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舞蹈论文:中国古典舞蹈的技术技巧形态以及独特审美内涵分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1-05-08 09:55

  摘要:跳跃、旋转、翻身是中国古典舞的三大重要技术技巧,这些技术技巧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的高低交错、承转启合承载了重要的技术内涵和审美趣味。本文对中国古典舞三大技术技巧的审美意蕴分别进行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审美为指导的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发展趋势,以此强化中国古典舞蹈的民族审美特点,促进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技术技巧; 审美意蕴;

  中国古典舞的庞大技术技巧体系主要由“跳、转、翻”三类动作组成,这些技术技巧不但是舞蹈的表现手段,代表了中国古典舞高超的艺术水平,还能够体现饱满的人类情感,使舞蹈作品的呈现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但如今的许多中国古典舞编导却在舞蹈编排中使用了大量技术技巧,忽视了舞蹈技术技巧的审美内涵及舞台情感表达,最终形成的作品只是技术的堆叠物,失去了舞蹈传情达意的本质属性。为此,本文拟从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出发,对中国古典舞蹈的技术技巧形态以及独特审美内涵进行分析,总结出具有现代审美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发展趋势,促进中国古典舞蹈技术技巧的美学表达。

  一、跳跃技术的形态特征及审美意蕴

  中国古典舞蹈的特质在于其舞蹈技术技巧变换所带来的舞蹈意境变化,不同形态的跳跃技巧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营造不同的意境氛围。跳跃类舞蹈技术技巧注重动静结合,在动与静之中体现舞蹈的不断变化。1如表现腾云驾雾、凌空而起的飞天动作时,就需要运用到跳跃技术。

  灵巧流动的小跳是较小的低跳动作,是舞蹈者肌肉快速收紧、动作敏捷变化的体现。在小跳技术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内敛的审美价值观:在跳跃变化上体现出轻快灵巧、节奏明快、优美舒展的审美追求,在视觉效果变化上体现出来回跃动、错落有致的流动性审美追求。伸展若腾的大跳是古典舞蹈中表现剧烈情感的技巧之一。这类动作技巧的种类多种多样,在跳跃过程中要求上下身协调统一,“跳跃动作是舞蹈动态美与造型美协调统一的整体”,2在不平衡的变动之中寻找平衡,在动作中实现重心和动力的结合,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相融、子午结合的审美特征。轻盈飘逸的复合跳跃技巧动作需要让两个舞姿在空中实现交融汇合,增添舞蹈的复合性。这类舞姿大多由男性舞者来呈现,需要在空中完成二次发力,对肌肉收缩能力和爆发能力的要求较高。比如云门大卷动作,这一技巧强调腰部发力带动肢体末梢用力,呈现出身轻如燕、灵敏矫捷的姿态,给人带来极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跳跃技术技巧体现流动周转的空间审美和周而复始的“动”与“变”结合的文化审美。中国人习惯将宇宙纳入自家的亭台楼阁,建立自身与宇宙的独特联系,这些行为都来自于古人对宇宙的朴素认知。从空间意识角度出发,行进低空的跳跃动作是横向空间走向的广阔延展,而凌空跳跃技术则体现出立体的纵向空间走向。舞蹈技术技巧中的小跳、中跳和大跳动作结合所体现的舞蹈空间美感,是舞蹈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因素。跳跃动作的设计不能一味追求高度和快速,而是要符合一定的空间韵律及剧目表演特征,最终编排出高低交错、远近适度的舞蹈动作,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出跳跃动作的美学意义内涵———“中国古典舞在空间构图上追求一种线条的圆形流动之美”。3舞蹈演员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之中,通过不同幅度、不同方向的跳跃动作构造出复杂而广阔的空间感,营造出不同的舞蹈意境,带动观众进入舞蹈所体现的情感场景,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合理跳跃动作运用以及审美意蕴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变”的思考有很多,《周易》中的“易”就是变的体现,是中国古代人以变化的观念看待宇宙万物的思考方式的体现。中国古典舞同样强调这种不断变化之势,在“万物归一的理念下衍生出了积结着古典舞形、神之精髓”的技术技巧。4在古典舞中,不论是什么幅度的跳跃动作,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动静结合的特征在此得以完美体现。在舞蹈过程中,一味地加快节奏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动作不但无法显得急促有力,反而会使观众感到乏味无趣,只有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快节奏才能够将观众带入情景,由动静结合带来出其不意的落差衬托效果。

  二、旋转技术的形态特征及审美意蕴

  旋转技术呈现出一种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审美意境。舞者大量运用速度快慢不一的旋转技巧,在舞台上营造出错落有致的空间,古典舞特有的古典意蕴和审美特质也由此体现出来,并精准塑造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形象。

  柔美流畅的旋转常常用于塑造端庄柔美的女性角色。中国古典舞蹈中常由行云流水、轻柔飘逸、恬静舒畅的旋转动作体现中国女性含蓄细腻的内敛特质。这类动作大多采用碾转作为主要旋转方式,需要舞者在碾转过程中形成最后的舞姿造型,比如“斜探海碾转”就是强调舞者身韵动势的延伸与舞姿回旋的结合,以此充分体现女性角色的高雅品质。灵巧轻快的旋转大多是用小舞姿转和直立转实现的,这类舞蹈动作大多是短小急促的旋转,节奏明快,舞姿多变。刚劲有力的旋转主要是塑造愤怒激昂的角色情绪,充分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这类旋转的爆发力较强,以多复合的旋转技巧进行表现,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如扫堂转动作,在舞者完成这一动作时,会体现出高爆发力的万马奔腾般的气势。

  舞姿转是最能体现中国古典舞蹈意蕴美感的旋转技巧,这种舞姿主要由腰部发力带动身体回旋动势后,在空中形成完美造型的凝聚点,使舞姿与旋转完美结合。比如在流动状态中的斜探海舞姿,就是结合了多种舞蹈动作,在舞者做出下肢部分“射燕”动作进行配合的同时,再由“旁提”带动舞者的上身做出“顺风旗”。中国古典舞的意蕴美就在这种虚实结合与势态变换中得到了完美体现。在“拧、倾”舞姿下的旋转,需要人体重心偏离垂直中心轴,形成“走上身留下身”的拧倾舞姿转特点,这一动作将身韵中的走留关系运用到了旋转技巧之中,形成上半身和下半身不同方向的旋转形态,其中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周流圆转特征。舞姿转需要在身法动律的带动下顺势做出技术技巧,极具动律感,它强化了中国古典审美中行云流水的追求,而不是简单的旋转与舞姿的叠加。在旋转动作中,舞者呈现出上下空间迂回流转的线条美感,其美感在于在流转中体现的韵律节奏和身法美感,舞者的身体舒展显示出螺旋修长的形态,这也是中国古典舞蹈追求线条美和艺术生命的体现。

  中国传统宇宙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在进行着循环往复的运动,宇宙天体在年复一年的运转中平衡万物。中国古典舞蹈中的旋转技术就将这一周而复始的审美观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运动轨迹和谐圆满,无论是旋转的轨迹还是运动规律都讲究不断绕圆,转完一圈又回到开始的位置继续下一圈,反复运行,让观众在行云流水般的旋转中体会到循环的审美意境,感受到“中国圆场舞动作蕴涵着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宇宙观、伦理观”。5中国古典舞蹈的旋转动力来自于内在发力而形成的圆形自转,运动轨迹和谐圆满,其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特点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审美。

  三、翻身技术的形态特征及审美意蕴

  翻身技巧种类繁复、姿态多变,是我国舞蹈中的独特技巧,具有得天独厚的特殊民族文化底蕴,主要体现出“拧、倾、圆、曲”的审美特点,在动作中贯穿“俯、仰、旁提”特征,在舞者风格、形象和神韵上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传统审美意蕴。

  中国人追求圆满的思想深入骨髓,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受到尚圆精神的影响,这在中国古典舞蹈的翻身技术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翻身动作在起承转合之中形成立圆的运动轨迹,舞者的身体带动手臂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形似快速翻转的车轮,在翻转中呈现出圆润之韵与和满之美,中国舞蹈中的尚圆精神在如今的世界艺术舞台上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独有姿态与立场。6除了尚圆美学,中国古典舞蹈的翻身技巧中还显现出一种“曲”之美,由翻身动作、舞者的动作轨迹、身体曲线共同体现了弯曲流畅的优美造型。这种对“曲”之美学的追求,一方面来源于中华民族长久传承的龙凤图腾、人首蛇身的女娲形象等,这些神话形象都具有优美纤长、弯曲伸展的躯体线条,另一方面来自于“天地观”这种庞大的文化形态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与中华民族思想的融合,这些都使得弯曲的线条美学成为中华民族审美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7

  翻身技术动作中的重点就是舞者的腰部,以腰围轴的竖线运动可以产生立圆路线,翻身中的立圆运动以腰部为圆心、以手臂为圆尺,翻身动作就在这样的画圆过程中形成。将腰部作为中心轴的翻身运动,在身体外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拧倾、旋钮、弯曲、旁提”等形式。“拧”是盆骨固定,腰部左右水平扭动的动作。“倾”则是将髋关节作为身体节点,上半身向前或者向旁侧做屈伸动作。“拧”的动作在我们熟悉的敦煌壁画、传统武术中都有广泛运用,“拧”的姿态在中国古典舞蹈中主要以“拧倾”动作表现出来。“拧”“倾”是以立圆为依托,在翻身动律中无缝衔接、相互伴随的两个体态动作,它们赋予了翻身技术鲜明的层次感。中国古典舞蹈的翻身动作继承于戏曲翻身,并将其与舞蹈的风格相结合,诞生出具有身法韵律感的独特舞蹈技术。翻身动作中,舞者的运动路线会形成不同形态的立圆,这些圆润弯曲、各不相同的线条体现出翻身的曲线美感。翻身动作技巧是在折腰旁提的基础上,由舞者的腰部发力,做出前倾和旋拧动作,带动圆弧轨迹运行。一个好的翻身动作不但要兼顾技术性,还需要考虑动作路线上的点线结合,处理好停顿与流动的关系,形成富有层次感的舞蹈表演。

  四、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发展趋势

  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底蕴支撑来自于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熏陶。在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运用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神韵,彰显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中国人的特有文化品格和审美内涵都汇聚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未来的中国古典舞蹈技术技巧发展方向一定是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平衡、天人合一、虚实相生等中国传统审美意蕴在动作的急缓、动静交错变化中体现出来。

  中国古典舞蹈的动作语言丰富,技术技巧的发展需要符合以“神、形、劲、律”为基础的动作语言系统特征。中国古典舞蹈的动作风格和韵律轨道是其独特动作语言的体现,为避免整体动作的杂乱无章,技术技巧的创新不可偏离其独特的语境,舞蹈动作和技术技巧必须同属一个体系,具有相同的韵律轨道和审美特征。身韵与技术技巧的融合方式有许多,比如由身韵产生动势,或是将身法韵律直接融入舞蹈技术技巧之中,实现融会贯通。在这一过程中,应注重技术技巧之间的巧妙连接,淡化技术痕迹,做到与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自然融合。

  总之,中国古典舞蹈的技术技巧发展应以其独特审美意蕴内涵为指导,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审美趋势把控下进行创新改进,促进其在美学基础上的发展进步。

  注释

  1张西贝:《试分析在古典舞跳跃中步伐连接的重要性》,《戏剧之家》,2015年第8期。

  2卢鹏:《试论中国古典舞基训“蹲”对跳跃的辅助作用》,《戏剧之家》,2017年第1期。

  3龙岳:《论中国古典舞的特点》,《歌海》,2009年第4期。

  4贺嘉:《由〈周易〉阴阳说解析中国古典舞动态舞姿中的八卦阴阳》,《语文学刊》,2013年第11期。

  5王思思:《圆之艺步生莲---解析中国古典舞“圆场”中渗透的中国古典美学之妙意》,《音乐生活》,2019年第2期。

  6杨成:《舞蹈中跳、转、翻技术技巧训练的特点与运用---以中国古典舞为例》,《艺术研究》,2015年第2期。

  7朱玉红:《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训练和应用》,《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