代表着年轻和活力。如南京青奥会的标记,选用了鲜艳的紫、天蓝、草绿、翠绿勾勒出南京的标志性建筑剪影,给人无限的生机之感。(图 1)。而掺杂了其他色彩的颜色,或者是明度较低的色彩,带给人的则是成熟稳重,甚至有些衰老的感觉。
  
  1.2 色彩的联想和象征
  
  英国着名的学者约翰·拉斯金曾经说过:“当你在绘画时,你在画布上添加的每一块颜色都会因为你在其他部位添加的别的颜色而有所不同。”色彩不仅可以直观地影响到人的情感,而且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人不同的联想;自然,一些特定的颜色也带来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红色,有热情、温暖之意。红色会让人联想到火、兴奋和热烈。春节家家都挂着红灯笼,寓意着热烈和喜庆。红色同样也象征着禁止和危险,一些警示的标记和特殊的车辆,都选用了红色作为标准色。
  
  将色彩的心理作用体现在作品之中,能够让作品表现出更鲜明的特色。不同的民族,图 2不同的地区,对于色彩的喜好和也各有不同。“华夏民族中传统的汉族人们喜欢红色,认为红色的中国结、对联等喜庆、吉祥;而藏族人民则喜欢蓝、白、红、黄、黑,代表蓝天、白云、大地等五色吉祥等。”②
  
  2. 西藏地区的色彩特点
  
  2.1 西藏地区的色彩特点
  
  西藏地区地处高原地带,雪山、蓝天、白云、草地相映成趣,色彩纯净度高,放眼望去,均是高明度的、鲜艳的色彩。生活在这一地带的藏民长期的耳濡目染,形成色彩的记忆,使得藏民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基本上都采用纯粹、简单、浓烈的色彩,采用浊色、灰色的少之又少。
  
  2.2 唐卡的用色规范
  
  2.2.1“白、蓝、红、黄、绿”--藏族的本原之色
  
  着名的藏族歌手索朗旺姆表述道:“白、蓝、红、黄、绿这五种颜色是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中代表五种本源的象征色。”这五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别是云朵、蓝天、太阳、土地、树木,是在设计中被广泛采用的色彩。在唐卡的表现中,大量鲜艳的色彩被运用在了上面,并且,使用了大量的暖色调,营造出了大众心理的天堂佛国。(图 2)
  
  藏族人喜好白色,“苯教认为世界起源于‘洁白之霜',而白色又以光明为象征。因此,白色象征神圣不可侵犯的超自然物。”③而在色彩心理看来,白色看似无色,但又包含了多重的颜色,是纯粹和洁白的象征,拥有很高的地位。
  
  代表着辉煌和灿烂的黄色则是稀有和高贵、富有和奢华的象征,同样也是佛教的象征色。只有社会地位显赫的人才可以享受这种颜色。蓝色被看作是深奥和不可解释的,并被赋予了深邃的宗教含义,热烈的红色则为权利和权威的象征,象征自然的绿色是水的代表。
  
  这五种颜色以其特有的象征意义,在唐卡艺术中,以一种恰到好处的组合方式,在画面上营造出充满民族特色的风格。
  
  2.2.2 “红、黑、蓝、金、银”--常见的重底色
  
  高原是藏民的“调色盘”,唐卡的色彩大都源自于佛教和自然。不同的底色则象征着不同的宗教题材。在常见的唐卡中,“红唐卡多绘佛本生故事 , 风格富丽 ; 黑唐卡多绘护法神、金刚一类镇妖降魔的内容 , 尽显威严庄重;蓝唐卡则多绘欢喜佛、胜乐金刚一类题材,有吉祥喜庆之意;金、银唐卡则色彩单纯画面富贵辉煌。唐卡的色彩是丰富的画面底色还随画面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唐卡的色彩还被作为表现神佛容貌、性格的一种手段例。如常以白色表现平静、善良,红色和深蓝色表现强悍、凶猛(图 3), 金色则表现一种神圣的气氛。”④
2.3 唐卡的色彩表现方式
  
  2.3.1 多元与调和
  
  唐卡所使用的颜色大都是纯色,而不同的色彩因为其不同的特征而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进而影响到人的心灵,触发人的想象。
  
  唐卡的题材丰富,佛教人物、佛教故事,以及人物传记、各大护法等都是创作的题材。在唐卡的绘画的过程中,使用的颜色也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颜色给人或冷或暖,或膨胀或收缩的感觉对于画面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唐卡的画师则寻求在不断的变化色彩中,找准平衡点。在描绘重要的人物形象时,大都采用诸如红、橙、黄色等暖色,而在四周,则选用偏冷、暗色的诸如宝蓝、靛青等颜色。由于暖色会有膨胀之感而冷色有收缩之感,使得重要的人物得以充分地突出,而冷色则很好地实现了色彩的互补,使得画面更加有张力。(图 4)
  
  在唐卡的整个画面中,不同的色块拥有不同的含义,也对应着的不同的主题。整体的画面寻求一个强烈的视觉刺激,在变化中找寻统一。在表现的时候,画师一般将色相相同或者相近的颜色放在一起,并且在表现的时候,通过小部分的对比色,大小的色彩会使画面形成一种抗衡感,而和谐的抗衡感使得整个画面视觉效果更加均匀而富有变化。
  
  2.3.2 渐变与反复
  
  唐卡表现的画面都使用了单纯的色彩。这使得表现出的画面有了集中而强烈的视觉效果。为了在有限的画面上表现出更多的内容,画师将日常三维的画面整理成接近二维平面的画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构图意识。单纯不意味着单调,画师往往在画面中使用了大量的渐变效果,使其具备很强的韵律感。(图 5)“同一色系的色彩深浅渐变产生远近前后的变化节奏和穿插关系,不光丰富了画面韵律,产生层次分明的色彩效果,同时也使画面产生了空间的远近关系。”⑤
  
  在一些非对称的唐卡绘画作品中,同类或者同样形状的装饰和空间用同样的颜色处理,很好地分清楚了各种类别,又渲染了画面面积相同位置不同的区域和装饰,相似或相同的符号色彩反复出现产生高低起伏的节奏。
  
  3.《格萨尔王传》唐卡的用色分析
  
  3.1《格萨尔王传》的内容简介
  
  《格萨尔王传》是流行在中国西藏和中亚地区的着名史诗,是世界上目前尚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
  
  《格萨尔王传》已经存在有一千多年,长达 60 万诗行,相当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3 部长,《罗摩衍那》15 部,是世界最长的史诗。讲述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对藏传佛教影响很大。
  
  《格萨尔王传》可能起源于佛教第二次传入西藏时期,(噶当派形成期间),起源于苯教的故事。“最早的手抄本可能是 11世纪期间佛教和尚写下的。1860 年代由藏族哲学家米梵姜扬嘉措监制整理,大圆满寺(卓千寺)的和尚刻版印刷成书,此外,《格萨尔王传》在蒙古族也流传的很广。”⑥
  
  3.2《格萨尔王传》唐卡的用色分析
  
  藏族唐卡艺术一直有这样的配色原则:“红和橘红色之王,永恒不变显威严,青蓝美丽富饶家,勤劳智慧来陪伴,纯洁白色表真心,亲朋好友忠诚在,暗色威武如武官,黑色为你做后盾,清澈三青如湖水,不容青莲来离间,先行信使淡胭脂,胭脂我也奔它方,格西石黄待活佛,土黄你把金垫当,亲朋副色之行为,根据需要你去选,茶色雄黄油润厨,忠实帮厨暗翠绿,色之天性从中明,劝君牢记在心中”⑦在较为恶劣的气候环境下,佛教是藏民坚定的信仰。在佛教的教义中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无忧无虑、金碧辉煌的“西方极乐世界”,使人们更加敬仰和膜拜佛教。
  
  在《格萨尔王传》唐卡作品中,表现格萨尔王所使用的颜色大都是金色、浅黄和朱红,颜色鲜亮。如图 6 所示,身披铠甲的格萨尔王虎虎生风,周边环绕着祥云、仙鹤,充满着王者的气概。其胯下的战马主要采用了朱红的色彩,而人物的主色调是金。而为了凸显主角,背景颜色采用了靛蓝,利用补色,使得主角十分突出。而整体的色彩由后往前的颜色明度逐渐提高,使得画面有了一定的空间感。整个画面颜色很多,且颜色鲜艳,但整体服从整个画面的主色调,搭配得很和谐。
下面这张图片表现的是格萨尔王在驻地的形象,相比于前者,配色的对比就柔和了不少。坐在椅子中间的格萨尔王身披袈裟,头部有头光环绕,身边的莲花生大师为蓝色,其余的人物所使用主要的色彩是淡黄色。袈裟的用色也以朱红和赭石为主的暖色调为主。整体的画面看起来十分安静祥和。(图 7)
  
  3.3《格萨尔王传》唐卡的色彩象征
  
  3.3.1 对英雄人物的赞颂
  
  《格萨尔王传》创作于 11 世纪,是民间文人智慧的结晶。而在作品中,格萨尔王有“天界中白梵天王的三王子、中界念神的后裔、下界顶宝龙王的外孙子的特殊的血统,是集天神、念神、龙神的血统于一身 , 可以带领岭部将士四处讨伐妖孽 , 弘扬佛法 , 建立一个祥和的国家”的英雄人物,也是人神之间唯一的媒介。这使得在唐卡作品之中,格萨尔王几乎“享有”了和佛、神仙一样的待遇。除了头光和袈裟,大量的朱红色、金色和黄色等象征高贵、神圣的佛教专有色都运用在这一人物之上,既可以表现格萨尔王威猛和气势,也能够表现出其慈悲和智慧,使人顿生敬仰之意。(图 8)
  
  3.3.2 对佛教的信仰
  
  西藏地区的宗教是由原始宗教“苯教”和藏传佛教组成的,其原始宗教“苯教”“有许多个崇拜对象 , 而且崇拜的神灵一律平等 , 也不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 , 同时本教还带有一定的野蛮性。”⑧虽然随着 11 世纪藏传佛教的传入,它在藏区的主体地位便由佛教所取代 , 但它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存在于藏民族的意识中,在藏民族的文化心理中 , 本教相当于不可或缺的底色 , 佛教则是这底色上厚重的一笔。
  
  这表现在该唐卡作品之上的,就是佛像和神像的色彩表现。格萨尔王和其余的众多佛像,肤色一般都是白色和淡黄色的。这两种颜色一般代表着慈悲为怀和勤劳智慧。佛像身后金色的头光,象征着珍贵和神圣。金色同样也作为法器和装饰的颜色。而像莲花生大师和一些法师及护法,则会使用蓝色,红色和黑色表现。而这些颜色则象征着神秘和深邃。
  
  3.3.3 对自然的尊敬
  
  藏族的原始宗教有自然崇拜的宗教传统,由于藏族民众对于风雨雷电等各种自然现象不了解,于是便以为“有一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在冥冥之中对一切都作出了安排,它们有的善良、有的邪狂,有的时善时恶,或与人们作对,或者是在护佑着人们。于是,年复一年,在藏族先民的设计中逐渐构拟出了各种神灵,认为山川大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鸟兽虫鱼乃至宇宙的一切,无一不具有灵性,都由超凡的神灵在做安排。”⑨并且,在《格萨尔王传》之中,藏民提出了“物我合一”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并且在自然崇拜之下实现了对自然的尊敬。于是在唐卡作品表现中,人物四周大都环绕着自然植物、飞鸟鱼虫、飞禽走兽,而且格萨尔王的四周还有祥云环绕,颜色也十分纯净、鲜艳。(图 9)
  
  这些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彩均取材于自然,在绘制唐卡的过程中,对这些自然物也进行了或抽象,或拟人的表示。用来自自然的颜色,表现在画面上的是抽象化的自然,为人带来不同的情绪。
  
  4. 结语
  
  古代藏民的生活环境险恶 , 他们渴望祥和、幸福的生活 , 但有限的外部条件使得这些美好愿望永远只能是一个愿望,于是,他们就会将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于宗教,创造出一个个英雄人物,帮他们渡过难关。格萨尔王
  就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是藏族宗教精神的化身。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凝结着藏族艺术文化、佛教信仰的藏族唐卡艺术,丰富而讲究的配色,生动活泼的构图,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朝圣者。唐卡的配色,在充分运用了本民族的常用色的同时,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将自己的主观创造精神融入其中,更加能够打动人,使人产生内心的共鸣。这些超于现实、充满了想象的描摹 , 表现着藏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也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绘制这些唐卡的艺术家大都是寺院的僧人,而绘制唐卡的过程则更像一场仪式。使用的色彩,也是经过精心调配的。而只有“形,色”俱全的唐卡,才可以用形态来打动人,用色彩来感染人,达到灵魂的升华。
  
  注释:
  
  ① [ 俄 ] 康定斯基 . 论艺术的精神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3(10):77
  ②  王子健,马振庆 .  色彩心理作用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大舞台 - 设计,2009
  ③ 杨涛,田玮,王坤茜,徐人平 . 藏族吉祥色彩语言研究 [J],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008
  ④ 潘彦 . 试析藏传唐卡的色彩表现与配色原则 [J], 第四届亚洲色彩论坛文集,2005
  ⑤  王可刚 .  藏族绘画唐卡中的色彩审美与精神化符号表现 [J],西藏大学学报,2011(3) Vol.26
  ⑥ 维基百科 . 格萨尔王传 .2007(2)
  ⑦ 丹巴绕旦,阿旺晋美 . 西藏绘画 [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130
  ⑧ 李南航 . 藏族宗教精神的化身---《格萨尔王传 取雪山水晶国》中格萨尔王形象的宗教意识分析 [J], 新余高专学报 ,2006(1) Vol.11
  ⑨ 杨亭 . 论《格萨尔王传》的生态美学思想 [J], 西南大学,2006
  
  参考文献:
  
  [1].[ 俄 ] 康定斯基 . 论艺术的精神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3
  [2].[ 日 ] 原田玲仁 . 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 [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丹巴绕旦,阿旺晋美 . 西藏绘画 [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4]. 王子健,马振庆 . 色彩心理作用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大舞台 - 设计,2009
  [5].  杨涛,田玮,王坤茜,徐人平 . 藏族吉祥色彩语言研究 [J],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008
  [6].  潘彦 . 试析藏传唐卡的色彩表现与配色原则 [J], 第四届亚洲色彩论坛文集,2005
  [7].  王可刚 . 藏族绘画唐卡中的色彩审美与精神化符号表现 [J],西藏大学学报,2011(3) Vol.26
  [8].  邵玥 . 色彩心理效应探究 [J],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9].  维基百科 . 格萨尔王传,2007
  [10]. 李南航。藏族宗教精神的化身---《格萨尔王传 取雪山水晶国》中格萨尔王形象的宗教意识分析 [J], 新余高专学报 ,2006(1) Vol.11
  [11]. 杨亭 . 论《格萨尔王传》的生态美学思想 [J], 西南大学,2006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