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分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1-11 20:32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不断进步并快速扩张,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不断成长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中小企业因受规模、人员和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招聘合适人才困难、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影响中小企业长远发展。
  
  作为一种以网络技术为主的服务模式,云计算充分地发挥并体现了网络的媒介作用,真正地实现了按需计算、按需付费,它的发展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云计算技术的研究,结合云计算的资源共享、按需付费等特征,对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首先,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云计算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其次,对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现状分析、博弈分析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云框架;最后,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应用,包括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合作联盟、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咨询服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及中小企业使用云计算的发展建议。将云计算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进行研究,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希望能够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云计算,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担任了重要角色,同时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其管理手段和大型企业相比依然显得落后。尽管中小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和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其利润并未增长太多,且市场竞争逐步加剧,管理问题逐步开始凸显,企业的长远发展受到限制。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不同,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员等条件来推进管理信息化进程,存在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力资源外包程度低等问题。在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合理地配置企业人力资源,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成为摆在众多中小企业面前的难题。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主要是指专门的软件提供商为中小企业所开发的管理软件,着重以销售、自动化和财务等方面,其信息化建设模式和业务外包的选择通常综合考虑初始投资成本、系统后期维护费用、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等因素。尽管这些常见软件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少数企业的管理需求,但是中小企业类型多样,业务规模不一,关键是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这些功能却不能持续动态地满足企业需求。
  
  对中小企业而言,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一种新的 IT 资源的交付模式,云计算将庞大的资源信息寄予云端,提供无限存储空间和超级计算能力,从而引领信息技术的创新。在现如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中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云计算技术,来解决中小企业资源的动态需求和技术更新需求,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各项费用、合理配置资源和推进信息化发展,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而实现与大型企业一样的管理水平。因此,把云计算技术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作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探索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就成为本文的研究方向。
  
  1.2 云计算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云计算相关研究
  
  Choudhary(2007)采用经济学模型对云服务进行测算发现:在云计算技术方面,若可以对 SaaS 采用租用定价的策略,云服务提供商通过供应优质的服务,租用给用户获得相应的报酬[1].
  
  Lizhe,Wang(2008)认为云计算提供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工作的理念,从云计算模式的定义、技术和特征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2].
  
  Siani Pearson(2009)认为云计算技术需要提高隐私保护,主要着重于法律合规性和提高用户信赖度两方面,在云计算服务各阶段上需要将私密性加入到云服务模式设计中,并且要提出相对应的私密性评价的影响因素。
  
  Zhang 和 Seidmann(2010)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论证发现:在云计算服务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云计算服务租用模式是最适合的模式,然而永久许可模式则针对于网络外部性较强的情况,云服务提供商还指出应该使用不同的定价策略[5].
  
  Iyer 和 Henderson(2010)认为云计算可以提供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将充分发挥云计算的应用灵活性、共享性等优势,从技术上来大力支持企业的业务拓展和创新[6].
  
  Marston 等(2011)认为在云服务市场上不只存在云计算提供商,还有云服务基础设施提供商和云服务咨询商等云产业链上的多个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战略合作则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云计算的发展和推广[7].
  
  Son I 等(2011)研究指出,在采用云计算服务之后,企业用户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甚至企业的组织文化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和其他基层员工都应该各司其职,认真学习云计算技术并接受云计算技术给企业带来的各种变化[8].
  
  Aljabre(2012)认为云服务用户只有选择匹配程度高的云计算应用服务和使用模式,才能够尽可能地去寻找自身使用云计算所带来的潜在价值[9].
  
  Zissis 和 Lekkas(2012)指出云计算的数据存储模式缺乏相应的监管,与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有冲突,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用户的安全保障制度失效,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新制度和法律来解决,还需要创建市场认可度较高的第三方来提供云服务[11].
  
  Aleem 和 Sprott(2013)认为云服务提供商应该通过与用户建立相应的契约,提高用户对云服务的可信度,解决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发展和推广云计算产业[12].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云提供商的成本分析、定价策略、合作战略管理和契约风险;云用户的选择、采纳管理、技术吸收能力和治理风险;云计算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与法律风险等多个方面。
  
  2.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云计算产业政策对比分析世界上少数国家和地区的部分云服务企业已经具备较大规模云服务能力,且主导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方向。
  
  1)美国。美国最早提出云计算的概念并将其深入发展,云计算应用市场发展迅速,其产品和技术也较为成熟,再加上世界知名 IT 公司的进一步推动,云计算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政府应用方面。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明确云计算的内涵和特征等内容,并探讨了是否需要制定相应的云计算技术应用标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政府机构。在随后的几年中,各级政府陆续和美国的 Microsoft、IBM、Google 等大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签订了多份云计算服务合同,在这种趋势下云计算的政府应用市场得到大大提高。
  
  2)欧洲。作为美国的跟随者,欧洲也开始陆续地推广云计算,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但是欧洲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导致对于云计算的数据安全性和隐私安全性表现出一定的担忧,从而发展云计算应用略微迟缓。当前,每个欧洲国家都有自己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政策,较为分散的隐私保护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Microsoft、IBM、Google 等主力云服务提供商通过不断地改进技术和应用方案来尽力解决欧洲各国对云计算的疑虑,它们也希望在欧洲建立一个较为统一的云计算应用市场。2008 年 3 月,IBM 和爱尔兰工业发展署(IDA Ireland)在首都城市都柏林建立了欧洲第一个云计算中心,接着 2009 年微软也在都柏林建立了数据中心。总体来看,欧洲云计算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3)日本。日本对云计算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非常重视,日本政府也在积极地推进云计算的技术发展和应用,以期望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来创造新的服务和产业。
  
  在云计算应用方面,日本的典型案例主要集中新型急救医疗系统、电影的实况转播、把汽车变成一种信息终端以及电力云建立等方面。最近这几年,日本通过利用云计算优势,社会上涌现了许多新的服务类型和应用类型,大大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促进了社会和产业发展。
  
  4)印度。印度紧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积极发展云计算产业,在 2011 年把云计算产业发展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方向之一。就云计算应用方面,因印度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备,其云计算服务市场上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其云计算产业发展态势非常良好,SaaS 作为印度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印度的 IT 巨头,比如印孚瑟斯(Infosys)、塔塔咨询(TCS)、威普罗(Wipro)等对国内云计算市场进行了全方位评估,并尝试性推出符合本国发展的新服务和新产品,其中印度一家大型医院连锁机构 Max Health care,该机构在云环境下已经正在使用电子健康档案(EHR)系统。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云计算相关研究
  
  清华大学张尧学从 1998 年就开始从事于透明计算平台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于2004 年提出了透明计算平台构建相关理论。
  
  刘鹏(2003)提出了反垃圾邮件网格技术,这也是国内学者首次提到“云安全”.
  
  在这种技术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有很多信息技术企业陆续推出了云安全解决方案,比如金山、360 安全卫士和瑞星江民科技等[13].
  
  张兴旺,李晨晖等(2010)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模型,主要包括信息资源体系架构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撑,并设计了可以扩展的云计算服务流程[16].
  
  张瑞峰,赵正文(2010)在云背景下的虚拟化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资源租借理论来调度资源池中的资源,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空置时间,从而提高[17].
  
  杨振东(2010)认为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和服务模式,对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的框架体系设计,并结合实际案例,从而总结出云计算适合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18].
  
  戴发山,孙波等(2011)提出了云计算应用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和障碍,并指出了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以实现云计算帮助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信息安全[19].
  
  薛飞(2012)对云计算在铁路物流中心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铁路物流中心的云计算平台架构,并做了具体应用分析[20].
  
  冯涛(2012)从成本、人才、投资回报率方面对比了云计算模式与传统信息化模式,指出了云计算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低成本、投资回报率高等优势[21].
  
  曹军委(2012)将云计算技术和 Web 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云计算的技术优势,建立了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体系,通过对云计算体系架构的设计,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解决了传统资源共享的问题[22].
  
  姜晓旭,罗辉(2013)提出云计算在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中的优势,并初步建成了高校信息资源共享云平台,并对该平台的体系架构和实现进行了分析[23].
  
  程勖,孙福权等(2013)针对校企合作需求共享服务资源问题,他们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协同组合模型,通过云技术来创建共享服务接口,在云中实现共享服务[24].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和科研工作者也对云计算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主要着重在云计算平台搭建,云计算如何实现资源共享,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以及云安全问题等方面。
  
  2.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状况
  
  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阶段如图 1-1,分别是准备、起飞和成熟阶段。当前,我国云计算产业已经度过了准备阶段,处于起飞阶段,即将大规模地发展。
  
  1)2007-2010 年处于准备阶段,主要是技术储备与概念推广,商业模式尚在探讨构建中,应用解决方案也较少,广大用户对云计算只是处于了解认识阶段,此时主要以政府公有云为主。
  
  2)2010-2015 年处于起飞阶段,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商业模式已逐渐成型,应用解决成功案例不断增加,用户对云计算也在逐步加深认识和了解,此时公有云和私有云等云部署模式共同发展。
  
  3)2015 年以后处于成熟阶段,云计算产业链也在逐步构建中,商业模式将非常成熟,用户对云计算持开放态度,未来云计算将成为企业必备 IT 资源,成为一项基础设施。
  
  另外,我国云计算产业生态链(如图 1-2)的构建正在进行中,尽管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但在我国政府的严厉监管下,云服务提供商与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等厂商等共同构成了云计算产业生态链,主要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提供相关的云服务及解决方案。
  
  3.我国云计算试点城市发展状况
  
  如今云计算技术发展迅速,我国政府对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2010 年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初步确定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五个试点城市先开展云计算产业。
  
  这五个城市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促进措施,它们也都已经具备了发展云计算产业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环境。这五个城市发展云计算的定位、目标、重点应用领域各有不同,如表 1-1 所示。
  
  除了上述的五个城市之外,天津、重庆和武汉等其他城市也陆续开始加强了对云计算产业的投入力度,出台了相应的云计算产业政策,并与当地的一些知名且大型的信息技术公司一起来推动地方云计算产业发展,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以及扶持力度,着重于商务云平台、政府云平台和开发云平台这三大云计算云平台的搭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下,为了提高竞争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将企业的部分人力资源业务外包出去,但是由于企业组织规模小、管理观念较为落后、资金和人才都缺乏等原因,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将助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推进。本文把云计算技术应用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剖析,完成以下研究内容:第一,对云计算、人力资源管理等进行研究梳理;第二,研究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框架的构建;第三,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云平台上,对平台内容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到中小企业中;第四,提出中小企业使用云计算的发展建议。
  
  本文所建立的云架构以及所提出的云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学术界和业界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云计算的关注程度,有利于扩大中小企业对云计算的潜在需求,为云计算带来巨大的商业应用价值,从而国家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本文对云计算应用于其他领域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从而扩大云计算在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框架等方面。
  
  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主要是介绍云计算相关概念、中小企业概念界定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第三章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现状分析、PEST 环境分析、SWOT 战略分析和博弈分析。
  
  第四章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架构设计,主要介绍设计构想、设计原则、云框架设计和云服务使用流程等。
  
  第五章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介绍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合作联盟、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等具体应用研究。
  
  第六章中小企业使用云计算的发展建议,主要介绍云计算技术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和路径选择方面。
  
  最后是结论与展望。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收集、查阅大量云计算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并归纳总结。
  
  2.理论分析法。(1)博弈论,本文使用博弈论来分析中小企业是否选择使用云服务以及云服务提供商和中小企业的利益博弈,从而为中小企业使用云服务提供指导性意见。(2)PEST 环境分析和 SWOT 战略分析,本文使用 PEST 环境分析对中小企业使用云计算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 SWOT 战略分析云计算技术背景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1.5.2 本文创新点
  
  1.尽管学术界对于云计算相关技术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云计算技术运用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非常少,本文对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2.在国内外云计算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架构设计,并说明了云服务的使用流程,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从服务而非技术的角度,本文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合作联盟、共享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咨询服务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第三章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以及优化国家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大,中小企业随之暴露出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团队协作能力低下和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因此迫切利用全新的云计算技术,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对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现状分析、PEST 环境分析、SWOT 战略分析和博弈分析等,进而指出中小企业对云计算的迫切需求。
  
  3.1 现状分析
  
  王富刚等研究发现:“人才”的观念和选拔标准都较为落后;激励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缺乏,相应的培训、内部晋升和薪酬管理等制度不完善[37].仲燕莉认为: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现代管理理念;企业大多数只进行单一的人事管理,没有系统化流程的支撑[38].陈思等认为: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了解不深入;缺乏健全的用人机制;培训体制不科学[39].黄霞等指出:中小企业人员管理相对混乱,缺乏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缺乏人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规划不科学[40].杨明玉认为: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缺少长远规划,家族式管理模式,人才选拔不科学,后期培训缺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定位偏低[41].
  
  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现状对中小企业进行访谈,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培训、绩效、薪酬、员工关系。访谈的对象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HR、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研究人员。
  
  综合文献和访谈总结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人才缺乏、融资能力弱、管理不健全、抗风险能力更弱等。但是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覆盖面广泛。在我国中小企业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效用,其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为:
  
  1.观念落后
  
  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没有正确认识员工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仍然坚持原有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思想,更多的将员工的工资和企业培训作为企业的成本,而严加控制,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只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2.缺乏总体规划
  
  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并未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常常因一些实际问题而不能落实战略措施或不定期更改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因战略不清晰或者无法实施而导致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也会不断改变企业的人事发展战略,所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向性和目的性较差。在这种情形下,导致企业人员流动逐渐加大,员工之间的关系变得不融洽以及绩效考核执行力度差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3.缺乏健全的培训体制
  
  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培训体制不健全,导致新员工培训内容与岗位要求不符,老员工的长期工作积累的隐形知识不能传递,培训效果不显着,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培训在短期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中小企业不愿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在员工培训过程中许多工作经常做得不到位,比如培训前没有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培训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并不能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实际效果,同时缺乏对培训效果的后期追踪。
  
  4.绩效管理的效果不理想
  
  目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已经开始重视绩效考核等工作,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实施效果也不够理想。比如多数中小企业绩效管理措施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相脱节,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和精确性,出现“部门达标,企业整体不达标”的怪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企业没有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绩效考核目标设计,另一方面是多数企业并没有进行工作分析,没有相应完整的工作说明书,工作职责不明确等,另外,企业对绩效管理没有进行跟进和反馈。
  
  5.薪酬体系有待完善
  
  薪酬体系不完善是中小企业招聘实施困难的原因之一,员工得不到满意的薪酬,心理预期得不到满足,很难长时间留在企业中,人员的流失难以避免。比如,一些企业的薪酬管理观念尚需转变,只是把员工薪酬作为一项支出看待,没有看到员工为企业带来的实际效益,另外薪酬制定没有科学而合理的标准,没有进行行业调查分析以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而制定薪酬策略。
  
  3.2 PEST环境分析
  
  PEST 是一种较为具体的环境分析方法,从众多环境影响因素中选择政治(Political)环境因素、经济(Economic)环境因素、社会(Social)环境因素、技术(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中小企业应用云计算技术 PEST 分析如下:
  
  3.2.1 政治因素
  
  中小企业涉足云计算的重要动因是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举措,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并发展云计算产业,已启动了关于云计算的十三五规划,逐步使云计算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信息技术。2010 年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确定了开展云计算服务的五个试点城市。2014 年,为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云计算产业布局进行规划,加强云计算技术研发工作,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和云计算应用试点示范工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015 年,国务院关于云计算发展意见指出,云计算的广泛应用有利于信息的充分利用,降低全社会创业成本。由此可见我国对于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的巨大兴趣和坚定决心,未来云计算的应用将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3.2.2 经济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以及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的企业在接受新信息技术之后都在试着进行全方位的变革,与此同时我国商业环境同样发生着剧烈变化,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也是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不同地域的企业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等也都分布于更广的范围,但是市场上的竞争者也在不断增加,市场环境不容乐观。另外,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不同其他国家,市场竞争秩序并不规范,中小企业在市场上依然无法和大型企业相竞争,有些企业并不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依靠裙带关系或者其他手段破坏了市场秩序。但是云计算的出现将能有效地解决市场竞争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比如价格歧视、信用危机、法律监督、技术支持等。
  
  3.2.3 社会因素
  
  在云计算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的共同推动下,云计算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日益完善,其在企业中的商业应用模式也逐步成熟,并进入全面落地阶段。尽管云计算关注度持续增高,但许多用户还是对云计算心存怀疑,还处于观望阶段,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有一小部分中小企业己经使用了云计算服务,而且多数中小企业表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也打算使用云计算服务。当前云计算市场的最主要用户群体是企业用户,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虽然缺少资金和人员等,但云计算却大大地降低了其进入信息化的门槛,要求中小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也随之降低。现如今,云计算已经逐步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和各类企业用户,依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未来云计算能够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3.2.4 技术因素
  
  当前国内外对于云计算的技术开发逐渐趋于成熟,已经能够为企业、政府等各种行业提供稳定而高效的云计算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为用户提供互联网上的数据、应用软件及 IT 资源等。云计算大大地改善了企业信息化服务质量,也尽可能地满足了企业各种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若中小企业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时,云计算技术能够自动化、智能化地快速发现并将其恢复,从而使中小企业信息化能更加可靠地发展。
  
  3.3 SWOT战略分析
  
  SWOT 战略分析法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企业制定实施发展战略提供客观分析。本文通过 SWOT 战略分析法,以求能找出在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优劣势以及核心竞争力。
  
  3.3.1 优势
  
  1.云计算的引入,能够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按需定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2.中小企业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依托云服务商,能使其将有限的工作的精力运用到企业核心业务。
  
  3.云计算能实现企业间不同设备的共享,不受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极大地丰富应用的多样性。
  
  3.3.2 劣势
  
  现在我国有关云计算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程度不一,这些问题对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1.无法摆脱传统的观念
  
  对于传统信息化软件的应用,中小企业已经很熟悉,伴随云计算的出现,让其放弃所熟悉的信息系统,去适应云计算这样一个新技术,这必然会导致企业排斥。
  
  2.云安全问题
  
  如果中小企业将自身所有的人力资源相关数据和相应的计算行为都放在云中,出于自身信息安全考虑,自然而然地就会对云服务提供商的安全性产生疑问。因为一旦云计算技术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云服务使用中断,中小企业就无法进行相应操作,数据无法及时提取,其所承担的风险也随之加大。另外,中小企业对存储在云中的数据的加密措施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倘若数据遗失或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小损失。
  
  3.应用环境建设
  
  在云计算发展中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应用环境的不成熟,我国云计算产业尚处于进步完善阶段,还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做支撑,提升云计算应用环境建设势在必行。
  
  3.3.3 机会
  
  1.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非常支持云计算产业发展,并陆续出台了相应的云计算产业政策,以及多个云计算试点发展城市,以逐步推广云计算产业的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
  
  2.资金投入
  
  2013 年世界信息技术研究分析公司 Gartner 分析,总体来看,在公有云建设上的资金投入比例已超过 20%,并且预计到 2016 年底,混合云将成为最受广大用户欢迎的云计算应用模式。未来,企业将核心业务存储在企业私有云上,非核心业务托管给专门云服务商,把数据存储到公有云上,从而实现各类云的发展。
  
  3.理性看待云计算
  
  在中小企业实施云计算的将来,云计算由理论到实践,更多的云服务提供商将提供更全面、更优质、更具体的云服务方案。以往“一对一”的云计算部署模式,将逐步被全面而具战略性的云部署模式所取代,这种新模式将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更为统一的战略服务,从根本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3.4 挑战
  
  1.技术落后与部署实施的挑战
  
  不少中小企业资金力量薄弱,技术方面欠缺,对云安全较为担忧,这就导致了这些中小企业在应用云计算时就会顾虑较多,即便有些中小企业实施了云计算,这种部署也不具长远性和战略性,也只是一些短期性的部署。
  
  2.资费略高,服务回报周期较长
  
  虽然不少中小企业愿意部署云计算,但云计算的初次实施费用较为昂贵,且云服务不能立即为企业带来效益,效果也并不能立竿见影。更为重要的是云计算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投入,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与优化。
  
  3.与原有信息化系统的兼容性
  
  由于部分中小企业本身所应用的信息程度就低,能否将原有的信息化系统与云计算有机结合,并能够将原有系统的升级优化成为又一挑战。中小企业因各种因素限制,不能完全抛弃原有信息系统,因此,能否实现新老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也是中小企业实施云计算战略部署的一个挑战。
  
  3.4 博弈分析
  
  3.4.1 委托一代理分析
  
  中小企业在有限的成本预算下,为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便选择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核心业务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的云服务提供商来运作。在中小企业用户与云服务提供商的博弈中,云服务提供商的合作程度也就是努力程度是双方博弈中的私人信息,而中小企业用户会因双方合作所带来的效益大小来进一步决定与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合作程度。中小企业用户不拥有私人信息将其看作委托人,云服务提供商拥有私人信息看作代理人。
  
  由于博弈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小企业用户与云服务提供商加入到一个合作联盟中,双方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质量决定了中小企业用户的价值创造,进而影响二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协调好中小企业用户和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是解决彼此利益分配的关键。在双方合作中,中小企业用户应积极地寻求具有更多资源和更多优势的云服务提供商,通过长期稳定的合作,实现共赢。
  
  在中小企业用户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博弈过程中存在非对称信息,给中小企业用户监督云服务提供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若云服务提供商的工作情况能够通过工作成果完全地反映出来,中小企业用户通过工作成果就可以判断出云服务提供商的努力程度,那么这样就不存在任何监督问题。如果云服务提供商的工作情况在工作成果中无法完全反映出来,中小企业用户无法通过工作成果来判断云服务提供商的努力程度,那么此时监督问题就无法避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实施监督很困难,中小企业用户如何促使这些云服务提供商的行为符合自身的最大利益,将成为两者合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点。
  
  3.4.2 委托一代理模型假设
  
  委托-代理的核心思想是二者之间的动态博弈,考虑到中小企业选择云服务提供商的模式与此相同,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来对中小企业用户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问题进行分析。
  
  运用该模型对云服务提供商和中小企业用户进行分析,分为两种情况。
  
  1.假设云服务提供商的产出表现为努力程度的函数,中小企业用户根据该函数得出自身的收益函数并且给付云服务商报酬。这种情况下,报酬的得出是函数的量化体现,不需要监督。
  
  2.假设中小企业用户委托云服务提供商的关系属于一种合同关系,中小企业用户的选择是提供或不提供这份合同。提供合同的情况下,付给云服务商的报酬固定。云服务商则有由接受或不接受合同,努力或偷懒组成的四种策略选择。
  
  这是一个博弈双方在每一阶段都有两种选择的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其博弈树如图 3-1 所示:
  
  博弈树中博弈方 A 代表中小企业用户,博弈方 B 代表云服务提供商。博弈第一个阶段中小企业用户拥有主动权,选择是否委托云服务并提出服务合作合同。如果中小企业用户选择不委托,那么就得不到云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也就得不到选择云1务提供商的服务对中小企业用户无关紧要时,或此部分业务属于中小企业核心业务不能够委托他人时,云服务商得不到委托就不能取得收益。如果中小企业用户选择委托,则轮到云服务提供商来继续选择,则模型进入第二阶段。
  
  云服务提供商在第二阶段需选择是否接受委托。如果不接受委托,那么结果与中小企业用户选择不委托相同,双方收益都为零。如果接受委托,则进入第三阶段选择是否努力。
  
  进入第三阶段,如果云服务提供商尽职尽责,非常努力,那么中小企业用户就会从中获得较高的产出回报,但同样也要付出较高的报酬;对云服务提供商而言,若想得到较高的报酬,就需要较高的努力成本。因此,中小企业用户的收益是云服务提供商较高的产出与支出的报酬之差,云服务提供商的收益为中小企业用户所支付的较高报酬与较高的努力成本之差。相反的话,若云服务提供商在博弈中选择不努力,那么中小企业用户就只能得到较低的产出,双方的收益、成本都是较低的。
  
  3.4.3 委托一代理模型构建与求解
  
  在建立委托-代理模型之前,本文先提出如下假设条件:1.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2.中小企业用户可以选择监督或不监督,云服务提供商可以选择努力或不努力。博弈双方的决策如表 3-1 所示。
  
  其中 R 为中小企业用户在云服务提供商完全努力情况下的收益,r 为云服务提供商完全不努力情况下中小企业用户的收益。W 为中小企业用户的委托成本也就是云服务提供商的收益(即为参与约束)。C1为中小企业用户实施监督的成本,C2为云服务提供商的努力成本。L 为云服务提供商不努力时中小企业用户的利益损失,M 为云服务提供商的额外利益所得。F 为中小企业用户在得知云服务提供商不努力情况下对云服务提供商的利益惩罚。μ 为非努力程度系数 0≤μ≤1,中小企业用户根据此系数确定对云服务提供商的惩罚力度,云服务提供商也由此来确定在不努力时所获取的额外收益。由博弈决策矩阵分析可得:
  
  1.当 F+(1-μ)L≤C1时,这意味着中小企业对云服务提供商不努力时的惩罚以及挽回的损失小于监督成本。在这样的博弈中,中小企业最优的策略就是不依赖云服务提供商的策略选择,无论其怎样选择,中小企业的最优选择是不监督,因为只要采取监督就要付出监督成本 C1, C1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全部收回。
  
  2.F+(1-μ)L>C1时,对云服务提供商不努力的惩罚及监督带来的损失可以弥补成本。因此,此时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设 p 为中小企业用户对云服务提供商采取监督的概率,q 为云服务提供商努力的概率。
  
  中小企业用户监督(p=1)与不监督(p=0)的期望收益分别可表示为:
  
  φ(1,q)=(R-W-C1)q+(r-W-C1+F-μL)(1-q) (3-1)=(R-r+F+μL)q+r-W-C1+F-μL
  
  φ(0,q)=(R-W)q+(r-W-L)(1-q) (3-2)=(R-r+L)q+r-W-L
  
  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情况下,中小企业用户选择监督与不监督的期望收益相同,令 φ(1,q)=φ(0,q),解出 q=1-C1/[F+(1-μ)L],由此式可得:当中小企业用户的监督成本越小,云服务提供商努力概率越大,惩罚数额以及非监督时损失数额越大,努力概率也就越大。中小企业用户可根据监督成本与惩罚数额的大小来实现激励相容约束。
  
  云服务提供商努力(q=1)与不努力(q=0)的期望收益分别可表示为:
  
  φ(p,1)=(W-C2)p+(W-C2)(1-p) (3-3)=W-C2
  
  φ(p,0)=(W+μL-F)p+(W+M)(1-p) (3-4)

    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情况下,云服务提供商选择努力与不努力的期望收益相同,令 φ(p,1)=φ(p,0),解出 p=(M+C2)/(W+F-μL),由此式可得:当云服务提供商努力成本越小,中小企业用户的监督概率越小;在非监督时获得的额外收益越大,监督概率越大。云服务提供商可根据自身的努力成本大小及可得额外收益确定自己的决策行为。
  
  现阶段云计算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中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确定是否选择云服务,是否对云服务提供商进行监督;云服务提供商必须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以及满足中小企业用户的各种需求,才能长期稳定发展。

第四章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架构设计
  
  4.1 设计构想与原则

  
  在云计算中,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由于云计算是以服务的方式来提供资源,所以本文将其称为“云服务”,网络资源的提供者则称为“云服务提供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载体是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为企业提供共享计算和存储、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开发环境平台搭建、支撑服务软件等服务,有利于企业快速高效地完成人力事务性工作,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战略目标制定和执行上。另外,中小企业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数据可通过软件及时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并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形成、执行和落实提供强有力的辅助支持,整体上增强企业软实力。
  
  在第三章探讨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云计算的需求分析,结合已有的云计算技术,本着灵活可扩展、先进实用性、安全可靠性和兼容性的设计原则,本文设计了理论上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云构架,并对云架构进行分析,从而对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4.2 云架构设计
  
  4.2.1 概念模型
  
  基于云计算的思想与技术,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云平台的构建中,各类服务资源能够快速而安全地统一部署在人力资源管理云平台上,形成软硬件和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虚拟化共享资源池,从而形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云架构,其概念模型如图 4-1 所示。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云架构中的角色主要有云服务提供商、人力资源管理用户和云服务平台(中间件)组成。云服务提供商负责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种资源、解决方案和多样化的云服务;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云平台上,根据服务请求,灵活多变地为用户提供各式各样的云服务;在云平台的支持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取平台上的各类云服务,并能实现多主体之间的人力资源共享。
  
  云平台运行环境由由三大关键要素组成:(1)人员(包括服务用户和服务提供者);(2)组织环境(含运行保障机制);(3)技术平台(系统),三者关系如图 4-2 所示。
  
  4.2.2 总体架构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云平台通过综合利用云计算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以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构建面向中小企业个性化服务的技术平台。云平台可以把一系列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资源进行有效地集成,统一管理和共享,同时通过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来及时动态地调整服务过程,以均衡分配服务资源,最终将服务资源按照不同企业的实际或者潜在需求转化成可以直接调配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云服务。
  
  本文通过借鉴已有的云平台构建技术和平台体系架构设计等,结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需求,从而构建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云平台的总体架构(如图4-3 所示)。中小企业用户在总体架构中可以由上至下地按需调用资源,由下至上逐层提供服务支持,最终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联盟、共享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咨询服务等服务内容提供技术支持。
  
  4.2.3 软件即服务层
  
  软件服务层即 SaaS 层,是用户依据自身需求通过网络订购部署在服务器上的软件服务,并根据订购服务的种类、数量、使用时间支付相应费用。SaaS 平台的运行服务体系如图 4-4,在运行服务体系中,云服务提供商负责软硬件平台的搭建、软件的维护与管理以及后期升级工作,中小企业用户只需要注册入驻即可登录平台,按需付费即可享受软件服务。若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中小企业用户都可以向平台上的技术支持专员、软件服务专家和软件提供商寻求帮助,这些软件问题都由云服务提供商负责解决。
  
  云服务提供商所搭建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SaaS 体系架构如图 4-5 所示,该体系上主要包括接入层、服务层和资源层。SaaS 体系架构上的服务层共划分为五类:
  
  1.业务服务,提供针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服务,如人员招聘、培训、工资发放、人事信息录入、绩效考核等;2.提供流程处理相关服务的流程服务,主要通过此服务来优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流程;3.提供信息共享平台服务的信息服务,能够随时公布相关行业信息,比如行业薪酬调查报告、发布高级培训课程信息和其他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4.交互服务,为不同用户和其他系统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5.其他服务,包括安全规则、管理机制、人才储备机制等。
  
  软件即服务在不同企业类型中的使用所展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多数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据处理中心和存储中心,由它们自己负责组建所需的云平台,而 SaaS 也是云服务中相对安全的一种内部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在核心数据安全的情况下,SaaS服务可划分为核心应用和非核心应用供企业选择。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对 IT 资源依赖少,受到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SaaS 服务模式不仅满足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需的各种服务,摆脱它们在资金和规模上的限制,而且更大程度地完善其信息化系统,与大型企业一样享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这对于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成本控制要求高的中小企业而言非常有利。
  
  4.2.4 平台即服务层
  
  目前云计算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若仅仅依赖于 SaaS 信息化建设,还不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个性化需求。而云计算环境下的平台即服务 PaaS 能够支持各行业、各业务模式的各种应用要求,是现阶段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种可扩展服务模式。
  
  平台即服务(PaaS),是把软件的开发、测试、部署以及运行环境当做一种服务,通过网络来提供给用户,它的服务对象为互联网应用开发者。PaaS 分为两类,一是将开发环境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主要面向的是软件开发商;二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业务化定制,这一类则更符合一般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因此本文所探讨研究的 PaaS 服务属于第二类,即业务定制。
  
  PaaS 业务化定制模式的参与者为:1)应用平台运营商,他们主要面向 SaaS 运营商和互联网应用开发者;2)基础设施即服务提供商;3)应用开发和运营商,主要是 SaaS 提供商。对于中小企业的业务化定制模式,这里的应用开发者主要是企业的业务相关人员,他们了解和掌握着企业实际业务,紧密结合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从而开发出符合企业自身的应用服务。在 SaaS 运营平台上,中小企业通过所在行业的成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发适合自己的 HR 相关软件。倘若企业将已经较为成熟且被市场认可的应用软件放在云平台上进行向外出租给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这样的话该中小企业也成为一个 SaaS 供应商。
  
  PaaS 业务定制的过程:1)业务定制。根据企业所选择的云环境,由中小企业所选定的业务专家对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的确定、组织结构设计、整个平台页面的规划等。2)技术定制。由企业制定的系统管理员或业务专家来确定系统的数据备份、权限设置以及复杂流程优化等一系列技术上的设置工作。3)传统编程开发。对于一般中小企业用户只需要两个操作步骤就可以满足其业务流程个性化需求,若有些企业提出复杂请求,就可以进行编程开发以满足深层次PaaS 业务定制。
  
  云计算提供的 PaaS 服务可辅助中小企业制定出符合自身个性化需求的业务流程应用程序,比如数据挖掘与分析、合作过程管理等服务,企业日常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中凡是涉及信息搜集、处理、分析以及制定决策所需数据支撑等都能得到有效地改善,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有效发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需求,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4.2.5 基础设施即服务层
  
  基础设施即服务是整个体系架构的基础层和关键部分。IaaS 的技术架构如图 4-6所示,有服务层、管理层、虚拟化层和基础资源层。在 IaaS 的技术架构中,利用虚拟化技术把云平台上所有 IT 基础设施资源(硬件、软件、数据、网络)接入到网络中并虚拟化为资源池,实现各类网络节点资源的全面互联,网络节点可以动态地增加或删除。采用集群技术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通过虚拟化技术把一系列的硬件资源虚拟成可量化的资源,按需租赁。
  
  在 IaaS 服务模式下,中小企业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获取服务:
  
  1.按需租赁 IaaS 服务。在实际运营管理中,中小企业各个时间段对 IT 资源的需求并不均衡,通常在运营高峰阶段的时候,对 IT 资源的需求量会激增,比如临时出现大量文档需要转换和大量数据需要挖掘,而在其他运营时段就对 IT 资源没有什么太大需求,基础设施就处于闲置状态,总体来看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若采用云计算IaaS服务模式则可一定程度地满足这种临时性的需求,用完相关IT资源后就将其返还云平台,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企业就可以集中资金投资于核心业务。
  
  2.基础设施外包服务。除了能满足企业临时租用需求,云计算平台还可替代中小企业自建的数据中心和存储中心,在所租用的基础设施上部署企业所需的应用服务,降低 IT 设施的资金投入和维护成本,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4.3 云服务的使用流程
  
  中小企业采用云计算之后信息化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约束机制也应运而生。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是云服务提供商和中小企业用户两者所签署的一份关于服务质量要求的合同,主要对计算、网络和安全等各种服务承诺保证服务质量,对服务内容进行界定并承诺严格履行其违约责任。若通过 SLA 实施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则更有保障,这样才能充分地保护企业与云服务提供商双方的权益。
  
  根据 SLA 要求,云服务提供商需要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解决方案来监控和管理云计算所提供的网络性能,使其满足 SLA 的相关需求,中小企业用户按 SLA 要求支付相应的费用。在双方合作中,谁若违反了所签署的 SLA 协议,就必须履行协议中所规定的违约责任。基于此,本文总结出云服务的使用流程(如图 4-7)。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