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浅析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26 17:22

摘要:晚清军事教育变革是我国军事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它开始于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在清末“新政”时期得以迅速发展, 其目的在于挽救清政府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其特点体现在“师夷长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晚清军事教育变革并没有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甚至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但它为中国近代国防建设和民主革命培养了人才,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晚清; 军事教育变革; 军事近代化;

  清朝自入关以来至鸦片战争时, 在军事上奉行“以骑射为根本”的原则, 在军事人才的选拔上沿袭着明朝的武举制度, 在教育上则只注重军人的弓马骑射技能, 而忽视对军官的理论教育[]。随着承平日久, 八旗、绿营日渐废弛、锐气尽失, 无论是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还是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 都惨遭失败。为挽救统治危机, 清政府启用汉族官员, 组建团练, 引进西方武器, 改良装备, 采用西式方法训练士兵, 开启了军事近代化的历程。军事教育的变革, 是晚清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 它始于洋务运动, 在清末“新政”期间迅速发展, 直至清朝政权被推翻时仍在进行, 并对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

  从时间上来看, 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洋务运动时期, 这是军事教育变革的开端和初步发展阶段;二是清末最后十年的“新政”时期, 这一阶段晚清军事教育得以迅速发展, 形成了完整的学校军事教育体系, 大规模地派遣军事留学生,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

  (一) 洋务运动:军事教育变革的早期发展

  晚清军事变革始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湘军、淮军大批引进西式枪炮装备军队, 逐渐取代八旗、绿营成为主力。见识到西方强国“坚船利炮”的威力后, 湘淮军统帅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期, 利用自身担任地方督抚的优势, 创立兵工厂、造船厂, 开启了持续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军事近代化是洋务运动前期的主要目标, 军事教育变革作为军事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实施。

  1. 清代海军教育变革的开端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清政府认为外来威胁主要来自海上, 制造新式舰船、创建新式水师, 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 这一点洋务派领袖曾国藩说得很清楚:“欲求自强之道, 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 以学做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2]748“况今和议既成, 中外贸易, 有无交通, 购买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继而试造, 不过一二年, 火轮船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3]1603巩固海防是当时清政府的共识, 这一方面以左宗棠成绩最为显著。担任闽浙总督后, 左宗棠创办了福建船政局, 制造新式轮船。为解决人才问题, 1866年, 左宗棠奏请创办了船政学堂, 分前堂和后堂, 前者学习制造, 后者学习驾驶, 分别以法语和英语授课, 招收精通语言的幼童入学[4]19。1877年1月, 李鸿章提议由福州船政学堂派学生赴英、法学习海军。经李鸿章与丁日昌、沈葆桢商议, 挑选30名学生分别赴英、法留学[5]1125。此后, 福州船政学堂共派出三期共百余人赴英法留学, 极大地推动了清朝海军的建设。

  洋务运动时期海军领域的军事教育变革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创办新式学堂, 学习西方知识, 二是派遣留学生, 学习欧洲强国的舰船制造与舰船驾驶、海军指挥技能。这一时期, 清政府共创办了水师学堂近十所, 除福州船政学堂外, 天津水师学堂等也培养了一批当时的海军人才。这些海军人才都受到了重用, 尤其是船政学堂的毕业生, 北洋舰队当时的管带均由此处毕业。由于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破坏, 这些早期的新式海军学堂都毁于一旦。待甲午以后重新建立时, 均被命名为海军学堂, 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 近代陆军教育变革的开端

  相对于海军学堂的成立, 以及海军留学生的大量派遣, 洋务派在陆军教育改革方面的步伐要小得多。虽然, 在引进西方枪炮, 采用西方训练方面, 湘军、淮军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即已开始, 但在军事教学和军事留学生派遣领域则到了19世纪70年代才开始。1875年, 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选派7名淮军军官前往德国学习, 开中国近代军事留学事业之先河[]。从此到甲午战争的近二十年内, 清政府陆军派遣留学生的规模也不可与海军相较高下。

  洋务派第一所近代陆军学堂系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于1885年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 (又称北洋武备学堂) 。由于传统武举的存在, 陆军近代化早期仅限于武器装备的改良, 而军队编制、教育等方面则进展缓慢, 这也是陆军新式学堂成立晚的原因。和海军学堂毕业生受到重用不同, 陆军学堂毕业生在军队仅从事训练工作, 大多担任下级军官, 不受重视。甲午战争的失败, 一度使武备学堂陷入停顿之中。此外, 与同期的海军教育相比, 由各地督抚自行创办的陆军武备学堂标准不一、学制不一, 学时短、学识浅, 毕业生素质不可于海军相比。但无论如何, 这些武备学堂的成立, 大大地推动了晚清时期的陆军近代化进程[4]27。

  (二) 清末“新政”:军事教育变革的迅速推进

  甲午战争的失败, 标志着历时三十年之久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 大量军舰、海军人才的丧失, 陆军的连续惨败, 也意味着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变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清政府军事落后的现状。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 到1901年清政府全面推行新政, 军事教育变革均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 军事变革的重心由海军开始向陆军转移, 且变革的幅度之大、影响之大, 远远超洋务运动时期。

  1. 举国划一的陆军四级学堂体系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八国联军侵华极大地震动了清政府, 作为新政重要内容的军事变革迅速启动。1901年, 武举考试被废止。1903年, 清政府成立练兵处, 考察督练全国军队, 开始了建立36镇新军的计划。军事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练兵处以日本军事教育为蓝本, 制定了《陆军学堂办法》二十条, 设立四级三类军事教育体制, 最终统一了全国的军事教育体系[7]74, 用以支撑其建立36镇新军的庞大计划。陆军四级学堂系统即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兵官学堂和陆军大学堂。陆军小学堂在全国各省省会或驻防之地设立, 中学堂在武昌、西安、南京和北京设立四所, 兵官学堂和陆军大学堂各一所。陆军学堂的计划非常成功, 截止到1911年, 共培养学生一万多名, 这些毕业生基本上都加入了新军, 成为军官。

  2. 大规模赴日军事留学生的派遣

  新政时期, 军事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赴日学习军事成为热潮。与先前的留学欧洲相比, 日本在地理、文化习俗方面的便利条件, 再加上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国力提升, 使留学日本成为当时政府和国民共同的选择。从1898年赴日留学开始, 到1911年, 赴日留学军事的总人数已达1 000人以上。其规模之大, 人数之多, 影响之深远, 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客观上, 它不仅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军事干部基础, 而且造就了一大批民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将领及军事教育家、理论家[8]85。

  纵观这一时期的军事教育变革, 不仅规模上远超洋务运动时期, 在教育内容上, 也有极大变动, 不再仅仅是学习西方的技艺, 对于教育体制等方面也开始调整, 变革更加深入。与先前的以欧洲为师不同, 这次变革的重要内容是以日为师。

  二、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特征

  回顾晚清时期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 我们不难发现, 其军事教育变革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到迅速推进的过程, 特别是清末最后十年, 是其军事教育变革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总体而言, 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两点。

  (一) “师夷长技”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魏源便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很快成为洋务派指导实践的重要思想。曾国藩等人认为, 西方的优势在于武器先进, 而武器先进在于工业发达。因此, 开办工厂, 培养人才是关键。在洋务派创办陆海军学堂中, 学习西方的技艺是主要的, 即器物层次的近代化。在新政时期, 无论是举国划一的陆军教学体系, 还是新军编练, 学习西方的不再仅仅是器物层面, 在体制方面也开始深入, 即开始了制度层面的近代化。在近代中国, “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征, “师夷长技”是这种特征在军事层面的具体体现。随着清政府与外界接触日益深入, 不足之处暴露的也日益明显, 因此, 学习的内容从技术到制度层层深入。

  (二) “中体西用”

  与向西方学习同步的是, 清政府及其主要官员对于自身封建文化价值观的维护。早在洋务运动时期, 曾国藩在对待留学生问题上, 就提出学问应“以义理之学为先”“以立志为本”, 留洋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制艺之学”必须同时“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1898年, 洋务派后期领袖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 尤其强调“明纲”, 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 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 强调“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在清末军事教育变革中起到重要影响的袁世凯同样如此。他命令各营设随营学堂或者讲堂, 定期给士兵进行“圣谕广训”“忠孝经”“军人精神”等教育。在军事教育上, 他们始终把封建伦理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禁止进步思想学说的传播, 用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此外, 我们还应看到, 晚清军事教育变革从一开始就是清政府在面对内外压力, 试图维护其统治的措施。在学习的内容上, 从最初的器物层面的学习延续到后期制度层面的学习, 均是这种被动应对的表现, 它是清政府的被动适应和调整。同时, 在具体的学习对象上, 也有一个调整的过程。如陆军方面, 从1870—1894年“以德为师”, 学习德军的枪炮和训练是其教育变革的重点, 而甲午战争尤其是日俄战争以后, “以日为师”则是其教育变革的重点内容。

  三、结论与启示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晚清军事教育变革, 从维护清政府统治的目的出发, 以“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为指导原则, 奉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方针, 革新了晚清军事教育。晚清军事教育变革并没有挽救清政府的衰亡, 其培养的军官甚至成为推动革命的主要力量。但是, 晚清军事教育变革意义仍然重大。首先, 它奠定了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基本格局, 同时也形成了现代军事教育的源头。在近代军事教育时期的许多教育形式和做法, 对后来的军事教育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许多做法还沿用至今。同时, 它还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对民国时期的中国军事和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军事教育培养的部分军官, 后来成为军阀, 导致内战连连, 一些人甚至投靠了日本成为汉奸, 给国家、民族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回顾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 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国防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 国防建设必须以受过系统先进军事教育的人才为基础。中国历史上军官的培养, 主要是通过武举和战场来发现人才, 到了近代, 这种形式已经完全落后, 晚清创办新式学堂, 尤其是清末十年的系统军事教育体系的建成, 所培养的学生成为中国打败侵略者的重要军事人才。在今天, 受到系统教育的人才对国防建设更加重要, 加强国防建设, 人才始终是根本。

  其次, 军事教育必须符合国情、实际, 不能盲目扩张。清末十年, 全国建立军事小学堂近30所, 中学堂四所, 培养了1万多学生, 而当时的全国军队总数为60万人, 新军仅为其中的一半, 清末广西著名的“驱蔡风波”就与军校毕业生无法安排有关。军事人才的过剩, 以军事求功名的人过多, 势必会对社会安定产生影响。因此, 根据本国军队规模和需求, 合理成立军事院校, 招收学生, 成为军事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当代军事中, 军官的养成来源日益多元化, 专门性的军官学校不再是军事人才来源的唯一要素, 着眼于国防现代化, 全方位、多途径培养军事人才。目前, 地方院校国防生的培养, 成为军官的重要来源, 这也是军事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半世雄图:晚清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 曾国藩全集·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 1994.
  [3] 曾国藩全集·奏稿[M].长沙:岳麓书社, 1994.
  [4]朱建新.中国近代军事学校[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2.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