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马克思主义论文:《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观点和对党员的启示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1-04-29 09:39

  摘    要: 在历史浩瀚的洪流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其中最璀璨的一片星空,其中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走出了乌托邦的荒野,变成了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所有着作中,《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于“自由人的联合体”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进行马克思主义阐发。立足原着的基础上,品悟《共产党宣言》对党员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政党; 理想信念;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作为党员应积极响应习近平号召读原着、学原文、悟原理,在经典中发掘关于新时代的理论价值。

  一、《共产党宣言》的产生背景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2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篇纲领性的经典文献,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一)写作的时代原因

  伟大理论的产生自然有伟大的时代作为助推剂并回答时代的需求。当时的历史条件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在当时,西欧许多国家已经从工厂手工业跨入了大工业阶段,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国和德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建立使得生产技术不断革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也带动了海陆交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交通运输推动新思想新学说的广泛传播,当时的人们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对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有了科学的认识。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观点和对党员的启示
 

  第二,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生产也随之越来越社会化,但生产资料的持有者仍是少数的私人资本家。资本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提高竞争力,一方面,不断改善技术装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数量,实现了“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压低工人工资,排挤工人,进而形成产业后备军。这些举措导致社会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严重缩水,形成“贫困积累”,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1825年,英国爆发了首次经济危机,自此每隔八至十年就周期性的爆发。继1836年英法经济危机之后,1847年的经济危机几乎波及欧洲各国。在此期间,商品生产过剩,企业大量关闭,失业增长,工资下降,资本家为减少损失,力图把危机带来的损害转嫁给工人,这给工人带来新的巨大灾难。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任务。

  第三,工人运动的兴起不仅引发了技术革命,还引发了一场社会革命。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1848年英国宪章派开展的宪章运动、1844年爆发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这三大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使人们认识到无产阶级是彻底革命的阶级,但也暴露了其缺乏先进思想理论武装的弱点。

  (二)写作的直接原因

  由于缺乏先进思想理论的武装,无产阶级的革命节节败退,社会的动荡不安,使不少思想家开始思考,如何结束当前动荡不安的局势,两个阶级的斗争到底要怎样才能结束。

  在这个社会前提下,1847年初,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工人运动中亲自参与,且有很大影响力,正义者同盟的工人组织邀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来加入他们,他们是一些被德国工业革命影响而出逃流亡的工人和手工业者,他们对资产阶级恨之入骨,目标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英国伦敦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等种种原因,只有恩格斯参加了会议,会议中,恩格斯说服工人,把正义者联盟改成了共产主义者联盟,并把“人人皆兄弟”的口号改成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847年11月—12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同时参会,会中他们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并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纲领。后来,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这个纲领就是《共产党宣言》。这就是《共产党宣言》的直接写作原因。

  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初版的《共产党宣言》正文共分为四章。从1872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的再版又分别撰写了七篇序言,这七篇序言与四章正文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构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完整文本。

  (一)《共产党宣言》序言

  七篇序言集中阐述了《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基本思想、意义,说明对待《宣言》的态度和方法,并结合《宣言》发表以后的国际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宣言》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了。”1这段话强调了对待《宣言》要有科学的态度,对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于人们理解和学习《宣言》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883年,由于马克思的逝世,另外一篇德文版序言则是由恩格斯独自完成的,在这篇序言中,恩格斯第一次对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作出了总结:“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再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2这段话清晰深刻地说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也说明了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同时,强调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紧迫性,消除阶级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是资产阶级社会必然发展的结果,资产阶级社会必将走向无产阶级社会,实现人的解放。

  (二)第一章:两个不可避免

  第一章是《无产者与资产者》,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通过分析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加以说明,最后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阶级分析方法和阶级斗争理论,得出了“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结论。通过叙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揭示了现代资产阶级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也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变革的产物,《宣言》在肯定资产阶级发挥自身的历史推动作用后,从根源上揭示了资产阶级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社会化大生产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但由于生产过剩所造成的危机不断以周期性爆发,说明了资产阶级已经无法容纳它自身创造的财富了,所以,资产阶级的灭亡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发展和历史发展的结果,但资本主义的灭亡并不会自行消灭,它要通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实现。由于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无产阶级越来越降低到了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他们既没有东西可以占有,也没东西可保护,因此,无产阶级迫切得到解放。起初,无产阶级的直接目的是经济利益,他们只是小规模的攻击生产工具,毁坏有竞争力的外国商品。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人数不断增加,大家的工资和生活状况也越发一致,这使得工人的斗争形式由分散逐步走向联合。尽管工人阶级斗争还是以经济斗争为主,但最主要的是培养了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的能力。最后,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受到锻炼的无产阶级具备了政治战斗的丰富经验,同时随着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特别是有理论素养的人也被迫降到了无产阶级行列。有了理论上的武装,这时,无产阶级就由自在阶级上升为自为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是一个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这说明了无产阶级最富有革命性,且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三)第二章:两个彻底决裂

  第二章是《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主要论述了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论述了共产党的基本性质、特点、纲领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有力地回击了资产阶级攻击共产党人和共产党的谬论。“两个不可避免”是无产阶级必须要掌握并运用到实践中的历史规律。只有坚定地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彻底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才能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历史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二章中强调说明,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在对如何消灭私有制的问题上,《宣言》中对其有了具体论述:首先,所有制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3这就告诉人们一切所有关系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历史的,是变动的,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所以,时刻不能脱离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要以历史的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另外,《宣言》在理解私有制时,提出了另外一个前提,即私有财产分为两种性质,一是自己劳动所得,二是“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3,这是产生贫富对立、两级分化的根源。靠劳动挣得的私有财产是维护个人自由独立的物质基础。

  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提出了许多谬论来攻击共产党人,如“私有制一旦消灭,一切活动都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等。《宣言》对其进行了反驳,并指出了“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4说明了意识形态是要为政权服务的。

  (四)第二、三、四章:共产主义及其实现过程

  《宣言》中首先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先进的政党,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另外,这段话也说明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是需要分阶段性的。

  最后,说明了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区别,共产党员是时刻扞卫工人阶级利益的,共产党是始终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站在时代前列,推动社会发展的,没有走停滞倒退的老路。同时也表明了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又全面。

  三、《共产党宣言》对党员的启示

  (一)树立信念、坚定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必备素质

  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树立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怀揣着对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心在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宣言》中最后表明“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6并公开宣称:“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是对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最坚定最简单的表达,是对人类前途命运最真切的关怀,将共产党人的无私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的必备品格

  《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7在描述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作用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一味的指责、批判,而是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首先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又系统地阐述了资产阶级带给无产阶级和社会的沉重灾难。《宣言》中的共产主义理论是在批判和汲取各种社会流派的思想的基础上探索形成的,是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表明了无产阶级的立场及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目的。这种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正是党员必备的品格。

  (三)看清大势、保持定力是共产党人的必备能力

  历史的大树总会有些枝杈,但作为共产党人必须看清大势,抓住主干,把握发展的大趋势,才能具有高度的战略定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应该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过程中看清社会发展的大势,不为任何外界的诱惑所迷惑,不被前进中的任何风险吓倒,保持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战略定力。上个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但中国共产党看清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坚信马克思主义,使中国没有被历史的分流裹挟,平稳渡过了一次又一次历史的考验。《宣言》是共产党人第一份党纲,在阐述资本主义终究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同时,也时刻警示人们要时刻看清历史大势,在复杂纷乱的国内外形势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

  (四)脚踏实地、站稳立场是共产党人的必备精神

  共产党人的立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共产党人的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宣言》中并没有把共产主义事业与人民割裂开来,而是把两者结合,把人民的力量当作是共产主义事业的主要力量,把共产主义的事业当作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科学的飞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合格党员不仅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遥远而漫长的过程,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在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社会主义的完成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因此,党员作为人民的先锋队,必须脚踏实地,切实做好每一件小事,而这些不断累积起来的小事势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力助推剂。除此之外,党员的立场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党员立场不稳,犹豫不决,不能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那迟早是要犯错误的。只有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与人民站在一起,时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

  注释

  1中共中央党校.马列着作选编[M].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209.
  2中共中央党校.马列着作选编[M].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210.
  3中共中央党校.马列着作选编[M].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221.
  4中共中央党校.马列着作选编[M].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224.
  5中共中央党校.马列着作选编[M].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226.
  6中共中央党校.马列着作选编[M].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234.
  7中共中央党校.马列着作选编[M].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212.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