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财政学硕士论文:各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减贫的作用探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1-02-22 16:35

摘 要

  
  2020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胜阶段的关键时期。2019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任务如期全面完成。而充分利用财政支农资金,深入推进“农林产业扶贫”,是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深入探讨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率,对加强支农资金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切实提升减贫效率,助推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我国省域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率,利用 2010-2018 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农支出减贫传导机制的有效性,验证了后续 DEA 模型中投入产出指标选取的合理性,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别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测度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率,并创新性地以粮食产区为划分依据进行空间异质性分析,最后对支农资金减贫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面板 Tobit 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财政支农支出显着促进了减贫;(2)从静态角度看,中国省域层面的减贫效率普遍不高,而且地区差异上呈现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主产区”的显着特征,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不高;(3)各省域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产出配置结构不合理,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4)从动态角度看,大部分省域财政支农支出动态减贫效率不高,平均降幅为 0.5%,主要源于技术变动效率偏低;(5)人口集聚特性所形成的规模效应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对财政支农减贫效率有显着正向影响。政府规模的扩大有助于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率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化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减贫效率提高产生积极影响。财政分权指数越大即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越大,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率越低。
  
  通过分析实证结果,结合把握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与重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保持适度的政府规模;适当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分区分类制定差异化管理策略;强化支农资金监管,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拓宽支农资金来源;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关键词:   财政支农;减贫;效率;DEA-Tobit。
  

  Abstract

  
  2020 is the final year for the decisive victory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e wor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s entering a critical period of decisive stage. At the 2019 cent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 it was particularly stressed that we should resolutely w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and ensure that the tasksare completed on schedule and in an all-round way. Making full use of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and further promoting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agriculture andforestry industry" are the key measures to get rid of poverty precisely.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poverty reduction efficiency of local government'sfinancial expenditure for supporting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fine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efficiency of poverty reduction, and boost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overty reduction efficiency of provincial financi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e .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China’s provinces in 2010-2018, the panel regression model is used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financi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e in poverty reduction, which verifi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input-output index selection in subsequent DEA model .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is used to measure the poverty reduction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from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spectives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pision of grainproduction areas innovatively. Finally, the panel tobit regress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verty reducti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support funds.The results show that: (1)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h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poverty reduction; (2) From the static point of view, the efficiency of poverty reduction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 is generally not high,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show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main sales area >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balance area > main production area", mainly due to the low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 (3) The input-output allocation structure of fiscal expenditure for supporting agriculture in each province is unreasonable, and there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put redundancy or output insufficiency; (4)From the dynamic point of view, the dynamic poverty reduction efficiency of most provinces is not high, with an average decrease of 0.5%, mainly due to the low efficiency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5) The scale effect of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and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and poverty reduct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the govern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poverty reduction. To some extent,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reflects the radiation and driving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rural economy, which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poverty reductionefficiency. The greater the index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s, the greater the fiscal autonomy of local governments is, the lower the efficiency of poverty reduction of fiscalexpenditure for supporting agriculture 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mpirical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irection and focus of rural reform in China, the follow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Maintaining a moderate scale of government; Increasing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supporting agriculture appropriately and formulating differentiat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categories;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support funds and establishing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Broadening the sources of agricultural support funds ;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ctively and boos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 overcome poverty.
  
  Key words:     Poverty reduction; Financial support to agriculture ; Efficiency;DEA-Tobit。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脱贫攻坚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16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到 2020 年要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并将“农林产业扶贫”作为一条重要实现途径,与此同时,政府将 “财政政策支持”视为一项有力保障措施,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将转移支付资金向贫困人口倾斜,针对农村综合改革、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支出,要明确一定比例用于贫困地区。于2018 年 12 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要继续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防止和减少返贫现象,要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重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帮助小农户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切实实现农业现代化。2019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而在 2020 年 3 月 6 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议上,习主席又再次强调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财政支农力度持续加大,这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民增收减贫成效不断扩大。我国农村贫困人口 1978 年为 7.7 亿,到 2018 年减少至 0.17 亿,脱贫人口达到 7.5 亿,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 1978 年的 97.5%降为 2018 年的 1.7%。显然,财政支农政策已经成为减贫的重要手段,而减贫工作成效则可以作为财政支农资金利用效率的判断依据。而脱贫攻坚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公共财政资金更多地向“三农”倾斜。但各省份之间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差异,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我国减贫进程的推进。因此,从减贫视域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进行研究,从而更好的发挥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意义重大。
  
  二、研究意义。
  
  在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被愈发重视及脱贫攻坚战受到广泛关注的双重背景下,从减贫这一新视角出发衡量财政支农支出的使用效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各省之间的效率静态分析,可以观察到财政支农减贫效率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进行不同时期各地区的动态效率评价,能够掌握近年来各地区支农支出减贫效率的变动趋势;并可进一步剖析效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优化和提升支农资金减贫效应的政策建议。
  
  财政支农制度除了是提升农业产出的重要制度安排,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也是制度运营和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基于减贫视角对支农支出效率水平进行研究,能对现阶段各省财政支农资金的减贫效率现状有整体的把握,不仅有利于财政支农支出的优化,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对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减贫效应,从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彻底消灭贫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财政支农减贫效应研究。

  
  少数学者认为财政支农是无效的减贫措施。Roy 等(2002)[2]利用印度邦级层面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结论是农业公共投资虽然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但对减贫并无显着的直接影响。Allanson(2006)[4]以苏格兰为例,利用基尼系数对财政支农政策的再分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印证了支农政策作为一种再分配工具的无效性。大部分学者对财政支农的减贫性持肯定态度。Mosley 等(2004)[7]对比分析了财政资金投入不同行业时的贫困人口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证实政府大量投资农业将显着减少贫困人口数量。Fan (2000)[8]通过构建实证模型来检验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认为对公共设施的投资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是最为显着的,将更有效地缓解农村的贫困问题。Fan(2000)[9]以印度各州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比如农村道路、农业研发等会显着促进农村减贫,另外还有一些针对性的农业发展项目对减贫也有显着积极作用。Ramakumar(2012)[3]具体分析了印度农业公共投资的效应,并指出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作用显着,要更好地发挥支农支出的增收效果,需要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Kenworthy(1999)[1]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实施转移支付等公共支出政策减缓减贫,财政支农资金能够有效改善收入分配,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减贫目的。
  
  (二)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研究。
  
  在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外学者重点关注诸多外生变量对公共支出效率的影响。Borge 等(2008)[5]以挪威地方政府为研究对象,对其公共支出的效率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可知保持较高的公众参与度,即良好的外部监督在提升公共支出效率水平方面具有积极作用。Cruz 等(2014)[6]则采用 Tobit 模型,利用葡萄牙政府的相关数据探讨了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文盲率、公共住房供应、城市人口集聚度、社会购买力等诸多因素决定了绩效水平的高低。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财政支农支出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贫困及其度量方法.
  一、贫困
  二、贫困的衡量方法
  第三节  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作用机制分析.
  一、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减贫的直接作用机理
  二、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减贫的的间接作用机理
  
  第三章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研究.
  
  第一节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现.
  一、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变动
  二、财政支农支出央地占比
  三、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分析
  四、财政支农支出地区差异.
  第二节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一、农村贫困现状地区差异
  二、基于FGT指数的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第三节  减贫效应的实证研究.
  一、指标优化
  二、模型构建
  
  第四章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效率的评价方法
  一、相关模型理论介绍
  二、指标变量的选取.
  第二节  基于BOC模型的静态效率分析.
  第三节  基于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的动态效率分析.
  一、趋势变动分析
  二、地区差异分析.
  三、对综合效率的分析.
  
  第五章  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率的影响因素探究
  
  第一节  模型的选择
  第二节  变量的选取
  第三节  基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一、更换模型法
  二、重新定义变量法

  第六章   结论
 

  本文梳理了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评价的国内外研究,介绍了财政支农以及贫困的相关概念,深入剖析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路径,然后通过统计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以及农村贫困现状进行了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财政支农力度持续加大,农村减贫工作也取得了显着成效,即二者变动方向呈现一致性特征,经面板模型回归发现,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性显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后续 DEA 模型中选取投入产出指标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本文基于 BCC 模型进行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率的静态测算分析,发现区域之间效率水平存在差异,以经济水平为划分依据来看,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以粮食产区为划分依据来看,主销区高于产销平衡区高于主产区,这种差异可能源于产区之间产业结构的不同。随后进一步从投入和效率两个维度将我国财政支农模型划分为四类,考察各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与减贫效率情况,并计算无效决策单元的投入冗余率和产出不足率,从配置结构合理性角度探讨财政支农支出减贫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低效问题。

  基于 Malmquist 指数从时间维度进行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率的动态分析。从趋势变动来看,除 2014 年和 2016 年全要素生产率大于 1 之外,其余年份均处于小于1 的水平,平均降幅为 0.5%。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领域的支出效率逐渐下降,这主要是技术变动即技术进步与创新不足所导致的,因此政府需要积极促进技术进步来改变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状态。从地区差异来看,东部地区效率均值高于中西部地区,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进一步分析综合效率,我国近年来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大于 1,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根源,而纯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的变动趋势是基本吻合的,是促进综合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

  此外,本文利用 2011-2018 我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样本面板数据进行面板 Tobit 回归模型。发现收入分配(CR)、人口密度(ln PD)在 10%的显着性水平下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ln PCGDP)、政府规模(GS)、财政分权指数(FDI)在 5%的显着性水平下对全要素生产率有影响。鉴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ln PCGDP)、政府规模(GS)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率应该从发展经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带动贫困人口致富。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