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生物技术论文: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质量控制对策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1-01-08 09:51

摘要

目的:总结微生物样品不合格的原因,探讨质量控制对策。方法:对378例不合格微生物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合格微生物的分布及原因。结果:在378份不合格样本中,痰样最高,占38.1%,其次是尿样,占29.6%,血样,占20.1%。痰和血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采样操作不规范,而尿和粪便样本的主要原因是样本污染。不合格样本378例的四个主要原因:抽样操作不规范174例、污染样本160例、未及时送检32例、条码错误12例。结论:微生物样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取样操作不规范。因此,有必要加强医务人员对微生物样品采集和运输的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微生物样品的质量。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痰液标本;尿液标本

前言

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生物检测技术已成为临床感染诊疗的重要依据。作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第一步,标本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的目标是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一般来说,微生物标本中存在许多不合格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密切相关,不仅影响临床诊疗的发展,而且带来了明显的医疗资源消耗和浪费。质量控制能有效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微生物实验室的目标是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检测信息,使他们能够对患者的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样品采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培养物中致病菌的检出率,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研究微生物样品的不合理因素和质量控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发现的378个不合格微生物样品的原因,并对样品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讨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微生物标本48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78份(7.88%)不合格。

1.2不合格标本采集标准

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运输标准,不合格标本种类分为:
(1)采集不足。如果采集量太小,阳性率会大大降低。一般采血量为培养基的1/10~1/5,对于40公斤的成人,应从每个培养瓶中采血8-10毫升;对于新生儿和1岁以下儿童重量小于4kg,应采0.5~1.5毫升。应将16岁儿童视为每年添加1毫升,低于此标准者将视为不合格。
(2)样品收集容器不合格。如痰,尿,胸腔积液等标本,不要使用无菌容器。
(3)患者身份不清,信息不全。由于患者姓名,标本来源,采集地点,送检时间及相关临床资料未包括在内,由于变更,难以识别。
(4)标本未及时送检。常规培养样品应送检2小时以上,4℃冷藏24小时以上,导致样品未及时送检干燥。

2  结果

2.1不合格标本的类型

在378份不合格样本中,痰样最高(38.1%),其次是尿液样本(29.6%)和血液样本(20.1%)。见表1。
表1  378例不合格标本类型(n,%)

标本类型 例数 百分比
痰液 144 38.1
尿液 112 29.6
血液 76 20.1
粪便 26 6.9
分泌物 16 4.2
无菌体液 4 1.1

2.2不合格标本的原因

痰和血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采样操作不规范,而尿和粪便样本的主要原因是样本污染。不合格样本378例的四个主要原因:抽样操作不规范174例(46.0%);污染样本160例(42.3%);未及时送检32例(8.5%)。条码错误12例(3.2%)。见表2。
表2  378例不合格标本的原因[n(%)]

标本类型 不合格原因 例数
痰液标本   144
  取样操作不规范 78(54.2)
  标本污染 42(29.2)
  送检不及时 18(12.5)
  条码错误 6(4.2)
尿液标本   112
  取样操作不规范 50(44.6)
  标本污染 62(55.4)
血液标本   76
  取样操作不规范 44(57.9)
  标本污染 32(42.1)
粪便标本   26
  标本污染 20(76.9)
  条码错误 6(23.1)
分泌物标本   16
  送检不及时 14(87.5)
  标本污染 2(12.5)
无菌体液标本   4
  取样操作不规范 2(50.0)
  标本污染 2(50.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的重要性。本研究对378个不合格标本进行了分析。痰标本不合格最高,占38.1%,其次是尿液标本,占29.6%,血液标本,占20.1%。痰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采样操作不规范,其次是检验不及时。对痰培养的要求比较高。收集痰标本时,如果医生的解释或解释不清楚,病人将无法正确理解保留方法。例如,患者在自己取标本时,不会咳出肺部深处的化脓性痰,特别是老年患者不能区分唾液和痰,很容易造成取样不合格。收集痰标本的最佳时间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第二次痰应在上午收集。运送不及时的原因是标本通常由护理人员在采集后运送到实验室。然而,由于护士往往要考虑多项任务,不能随时待命,或医院不培训护士,样品通常在送到实验室时干燥,测试结果大大减少。尿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样品污染和不规范的取样操作,分别占55.4%和44.6%。不合格样品(0.0%)与不合格样品比例为0.0%。仍有部分医务人员未认真进行无菌操作,未从导管插入患者的尿液采集袋中采集尿液样本,部分门诊或急诊患者在取中流尿液时未仔细清洗尿道口和外阴,造成尿液样本污染。长期以来,一直有相关规定。采集尿液培养标本前,应要求患者清洗外阴,取中尿,并在1小时内送检标本,确保实验室能完成检验。接种2小时内,不能及时检验或接种的尿液培养基应在4℃冷藏箱内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得超过8h。
然而,由于各种临床原因,尿液样本的接种和运送不顺利,导致尿液样本受到污染。不合格血样主要由操作不当和污染引起,分别占57.9%和42.1%。采集时间错误,样本污染是导致血样污染的主要原因。发热前30-60分钟未采集血样,患者使用抗生素时未采集血样。此外,医务人员在采集血液培养样本时,没有按照三步消毒法严格消毒皮肤,造成样本污染。粪便和分泌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采集的样本没有及时送去检测,大大降低了病原体的检出率。这些都与缺乏对提交微生物标本的重要性的认识,缺乏必要的微生物标本收集和运输知识有关,往往导致实验室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失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良好的支持。此外,由于少数医务人员缺乏责任心,医院培训不及时,无菌容器将不再使用,条形码和条形码错误将被随机和手动纠正。这些因素对提高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缩短报告时间有负面影响。
标本采集是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过程中的第一个过程。样本采集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有利于患者及时,有效,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以上样品不合格的原因,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控制微生物样品质量:(1)加强检验科检验人员的专业培训,将无菌操作技术纳入医院岗前培训。医务人员,并定期组织相关医务人员对操作技能和样本采集过程进行评估,检验培训效果。(2)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指导,加强护理人员和其他送标本人员的培训,增强及时送标本的紧迫感,并认真监督检验。在培训过程中,应强调及时交付微生物样品的重要性,以确保微生物的收集时间和方法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测试。(3)为了协助病人收集标本,作为日常护理的一部分,应从解释注意事项开始,逐一协助病人收集标本。分析前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各环节应妥善处理,确保试验样品合格率。(4)检验部门应当建立严格的标本接收制度,及时详细记录不合格标本。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有问题的样品,必须及时记录不合格样品的详细原因和样品来源,培训不合格原因的收集知识,加强联系。所有检验完成后,请按相关程序移交给相关部门处理,以防止在今后的检验中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督促广大医务人员从思想上重视标本采集工作,从而降低标本合格率,促进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各种原因可能导致微生物样品不合格。通过做好培训,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为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标本采集提供科学指导,提高标本采集质量,保证实验室检验的顺利进行。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