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MBA论文:对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6-29 17:4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根据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共招生790.99万人(普通本科与专科),其中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46.62%。全国普通高校(普通本科与专科)共有在校生2831.03万人,其中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0万人,高职专科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的40.4%。
  
  据此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但仍然存在与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1。
  
  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其中,民办普通高校749所(含独立学院265所),占全国比例28.13%。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在1418所高职院校中有民办高职484所,占高职院校的34.13%。民办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649.60万人,占全国比例22.95%。由此数据可知,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民办高职教育,是顺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发展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教育资金不足和人才不足问题。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对教育需求巨大,己有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居民对教育的需求,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任务和责任已由民办教育领域开始承担,因此民办职业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创新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月,为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在2019年4月4日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中,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通过高职扩招100万方案。届时高职专科招生规模将与普通本科相持平。
  
  但是民办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管理水平与发展规模不匹配,教学规范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同时,民办高职院校在招生竞争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薄弱且相对滞后;经费来源单一,基础设施匮乏;教师流动性高;生源数量、质量与公办院校相比处于劣势;民办与公办职业教育的地位不平等,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
  
  在此背景之下,职业院校的发展,特别是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行的时代。
  
  云南的民办高职院校已经历了原始积累的创业阶段,拥有了一定的教育资源,并抓住机遇,不断扩大学校的发展规模,有效地实现了对云南高职教育的强力支撑。而这一切得益于云南民办教育领域之前所拥有的外部优势。单如果仅依靠外部优势,云南民办高职教育要继续保持可持续的快速发展是不太可能的,目前云南民办高职院校虽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教学质量尚处于较低水平,办学条件和总体实力还有待加强。这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是难以避免的,但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云南省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外部优势在逐步弱化,如果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就需要发掘自身的内涵,实现从外延式发展阶段向内涵式发展阶段的转变。
  
  在十九大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民办高职教育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显着变化,对地方政府而言,除了要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外,还要培育和发展职业教育要素市场,在政策上提供吸引社会投资的良好环境条件,这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职业教育挣脱经济束缚,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随着办学条件日益完善,云南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必然会发生变化,将由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以下几个新的发展关键,首先是民办高职院校至今累积的学校资源形成的优势以及学校高效利用资源的能力,其次灵活先进与时俱进的办学的观念与模式,然后是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经营的水平与技巧,符合行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内部竞争力与特色的机构的重组,保障稳定高效运行各项制度的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紧扣市场发展的专业设置与自身内涵表现出来的社会发展的相互适应性等。
  
  云南民办高职教育发展受到制约,过往认为都是由于管理模式不科学,依靠经验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不规范,机构设置不健全,监督检查不到位,考评考核无法落实这些问题导致学校资源利用率低,办学模式落后,经营水平不足,专业设置无法与社会相适应等原因造成的。但是问题的提出,往往局限于从民办高职院校的外部需求来对其进行分析,更多体现的是外部力量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约束,忽视了民办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组织,其发展必然不能离开其内部、内在、内涵的的发展和成熟,而这些内在酝酿蜕变的过程,就是组织信念价值观的成型和稳固的过程。所以在民办高职院校这个特殊的社会组织通过这些精确的、硬性的管理是无法彻底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在制约云南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因素中,组织文化才是最深层的原因。由于组织文化建设在云南民办高职院校中的起点低、发展最为薄弱、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当价值观、基本构架、目标设定等组织文化没有改变时,无论采取何种发展策略还是制度改革、机构改革,最终都会恢复原状,无法取得相应的效果。
  
  所以对于云南民办高职院校,在未来的发展和成长中,组织文化建设成为亟待解决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正处在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转型时期,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各方总体优势向好,但实质上各院校之间的方方面面的竞争与比拼也日趋激烈。随着生源规模的逐渐稳定乃至萎缩、国内对职业教育质和量的双重提升,在外部物质资源固定而需求不断上涨的前提下内涵建设不得不成为民办高职院校下一步发展的着力点与主战场,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学校由于前期发展所积累的种种问题使其必然面要临组织文化系统的改良乃至变革,以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需求,以及作为民办院校企业维度经营的需求。
  
  民办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兼具企业与学校二元属性,本应在职业教育领域更灵活更突出的竞争力,但在之前的研究当中过于关注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制约,忽视了其本身组织文化建设将带来的巨大收益。如果自身组织文化实现了一个强有力的状态,组织文化落实了相应的功能,那么它将能够实现组织价值观与宗旨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经营要素,每一个参与人员中。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这种具备企业与学校此二元属性的存在,它将促进二者的融合而非割裂,从企业维度实现企业、员工、环境的一致,从学校维度实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一致,从而使学校进入一个稳定而高效的状态,实现其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可以为学校发展与师生发展实现统一目标并协调推进从而实现往复循环螺旋上升,学校工作因内部氛围充分改观使教师工作获得激发从而实现各项成果的推进与发展,基于众多内驱因素的向好,整体竞争力增强,让学校的环境适应性增强,最终实现内强素质,外树品牌的目标。
  
  由此可见组织文化建设将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民办高职院校的增强其竞争力的重要维度。
  
  云南民办高职院校要实现内部优势的提升,办成优质的、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高职院校,依靠原有传统的管理手段的改进效果将非常局限。更有效的行为应该是以新发展时代和的视角的入手,从组织文化建设角度,实现其组织文化的变革。以更符合其自身情况、更适应当下外部环境新的组织文化,从根本上实现其内涵的发展,内驱策动,最终达成其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云南EN职业学院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经过16年的发展,目前已是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教职员工750余人,每年为社会输送职业人才3000余人的云南省特色骨干高职院校。但是也存在竞争实力不强,仅处在云南省内民办高职院校中游;学科特色不凸显,科研水平低,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师资队伍稳定性差、体制优势不凸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组织文化建设薄弱,现有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学校发展。
  
  要突破这一困境,保证云南EN职业学院适应新时期的外部环境,实现其发展,就需要从组织文化入手,重构云南EN职业学院的组织文化,从自身最内部、最核心的进步和发展,带动学校管理,教学提升,实现其竞争优势,打造其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达成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和企业长青的经营目标。
  
  通过本研究,因为是在云南EN职业学院真实的内容上起步和推动的,很多内容和观点及结论都能反映出以EN学院为代表的民办高职的一些真实状况,所以不但可以为云南EN职业学院的组织文化建设提供直接帮助,而且其成果也能为同类型的高职院校的组织文化建设提供直接借鉴。
  
  基于高职、民办高职的组织文化建设的研究内容在国内开展的还不多,而且大多数结果属于诊而不断,仅对组织文化进行测评,未尝试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建设、重构方案或思路。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民办高职院校组织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案例支持。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
  (一) 国外学者对“组织文化”的研究.
  (二) 国内学者对“组织文化”的定义.
  二、关于“组织文化”测评的研究
  (一) 国外学者对“组织文化”测评的研究
  (二) 国内学者对“组织文化”测评的研.
  三、关于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建设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 容
  二、采取的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三) 问卷调查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第一节 对立价值观模型分析.
  一、对立价值观模 型的前身--价值 冲突模型.
  二、对立价值观模型分
  三、对立价值观模型下的的四种主要文化类型.
  (一) 等级(控制)型文化.
  (二) 市场(竞争)型文化
  (三) 部落(合作)型文化
  (四) 委员会(创造)型文化.
  三、对立价值观适用性分析.
  第二节  OCAI量表的应用.
  一、OCAI量表的整体分析.
  二、OCAI信度及效度分.
  第三节  其他组织文化分析工具及体系对比.
  第四节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组织文化建设的相关研
  
  第三章  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现状
  
  第一节  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简介.
  第二节  云南EN职业学院发展历程.
  第三节  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现状简述
  
  第四章  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测评
  
  第一节  组织文化主要测量维度和使用模型的选定.
  一、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测评的确定
  二、0CAI量表针对本研究的适应性调整
  (一) 主要特征的测量(组织像什么)的调整.
  (二) 组织领导的测量(组织的领导能力)的调整.
  (三) 员工管理测量的调整.
  (四) 组织内部黏性(凝聚)测量的调整
  (五) 战略重点测量的调整
  (六) 成功标准测量的调整
  第二节、对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测量与诊断
  一、OCAI量表的测量过程.
  二、0CAI 测量数据归纳
  (一) 云南EN职业学院整体组织文化轮廓的绘制.
  (二) 云南EN职业学院六个文化属性轮廓图绘制及分析.
  (三) 云南EN职业学院当前和期望的文化轮廓图.
  (四) 不同角度的组织文化轮廓图对比.
  (三) 0CAI测量数据综合分析.
  
  第五章  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从0CAI量表识别出来的问题的分析
  一、组织文化现状映射的组织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 其组织文化在行业特性角度显现出来的问题.
  (二) 其组织文化从员工队伍结构角度显现出来的的问题
  二、导 致云南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基于OCAI量表数据后访谈结果概括
  
  第六章  云南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组织文化重构的流程
  第二节  组织文化重构的内容
  一、共识评价标准的确立
  二、基于OCAI测量数据的内容的识别分析.
  三、组织文化重构的内容
  第三节  组织文化重构的保障.

  第四节  对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重构的结论与展望

  从民办EN职业学院组织文化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民办高职教育在整个发展历程中经历种种坎坷,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或相对容易解决,反而埋入组织文化深层的隐患缺将成为其未来某个时间点爆发的致命隐患。现行民办高职院校的建设,大多依旧停留在制度层面,可我们知道,这是远远不够而且无法彻底决绝问题的。

  对民办EN职业学院来说,通过组织文化重构,建立符合其自身的新的组织文化,才能有效弥合团队内部的割裂实现融合统一;以文化为先推动发展,其方向与路线才可保证不会偏离;以文化为驱动和主导,才能使自身战略贯彻落实到位。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与兼顾社会责任重寻找到新的平衡,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当中,践行自己的使命。这需要强大的组织号召力来保证,也需要高效的组织效率来推动,这就需要一个以团队为先、敢于担当且努力开创,重视效益且精简高效的文化氛围植根心中。

  民办高职院校在其发展中面临很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他们很多是由于对组织文化建设的忽视和缺失造成的,有的已经导致严重的后果。其实从本文的研究当中可以发现,很多矛盾的化解本身依然需要依靠组织文化的参与与作用。

  在面对未来的发展与挑战的过程,众多的高职院校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民办高等教育,乘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运而生,发展至今已在中国国民高等教育系列当中承担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云南地区的民办高职教育,补齐了教育投资在西南地区不足的困境,为众多学子带来了学习的机会,践行了教育组织的社会责任。其同样的企业属性也为社会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洪流中来,为国家的伟大复兴站到靠前的一线。民办教育在运行的过程当中,相较于外部素造成的困境,他们更多的会倒在内部机制造成的危机当中。当面临外部困境时,团结协作上下一心,尚有克服的可能,可是内部危机的爆发却必然伴随着分裂和混乱,几乎再无翻盘可能。

  组织文化通过文化为变革提供意义支持,这样不仅能保证组织发展的延续性,又能通过建立一种象征体系、价值观和共同认可的规范重新将组织成员紧紧的团结在一起。能够从核心唤起整个组织的效率,并且不会被限制于某一个具体的时间段,健康的企业文化会引导员工与组织之间建立共生、协同的关系,能够近似于生命一般焕发出其独特的而持久的生长意义。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