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凉山彝族饮食文化中的神际关系与人际关系-985毕业论文网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20 11:11

摘   要: 凉山彝族传统饮食文化承载着凉山彝族的认知思维、价值取向、信仰表达、生存智慧的实践性逻辑, 蕴含着子孙尊祖敬祖的祭祀义务和祖先荫庇后代互惠性表达的人神关系, 还承载着凉山彝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 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团结协作、加强合作, 调解家支纷争、化解矛盾等协调人际关系的文化适应性策略。凉山彝族传统饮食习俗的传承和发展, 有助于促进凉山彝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 凉山彝族; 饮食习俗; 文化内涵; 社会功能;

 

凉山彝族饮食文化中的神际关系与人际关系
 

  Abstract: The dietary custom of the Yis in Liangshan has rich implications, embodying their living wisdom, thinking modes, value orientation, beliefs, ancestor worship, ancestral protection as well as their hospitality, respect and love of the old and the children, unity, harmony, cooperation, dispute settlement and others, mirroring the strategies of cultural adaptati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dietary custom of the Yis in Liangshan will help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as well a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Yi society in Liangshan.

  Keyword: the Yis in Liangshan; dietary custom; cultural implications; social function;

  凉山彝族的饮食文化形成于凉山彝族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及其家支制度、毕摩文化、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长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民族文化特色, 展示了他们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以及对于养育了他们的生存环境的深情厚谊, 凉山彝族传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意义与本质透过饮食种类、饮食方式、饮食礼仪等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一、凉山彝族传统饮食类别化习俗

  (一) 荞麦饮食习俗

  彝语称荞麦为“额罗”。作为一种耐寒作物, 荞麦是彝族最早栽培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此彝族先民创造了有关《荞麦起源》的传说:“广大人世间, 母亲最伟大;辽阔庄稼地, 荞麦最重要。”凉山彝区种植荞麦历史悠久, 其生产食用已融入彝民生活习惯, 荞麦既是彝族日常交往待客的佳品, 也是彝族群众祭祀祖宗仪式中不可缺少的贡品。 (1) 凉山彝族尊崇荞麦, 开播种植荞麦前三天要宰杀猪鸡作牺牲, 请毕摩举行驱鬼祛邪仪式, 禳解灾害, 祈求吉祥, 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春播完成后, 集体举行彝语称为“嘿母硕”的除污消灾仪式, 当日, 按户平均凑钱购买肥猪一头, 各家自备白酒一斤及大荞粑一个, 请毕摩念除污消灾经走在前, 村中选定吆猪人吆着猪跟后, 从村头到村尾, 挨家挨户依次举行消灾除污仪式。仪式毕, 集体在空旷的草坪上宰杀肥猪煮成汤锅进行消灾祈福聚餐活动。每年尝新节时, 根据毕摩卜算的吉日, 做许多条形和圆形的荞馍馍, 并杀鸡、打蛋汤献祭祖灵, 祈求祖先荫庇子孙年年安康, 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这是其他作物所没有的仪式。 (2) 凉山彝族认为, 粮食丰收是“渣舍” (即粮食神) 保佑的结果, 所以荞麦丰收了就必须用荞粑举行“渣舍洛” (祭粮食神) 仪式以感谢“渣舍”的庇护。仪式为:家庭中的男主人把荞粑放在一个大木盘或小簸箕上, 端着站在院坝里, 面向远方的天空, 念诵感谢上天、粮神帮助的祭词后, 并掰荞粑抛洒地上祭粮神, 祁望获得粮神的恩赐, 年年风调雨顺。祭完粮神回到屋内, 要用荞饭祭祖宗, 感谢祖宗庇护庄稼丰收。

  每逢岁时节日和人口出生、成年、结婚、丧葬以及“尼木措毕” (3) 送灵归祖等重要生命阶段举行的仪式上都要用到荞麦。当地民歌《妈妈的女儿》的唱词中就有:“女儿出生的这一天, 磨了黄荞子, 籽粒颗颗都饱绽, 面粉细细味香甜。祝来日, 荞子永远黄澄澄, 鸡婆永远黄生生, 女儿前程金灿灿” (4) 。凉山彝族谚语说:“嫁日女儿大, 五谷荞为首”。每当举行婚嫁等喜事时, 要请烙饼手艺好的女子烙彝语称为“格瓦”的两、三层厚的千层饼谕示婚事圆满, 因此, 忌讳烙坏荞饼而不吉。男女青年订婚时, 女方要用木钵装上烙好的荞麦大圆饼敬献客人, 男方客人品尝荞饼后, 在木钵里放上给女方的聘礼。婚礼中, 新娘须吃小荞粑, 表示吉祥;人去世后, 要专门为死者做一个直径约为七寸至一尺的彝语专称为“沙卡”的特大型烤荞馍给死者, 为亡者归祖路上预备干粮。送葬火化时, 要给送葬人分发荞粑, 死者火化后, 火化师要用犁铧在火葬场来回翻耕后, 并撒上荞麦, 几月后, 火化场荞麦丛生, 希望死神能福荫后代像密密长出的荞麦人丁繁荣、家畜兴旺。死者火化后, 死者儿子将偕数人到竹林选择竹子制作灵牌“马堵”时, 要掰荞饼撒在竹坑内进行祭祀。在凉山彝族的观念中, 荞麦寓意着祖灵庇佑子孙繁衍生息、丰衣足食和兴旺发达。荞麦也是节日庆贺食物。火把节作为凉山彝族最喜庆节日之一, 火把节前, 要收割新荞磨面捏馍成杵棒、碓窝、火钳等家庭用具形及青蛙、蛇、牛、羊等动物形, 煮熟祭神灵后全家食用, 据毕摩说具有尝新的意义, 还可消灾免难,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若家贫, 不能杀猪宰羊过火把节, 也要蒸煮荞馍吃。因此彝族火把节民歌唱到:“过节啊, 土司宰杀阉牛过节呀, 富人阉羊过节呀, 穷人宰杀阉鸡过节呀, 光棍煮鸡蛋过节呀, 寡妇煮荞粑过节呀。”彝族年时, 须用优质荞麦粉做成圆形荞粑作祭祀品供奉祖先。彝族迷信鬼神, 凡家人日常病痛, 常请彝族毕摩进行宗教仪式时, 要用荞馍送神祭祀。凡此种种无不表明荞麦在彝人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仅仅是凉山彝族的特色食物, 还融入彝族人的风俗习惯, 是文化消费中的一种供物, 一种祭品, 一种吉祥的符号象征。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