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知识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18 15:26

摘要:知识分层是按重要性和难度划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强的针对性。以“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课为例,将知识分层的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都有正面效果。因此,知识分层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知识分层,深度学习,生物课堂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把全部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容易忽略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真正留给学生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时间很少,导致学生只能进行浅层的学习,无法深入地构建自己的经验体系。知识分层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改进和精简,也是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一种策略。笔者以“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课为例,尝试了应用知识分层教学进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探究。

  一、知识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始于1868年美国教育学家哈利斯提出的“活动分团制”,即通过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层,并分别安排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随着分层教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形式不断多样化,已经从最初的能力分层演化出学科分层、目标分层,到最近三年出现的知识分层,理论和实践均日趋完善。知识分层教学是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的重要度和难度将教材知识分为三个等级,即容易或一般重要、一般难度且较重要、难且非常重要,其中难度的分级是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进行的,然后基于知识分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知识分层教学的基本流程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疑难点拨、巩固小结、课堂反馈,即教师讲授的重点是难且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容易或一般重要的知识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一般难度且较重要的知识让学生合作完成,以达到培优、育中、扶差的教学效果。

  二、知识分层的方法

  (一)分层的依据

  知识的分层是依据知识的重要度和难度构建知识的等级。重要度是指教材知识的重要程度,难度是指学生学习起来的困难程度。教师在对知识进行分层时,首先要根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的要求,将知识划分为一般重要、较重要、非常重要三个等级。这三个等级分别对应课标中的了解水平(Ⅰ级)、理解水平(Ⅱ级)和应用水平(Ⅲ级)。 [1]其次,根据知识的重要度,结合布鲁姆“脚手架”理论编制诊断测试卷,检测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从而了解学生不完整理解的知识、浅层性理解的知识、不确定性理解的知识和错误的观念,将知识按照容易、一般、难三个等级进行划分。最后,综合知识的重要度和难度,将知识分为甲级(容易或一般重要)、乙级(一般且较重要)、丙级(难且非常重要)三个等级。[2]

  (二)分层的步骤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课为例具体说明如何进行知识分层。

  首先,对该课的知识进行分层。新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要求为: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与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的具体要求为:简述核酸的种类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简述组成DNA、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化学成分的区别;简述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综合新课程标准和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笔者提取了其中的可操作性行为动词,确定了知识的重要度:简述核酸的种类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Ⅰ级,一般重要;区别DNA、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以及化学组成成分,Ⅱ级,比较重要;简述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Ⅲ级,一般重要。

  其次,在布鲁姆“脚手架”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重要等级图编制诊断测试卷,检测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一般重要的知识点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检测,较重要知识点的检测通过提供相同题干不同层次问题,从而了解学生不完整理解的知识、浅层性理解的知识、不确定性理解的知识和错误的观念。[3]检测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填写好学习性自我形成评价表,并根据学生自我评价结果和检测分数来确定知识难点(容易、一般、难)。综合知识的重要度和难度,笔者将知识分为了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

  三、基于知识分层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本节知识进行分层,笔者确定了本节教学大部分的时间主要是用来解决较重要的知识点,即让学生能正确区别DNA、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以及化学成分。

  (一)课前自学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态度对自主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提前告诉学生自学的检测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以此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多样,如阅读课本、观看微课、画概念图等。自学阶段后,教师通过诊断测试卷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确保学生不但可以获得学习反馈,还可以获得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引导性材料,为接下来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二)合作探究

  该部分解决的是乙级(一般且较重要)知识。“DNA、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以及化学组成成分”也是学生易混淆和丢分的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已经知道了核酸的种类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二者的中文名称猜测两者的区别,再展示两种核酸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简图,辅助学生区别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以三人为一组进行“你画我猜他写”的小游戏帮助学生正确读写和记忆DNA和RNA中的碱基种类。最后,小组通过卡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合作探究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数目。教师在整个过程起的是引导、表扬和纠正的作用。

  (三)疑难点拨

  该部分主要解决的是丙级(难且非常重要)知识,以及诊断测试题中大部分学生丢分的题目,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本节课的丙级知识为:“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但为什么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教师要在课上引导学生利用小组组成的脱氧核苷酸和其他小组组成的脱氧核苷酸组成脱氧核苷酸长链,观察组成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的区别。对于诊断测试题中大部分学生丢分的题目,教师可以采取先请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讲解,再结合例题解决学生的共同漏洞的方式进行讲解。

  (四)巩固小结

  以上的教学环节是分层次展开的,主要解决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问题,没有过多关注知识间的联系。但是,各层次知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建立知识之间的有机结构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巩固小结环节中,教师必须重视各层次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可以利用概念图或者思维导图揭示各知识间的关联,从而形成知识网络。这种有序的知识结构网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保持,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生物思维和培养生物问题的解决能力,使其认知结构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4]

  (五)课堂反馈

  教师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完成当堂测试题,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效果。该环节内容要尽可能精简,主要是针对学生课前不理解的知识以及错误观念的变式训练,以实现一堂知识一堂清。

  知识分层教学遵循了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同时更切合课堂的实际教学现状。在知识分层教学中, 学生通过课前诊断测试基本完成了对不重要且简单的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把重点放在重要且有难度的认知活动上,一方面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简了教学,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重难点的深度学习,有利于构建更加高效的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
  [2] 曾小露.知识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16.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