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复兴价值-985毕业论文网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20 11:14
摘要:20世纪末以来, 向西方文明学习之时, 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蔚然兴起, 文学领域“文化寻根”现象的出现是这一潮流体现。文章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现象为研究对象, 着力从多民族文化传统的开掘、多元文学形式的创新, 以及多民族文学史格局的建构三个层面阐述其对推动中国多民族文学建设、对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寻根; 少数民族文学;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Chinese Trad 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henomenon of“Seeking for Cultural Rooted ness” in Ethnic Literature

 
民族学
  
  所谓“文化寻根”, 是指人类对其祖先、族群、国家、语言、宗教等基础文化结构进行追根溯源的一种认同与追思。20世纪末以来, 中国向西方文明学习之时, 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蔚然兴起, 为此中国文学领域兴起“文化寻根”潮流, 这是一个跨文化、跨族群、跨地域、跨文体, 且延续至今的文学现象。它的兴起与中华民族渴望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密切相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孕育了多元的中华文化, 但自19世纪开始中华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不断遭遇否定。20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学的“文化寻根”就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 包括多元的各民族文化, 运用文学的形式书写中华多元文化, 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
  
  中国文学“文化寻根”队伍中有一支重要力量, 那就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涉及汉语创作与少数民族母语创作两种类型, 这里所言的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 是指20世纪末以来少数民族作家用汉语写作的致力于本民族文化认同与追寻的文学作品。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始于少数民族作家民族身分认同意识的觉醒。建国后很长时期里, 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对国家认同的强调, 使得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身分意识被公民意识遮蔽, 因此少数民族作家们几乎不具有自觉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这在创作中表现为缺少对自身族性文化的关注, 从而丧失了自我的文化个性。因此, 丧失了文化根性或者说丧失了自身文化传统滋养的少数民族文学变得与其他中国文学一样千人一面。20世纪80年代始, 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 少数民族作家曾经萌发的民族身分认同意识逐渐觉醒, 于是关注本民族文化、自觉地吸收本民族文化为创作资源成为新时期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重要倾向, 少数民族文学由此逐渐获得了自我的文化个性。此时期, 涌现出了乌热尔图、扎西达娃、张承志、吉狄马加、霍达、蔡测海、董秀英等具有“文化寻根”倾向的优秀作家。他们或挖掘民族精神美的传统, 或批判民族精神的劣根性, 或表达文化碰撞的困惑与迷茫等。这是少数民族作家由书写政治转向书写文化的开始, 也是少数民族作家启动“文化寻根”的开始。此后, 伴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潮流, 少数民族作家们的民族身分认同意识更为自觉, 他们或自觉地建构族群文化, 或反思现代性的危机, 或致力于追求民族性与人类性的融合等, 这些创作的合力推动着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不断地走向纵深与广阔。20世纪末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总体呈现为繁荣景象, 笔者将以该现象为研究对象, 阐述它的价值何在。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