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职称论文:地理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探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10-09 13:45
    摘 要:地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向学生讲授地大物博的祖国大地资源丰厚、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等地理知识,使之增强地理观念,运用地理学技能,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相关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方法,以此唤起广大青少年学生对祖国地理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一、地理学科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类型及教学方法
   
    地理既是一门研究地球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一门侧重经验的科学。组织好地理活动教学是引导学生学好地理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地理学科教学“活动”的主要特色类型
   
    一是实地调查研究。在地理课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到有地理特色、地理资源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地质、水文、人文地理、大气等多种地理情况进行分析,真正思考一些现实问题。例如,重庆地区山多,学生就可以调查山区土地的利用模式,通过数据收集、案例了解,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案例进行剖析,了解重庆多山背景,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
   
    二是实践操作练习。真正的地理学习必须要通过实践完成。以气温变化为例,尽管我们可以从书中获取很多数据和结论,然而要想让学生印象深刻,并且真正学会气温统计,就需要学生亲自坚持监测、记录和分析某一个地区气温变化记录。经过一年的分析和记录,就可以知道年内气温变化特点,同时跟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一些变化和结论。在实践中,记录气温并且通过图示方法展示出来,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除了气温,还有土壤、水文等,都可以采用实践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地理学科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地理活动课应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
   
    1. 钻研教材,深刻领会编者设计意图。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也是核心标准,教材的编写综合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可以说是教学开展最重要的依据。作为教师,应花费足够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通常情况下,普通教师对于教材钻研局限于读懂,但实际上真正的教材钻研,不仅要熟练掌握书中的知识点,而且要能够了解编者的意图,同时要考虑这些知识点可以与哪些现实问题结合,考察学生的哪些素质与能力。真正一流的名师,必然是对教材烂熟于胸。读懂、读通、读透地理教材,是对地理教师的基本要求。
   
    2. 学教相融,充分发挥活动载体功能。
   
    教与学是一种互动。但现实中很多地理教学课堂中,教与学相脱离:教师沉迷于自己教的节奏与体验,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教与学缺乏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教师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但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懵懂状态,没有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致使教学效率较低。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设置情境,如在教学华北平原地理风貌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华北平原的一些地理特征,然后让学生来总结特点,带领学生深入课堂。
   
    3. 拓展认知,强调知识应用能力发展。
   
    利用知识体系的建立可以合理解释现实中的地理现象,而知识应用则是对知识体系的运用,体现了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以《人口与人种》为例,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情境:一个村子,目前只有一口井供水,最多只能供应100人饮水,现在村子人口已经有了75人了,那么村子未来的发展道路在哪里?实际上这就是对中国干旱地区缺水情况的一种简化思考,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就能够联系思考资源、人口、环境以及科技发展等因素,从而建立起对现实问题的认知。
   
    二、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思路
   
    (一)改进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趋向于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规划,教学内容不能过于简单,而要适当提高难度,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比如教师教学到水资源这一方面的内容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将学生不同的观点都集中到一起,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每个人的见解,学生就能够从多方面去了解如何节约水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节约水资源意识。
   
    (二)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运用地理思维去解释地理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更大的创新性。比如教师教学到气候变暖这一内容时,要给学生讲述气候变暖将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要带领学生分析出气候变暖的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该问题。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如何解决气候变暖的问题,如何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提出个人的观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使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认识自然环境。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采摘一些植物作为样本,学生在采摘的过程中,能够对河流、高山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而且学生还会自主地加强合作意识。
   
    三、让地理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
   
    地理核心素养由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构成。地图技能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地理核心技能。以地图技能培养为例,探究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一)养成地图阅读的习惯
   
    不少学生习惯于阅读文字,而不愿意查阅地图。例如,文字呈现“某处有一座山,东边山坡比较陡峭,而西边山坡坡度平缓”,学生很好理解。但在地图上,是无法展示山坡陡峭程度的,学生只能通过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还有学生知道我国西北地区是干旱地区,但是为什么干旱则不太理解。通过查阅地图就可以知道,西北地区之所以干旱,是因为一系列的高大山脉阻断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的途径,从而导致缺乏降雨的基础。地理学得好的学生,一定是习惯查阅地图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地图贴在桌子上,随时可以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地图类型,并以地图为基础来进行研究。
   
    (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要想在一张小小的图片中,记录足够多的地理信息,就必须使用地图符号。地图中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种颜色,都是有意义的。若学生不了解这些地图符号的意义,地图阅读就会存在困难。地图符号展示了方位、位置、地形等信息,一些地图阅读经验丰富的人,看一眼地图,就能够迅速在心中建构起一个立体的地形图。中学生暂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应该注重发展这样的能力,一般拿到地图之后,中学生至少要弄明白地图性质(什么方面的地图)、比例尺、方位(没特意标注方位就以默认的方位为准)、图例等,从而凭借这些符号,建构起该地图所要表达的地理信息,为分析该地图提供基础条件。
   
    (三)指导学生观察直观对象,在观察中发现结果
   
    以八年级教材中“中国疆域”为例,教材开篇就以3个活动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说出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可指导学生先在图中描出中国的轮廓,再让学生找出赤道线并加粗,观察中国在赤道的什么方向,可得出中国位于北半球;继续观察中国在图中所跨的纬度,可知中国位于中低纬度,主要属于北温带,热带面积小,没有寒带;回忆并找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观察可得出中国位于东半球;指导学生观察中国在亚欧大陆的什么位置,在太平洋的什么方向,学生就可得出中国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这一结果。
   
    综上所述,要将地理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必须要树立以学定教的教学思路,结合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使地理课程的价值真正得到实现。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