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试论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影响开题报告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5-13 15:31
填表说明
 
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应按要求逐项认真撰写,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经评审小组评审合格后,装订成册,一式三份,本人、导师及所在学院各保留一份。
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打印格式
1、打印用纸:A4(双面);
2、字体:宋体;字号:小4号,行间距:固定值22磅;
3、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6cm,下2.2cm,左2.6cm,右2.2cm;
4、于左侧装订成册。
四、选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本人写出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报所在学院备案,并应及时补做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依据
1.选题背景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一个富有研究价值的重要课题,它的研究价值就在于其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当人们研究社会对教育发展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反观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如台湾学者张朋园在现代化的区域研究中就提出了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第一,发展工商经济,有赖于新知识之引入;知识的来源,在于健全的教育系统;第二,人民享受权利与善尽义务,其观念之养成,需要以教育达成之;第三,政府政令之推行及其预期效果,需要以教育为辅助”。由此可见,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及其重要。
清朝是中国历史长河的一截,也是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清末“新政”时期(1901-1912年)是清朝的结束语,但也为清朝历史的研究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成为近代史或现代史研究的重点对象。作为一场广泛的改革运动,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一样,在国外有关中国近代史著作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清朝教育是中国教育史册上的重要一页,各个时段的教育发展凸显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清末教育改革为中国社会的演进储备了人才,提供了诸多的经验和教训。为了深入探讨清末教育发展的情况,本文在以往成果的基础上,从教育政策角度进行尝试。
2.选题依据
将清末新政时期的直隶高等教育改革作为选题进行研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清末新政以及清末新政时期的直隶教育改革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学术界对于清末新政的历史意义的评价越来越客观。关于新政时期直隶教有的改革与发展的相关研究也较丰富,但作为直隶教育改革一部分的直隶高等教育改革并未受到较多的关注。按照《癸卯学制》的规定,高等教育的范時包括大学堂、高等学堂(大学预科)、优级师范学堂以及高等实业学堂等。以往的研究大都只涉及某一高等学堂或某一专门学堂,较少有研究将以上学堂放在高等教有的整体的改革当中去研究。因此,本文希望对直隶高等教育改革的相关研究做出一定的补充,使得直隶高等教育相关的研究更为系统和丰富。
第二,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危机存亡的关头下发起的系统性的整体改革,从1901年开始,到清帝宜布退位清政府灭亡结束共十年。这十年虽然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显得颇为短暂,但在当时却发生了几件对于高等教有改革影响非常深远的大事。首先,清政府颁布施行了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终于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其次,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教育发展的最大阻碍被扫清:最后,清政府于1906年宜布施行“预备立宪”,古老的封建政体开始产生动摇,古老的政治文明开始走向近代化。这对直隶高等教育的影响重大,此时的教有改革与政治改革开始并驾齐驱,推进了政治与教育的双重近代化。以上三点对于直隶高等教育改革影响重大,但以往的研究对于前两点的描述较多,并未将第三点也就是预备立宪这一历史事实与教育改革相联系,或者说并未注意到这一决策对于教育改革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实际上,预备立宪这一清政府做出的重大政治决策必然对已经开始的高等教育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背景下,对直求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做出深入分析,这是选择本课题的原因之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教育基本理论之一,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清末学校教育政策是清政府对教育进行调控的一种手段,也是清政府的社会改革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能够反映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拉斯基(HJLaski)在《美国总统制》(The American Presidency) 的序言中提出:“ 制度是有生命力的。产生制度的环境如果发生变化,则制度本身也就发生变化。另-方面,制度也可以根据运用制度的人物如何而经常地发生变化。重要的制度并非单凭-纸法律就能形成, 它其实是传统、成规与惯例的结晶”四。根据这个观点,《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于一定的时空背景,是传统的政策思想、观点、理论的总结与结晶:其教育政策主体包括制定者与推行者,管学大臣、绅商群体、留学生、教育家、地方督抚与其他官员、学部官员等在政策制定与推行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构成了一种政策环境, 并呈现出动态性与发展性的特点:学堂章程促使学堂数量与学生数量的迅速增长,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因此,探讨清末学校教育政策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提炼出客观的政策思想、观点、理论与政策模式,有利于提升教育政策理论。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是特殊历史阶段的重要措施,整个政策过程体现了先进与落后、前进与曲折的现象。如,好教育政策在制定与推行中受到了“禁女学”与“毁女学”的干预与阻挠;省份之间与州县之间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存在着区域差异。本文挖掘与利用历史资源,聚焦于-个完整政策过程的各个关键之处,对影响各个环节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试图为当代教育政策实践提供切实的例证和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过去人们对清末教育的研究,多集中在教有思想和教育制度方面,对清末教育政策的陈述多集中在政策条文和意义方面,即政策的静态层面。由于人文学科研究视角的转变,研究方法也更加多样化,教育政策研究也要具有新的研究意识。教育政策学是以政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虽然它的母体是政治科学,但它又从哲学、行政学、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形成了一门富 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学科。本文将教有政策研究置于大社会背景下,从各个学科视角来透视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如,从行政学角度分析了行政组织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对教育政策的影响与作用,从教育学和社会学角度分析教育政策的社会功能等。总之,本文通过吸收各门学科的研究思路,挖掘各门学科的研究资源,拓宽教育史研究的视野。
2.课题研究的意义
2.1政策的社会学意义
社会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属于一种特殊的自然,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这个定义表现了人类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进行活动与交往,也表达了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等所组成的特殊关系。在社会活动中,人是社会关系系统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具有目的性和主动性的社会主体。角色与人格,价值与规范,权力与制度,行为与交换,相互联系的不同体系共同编织着整个社会进程的网络,推动着世界的变化与发展。
政策是一种制度构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关系的形成与延续过程中,社会生活领域涌现出各种问题,各种矛盾也层出不穷,这就需要依据-定的价值标准,设立一套稳定的、模式化的、要求人们自觉遵守的规范与准则,即需要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正式的社会制度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约束和控制。社会制度的形成有两条途径: -是自发形成,即从民俗升格为民德,再从民德发展为制度:二是立法产生,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如政治、思想文化等制度,一般 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的”。政策是一种要求普遍遵行的社会制度,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权力和社会分离而日趋完善,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国家立法实践的标志和结果。国家和政府经由一定的程序,授权立法,颁布实施有关的政策条文,确保正常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行为的有序化。
政策是权力和职能部门相互对话的结果,更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以维护法律为职责,政府以执行职能为旨归。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事务,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实施有效的管理,国家和政府制定出-系列体现统治阶级意愿的社会行为规范。尽管公共权力具有集中性和占有性,政策的制定者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机关,但是据有公共权力的统治阶级选择或制定的政策方案,代表和体现的在实质上却不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而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因此,政策由权力机关来进行具体操作,合法的程序却不能掩盖政策的阶级性,政策的阶级性是理解政策过程的一个切入点,有助于政策研究的进行。
政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社会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但是社会发展需要多元的推动力,如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人力物力等等,这些因素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政策是-种社会现象,必然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社会资源问题是社会推动力产生的最终根源。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政策主体必须对社会资源和社会价值进行社会领域的分配,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政策的本质是调解社会问题与矛盾,化解社会冲突,合理满足一定的利益需求,平衡各种利益关系。
2.2进行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在社会全面发展与变革的诸多目标中,科教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核心目标,而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基础,因此教育被提到了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随着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愈益紧密,国家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来调控和管理教育事业。教育政策能够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线,提出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方法,而且科学、民主、高效的教育政策能够规划教育的健康发展,激励教育制度的创新,关系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可见教育政策在当代教育和社会生活中担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科学的教育政策来源于科学的政策制定过程,也需要在政策执行中进行验证与完善,而如何制定与执行教育政策则是教育政策研究的神圣职责。教育政策研究是对政策制定与推行环节的探讨,也是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教育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能为现实指引方向而不能为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方法,而教育政策是教育理论具体化的适当形式,教育理论的价值只有在政策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教育实践是认识事物的根本途径,能为教有政策提供事实依据,但是教育实践的经验只能在政策过程中进行提炼,才能上升为理论,从而为教育现实服务。基于教育政策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加强教育政策研究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
由于教育政策研究是对教有政策系统的探讨,涉及到教育政策要索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政策研究过程必定是-个动态的过程。教育政策研究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程序,准确地把握政策要素的规律和相关社会现象的关系,才能为教育实践提供具体的行为准则与方法,为教育理论提供合理的解释依掘。
教育政策研究的时代意义取决于人们对其所进行的研究。在当代教育政策实践中,人们在教育政策研究领域已经进行了开发与探索,如建立了各级教育政策研究机构与组织,出版了教育政策方面的书籍与杂志,而且人们在原有的政策思想、观点与理论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育政策的学科建设,教育政策学科真正具有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概念体系与理论框架,学科建设从而将教育政策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如在教育政策制定方面,人们更加关注教育政策制定的认定环节,包括政策提案进入政策议程的程序、参与政策制定的代表如何行使权利、政府部门如何履行职能、利益群体如何做到平等的竞争与博奔等。在教育政策执行方面,人们开始重视执行环节的意义及运作过程。如有研究认为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相信教育政策的“唯上性”,并采取“下有对策”的应对或疏离的态度:认为教育政策的“文本性”,导致了政策执行中的“本本主义”与“教条主义”四,各级各类教育政策如义务教育政策、素质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教育政策评价方面,人们也对一些教育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估与监控。如,人们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专门探讨“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效果。如果说政策学科建设为教育政策研究提供了宏观与理论背景,那么人们在教育政策的微观方面进行研究将是必然的趋势,它不仅有利于学科建设,而且也能为教育政策实践提供服务。
 
二、文献综述
清末政府部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下,曾颁布了许多学校教育政策,学术界对清末教育的研究已为教育政策研究提供了资料、线索和思路。
1.对清末学校教育政策背景的研究
教育政策背景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酝酿时期。清末学校教育政策也经历了同样的背景构建过程,其中包括外国教育的影响与清末改革活动。
关于外国教育对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的影响,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从教会学校方面来客观系统地论述了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开办,教会教育引入西方学制,教会学校的学制系统对中国的影响和作用”。又如,对于近代日本对中国学校教育政策的影响,研究大都侧重于介绍日本教育考察或留日活动,其中包括教育人员的活动以及他们对学制制定的影响”,留8学生对日本学制的介绍过程以及留学生在教育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和作用”,留日学生熟悉宪政知识,成为了启动宪政改革的重要力量”。对外国教育的研究证明了外国教有及实践是清末学校教育政策过程的重要部分,曾为学校教育政策制定带来了直接的借鉴。
韦庆远等在《清末立宪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中从清政府的角度,利用清廷档案史料,对清廷的改革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评析。高旺在《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 末宪政改革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中认为晚清宪政改革是中国政治走向现代的重要阶段,并从政治发展的视角来研究以宪政改革为中心的清末社会政治变革,探析了晚清地方自治运动与政治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宪政进程中大众政治参与的状况,探讨了晚清宪政制度创新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最后对晚清宪政改革进行了客观的定位与评价。朱英在《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年版)的第十二章专门论述了新政时期的各项改革措施,认为新政改革的内容具有显而易见的近代特征。学者们大多将教育改革的研究置于社会改革的背景下,能够从社会改革的角度来看待清末的教育改革,这些著作以阶段研究和专题研究的形式,展现了清末改革的全过程。诸多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当时的教育政策实践提供翔实的材料和思路,有助于将教育政策过程更加清晰化。
2.对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
关于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制定的具体环节,人们分别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在教育政策内容方面,人们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从主要的政策法规、教育行政法规、学校制度方面将清末的教育政策进行了分类和归纳”,介绍并概括清末教育法令的内容和特点。
人们还从学部角度来探讨教育政策的制定。如,关晓红的《晚清学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以学部官员的人脉派系为线索来探讨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曲剧在《张百熙与清末教育》(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中叙述了张百熙参与制定新学制的过程。人们也涉及到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政策的研究,并展示了当时教育的发展状况。如,吴洪成教授在其专著《历史的轨迹--中国 小学教育发展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中以专章来论述小学教育政策在清末的制定情况,并揭示了新式小学堂的特点。闫广芬教授在论文《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认识、视野、使命》(教育研究, 2006年第11期)中认为1896 年至1907 年是中国女子学校产生和制度确立的时期,也是女子教育发展史上艰难的时期。桑兵在《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3月版)中提出新式学堂的学生运动对好教育政策的制定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3.对清末学校教育政策推行的研究
尽管人们很少专门研究清末教育政策的推行过程,但是人们对推行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影响因素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科举制度方面,人们认为科举制度与教育政策推行存在一定的关系, 废科举使得学堂地位上升,有利于新学制的推广,清政府推广新学校的成绩就是学堂数量的增加”。在行政组织方面,人们开始研究行政组织对教育政策推行的作用。如,清末视学制度及视学活动对教育政策推行的作用”,清末中央教育财政职能的变化与教育经费的配置等”。在区域教育方面,人们进行了教育政策推行的区域研究,介绍各省推行教育政策的情况。外国学者Roger V.Des Forges在《锡良与中国革侖》(His-Liang and the Chinese Natioanl Revolution, New Havend and London YaleUniversity Press 1973)中专门介绍了锡良从1903-1909 年分别在四川与云南进行的改革活动。国内学者也自发对区域教育发展情况进行探讨”,均涉及了各省在推行新学制的具体情况。另外,随着地方教育史研究的兴起与完善,区域研究为清末学校教育政策推行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如,各地教育史以及台湾学者的区域现代化研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参见第三章),标志着人们对各地推行教育政策环节的重视。人们也从各级各类教育政策入手,介绍每一项具体政策的推行情况。如,介绍初等教育政策的推行情况中,认为私塾改良是中国初等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从管理体制、课程、教学内容、望师、教学方法方面对改良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这种改良最终还是通过自上而下方式实现的”,介绍清末师范学堂章程的内容以及师范教育的发展情况”。人们也重视推行者的作用,如对绅商阶层在教育政策推行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士绅利用在筹款和学务管理.上的优势,积极推行教育政策;商人捐助教育的动因和教育观:绅商在宪政改革时期的政治参与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研究成果体现了绅商阶层在政策推行中的影响与作用。人们还对教育政策推行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外国学者卡梅伦的《中国的维新运动(1898-1912)》 (Meribeth E.Cameron, The Reform Movement in China,1898-1912,New York:Octogan Books,INC,1963. )一书,自从1931年以来由斯坦福大学出版以来,-直被学者广泛引用。该书第四章专门论述了清末的教育改革,认为在教育政策推行中存在了许多问题,如师资质量低劣,政策具有波动性,-些地方官员对新.式教育的抵制与冷漠。该书还认为学堂数量、学生人数以及教学质量是评估教育改革成效的指标。桑兵在《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的第三章探讨了推行教育政策的情况,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经济问题、地方督抚对兴学的态度不一等。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和进度计划
(一)研究内容
在清末学校教育政策中,具有代表性的政策为《泰定学堂章程》(1904 年)、《女子小学堂章程》(1907 年)、《改良私塾章程》(1910 年)、《简易识字学塾章程》(1910 年)等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历史学科和政策学科的研究原则,在研究思路方面进行了尝试:
首先,从纵向探讨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第一章介绍清末学校教有政策的历史条件。本章概述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状况以及弊端所在:在传教士的办学倡导下,中国传统教有土壤开始松动,洋务派积极进行洋务教育实践,从而进行了教育政策的酝酿和准备:洋务教育中的教育问题得以延续,在维新运动时期促使了公众议程的建立,并进入了政府议程,从而使教育问题成为了教育政策问题。第二章叙述了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清末新政时期,教育问题进入了政策日程,清末学校教育政策进入了政策方案的设计阶段,1904年, 《奏定学堂章程》得以颁布。1905 年以后,随着宪政改革的需求,学部决策力量的增强,新学制得以完善。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失误。
其次,采用纵横结合的思路,对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实施的情况进行探讨。从纵向叙述清末学校教育政策推行过程。以1905年为分界线,描述每个阶段政策推行的情况,并对全国教育政策推行过程进行概括和评价,不仅肯定了推行过程的规范性,也对推行过程中的区域差异、能力限度等问题进行揭示。第四章对政策推行过程进行了横向比较,力求突出教育政策的区域特征。以直隶省和湖北省为个案,叙述《奏定学堂章程》在各省实施的过程,并对区域经验进行提炼和分析。
最后,探讨教育政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寻求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的出路。对清末学校教育政策进行历史定位,分析了清末学校教育政策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在中国近代教育政策史途中的历史作用:分析造成政策能力限度的原因,并从政府的角度来对清末学校教育政策进行历史的假设。
(二)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教育史从其学科领域来说属于教育学,但从其研究方法和认知结构来说,与历史学有着更多的关联。所以,对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既要从教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中获取营养,还要从历史学体系中不断地汲取养分。清末高等教育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对它的研究必须从历史的角度,给子纵向和横向的把握。
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育学,就是要通过资料搜集的方式,查找与某种教育现象有关的所有历史事实,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注重教育的“发生、发展、演变”。回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学中的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活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实际教学活动及教育理论的产生过程。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分析清末高等教育,清末区域高等教育,清末直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清末直隶高等教育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的发展、教育思潮及教育流派的观点等,揭示清末直隶高等教育在遭受中西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是如何居于我国清末高等教育发展之首的。
2.文献研究法
文献是指记录史实的一切载体,它以载体的形式传递历史真相。教育文献是指记载相关教育学科“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国文献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科学研究的选题、调查、论证选题,还是从制定研究计划到得出结论形成报告,都离不开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因此,分析文献贯穿在各类研究的整个过程之中。文献研究法是指对搜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并从中查找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文献的量和质决定着论文或是著作的学术水平。因此,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利用文献法大量搜集、浏览与清末直隶高等教育相关的论文和著作,努力筛选出真实、丰富的有效资料,作为本论文的理论支撑。
3.比较法
比较研究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和不同表现进行的比较分析,以达对其共性认识的同时,又能承认比较对象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清末高等教育的发展,即使基于整个教育历史的发展基础之上,又有着自己的特点。通过比较清末与其他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总结、分析清末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
(三)研究进度计划
2019.11.20~2019.12.05   论文写作申请
2019.12.13~2020.01.13  论文选题及撰写开题报告
2020.01.21~2020.02.21  完成初稿,并上传系统
2020.03.01~2020.03.14  完成二稿修改
2020.03.22~2020.04.22   提交终稿,并进行查重
四、参考文献
[1]曹寄奴. 社会历史的变迁与教育体制的转型——试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变革[J]. 历史教学问题, 2009(6):52-55.
[2]贾军琳. 清末新政时期的直隶高等教育改革[D].
[3]周洁. 现代与传统之间:历史惯性下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3).
[4]吴鹏. 清末新政时期长沙城市文化发展与变迁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裴庚辛. 清末新政时期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实践[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6(002):67-71.
[6]韩丽. 清末新政时期选官制度的变革研究(1901-1911年)[D].  2016.
[7]匡梦周. 论清末新政时期山东省的军事改革[D].  2015.
[8]蔡新职. 清末新政教育变革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The Late Qing Dynasty's New Educational Reform Policies Impact On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China[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09(001):13-16.
[9]甘少杰, 吴洪成. 试论清末新政时期的军事教育改革[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9):17-25.
[10]赵玉杰, 谭美君. 清末新政时期的东北文化教育改革[J]. 学习与探索, 2003(01):131-133.
[11]孙辉. 浅析清末新政时期的外交体制变革[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4):372.
[12]杨天地, 赵立光. 试论维新运动及清末新政时期的英语教学改革[J]. 兰台世界, 2016, 000(015):P.124-125.
[13]崔军伟. 清末新政时期中国使节制度变革述论[J]. 贵州文史丛刊, 2010(03):33-37.
[14]曾舒雪. 近代四川县级教育行政变革研究(1901-1949)[D].
[15]孙斯. 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城镇管理机构的变革%The Reform of Cities 'Managerial Departments in Late Qing[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4(6):55-56.
[16]戴鞍钢. 清末新政与科举停废[J]. 历史教学问题, 2015(2).
[17]韩秀丽. 清末新政时期意识形态控制制度的变革和演化[J]. 兰台世界, 2016(14):144-147.
[18]李德新. 清末新政与八旗社会[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19]田牛. 清末新政时期预算制度浅析[J]. 兰台世界, 2016, 000(010):P.121-122.
[20]李细珠. 试论清末新政时期政区变革的几个问题[J]. 近代史研究, 2003(02):107-130+6-7.
[21]杨恬. 论清末新政时期外官俸禄制的改革[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 v.17;No.89(01):95-98.
[22]赵金辉. 论清末时期的警政改革与社会转型——以保定为例[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02):145-146+151.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