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体育管理学研究对研究对我国的体育发展的意义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18 10:4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体育管理学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体育管理学研究对我国的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体育管理学研究在学科体系建设、教材编写和科研立项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分析认为,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下,体育管理学研究将呈现以下趋势:“大学科、大战略”的整体性观念,学科地位进一步提高、学科体系逐渐完善,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改革创新力度加大等。

  关键词:体育管理学; 学科现状; 发展趋势;

体育管理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Sports Management

  LIU Ci-qin JIN Yu-qia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Hua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search on sports managemen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It points out that sports management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gained in some aspect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system,compiling of textbooks and projec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the sports management research show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 trend:the integrated concept of“grand science”and“grand strategy”,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atus and system of science,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furtherance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etc.

  Keyword:

  sports management; status quo; development trend;

  体育管理学是以体育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既是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又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 体育管理学起源于体育运动竞赛和体育俱乐部的实践,但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也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大约20世纪50至60年代产生于美国。在中国,体育管理学属于一门新兴学科。1982年国家体委才明确指示要组织编写教材, 1984年,由武汉体育学院 等五校联合编写的我国第 一部《体育管理学》问世,翌年,武汉体育学院成立体育管理系, 标志我国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初步建立。之后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力图用一般的管理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来论证、解释体育领域的管理现象,把大量的企业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移植到体育管理中来,并进行学习和交流,推动了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体育管理学本科、硕士专业相继设置,我国的体育管理学向成熟的学科稳步迈进。2004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正式成立,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快速且多元发展,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频率越来越高,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体育管理学研究结合中国国情,更好地指导体育管理实践,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 体育管理学研究的必要性

  1.1 体育管理的重要性决定研究体育管理学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体育管理是促成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基本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体育强国与和谐社会建设问题。以中国足球为例,政府和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重金聘请国外著名专家和教练,但结果却远不如人意,无论是足球竞技水平,还是足球产业都非常失败, 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体育管理体制滞后,管理水平低下。

  1.2 研究和学习管理学是培养体育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

  判定体育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是体育管理者的管理成果。学习和研究体育管理学是培养优秀体育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掌握扎实的体育管理理论与方法,才能很好地指导体育实践,并可缩短或加速体育管理者的成长过程。目前,我国优秀的体育管理人才极度缺乏,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和交流,管理人员局限于体育圈内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1.3 研究体育管理学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叉越来越紧密。体育管理专业化分工将会更加精细,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生活化和休闲化程度会日益加深,这样一来,日新月异的体育实践将需要更加先进、科学的体育管理及其理论来指导,因此体育管理在当今与未来的社会中将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只有研究好体育管理学,更好地运用体育管理学知识来指导体育实践,才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2 体育管理学的研究现状

  体育管理学自产生到现在,国内外不少学者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学科体系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尚未理顺。在CNKI中进行搜索,以“体育管理学”为主题的相关论文有259篇,硕士论文4篇。但以“体育管理学研究”为主题的论文才9篇,硕士论文1篇。体育管理学教材和专著也不多。当前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尚停留在对一些实践经验的描述、对企业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的移植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的阶段,与世界体育强国的研究水平还存在不少差距。

  2.1 体育学科分类

  随着体育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体育科学体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邵伟德指出, 《中图法》中的体育学科分类体系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已不适应现代体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提出体育科学可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体育自然学科、体育管理学科和运动技术学科四大类,其中体育管理学科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人才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未来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系统理论学,体育信息情报学,体育产业学,运动场地、设施与器材学,体育气象学,运动会管理学,运动竞赛学和体育控制论等[1]。体育管理学科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2.2 体育管理学的教材及专著

  学科的教材和专著是反映学科发展的主要标志。我国最早的体育管理学教材是1984年由武汉体育学院主持主编的《体育管理学》,1996年又有由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根据国家体委“八五”教材建设规划编写的《体育管理学教 程》,以上两本教材主要是从体育的管理功能和内容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的,理论论述与体育管理实践融合不足,以行政管理为主,服务方面体现不足。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2004)重新编写的《实用体育管理学》和刘兵 (2004)编写的《新编体育管理学教程》在内容上有较大的改变,特点是贴近实际,每章后附上案例和思考题,对学生拓展视野、掌握实际案例很实用,是内容新、观念新、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的体育管理教材[2]。刘青 (2006)编写的《体育行政管理新论》主要从宏观的方面以及行政管理的角度进行论述,主要包括体育行政管理的理论、主体、职能、行政模式和绩效评价等[3]。张瑞林、秦椿林 (2008)编写的《体育管理学》[4]和秦椿林 (2009)编写的《体育管理学高级教程》, 都是先进行理论梳理,再根据实践内容分类展开分析[5]。2009年美国帕克豪斯编著、裴立新和成琦编译的《体育管理学———基础与应用 (第四版)》分为三大部分,包括基础知识、结构与政策、经济学和财务,它弥补了我国体育管理学缺乏的内容,例如体育方面的基本法律、预计与预算、经济学与体育等[6]。2009年王德炜编写的《体育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高校体育建筑管理专业统编教材》丰富了体育场馆建设方面的管理理论[7]。2011年,肖林鹏编写的《体育管理学》首先进行理论梳理,再从体育管理的要素 (体育人力资源、体育物力资源和体育财力资源)和具体体育管理实践领域 (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管理、竞技体育管理和体育产业管理)两个维度,重点对体育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介绍[8]。

  2.3 体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体育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多门学科交叉,其知识体系框架必然会分界模糊,现代体育的发展与中国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体育管理理论尽快完善并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张瑞林指出体育管理学学科属性的软科学性,学科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建设的交叉性;认为体育管理学的学科结构包括体育行政管理、体育信息管理、体育产业管理、竞技体育管理及学校体育管理等,每一部分的管理效果以管理职能的实现与否作为评判标准[9]。陈祥林提出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五个战略转变:一是从注重计划经济条件的管理向市场经济管理的转变;二是应从按体育活动的分类,转变为把管理对象划分为营利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三是把注重对“人”的管理,转变为注重对系统的管理;四是把注重对体育管理从姓“体”,向姓“管”进行转变;五是从注重“中国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向“国际体育管理学”学科 体系建设的转变[10]。邵桂华认为体育管理学横跨科学理论与应用理论,把众多学科集于一身,综合成自我的学科体系,具有超越单纯对其他学科理论应用的科学研究成分,并非单纯的应用实用理论[11]。张显军指出新的体育管理学内容体系将打破管理理论与体育理论两大板块的僵硬分割,二者更趋融合;宏观管理理论将不断弱化,涉及具体领域管理实践的微观理论将更受重视;体育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将不断拓展体育管理学的研究领域并丰富体育管理理论[12]。胡耀华指出体育管理学的学科基础为数学、经济学和心理学;学科结构包括基础管理、职能管理和战略管理;研究领域有体育管理理论与方法、体育组织管理以及体育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13]。

  2.4 国内外体育管理学学科现状比较分析

  随着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体育管理学的研究主题和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各有不同。浦义俊指出近10年北美体育管理学热点研究主题排在前三位的为:体育组织研究与理论、体育消费者与体育观众、高校体育与运动管理[14]。我国体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数量分布情况表明, “国家体育产业与体育发展”主题在近十年国内体育管理学科界最为热门。其他的热门主题有大众健身与体育、高校体育与运动管理、体育法律和体育政策。“大众 健身与体育”主题主要围绕“全民健身”进行研究,即群众体育、城镇社区体育以及农民体育健身等。在“体育法律与体育政策”这个主题中,我国体育法律以及规范条例的空白导致很多具有争议的问题出现,譬如职业体育中球员转会、体育经纪人活动、俱乐部运行管理和体育受贿等问题[15], 这些都成为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重点。

  2.5 国家社科项目体育立项情况分析

  体育学作为新兴的单列学科日益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青睐,对体育学科资助的数量和资助经费逐年增加,这无疑对提高我国体育学科的研究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张林虎对1997-2008年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体育学立项课题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体育管理学与体育社会学两个学科,其中体育管理学共立项95项, 位居首位,占整个立项数的24.2%;体育社会学共立项92项,位列次席,占整个立项数的23.5%。这充分说明这两个学科在体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16]。

  3 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影响体育管理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首先是社会生产力,特别是体育产业是推动体育管理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与体育管理学相近的其他学科的发展,例如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决策科学和计算机网络等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将为体育管理学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第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广泛而深入地推进而产生的各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与体育管理实践之间的融合、借鉴,跨文化的体育管理理论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将导致我国体育管理学发生深刻变革,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3.1 树立 “大学科、大战略”的整体性观念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生态化、综合化和专业化的新趋向。随着知识高度综合与分化,一方面促进了“知识板块”不断重组更新,促进了体育管理学的崛起;另一方面,学科间的分界线逐步淡化, 体育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互动,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移植和相互推进,大大丰富了体育管理学的内涵与外延。体育管理学将更多地与经济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情报学以及数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这些学科的最新成果都在体育管理学的研究中得到了运用。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大学科、大战略”的整体性思想观念,扩大视野,开拓思路,促进体育管理学发展。

  3.2 体育管理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随着体育活动渗透到世界各区域和社会各阶层,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管理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体育的发展水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管理中涉及大量的人、财、物,如何有效利用好、协调好这些要素, 成为体育管理学研究的重点。体育管理学的发展不仅是决定国家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水平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首要构成要素。由此可见,体育管理学的重要作用将会体现得更加充分。

  3.3 体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体育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体育管理学分支的发展。体育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具有广阔性和潜在的发展性,可与同门类相邻学科或不同门类的相关学科交叉渗透,也可以向软科学蔓延融合,形成体育管理学科群。另外,我国体育管理学科随着体育实践的发展,将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使学科体系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体育管理学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体育管理学科群可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人才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未来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系统理论学,体育信息情报学,体育产业学,运动场地、设施与器材学,体育气象学, 运动会管理学,运动竞赛学,体育控制论,体育产业管理学,体育经济管理学,体育经营 管理学和 竞技体育 管理学等。

  3.4 体育管理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

  体育管理学发展的最强大推动力是体育实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和体育管理活动的创新,将为体育管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研究对象和案例,不再仅仅以行政管理为主,更多地转向注重体育公共服务,以此将会形成新的体育管理学理论。另外,人们为了提高体育管理的工作效率,避免管理中的失误,将更多地把体育管理置于科学理论指导之下。体育管理工作者将更加重视体育管理理论的作用,更加自觉地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体育管理工作。由此可见,体育管理学与体育实践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3.5 改革创新成为体育管理的主旋律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为我国的体育产业及体育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以一种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态度来发展体育管理专业,不能只在体育圈内部发展。改革开放、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刻不容缓,目前国家已经出台加速体育产业化进程,促进体育产业以及体育管理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为体育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另外还需加大体育法规建设和执行力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17]。

  3.6 体育管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与国际化趋势共存

  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与城乡经济差距增大,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加大,这些都影响了体育的全面发展。所以必须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育信息科技管理、体育消费和市场开发等。另外,随着体育国际比赛与体育学术交流的推进,奥运会、世界锦标赛、黄金联赛以及一些职业联赛等国际赛事的举办,促进了国际体育大循环的深层次发展。一些体育跨国公司的管理是典型的国际化管理,为我国体育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价值。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