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郑珍母教思想中的“尚拙朴”教子观探究-985毕业论文网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20 08:58

摘    要: 郑珍母亲黎氏教子为人处世以传统、简单、朴实为准则观念, 是“尚拙朴”教子观, 具体体现在她教子如何与人相处, 如何为学做事, 如何观人阅世等方面。深入探究, 可以发现郑珍母亲黎氏“尚拙朴”教子观念深植于农耕文明土壤, 蕴含朴素人生智慧哲学, 展现慈悲为怀的精神世界。郑珍母亲黎氏“尚拙朴”教子观念凸显传统之朴、彰显人性之善、展示家风之美。当今社会风气普遍浮躁, 倡导“尚拙朴”的家教、家风有切合实际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关键词: 郑母黎氏; 尚拙朴; 教子观念;

  Abstract: Zheng Zhen's mother's concept of teaching her children to behave according to tradition, simplicity and plainness is just the concept of being simple and plain, which is embodied in teaching her children on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how to learn and do things, and how to look at people and read the world, and so on. In the depth research, we can find that Zheng Zhen's mother's concept of teaching her children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soil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contains simple life wisdom and philosophy, and shows the spirit world of charity. Besides, Zheng Zhen's mother'concept highlights the simplicity of tradition,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beauty of family style. Nowadays, the general mood of society is impetuous, and it is necessary and realistic to advocate Zheng Zhen's mother'concept of teaching children.

  Keyword: Zheng Zhen's mother Li; being simple and plain;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children;

  郑珍 (1806-1864) , 贵州遵义人, 清代官员、学者, 字子尹, 晚号柴翁, 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道光十七年 (1837) 举人, 选荔波县训导, 咸丰年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 未行而卒。郑珍在经学、古文和诗词诸方面皆有建树, 颇具影响力, 时人将他和另一位贵州学者莫友芝并称为“西南大儒”。

  郑珍母亲黎氏, 贵州遵义人, 生于乾隆四十一年 (1776) , 系山东长山县知县、遵义着名教育家黎安理第三女。嘉庆庚申 (1800) , 黎氏出嫁本县西乡天旺里河梁庄 (今鸭溪镇) 耕读传家的郑氏家族, 与精于医道的郑文清结为夫妇。因生长、生活于诗书世家, 更兼经艰苦生活磨砺, 黎氏勤俭持家、相夫教子, 是一位极富中华传统美德的贤惠妇女。其子郑珍能成为沙滩文化代表人物、“西南大儒”, 且声名远播, 离不开她的精心培育。郑母黎氏从如何尽忠尽孝, 到如何与邻里和睦相处等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都给其子女正确的涵育与引导, 用郑珍自己的话说, “珍无我母, 将无以至今日”[1]P170。

  郑珍母亲黎氏亦是录入《清史稿·列女传》的两位贵州女性之一, 相关事迹还见于《郑珍文集》等文史资料。文集所收《母教录》, 是郑珍在与其母永诀之后, 筑庐守墓期间, 回忆母亲生前点滴所撰回忆录, 记载郑母黎氏音容笑貌、品格为人、教子之道等。文章拟对郑母黎氏母教思想中的“尚拙朴”教子观进行梳理分析, 以期在宣传中华优秀女性、弘扬传统母教文化等方面做一尝试, 求教于方家。

  一、“尚拙朴”教子观的主要内容

  (一) 教子拙朴的待人之道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势必会建立各种人际关系, 而人际关系的好坏, 关乎个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传统中国以农耕文明为基础, 人们安土重迁, 特别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郑母黎氏作为一位有教养的封建女性, 深谙人际关系之重要, 因此特别注意教育子女处人之道。与他人讲究方法、技巧不同, 郑母黎氏教子处理人际关系“尚拙朴”, 奉行拙朴的待人之道。

  首先, 与亲族拙朴相处。传统农耕文化环境下, 同宗、同族、姻亲往往聚族而居, 根脉相连, 特别重视彼此间血脉相通、同气连枝的情谊。郑母黎氏认为, “处兄弟妯娌, 常想若父母舅姑止我一人, 我未必不事事要做, 即无不和睦之理;又常想若遇兄弟妯娌或病或痿废, 我未必不饮食之、扶持之, 今尚能助我一二, 更无不和睦之理”。[1]P173可见对于处理亲族关系, 黎氏奉行贵和睦、肯吃亏、少计较的朴素观念。郑母黎氏不仅能处理好亲族关系, 更难能可贵的是颇受爱敬。郑珍曾好奇地问其母:“叔婶多矣, 何以于母都爱敬?”[1]P180黎氏答曰:“为嫂分既尊, 我不善言不善笑, 见叔等只肫肫款款与之接, 诚诚实实与之言, 一切闲是闲非总不理会。爱敬我或因此。”[1]P180封建大家庭关系复杂, 相处不易, 妇姑勃溪、兄弟阋墙、妯娌不和屡见不鲜, 郑母非但能与兄弟姊妹妯娌融洽相处, 而且还赢得大家一致爱敬, 实属难得。究其因, 俱在郑母心存厚道, 情系宽容, 肯吃亏, 能以诚待人, 为人着想, 不惹是生非。其方法并非特别巧妙, 只是一些简单、朴实的待人处世之道, 却收和睦亲族、受人爱敬之良效。

  与邻里相处, 郑母的教导更显出一种朴实厚道的大家气派。她教导郑珍说:“亲友间非有大故, 当委曲完全, 不可便破脸破相。试想生平与居处往来者, 能有几家?若因毫毛细事即断绝一家, 能够得几年断绝?”[1]P173她进而因事说理, “我昔年晒大钵酱, 一族人夜舀半去。晨, 告者非二。我应之曰:‘是晒减, 非人窃也。’他日过彼家, 彼欲观我知否, 即以酱食我。我尝之, 即曰:‘今年汝家酱, 味胜我制者。’其人释然。一物小事, 令我与彼即算了一生, 岂非不值?语云:‘吃得亏, 住一堆’”[1]P173。邻里比邻而居, 世代相依,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正因为关系密切, 邻里之间为鸡毛蒜皮而伤和气的事层出不穷。郑母黎氏对邻里关系认识高屋建瓴, 认为因小事与邻居争吵、不相往来、计较一生, 非常不值, 也影响邻里大义。郑母黎氏处邻以和为贵, 肯吃亏、愿装憨, 秉持厚道拙朴的亲仁善邻之道。

  如何与朋友相处, 郑母黎氏的教导一样秉持拙朴无华之道。对外出学习的子女, 郑母分外关心, 谆谆告诫:“汝往, 毋得罪了朋友请故”。[1]P171她首先让子女明白出门在外, 朋友非常重要, 不要轻易得罪朋友;其次, 让子认识到朋友中亦有贤或不肖者, 既要学会同贤者诚实相处, 也要学会与不肖者相交但不同流合污。郑母告诫郑珍:“汝贫人子而幼, 众人非有不得已, 必顾惜汝也。汝于贤者常亲之, 事事尽诚实焉, 于不贤者亦常亲之, 事事勿沾惹焉。如此则贤者乐教汝, 不贤者末从笞骂汝。汝虽远我, 不汝虑也。”[1]P171历经生活磨砺的郑母教子交友之道不免有世故之嫌, 却真实表达出母亲对出门游子的殷切关爱;办法虽拙朴简单, 却不失为明智之举。

  (二) 教子拙朴的为学处事之道

  郑母黎氏生长、生活于诗书世家, 因此她注意教子读书为学, 以传承家族文脉;教子刻苦读书之余, 也注意劝勉子女掌握多种生活技能。郑母黎氏教子拙朴的为学、做事之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倾力支持儿子读书。家境不算富裕, 郑母黎氏为换取儿子读书资费, 不惜变卖陪嫁首饰;[1]P175儿子想购书, 她想方设法, 倾其所有, 不惜变卖耳带金环来为儿子筹措买书的费用。[1]P175不仅如此, 郑母黎氏还不辞劳苦为儿子换取读书的费用和机会。“我一年每日三炊, 每夜两繀。薅插时常在菜林中, 收簸时常在糠洞中。终日零零碎碎, 忙得不了, 头不暇梳, 衣不暇补, 方挪得尔去读书。尔想此一本书, 是我多少汗换出来?焉得不发愤?”[1]P172家境清贫, 但郑母黎氏坚持一个朴素的理念:男儿当发奋读书为学。为此, 她不谈大道理, 只是身体力行, 用无声的大爱铸就了儿子学业的辉煌。

  为儿子读书创设良好环境。农耕文化背景下, 安土重迁深入人心, 非迫不得已绝不轻易迁徙。但郑母黎氏为儿子成才, 不惜迁居。郑珍好友、西南巨儒莫友芝撰写的《郑母黎孺人墓志铭》[1]P182, 详细地记述了郑母迁居一事。起先郑珍家居住的天旺里一带, 社会风气十分恶劣, 闹事成风, 厉嚣不绝。这样恶劣的社会环境, 郑母认为非但对儿子的成长、成才极为不利, 甚至会祸及子孙, 不利家族繁荣昌盛, 所以她萌发了迁居念头。加之郑姓族人中有不良善之人妄图滋生事端, 谋取郑家家产。于是郑母愤然决心迁居。嘉庆己卯 (1819) , 郑家迁到遵义东乡乐安里, 在郑珍外祖父家附近的尧湾租房居住。在这个山清水秀、民风淳厚、文士荟萃、耕读成风的环境里, 年少的郑珍在师友们的教育鼓励下, 健康成长, 勤奋苦读, 终于成为建树卓越、名满海外的大儒。

  教子朴素的读书为学的态度与方法。郑珍母亲特别注意教导儿子读书要珍惜光阴。郑珍因一次考试失利而十天没到私塾读书, 她母亲及时告诫他说:“汝再懊十日, 不成便与汝一秀才?却早虚过了十日也。”[1]P172郑珍曾向其舅父学习, 因离家较近, 考虑母亲早起较冷, 早晨先捡拾一束柴放在门外再去读书, 母亲知道后告诫他要珍惜早晨珍贵的读书时光:“晨气清明, 读书易记, 悟理易入。我起炊, 常近火, 不寒也, 毋若此误汝晨功”[1]P172。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为学不易, 珍惜光阴是从古至今成功为学的不二法宝, 郑母教导子女读书要珍惜光阴, 道理古朴简单, 却抓住了关键。

  此外, 郑珍母亲还告诫子女读书人要掌握多种生活技能, 这样才能真正立身处世。郑珍曾经代母纺织, 其母没有人云亦云的“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2]P6之歧见, 而是实实在在讲述读书人掌握多种生活技能的重要性。“读书人于本分事件件能得, 急时皆有受用处……谚曰:‘男无志纺棉花, 女无志走娘家, 顽惰子弟每以此借口, 于衣食事全不解得。倘一朝落泊, 去做那一件?”[1]P171为了让子女成为一专多能型的人才, 她还常以前辈读书之余勤于杂务的事例来教育子女:“先大人穷时课生徒, 每有间, 即登纺车, 膝上置书一册, 手目并用。线虽较粗, 日所赢可一人食”[1]P171。郑母看重学问, 支持子女读书为学, 却没有封建陈腐之见, 支持子女像先辈一样深入生活, 读书之余, 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郑母此种教育观点, 立足于生活实际, 接地气、不浮躁, 带有与乡土中国农耕文化相连的朴气。这样的教育理念比较接近生活, 避免子女成为“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同样是朴气之中见深刻、见高明的教子观念。

  (三) 教子拙朴的审美之道

  乡土中国, 鉴于人们与土地之间的紧密关系, 人们为人处事、审时阅世奉行拙朴观念, 拙朴被奉为做人之本分。郑珍母亲一生守望田园, 教子观人阅世奉行拙朴的审美之道。

  首先, 郑珍母亲教子吃穿用度皆以朴素为美。她教子衣着要注意整洁, 但不必崇尚华丽, 应以简单朴素为美。“语曰:‘人是桩, 靠衣裳’, 何若拖衣落饰, 招人作贱。惟不可讲究华丽, 为有识人所轻厌也。”[1]P174为让子女从心底认同朴素为美的审美之道, 郑母同样注意发挥前辈的榜样作用。“汝曾大母年九十岁时, 犹收稻二百余石、荞麦等四五十石, 我见其常衣布衣不下补数十处也”[1]P176。在饮食方面郑母也注意熏染后辈简朴、节约的美德。“母曰:‘菹酱每餐仅一方’;珍曰:‘随意食之, 何必如是?’母曰:‘凡物若狼藉食之, 再进已亦必生不洁之厌。我如此, 即己不能尽, 亦便与人食。’”[1]P177在用度方面郑珍母亲也注意告诫后辈以朴素、简单为美。“家常宜用五土:盘碗土器最朴, 衣衾土布最暖, 房屋土壁最洁, 院落土墙最坚, 炊爨土灶最久。土器坏易买, 土布破易补, 土壁旧易垩, 土墙倒易整, 土灶湿易干。”[1]P175郑母虽然强调简朴, 却非常讲究整洁, “居家虽破坛破罐, 亦须年置整齐。妇女若全没收拾, 终成家不得。”[1]P174与崇尚拙朴相应, 郑珍母亲反对一切奢靡虚华、消磨意志的东西, “人家不宜有者多, 骰子、鸟笼尤可恶之甚”[1]P175。

  其次, 郑母教育子女做人以“朴气”为美, 希望子女朴实善良, 受人尊敬爱戴。“家人有一慈良者, 鸡犬之类必常亲近之, 悍暴则呼之反去矣。性不驯善, 畜生犹恶, 而况人乎?”[1]P174不仅如此, 她教育子女欣赏人也以“朴气”为美, “我观人, 举动说话都举几分朴气, 大半不失为好人, 反此即不免薄相”[1]P173。此种观念在遍地奢华的今天, 认可接受虽略有难度, 但不失为有生活阅历的智者彻悟人生之后的肺腑感言。

  二、郑母黎氏“尚拙朴”教子观念评析

  首先, “尚拙朴”教子观念展现农耕文明晕染的人生基调。钱穆先生曾将人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 即: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商业文化[3]P2, 这三类文化又是由三种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三种生活方式而最终成型。由于受所处地理环境和先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奏鸣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交响曲, 而其文化主体无疑是农耕文化。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习俗等等, 无不深深烙印着农耕文化特色, 如经验理性、务实黜虚、中庸协和、伦理本位等等。郑母黎氏教子观处处体现出农耕文明晕染的人生基调和价值观念。中国传统家训多教导后辈耕读传家、耕读结合、半耕半读, 造就为数不少的儒生士大夫半耕半读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形成具有鲜明中国传统特色的耕读文化。郑母黎氏重视教子读书, 同时也不遗余力鼓励子女参与农业劳作, 而且时时不忘让子女了解感悟前辈的耕读传统, 可见其重视后辈对传统耕读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态度非常鲜明。再如, 农耕环境下, 人们世代居处一地, 安土重迁, 因此非常注重处理好亲友、邻里之间的关系, 形成中国传统重人伦、讲关系的伦理本位。郑母黎氏在《母教录》中给后辈强调“亲友间非有大故, 当委曲完全, 不可便破脸破相”, 并且用自己委曲求全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谆谆告诫后辈重视处理好各种人伦关系, 宁愿自己吃亏, 也要求人伦关系之美, 不难发现黎氏教子为人处事之道, 深受农耕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传统伦理本位思想的影响。

  其次, 郑母黎氏“尚拙朴”教子观念深蕴朴素的人生智慧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即是注重对人生智慧进行思考和总结, 古典典籍、民谚俗语等传统文化载体无不蕴含或高妙或朴素的人生智慧。郑母教子常用一些民谚俗语:“一回是徒弟, 二回是师傅”[1]P171;“当用不须俭”[1]P173;“吃得亏, 住一堆”[1]P173;“负人者为奴”[1]P176。这些民谚俗语广泛流传于民间, 理论不高深, 却深蕴千百年来人们经验积累基础上而总结的朴素人生智慧。郑母教子重视运用民谚俗语, 表明她重视对民间所总结人生智慧的领悟和运用。不仅如此, 郑母黎氏还注重对民谚俗语所传输的人生智慧进行反思。她说:“谚曰‘男无志纺棉花, 女无志走娘家’, 顽惰子弟每以此借口, 于衣食事全不解得, 倘一朝落泊, 去做那一件?”[1]P171此处郑母黎氏反对“读死书”, 否则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人生际遇, 从而指出民谚俗语“男无志纺棉花, 女无志走娘家”只是顽惰子弟的借口, 不足为训。由此可见, 郑母黎氏不仅注重对民谚俗语的运用, 还注意对其进行理性思考和批判继承, 传输真正的朴素人生智慧。

  再次, 郑母“尚拙朴”教子观念展现慈悲为怀的人生境界。郑母教子与人相处不论高低贵贱、于急难之际救人于水火, 奉行一种朴实、不功利的拙朴交际之道。“青苗何某忠于佃, 无子而老, 居牛宫侧。当珍侍父游齐时, 苗病, 体发黄, 声如牛吼, 无敢视者。母独与其老妇饮食之, 敛葬之。尝曰:‘我扶之终日, 始绝气。当时只悯其痛苦, 不知其病可畏也。’”[1]P176一个贫穷忠厚的老佃农, 身患重病, 临危之际, 别人都不敢探视。郑母黎氏因为怜悯其痛苦, 不惧危险, 与他的老伴一起照顾他临终饮食, 并在他死后敛葬。以攻竹为业的邻居父子都患了严重的传染病, 人们连其门前都不敢经过, 郑母却携子前去探望, 并催促丈夫前去诊治。[1]P178郑母拙朴交际之道反映其慈悲为怀的精神世界。正因她心存善念、慈悲为怀, 所以生活中才能无视身份、不惧危险帮助他人;正因她心存善念、慈悲为怀, 所以不惧世道人心之险恶, 希望后辈能温柔处世、怜悯贫弱, 将其美德薪火相传。不仅如此, 郑母对人怜悯、慈悲, 也反映出传统中国妇女根植于人性、根治于内心的纯朴善良。

  此外, 郑母黎氏注重美好家风的传承和弘扬。她常常以曾大母、曾大父、先大人、先舅以及自己的言行和事迹为例来教导子女, 可见黎氏作为一个富有涵养的传统女性, 比较注意观察、思考和总结家族尊长美德懿行, 以此来启发诱导子女将家传美德继承并发扬光大。黎氏此举不仅方便管窥传统妇女在家风形成和传承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 而且也启示在今时今日家风传承和重塑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发挥妇女们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郑母黎氏教子以拙朴为旨归, 教子与人相处谨守宽容大度、吃亏是福的传统观念;教子读书为学秉持勤奋刻苦、珍惜光阴的古朴道理;教子观人阅世信守朴素、朴气的简单原则。她为人处世以传统、简单、朴实为准则的教子之道即为本文所探讨的“尚拙朴”教子观。教子之道关涉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 本文所涉教子之道基于郑珍母亲的教子实践, 侧重于探讨其涵化于日常实践的教子观念。

  一个伟大的民族, 不仅是一个有宏伟梦想的民族, 更是一个脚踏实地为梦想奋斗的民族。当今中国不少家长教育孩子, 过分尚功利, 求技巧, 长此以往, 社会机巧之心日重, 踏实之风日衰, 社会风气越来越浮躁, 不仅不利于个人发展和家庭建设, 也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 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促进家庭和睦, 促进亲人相亲相爱, 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 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4]习近平总书记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提出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是社会风气良性发展的一剂良方, 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宏旨。我国传统教育向来重视母教, 认为“家庭母教, 乃是贤才蔚起, 天下太平之根本”[5]P1660。郑珍母亲“尚拙朴”的教子观念, 于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而言, 无异于一股清泉, 一阵清风, 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必将有助于当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发展, 对转型期中国社会风气趋于良性发展也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 (清) 郑珍.郑珍集·文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2] 张玮译注.神童诗·续神童诗[M].北京:中华书局, 2013.
  [3]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 (修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4]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OL]. (2015-02-17) [2018-08-20].xinhuanet.com/.
  [5] 释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下) [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