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基于逻辑学探究“布施”对当代人在行为规范上的指导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16 10:11

摘 要:古时, 佛教徒们从事着以布施为主的各式各样的向善活动, 在不同时期给予受难者一定的帮助, 相应的也稳定了社会秩序。如今, 佛教的布施观念持续地影响着当下众多的人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为新时代的和谐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促使人民乐善好施, 促进社会稳定、进步的发展。本文从逻辑学入手, 试图探知布施观在中国文化的认知过程中的发展, 挖掘布施观对当代人的影响, 并探究了“布施”对当代人在行为规范上的指导。

  关键词:逻辑学; 布施; 文化认知;

逻辑学

  一、布施的含义及意义

  佛教认为, 能将一切有情人自生死烦恼的此岸摆渡到涅槃解脱的彼岸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合称为六度。六度属菩萨行业或事业, 布施则为六度之首。布施在佛教的许多经典中都出现过。佛教认为, 为帮助众生减少饥、寒、贫、病等痛苦, 应行布施, 且应该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来施舍相应的物品。此外, 佛教还认为, 无畏施和法施可以让众生获得智慧, 以此消除因无明贪执造成的烦恼。在这样的文化信仰下, 布施这一观念指导着当时人们的“行”, 同时, 这样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思想的延续。

  1. 布施的含义

  布施又名布施度、檀波罗蜜、檀度、施度, 即以自身所有来普施众生。所表达的是用自身来奉献他人之意, 也是人生修行的六种方式之一。佛法教导:“只要人们能够做到布施, 就可以积善德、种善因、得善果;你布施什么, 就会得到什么;你布施得越多, 得到的越多。” (1) 就如同“得”便在“舍”的那一瞬间, “舍得、舍得, 有舍才有得”。布施分为三种:财施、法施和无畏施。 (2) 佛教中的布施就是要众人在对他人进行施舍的过程中, 抑制自己内心的贪念, 从而获得智慧、获得快乐。三种布施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第一种财施, 可分为两类:内财施和外财施。内财施指通过自身, 以至整个色身施于众生, 就如释迦牟尼割肉喂鹰。而外财施则是以自己所拥有之物施舍于他人, 使其不再受苦。第二种法施, 其以清净心为人宣说如来正法, 令闻者得法乐, 资长善根之功, 可以帮助一个人在理性上正确地认识事物。第三种无畏施, 即安慰众生之惧、之苦, 帮助他们勇敢面对。然而, 法施较财施为胜。佛教理论家宗格巴认为, 财有尽时, 法则无尽;财只对人现在有利, 法之利益影响长远;财施无益于受者的开悟, 法施能令闻法者速发菩提心。 (3)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 不仅是“身”在行动、“心”和“意”也应与之结合, 一起行动起来, 如此, 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

  2. 布施的意义

  佛教的布施有两层意义, 一方面从施者方面来说, 是希望施者在此过程中可以积攒福德, 消除贪、嗔、痴, 以获得智慧与快乐。另一方面则是从受者方面来说, 是给予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以此减少苦痛, 从而消除烦恼。因此, 布施是施、受双方都可以获益的过程。在佛教中, 布施位于众生成佛的六种途径即“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中的第一位, 也是最基础的修行方式。同时, 布施也是菩萨教化众生, 使其心向智慧的四摄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之首。不论是想减少苦痛和烦恼的一般人, 还是已觉悟的人, 布施都是自我净化和提升的最基础的过程。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 一直影响着各个层面的人, 在与中国本土的业报论、三报论、慈悲之心等思想结合和被解释后, 佛教的影响更加深入民心, 信奉的人越来越多, 也为中国人布施行善提供了一定的道德依据。这对当时的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也为人们的思想及信仰提供了新的支撑。因为在佛法修行的方法中, 布施也是最为简单易行的方法。老百姓虽不信佛, 不知“六度”或“四摄”, 但对“布施”“施舍”“化缘”等词并不陌生。可见, 对于平民行善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布施。如此, 促使更多的人有了布施行善的念想, 也指导着人们从善做人。

  二、布施的条件

  1. 布施之人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无有不能行布施者” (4) , 众生平等都能行布施, 不论其贫贱还是富贵, 善还是恶。施舍与否, 观其有无施心, 有行布施之心者, 花菜树木、柴米油盐……任何都能成为可施之物。若心中无施舍之念, 即使富可敌国, 也不会行施。佛教认为, 每个人都可以行布施, 布施应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纵观典籍, 在佛教发展早期就认为, 更应该帮助那些最应该得到帮助的穷人, 让他们布施他人来获得福报。所以, 佛教徒们偏向于向贫穷的人行乞, 如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大迦叶向贫婆行乞度其生天。但更多的佛教徒认为, 既然众生平等, 每个人都能布施, 而不是只偏向于穷人, 应给每个人创造积累福德的机会。而说到乞食制度, 目前泰国依旧保存着。泰国信佛的家庭, 早、午饭做好了, 出家人没有来化缘前, 锅盖也不敢打开, 出家人来了, 才打开锅盖, 或是提前用勺子在饭锅中心挖起装上一碗, 再把很好的菜装满等待化缘的出家人前来。再或, 僧人会在每日早晨太阳出来之时于菜市场进行行乞, 市场上的人都会将早已准备好的饭菜盛入僧人的钵中。

  佛教认为, 布施过程中, 不仅帮助了他人, 同时自己的身心也得到了改善。布施的“施”“受”双方在布施的过程中是在相互转换的。例如, 阿难向穷人行乞, 在这个过程中, 阿难为穷人创造了布施的机会, 而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供养, 同时也为穷人积攒了福德, 穷人有了布施的心、行了布施, 那么精神上便不再贫困。布施时也应该抛开世俗的眼光, 不考虑行乞者的来意是善还是恶, 是否值得同情, 是否会回报施者等。如此, 便能放下世俗标准判断, 做到平等的布施。

  2. 布施之心

  佛教布施理论认为, 布施不仅是“身”在动, “心”也是在行动的。而布施的“心”就更加重要。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中提到:“心有三种, 若怜悯、若恭敬、若怜悯恭敬。施贫穷下贱及诸畜生, 是为怜悯施。施佛及诸法身菩萨等, 是为恭敬施。若施诸老病贫乏阿罗汉辟支佛, 是为恭敬怜悯施。” (5) 即在布施时, 应对不同的受者持三种心态, 遇弱要怜悯, 望其生活可以在布施中得以改善;遇修行者, 要有赞叹恭敬之心;遇年老孱弱的修行者则要既恭敬又怜悯。

  此外, 佛教还倡导欢喜感恩, 即行乞者为布施者提供了积攒福德的机会。所以, 布施者应当心生欢喜并感激行乞者。此外, 佛教经典中还提到过随时施、如法施等, 都是在强调布施过程中需剔除杂念妄想, 方可增进自己的福德与智慧, 改善、洁净自身。其中也有“布施”并非出于悲敬之心, 与布施的真实意图仍有所偏差, 大致认为有七种:第一种为随至施, 指施者并非自愿帮助他人, 而因行乞之人不便拒绝而勉为其难进行布施。第二种为怖施, 指自身的财物、名位、生命等受到威胁, 害怕失去它们而希望通过布施来消灾免难。第三种为报恩施, 指曾受他人恩惠, 为报恩而行布施, 如同抵消以往所欠。第四种为求报施, 指用行布施来获取别人的报答或帮助。第五种为习先施, 指沿袭旧俗而行布施, 自己并无此意。第六种为希天施, 指望得到庇护或死后可通往极乐世界而行布施。第七种为要名施, 指为了个人美誉而行布施。这七种布施现世间多有发生, 身边的例子比比皆是, 虽也会有一些功德, 但已远离布施的本意。

  3. 布施之果

  佛教布施外在的表现是为了减少受困者苦楚, 使其身心安乐, 同时, 也让布施之人能洁净、改善自我。然而, 更深远的结果则是望受困者能够自发地探寻智慧, 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同样去布施他人。佛教的布施观是注重布施实践给布施者和受施者彼此带来的身心成长:对受者来说, 可以减少痛苦、烦恼, 开始寻求人生的智慧, 获得感恩之心, 同样也去帮助他人;对于施者来说, 可以减少对物质的贪婪, 心灵可以得到洗涤, 不断地修行以此获得欢喜、智慧以及更多的福德。布施的整个过程对于施、受双方都是有益的, 帮助他人不仅是一种有道德的行为, 更是每一个人平等拥有的一种权利, 一种净化内心、减少烦恼、增长智慧、增进见知的一种权利。同时, 布施的过程中也促使社会、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加友善、稳定。

  三、布施对当代人的影响

  布施文化的不断延续, 在给当下的人们提供思想支持的同时, 也表现出这类文化独有的逻辑思维, 这不仅是对布施观的继承, 更是对其的发扬。如今, 佛教的布施思想依旧影响着许多人去从事慈善事业, 为新时代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信念依据, 也为人们在乐善好施的过程中提供了思想帮助, 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另一种体现。然而, 随着时代的改变, 人们的布施观也如同逻辑学的发展一样, 每个时期有其独有的逻辑形式, 不变的则是对美好社会、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向往。布施在当下的发展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1. 敬弱者

  既然人人都可以布施, 那么自然就不存在等级、贫贱富贵之分, 不再因世俗的评价标准而妄图给任何人、事、物贴标签, 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和权利去行布施, 那么趋于弱势的一方从布施的那刻起有了怜悯之心, 他便强大了起来。同时, 弱者、苦难不幸者也得到了尊重, 因为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权利去帮助别人, 即使只是给人一个微笑, 一句爱语、赞叹, 甚至一分欢喜, 都是一次布施!同时, 每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给别人创造布施的机会, 给予别人积累福德的权利, 人们不再将等级、财富、健康作为是否能布施或得到布施的条件, 因为人人平等, 弱者和强者同样值得尊重。在布施的过程中, 布施双方都是平等的关系, 反对居高临下和贡高我慢的施舍。并且, 佛教在倡导布施时, 要求心存感激、平等待人, 将弱者看作有价值的存在, 获得“此善知识今受我施, 除我悭贪恶趣过失”的感悟。 (6) 在这个意义上, 现代人更应该尊重弱者, 对他们抱有感激之心, 更加提倡关爱社会弱势人群, 因为正是他们时时提醒着人们要心生怜悯、发行善之心。所以, 要尊重弱者, 他们时时考验着每一个人, 是世道人心的试金石。

  2. 促和谐

  《杂宝藏经》中提到了7种施因缘 (7) , 即眼施、颜施、言施、身施、心施、床座施、房舍施等, 都与财物无关, 但依然可以施与他人。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 一个微笑、一句敬语、赞叹, 一分欢喜与关心都将给彼此的交往带来莫大的益处。布施让人们的言、行、举、止都变得友善, 身体力行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一同投入到助人的行业中来, 不仅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 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升, 精神世界得到了丰富, 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缓解, 社会各阶级之间也会变得和谐、融洽。在学者蔡曙山提出的认知五层级 (文化认知、思维认知、语言认知、心理认知、神经认知) (8) 中, 文化认知作为最高层级指引着人们的思维、语言和心理。换句话说也就是指导着人们的“心”与“行”。当社会充满着“布施”的文化氛围, 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这种观念, 那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 甚至人与大自然之间在一定程度上都将是和谐的良性发展。

  3. 保稳定

  若人人皆有布施之心, 行布施之理, 那么得到帮助的弱者会越来越多, 而怜悯之心也会时时存于人心, 感恩之心也会遍布大地。并且, 在帮助弱者为其提供帮助时, 还需要关注受到伤害的心灵, 给其勇气和信心走出困境, 而这也正是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所缺失的精神保障。当佛教的布施遍及于此时, 受施者能得到心灵上的帮扶, 感到怜悯之心, 升起感恩之心, 也加入到布施的行业中来, 去帮助那些曾经和他一样也需要帮助的人。弱者在布施中得到了帮扶, 而行施之人也得到了回馈社会的机会。如此,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阶层之间的差距, 保障社会稳定。

  布施不仅仅是一种向善的宗教行为, 布施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倡导的道德理念, 乐善好施, 更是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增进社会和谐的需求。当今, 人们更应该具有布施的心, 因为在这样的思维引导下, 属于我们自身文化的逻辑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社会的高速运转, 人情变得冷漠, 人际交往也被科技取代变得冰冷。这个世界变得淡漠, 连一个诚挚的微笑都变得陌生。于此, 真心期望布施能助世人积累福德, 望怜悯、感恩之心永存于心。同时, 也期望属于本文化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扬。

  注释
  1 童远忠.论慈善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科学·经济·社会, 2009, 27 (2) :53-61.
  2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4.
  3 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M]//大正新修大藏经 (8) , 883.
  4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 1992:882.
  5 龙树.大智度论[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5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 1992:147.
  6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 1992:886.
  7 大正藏 (第4册) ·旧杂譬喻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3.
  8 蔡曙山.论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J].学术界, 2015 (12) :5-20.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