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浅析丁日昌生平事迹及其重要影响-985毕业论文网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20 10:20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丁日昌的简要事迹,试图从一个侧面深化对这位在台湾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的认识。
  
关键词:丁日昌 洋务运动 台湾。
  
  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又字雨生,广东丰顺汤坑人,后侨寓揭阳榕城。丁日昌是晚清洋务运动的着名实干家,历任琼州府学训导、江西万安知县、苏淞太道、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兼督台湾学政等职,又诏加总督衔,帮办南洋大臣,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是中国近代着名的洋务派人物之一。任福建巡抚期间,丁日昌直接推动台湾岛内的电力、铁路建设,对台湾近代工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从与丁日昌有关的“优良家风 ,耕读上进;精详洋务、致力实业;关注国防,重视台湾;维护主权,保护华侨;广延人才,发展教育;整饬吏治 ,关心民瘼;悉心着述,遗存丰富”等方面进行阐述,试图帮助人们了解丁日昌的主要生平事迹。
  
  【1】  
  十九世纪中叶,清政府腐败无能,闭关锁国,弄得民穷国弱,内忧外患不断。一批有志报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为了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在黑暗中不断探索着富国强兵的道路。尽管他们的努力一次次遭受挫折和失败,但他们的爱国精神为国人所钦佩。丁日昌就是这批爱国知识分子和官员中的重要一员。
  
  一、优良家风 ,耕读上进。
  
  丁日昌属广东丰顺汤坑丁氏,其先世原居嘉应州长乐排岭乡。明末清初,因战乱族人移居丰顺汤坑。丁日昌的曾祖讳世美(1702-1761),诰封光禄大夫;妣鄞氏,生六子。次子捷华(1731-1777),诰封光禄大夫;妣罗氏,生四子。四子贤拔(1774-1836),世习农,敬礼儒士,诰封光禄大夫;妣袁氏、黄氏,累赠一品夫人。其生子七人,分别是日蒸、日升、达夫、泰、日承、日昌、顺,尤以达夫及日昌最为着名。兄弟七人,诗礼衍续,子孙辈也能光前裕后,旌匾流芳,繁衍于海内外各地。或遨游商海而誉满中外,或以诗文着称而为时贤所推崇,他们中的一些人或参与国是而为同僚所钦敬,或以书画名世,或以音律知名。真所谓子孙昌盛,事业光辉,文翰相续,代见锋芒。
  
  【2】  
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耕读传家形成风气。丁日昌的父亲丁贤拔为人急公好义 ,热心乡里事务。农村族姓之间械斗风气盛行,经常酿成流血惨剧,丁贤拔极力排解,出资出力在所不计。有一次为了及时赶到现场劝阻,连鞋都没有顾上穿,因而在乡里得了个“赤脚公”的绰号。丁日昌的母亲黄氏也曾平息两族间争水的纠纷,把自己的嫁衣、首饰典当,用变卖得来的钱作为建筑分水堤坝的费用。父母勇于任事、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对丁日昌的性格产生深刻影响。丁日昌对父母极为孝顺。母九十,“迎养署中,孺慕如儿时。兄寝疾,药膳躬侍。”这种做法对后人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丁日昌共有五子:惠衡、惠馨、惠康、惠吉、惠宣。丁惠衡曾任江西补用知府,刊印过《百兰山馆藏帖》,能书。丁惠馨能诗及擅医术,曾督办浙江全省警务,着有《匏存室诗集》。次子韵初,能诗。丁惠康系清末四公子之一,着有《丁叔雅集》。丁日昌的后裔可谓人才辈出,世系绵绵。长孙宝瑛,为治疗母病,焚香祈祷,割股疗亲;曾任福建大田知县,闻母病故,弃官奔丧。曾孙丁樵隐、丁天骏等也以诗书名世。丁家骏(1908-1997)系丁日昌的玄侄孙,着名爱国侨领,泰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泰油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十分钦佩先叔祖丁日昌,致力于发展繁荣泰国经济和泰中社会公益事业,修桥筑路,兴学育才,救灾扶难,为增进中泰友谊作出了贡献。
  
  【3】  
  丁日昌的父亲丁贤拔虽然读书不多,但对知识分子十分尊重,也非常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在丁日昌八岁时就将他送到附近的太平寺私塾读书。丁日昌聪慧好学,进步很快,不久就能写诗作文,在乡里有“神童”的美誉。二年,又因考核成绩优异,被补为廪生,在经济上获得补助,对其继续求取功名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丁日昌同很多读书人一样,渴望“学而优则仕”,循着科举考试的台阶一步步向上攀登,以达一般儒生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1846年、1849年、1852年,丁日昌参加三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在科举屡遭挫折的时期,丁日昌结婚生子,家庭的负担随之加重。他努力寻找生活出路,如在家乡开馆授徒,过着一种“半耕桑麻半桃李”的生活,偶尔也去游幕。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他被潮嘉道台李璋煜聘为幕客,李璋煜称之为“不世才”.他还曾先后到揭阳、惠来等县充当幕宾。此后,丁日昌在粤东官场中名气越来越大。通过阶段性的游幕生涯,丁日昌积累了参与封建统治的经验,并广泛地接触到了社会基层的情况,对于官僚衙门的腐败、酷吏豪绅的贪鄙,以及中下层民众的苦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丁日昌的内心中,此时已开始树立起整饬吏治、解决民生疾苦的政治愿望。1854年,丁日昌因募乡勇数次击退潮州寇而获得军功,授琼州府学训导,后任万安知县。此后,入曾国藩幕,知遇李鸿章,机智有为,官运亨通。数年间,由候补知县而候补知府、苏淞太兵备道,1865年任两淮盐运使,1867年任江苏布政使,同年12月升江苏巡抚。在不同的职位上,丁日昌均有所建树。
  
  【4】
二、精详洋务,致力实业。
  
  丁日昌深刻认识到,要改变当时国弱民穷的国情,只有进行全面改革。于是,他积极投身这一改革自强运动中,主张向西方学习,“师外人长技以为己之长技”,重点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他强调国富才能民强,努力提倡开矿设厂,筑铁路,造军械。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平矿务局、台湾铁路等,都是在他主持、倡导或参与下完成的。丁日昌从1863年开始协助李鸿章筹办军火,到年去世,近二十年致力于改革自强的活动并取得很大成绩。因此,民国《广东新通志》称赞他:“吏治洋务,尤卓绝一时。”
  
  【5】  
  三、关注国防,重视台湾。
  
  丁日昌对国家安危甚为关注,深知中国的大患在海上列强,海防是防御的重点。他在《海防条议》中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条具远见卓识的措施,对中国新式海军的诞生和洋务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867年,他率先提出建立三洋海军的具体计划,为后来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对于台湾的海防战略地位,他极为重视。任福建巡抚兼督台湾学政时,他带病赴台湾进行全面考察、巡视,并围绕巩固台防,将台湾建成重要防卫基地这一目标作了不懈努力。同时,施行了政治、军事、经济等一整套有力政策,为台防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祖国安危,呼吁举国上下“同力合作,迅图自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
  
  【6】
四、维护主权,保护华侨。
  
  清末,国家积弱日深,办理对外交涉往往为清廷官吏所惧怕。丁日昌通过对国际形势的深入了解,对当时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别是中外关系的本质,有比时人更为深刻的认识。他深知“自古中外交涉不恃理而恃力。我力强于彼,则理以有力而伸;我力弱于彼,则理以无力而绌”.“我弱一分,则敌强一分;我退一步,则敌进一步”.他才识练达,勇于任事,多次成功地处理对外案件,如天津教案、福州乌石山教案等等。面对重大时政难题,他能审时度势,据理力争,妥善处理,极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在近代中国的外交史上,丁日昌是一位一心抵制外国侵略,保护国家主权的重要外交家。
  
  丁日昌不但洞悉洋务,也谙熟侨情,对华侨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对华侨的悲惨境遇寄以深切的同情。他提出种种维系华侨、保护华侨的积极主张,如奏请设立侨务机构,订立保护约章;议请派遣外使,切实保护华侨;改革用人制度,重视华侨人才;健全防范措施,禁绝贩卖人口等。这些主张虽未能被全面接纳实行,但对日后朝廷处理华侨问题提供了参照,起了积极的影响。显见,丁日昌不失为中国近代侨务的先驱者。
  
  【7】  
  五、广延人才,发展教育。
  
  丁日昌认为:“凡事皆以德才为第一要务,无才则万事俱废。”他将人才思想和实践归纳为三点:主张学习西方,培养新式的有用人才;主张和大力促成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前往美国读书;认真发现和奖励优秀人才。近代许多有名的科学家、洋务人才和知识分子,都先后得到丁日昌的重视和嘉奖,如容闳、王韬、丘逢甲、詹天佑、华蘅芳、张成等。
  
  丁日昌在任职期间,还常常采用接见下属谈话的办法进行考核,以深入了解下属的才干。对于“才识超卓,文理优长”者,经面试之后常予以录用、提拔。《广东新通志》总纂温丹铭在总结丁日昌的一生业绩时,特别提到其“奖引人才,不遗余力”,可谓确评。
  
  丁日昌是一位“学术深湛,才识出众”的开明官僚,他认为人才是万事之本,他除了积极选拔和培养人才之外,还热心创办学堂、发展教育、造就人才。他考中秀才之后,即在家乡丰顺倡办蓝田书院。在外地任职时,所到之处都积极创办学堂。他先后创办、倡建和捐资募款的书院有鹏湖书院、韩山书院、金山书院、榕江书院、上海龙门书院、江西云兴书院、揭阳试舍等等。在台湾,他饬令各属遍设社学、义塾。这些教育机构为人才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8】
六、整饬吏治,关心民瘼。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官场腐败现象极为严重,人浮于事。丁日昌针对各种腐败现象,采取多种措施,以惩治贪官污吏,同时,严格选择和考核官员,“裁去冗员,汰除冗役”.在江苏任职期间,他清理积案二十七万宗,并订立《月报词讼册》和《钱粮斗则简明告示》。这些制度的实行,对于整饬吏治起到好的作用。在江苏抚署的朱红大柱上,丁日昌曾撰一副对联:“官须呵出,干来若处处瞻顾因循,纵免刑章终造孽;民要持平,待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这既是他为官多年的座右铭,也是其发自内心的民本思想的流露。在丁日昌所管辖的范围内,经过大力整肃,基本都能使弊端改观,民气复苏。
  
  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多次向外国赔款,这加重了国民负担。国弱民穷,生灵涂炭。丁日昌起自布衣,家境贫寒,对百姓的疾苦有切身的体验和了解。所以,他在任期间能体恤民情,关心民瘼。任福建巡抚时,福州两次遭逢水灾,他抱病登城指挥抗灾,三四个日夜不回衙署,赈灾救民,不遗余力。总之,任官期间,其所到之处,都能兴利除弊,制裁贪官污吏,惩办恶差讼棍。
  
  七、悉心着述,遗存丰富。
  
  丁日昌于政务之余,悉心读书着述,传世有《抚吴公牍》《抚闽公牍》《藩吴公牍》《丁禹生中丞政书》《炮火图说》《海运图说》《百将图传》等。此外,还有诗词《百兰山馆古今体诗》《荔枝唱和册》。后人认为,欲为吏治者,应读丁日昌公牍。又评价他的诗词,能兼李白、苏东坡之长,诗风明快。
  
  丁日昌留心搜集各种宋刊元刻及珍贵稿本计十万多册,收藏富甲粤省。时人把丁日昌的持静斋藏书与黄氏“百宋一廛”、范氏“天一阁”的藏书相媲美。其藏书楼先后称为“读五千卷书室”“实事求是斋”“絜园”“百兰山馆”“持静斋”等。他不仅收藏,也刊印书籍,为弘扬和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
  
  丁日昌与广东揭阳有着不解之缘,他年轻时即到过揭阳,先后在榕城梅林巷、县署石鱼斋居住。光绪年间,他在揭阳建百兰山馆作为藏书起居之处,筑絜园作为会客场所,建丁氏光禄公祠作为家属居住地。他谢世后,一度安葬絜园内,后迁榕城仙桥桂竹园岩。在其老家丰顺,也保存有一些遗物遗迹。丁日昌的多数遗迹被列为全国重点及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妥善保护。他遗留下来的书法、信扎及其他遗物,受到后人的重视和珍藏。他写就的许多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相当影响的奏折、文章,以及留下的部分实物,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丁氏光禄公祠(丁日昌旧居)位于揭阳市榕城区元鼎路,建于清光绪初年,是一个集祭祀、起居、藏书、教育于一体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建筑组群,占地面积6100平方米。其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以三进大厅光禄公祠为中轴线,左右对称。东西各二直巷,共有大小房屋99间,地下室1间,为典型的潮汕地区祠堂风格,称“百鸟朝凰”. 丁氏光禄公祠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丁日昌的旧居,其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实用大方,木雕精美且极具地方特色,在潮汕地区建筑史上具有代表性,有重大研究价值。丁日昌旧居又是重要的涉台不可移动文物。2008年11月18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丁氏光禄公祠由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春晨:《晚清洋务活动家丁日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2. 孙淑彦:《丁日昌先生年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3. 丁日昌:《百兰山馆政书》,广东省揭阳市丁日昌纪念馆,2009年。
  4. 张磊:《丁日昌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5. 赵春晨:《丁日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6.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线装书局,2012年。 
  7. 张明林:《李鸿章全集》,西苑出版社,2011年。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