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医疗服务论文:试论当前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6-05 14:27
试论当前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摘要:
 
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化解公共产品供给城乡二元化的难题,有助于缩小公共产品供给的地区差距。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僵化,缺乏创新,供给主体单一,效率低下,供给总量不足,尚存在许多结构性、体制性难题亟待解决。在新时期,应当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与供给能力,健全统一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建立多元供给主体,明确供给主体责任,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本文以××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为例,分析该农村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希望可以对其他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改善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引言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性问题,在许多方面存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在公共产品供给上,这极大地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实行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生活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以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然需要做出更多努力。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对精准扶贫等各项政策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界定
保罗•萨缪尔森在1954年出版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对公共产品进行概念的梳理和概述,认为公共产品是指这样一类物品: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无法排除他人参与享用该产品或服务。
国内学者学者在对公共产品进行研究时往往是参考西方学者的定义,但也具有各自研究领域的特征。陈振明更多借鉴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的定义,从效用的不可分割上进行探讨与研究。党秀云和闫留义均认为公共产品是由政府或者公共部门提供的,而又符合公共产品的传统经典理论的特征,是多种类型公共产品的合集,具有非排斥性和竞争性的物品和服务。齐晓安从社会学的角度给公共产品下定义,认为公共产品为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而提供的。综合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公共产品的界定,我们把公共产品定义为由公共部门提供的为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者维护公共利益且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和服务。
二、××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后,随着基层政府对农村投入的加大,该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医疗卫生、教育休闲、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所处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策条例等因素,供给数量上缺乏、供给效率低下、供给主体协调性不充分、供给后持续发展不足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近几年,很多县城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大量外商对本地进行投资,××村就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得利者。村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本地就业机会的增多使很多年轻人留在了家乡,村民主人翁意识也随之提高。自18大后,为了加速脱贫,乡镇政府也更加看重农村的发展,在对待农村公共产品的问题上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1、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基础设施上,各方面的建设都已经比较完善。在道路交通上,2013年××村主干道得到了硬化,2015年村里的另一条乡村公路和通往河流的一条乡间小路开始修建。电网能源方面,临近本村的镇上就有一个水利发电站,基层政府也自建有“变电站”,因此本村电力供应充足。并且由于全村95%以上的居民能源方面皆用电,能源供应发面也是完善的。下表3-1是村民对于基础设施(主要是道路交通、水电能源)建设满意度的调查,可见村民对于本村基础设施的满意还是比较高的,占了65%。
表3-1 村民对于基础设施的满意度
满意度 人数(人) 百分比(%)
非常满意 72 65
一般 35 31.8
不满意 3 2.7
总计 110 100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数据摘要)
2、环境秩序满意度上升
××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环境和社会治安都获得了很大改善。自去年开始,村委会就开始请专人回收家庭垃圾并进行集中安全处理。村里河流和山体垃圾大幅度减少,村里公共环境也更优良。此外,社会秩序上,村委会选派出专门管理居民治安的干部,主要负责调解居民纠纷,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对村民进行普法宣传。因此,曾经犯罪率极高的××村现在犯罪率也有所降低。下表3-2和3-3分别是本村村民对于本村环境和秩序的满意度调查。在环境方面,每个居民对环境卫生评价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经历来评判,对环境卫生要求比较高的居民,往往表现出更多的不满意倾向,另外,部分居民根据自身的经验,通过近几年与前几年的情况对比,也比较容易生出满意的态度,而随着环境卫生状况的逐步改善群众对环境卫生的满意率也逐步提高。村民对村庄治安满意度为53.6%,说明本村的治安环境还是需要提高的,在农村由于未普及监控,有些小偷小摸的行为还是难以控制。
表3-2.村民对于该村环境的满意度
满意度 人数(人) 百分比(%)
非常满意 64 58.1
一般 35 31.8
不满意 11 1
总计 110 100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数据摘要)
表3-3.村民对于该村秩序的满意度
满意度 人数(人) 百分比(%)
非常满意 59 53.6
一般 32 29
不满意 19 17.2
总计 110 100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数据摘要)
3、卫生医疗服务状况良好
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可以说是全村村民满意度最高的公共项目了,见表3-4所示。该村目前共有一家卫生室和一名村医,然而这家卫生室的经营时间已经长达十几年。同时本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已达100%,实行“门诊统筹+住院统筹+大病统筹”的补偿模式,统一补偿政策。一般农村门诊在两个定点医疗机构中,没有起付线,补偿比例为80%,累计上限线增加到每人300元。 普通住院补偿比例如表3-5所示。此外,大病、特有病方面还有其他的优惠政策,该村的孕妇生产甚至都可以申请补助。2018年,本地区为了防止鼠疫县防疫系统甚至派了专门人员到本村进行捕鼠活动。总体而言,本村的医疗卫生标准是相当良好的,村民就医的方便度也比较高。
表3-4 对本村医疗服务满意度
满意度 人数(人) 百分比(%)
非常满意 91 82.7
一般 15 13.6
不满意 4 3.6
总计 110 100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数据摘要)
表3-5 本地区新农合普通住院报销政策
医疗机构级别 起付线 封顶线 报销比例
市内乡镇卫生院 100元 20万元 85%
一、二级医院 300元 75%
三级Ⅰ类医院 400元 75%
经转诊的市内三级Ⅱ类医院 500元 65%
未转诊的市内三级Ⅱ类医院 1000元 50%
(资料来源:《铜仁市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
4、教育休闲环境稳步提高
在教育及休闲娱乐方面,本村村内现有1所幼儿园和一所私立高中。本村以及邻村的适龄儿童皆可以到该幼儿园就读,村幼儿园收费每人一学期100元学费和600元生活费,收费水平还算比较合理,并且幼儿园的教师都是由上级教育局所招聘而来,为村里儿童教育提供保障。而另一所私立高中去年修建完成,是面向全县招生的。至于要上小学或初中的青少年,都得到邻近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的村和乡镇学习。休闲娱乐方面,村委会的大操场主要供村民举办一些集体活动,同时在操场上也有乒乓球桌和篮球场等基本设施。但其实本村的集体活动近几年是在逐年递减的,村民由于各方面原因积极性不再高涨。本村的休闲活动只是较以前有所进步,但总体发展上是不足的,从以下表3-6的满意度即可看出。
表3-6对于本村休闲娱乐设施及相关活动的满意度
满意度 人数(人) 百分比(%)
非常满意 9 8.1
一般 25 22.7
不满意 76 69
总计 110 100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数据摘要)
5、社保服务发展充分
社会保障服务上,村委会整合本村养老服务资源建立了村养老体系。截止2018年,××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200人左右,本村隶属的镇上就有一所由县政府建设的养老院。并且,基层政府还对各个村落提供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农业惠民服务,对于就业苦难、家庭经济困难、高龄老人都会给予一定的福利和社会救助。例如,户籍在当地的“三无”人员,低保家庭可以向政府申请民政临时救助。此外,本村农民不仅有政府组织的农业培训机会,也会有一些农业补贴。例如,2018年政府在倡导全村禁种玉米的政策下,向全村农民提供了红薯、土豆等其他农作物的种植补贴。
三、××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来,基层政府不断加深对农村地区发展情况的重视程度。不仅从政策上将××村的发展列为重点发展对象,而且在财政投入上也不断加大对本村的投入。其中,与本村发展紧密相关的农村公共产品缺失问题也有所缓解。但是,在农村地区整体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当前××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也不容忽视。
1、供给数量上缺乏
供给数量缺乏应该是全国大部分农村都面临的问题,××村也不例外。本村最缺乏的就是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软”性产品,虽然这几年基层政府在这方面有所补足,但对本村村民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表3-7是我国2016年末全国乡镇村文化教育设施的概况,可以看出全国有幼儿园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和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分别占比32.2%,59.2%和41.3%。这就间接反应了全国差不多一大半的村落文化教育设施是不健全的。同时从表3-8可看出虽然中央政府对县及以下的资金投入逐年提升,但西部地区总体上的资金和比例都是较少的。再缩小范围看的话,根据贵州省2017年统计年鉴,目前,建成的农民文化家园仅占全省行政村的总数的7.68%,建成的农家书屋仅占全省行政总村总数的36.5%。同时根据《贵州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到20120年要全省的村建立文化广场且不少于750平方米,其中配置标准篮球场1个,乒乓球台2张,体育健身器材1套。社区室外场地面积不低于350平方米,配置1套全民健身路径器材或1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并设置阅报栏、公益广告牌,加强日常维护,及时更新内容。而××村目前大部分上文所提的公共文化产品都是缺乏的,农家书屋、村民业余文化组织皆是没有建立,此外村委会的小操场仅200平米且得和村幼儿园公用,文化器材更是缺乏。此外,与农民相关的农业种植技术的培训课差不多3年才1次,文化道德讲座更是几乎没有。根据表3-9统计,居民平时常选休闲方式为打麻将和看电视上网,这绝大部分原因都是公共“软”产品数量缺乏。
表3-7 2016年末全国乡镇村文化教育设施概况(%)
全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有幼儿园、托儿所的乡镇 96.5 98.7 98.3 94.0 96.9
有小学的乡镇 98.0 98.7 99.5 97.3 95.2
有图书馆、文化站的乡镇 96.8 96.2 98.0 96.6 95.2
有剧场、影剧院的乡镇 11.9 18.5 14.4 7.9 5.9
有体育场馆的乡镇 166 20.5 19.4 13.5 12.1
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的乡镇 70.6 83.2 73.9 59.4 84.0
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 32.3 29.6 36.5 33.0 258
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 59.2 72.2 55.5 46.0 62.8
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 41.3 44.4 40.8 36.7 47.1
(资料来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表3-8全国文化事业费按城乡和区域分布情况
项目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总量
(亿元) 全国 63.16 133.82 323.06 583.44 682.97 770.69
县以上 46.33 98.12 206.65 292.12 352.84 371.00
县及县以下 16.87 35.70 116.41 291.32 330.13 399.68
东部地区 28.85 64.37 143.35 242.98 287.87 333.62
中部地区 15.05 30.58 78.65 133.46 164.27 184.80
西部地区 13.70 27.56 85.78 171.15 193.87 218.17
所占比重(%) 全国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县以上 73.4 73.3 64.0 50.1 51.7 48.1
县及县以下 26.7 26.7 36.0 49.9 48.3 51.9
东部地区 45.7 48.1 44.4 41.6 42.1 43.3
中部地区 23.8 22.9 24.3 22.9 24.1 24.0
西部地区 21.7 20.6 26.6 29.3 28.4 28.3
                                                          (续表3-8 )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6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
表3-9村民常选休闲方式
人数 比例(%)
文艺活动 3 2.7
体育锻炼 10 9
打牌、打麻将 44 40
看电视、上网 35 31.8
聊天 10 9
阅读 3 2.7
其他 5 4.5
总计 110 100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数据摘要)
2、供给效率低下
我国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一直实行“由上至下”的供给决策机制,群众的声音不能有效到达上级,这难免会出现供给效率问题。
第一,村民对所提供的某些产品满意度不高。好几年前基层政府为了应付检查,在××村农田附近修了一条长达5公里的水沟,但对村民而言这条水沟起的作用并不大,本村水资源丰富,农田灌溉完全不成问题。这条水沟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也是村民的饮用水受到了污染。只能说当下政府在制定农村共计策略时,更多的从自身政绩出发。
第二,某些公共产品资金预算太低以致产品生产延误。××村的第二条主路早在2011年就开始规划修建。这是一条在半山腰的公路,施工难度较大,然而当时资金预算时按照普通乡村公路规划的。最终,这条公路期间停工2年,直到今年,该公里才真正实现硬化通车。
第三,农村自身自然环境问题以致效率降低。这倒多是由于本村自身自然环境原因所致。由于村民居住比较分散,所以小学选址很难规划,本村所有小学生上学时都得步行好几公里,具有一定危险性。
3、供给主体协调性不充分
如图3-3所示,政府是××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中坚力量,它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虽然这几年来村委会,企业等主体也有参与进来,但供给问题依旧是存在的。
 
图3-1.本村供给主体提供产品比率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数据摘要)
第一,政府上下级事权与财权不够清晰引发本村公共产品供给锐减。第二,村委会只能在小型活动上召集村民筹资提供,但对于纯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是不足的。并且现在的农村居民素质有限,更注重自身的利益,对于某些集体活动的参与度也不高。譬如,××村的公共活动近几年就是呈现递减状态。第三,企业终究是以盈利为目标的,顶多为村民提供一些准公共产品。倘若政府政策不支持的话,本身也是更不愿意投资农村的,毕竟城市的投资回报率始终高于农村。第四,××村由第三部门提供的多为“软”性服务,并且,到本村来的志愿者也是在政府的倡导下才前来的。第五,××村里也只有极个别比较富裕的村民,才会进行无偿捐赠。虽说农民是公共产品中的最终收益者,但因本身经济收入低,文化素质也不高,众多的公共产品也不可能由他们提供。
4、供给后持续发展不足
本村的大量公共产品在交付使用后出现了无人维护的情况。村操场的篮球架已经坏了好几年、很多乡间小路被暴雨冲坏、马路的有些路灯已经不亮好多年等等公共产品故障问题现在依旧处于搁置状态,无人管理。在投入应用后,政府让农村公共产品处于天然状态,维护方面既没财政支持也没机构看管,村委会也由于经济和村民自身等原因无法进行后期管理和维护,农村公共物品的使用时限也比城市公共物品短。
四、优化××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及建议
农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也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面对目前××村公共产品供给上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主体的政府要带领其他供给主体合理对待发生的每个问题,并找寻措施来解决。
1、增强乡镇政府供给能力
首先,乡镇政府是直接与村民沟通,提供农村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从基层经济情况看,需要国家和较高级别政府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财政支持,增强基层政府供给的能力,并加强对基层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的验收和督察力度。乡镇政府也有必要积极向上级反映问题,描述清楚具体情况,寻求上级的良好帮助。
第二,要积极激励人才进村,缩小城乡同岗工资差距,同时合理分配教育、医疗等软性资源。当下××村大量人员流入城市,整个村落活力缺乏。政府应当针对该村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本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改善供给决策机制
中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权是“自上而下”。这种模式下不仅滋生腐败,而且严重了影响村民意愿的表达。因此,建议该村应当以“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共产品的供给。“自上而下”使村民真正感受主人翁的地位,不再惧怕某些干部,并且还更能知道村民真正所缺乏的和真正想要的。“自下而上”是有村民自己决定自己所想要的公共产品种类和数量,既提高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又减少了官员贪污。“上下互补”是上级政府部门在收到村民意愿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确保公共物品提供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同时村民需求的表达方式也需要进行进一步改革,提高村民素质,合理表达自己诉求。××村村民表达意愿的方式选择是比较少的,多数是直接跟村里干部交谈,但有时也难免村干部不会完全传达给政府。虽然我国表达意愿方式多重,但村民的知识水平还达不到那样的程度,例如××村村民近90%都不知道通过政府网站办理相关事务。因此基层政府应该更好的做到信访制度,基层干部积极下乡与村民近距离交谈,了解本村真正情况。
3、实现多元化供给
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缺乏提供了新的思路。政府需创造一个公平的公共产品分配环境,财权与事权达成统一,尽量更多的考虑到村民的真正所需,并且政府要积极给企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来农村投资;第三部门要充分运用现有的各类有益政策和机会,与政府、企业展开积极合作,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努力丰富农村公共产品和满足村民个性化;在公共产品缺乏的情况下,村民自身其实愿意出一定费用让企业来提供,这一点与某些精明商人的需求不谋而合,不但提升了企业形象,还实现了一定的利润,形成共赢的局面;村民自身也可以成立自己的合作社,但是要分清股份,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基础,通过征收一定的费用或取得一定的使用权来取得回报。
4、建立长效评价系统和监督机制
第一,加强对村干部乃至乡镇干部的督察,村干部按时向村民公开财务收支状况,实现透明化。同时村民也要改变自己“事不关己”的想法,在公共产品提供中看清自己受益人的地位,以认真公平态度监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若发现不合理现象,应积极向上级反映。
第二,有效激发干部工作动力,完善现行乡镇干部任免制度和官员问责制度。现行官员任免仍由上级决定,建议现在以官员的实际绩效为准进行任免。政府机构应当以及法律、法规、条例等相关文件对渎职、失职、不称职、懒政的官员进行有效问责,该处理的处理。
第三,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基础设施,必然要后期管理和维护。农村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终极目的地,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修理占据极大自然优势。只有村民自身保护好公共产品,不乱用,不恶意破坏,才能使其寿命变长进而也节约国家财政。政府在对农村投入的同时,要重视增强村民供给的自觉性,激发农民在使用时的自觉性和维护上的主动性和热情。借鉴“公共池塘”管理模式的经验,在后期使用时可以让政府和村民一起合作,利用一方出钱一方出力的方式来管理公共产品。其次,让企业介入进来也算是个明智之举。比方某家物业公司来管理公共设施,而村民缴纳一定额度的费用。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制度虽有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坚持从治理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出发,在脱贫攻坚战中不断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动态、科学发展的思维,逐步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渐实现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一体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冷哲,黄佳民,仲昭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区域差异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6(5):80-91.
[2]吴冰琪.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35):37-38.
[3]钟裕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与实现机制[J].当代经济管理,2017(11):54-59.
[4]辛波,张姝,耿殿明.基于供给主体视角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J].财政科学,2018,No.30(06):47-57.
[5]刘建生.《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书评[J].经济问题,2017(7).
[6]张露.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05):130.
[7]周绍东,田斌.公共产品供给质量研究:一个案例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17(1).
[8]周卫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其方式转换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6(1):57-60.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