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心理健康论文: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主题研究与展望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1-03-25 16:04

  摘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 对南京财经大学40名学生和10名辅导员进行访谈, 发现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主题集中在五个方面:自我和谐、自尊、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和主观幸福感。文章采用文献查阅法, 对上述五个方面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 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侧重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贫困大学生; 心理成长;

  Study From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n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Problem

  Han LiZheng

  Publicit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Through the Interview of 40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 ICS) and 10 instructors from Nanjing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ICS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self-consistency, self-esteem, self-efficienc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tudy mainly uses the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to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empirical research, and make the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ed research field.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 大学校园里贫困生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 约占大学生人数的30%, 特困生约占学生人数的10%。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健康成长、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 国家要求各级政府及高校认真落实“奖、贷、助、勤、减、补 (免) ”六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政策, 有力地保障贫困生不会因经济问题而辍学。但来自经济、学习、生活、就业等多重压力容易让贫困生产生自卑、焦虑、封闭、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等心理问题, 成为经济心理上都贫困的“双困生”。众所周知, 心理贫困远比单纯经济贫困的危害性更大, “经济贫困困一时, 心理贫困困一世”。因此, 贫困生帮扶工作应改革单纯的物质帮助, 加大心理帮扶的力度。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美国, 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心理学思潮。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贫困生帮扶, 不再局限于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而是致力于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 促进贫困生的心理成长。文章采用文献查阅法, 对贫困生心理成长五个主题 (自我和谐、自尊、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和主观幸福感) 的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和评述, 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 力图为高校开展贫困生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思路。

  一、厘定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主题

  随机抽取南京财经大学的40名学生 (贫困生、非贫困生各20名) 和10名辅导员进行访谈。采用结构化访谈题纲, 开放式和封闭式题目相结合, 收集贫困生心理成长的概念、内容、存在问题及促进方法。根据关键词出现的频率, 对其进行归纳, 结合心理学专家的相关建议, 总结出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五个主题:自我和谐、自尊、自我效能感、交往焦虑和主观幸福感。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主题的相关研究

  (一) 自我和谐

  个体的身心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中共中央2006年明确提出了“心理和谐”的理念:“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 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之后不少学者开始对心理和谐、自我和谐展开研究。许燕等学者提出, “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2]

  1. 自我和谐的概念界定及研究工具

  自我和谐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C.R.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统一。[3]

  国内常用的测量工具是王登峰所编的自我和谐量表 (SCCS) , 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能及自我刻板性三个分量表, 共35个题目。该量表整体性效度良好, 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分别高达0.85、0.81、0.64。[4]

  2.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自我和谐水平的比较

  以往的研究均认为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而对于影响效果, 不同学者的观点不一致。

  蔡茂华、杨萍等人[5]认为经济贫困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比普通学生较低, 这与黄知荣[6]的研究结果一致。陈俊波认为贫困生的自我和谐水平与非贫困生并没有显着差别[7], 李志勇、许江荣[8]也验证了这一结果。罗京滨、曾峥等人[9]调查分析, 贫困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总体上高于普通大学生, 这与王等峰[10]的研究结果一致。

  李建军研究了不同贫困程度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 结果显示一般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最好, 普通经济状况家庭的学生次之, 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趋向于自我不和谐;而家庭经济状况很差且持续恶化的特贫学生自我和谐水平最低。[11]

  3. 贫困大学生自我和谐水平的性别差异

  现有的研究, 大部分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自我和谐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5,6,9,10], 而陈俊波认为贫困生中女生的“自我灵活性”比男生高, 男贫困生“自我刻板性”比女贫困生高[7]。认为这与社会赋予的性别角色期待有关。

  4. 其它相关研究

  罗京滨、曾峥等人[9]研究得到:自我和谐水平与自尊水平呈显着的正相关, 自我和谐性越好, 自尊水平就越高;王晋[12]认为自我和谐的分量表对自尊有显着的预测作用。

  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方式、应对方式和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其自我和谐有显着影响, 相关研究如下:蔡茂华、杨萍等人认为自我评价越高者其自我和谐程度越高, 间接地反映了自我和谐与自尊、自我价值的关系[5]。李志勇、许江荣分析得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自我和谐的影响显着高于非贫困生[8]。马瑾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贫困生的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总体水平有显着的预测作用[13]。

  (二) 自尊水平

  1. 自尊的概念及研究工具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对自我的积极情感体验。自尊既是自我意识中的核心要素, 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制约着个性的发展方向。[14]

  国内常用的工具是罗森伯格编制的自尊量表 (SES) , 由10个项目组成, 分数越高, 自尊程度越高。[4]

  2.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自尊水平的比较

  部分学者认为低自尊是贫困生比较典型的特点之一, 如辛勇通过研究发现贫困生的自尊水平显着低于非贫困生[15];康育文也得到同样的结论[16];胡俊武、张小远的观点与此一致, 并发现贫困和自尊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17];仇志伟、高彩云在探究自尊在心理控制源和人际信任的关系中的中介时, 也验证了这一观点[18]。

  而李春山等人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不存在显着差异[19];孙延强也得出同样的结论[20];王玉杰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角度加以验证[21]。

  3. 贫困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

  关于贫困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 现有研究结果基本趋向一致, 认为并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18,22]。王玉杰在内隐自尊方面得到同样的结论, 而在外显自尊方面, 贫困男生显着高于女生[21]。

  (三) 自我效能感

  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及研究工具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实施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 直接影响到个体心理过程中的功能发挥 (Bandura, 1994) , 包括结果预期和效果预期[23]。

  国内广泛采用Schwarzer等人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 》, 量表共有10个项目。总分值越高, 自我效能感越高[4]。

  2.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比较

  家庭经济困难是否会对贫困生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 引起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 不同学者得到不一致的结论。

  朱志明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总体自我效能感显着低于非贫困生, 男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低于女生, 但二者差异不显着[24]。而孙延强等人的结论与此不一致, 认为贫困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总分、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特殊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与非贫困生不具有显着差异[20]。张丽珊、余毅敏通过分析得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家庭经济状况总分呈显着的负相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显着高于普通学生[25]。这可能与被试为大一新生有一定关联, 贫困生通过努力学习进入大学, 感受到努力结果带来的成功, 进而增强了其自我效能感。

  (四) 人际交往

  贫困生由于面临经济和学业双重压力, 家庭给予很高的期望, 长期的压力使他们容易变得自卑、自闭, 不愿主动与人交往, 人际信任度低等。

  常用的研究工具是交往焦虑量表 (IAS) , 包括15条自陈条目, 内部一致性良好, 其中Cronbacha系数超过0.87。

  根据文献查阅, 以往关于贫困生人际交往的研究相对少。冯宗侠以北京理工大学的5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得出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显着低于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26];张文海的研究[27]结论与此一致。储昭帅, 才忠喜在探究团体辅导对贫困生对高校人际关系和自尊的干预效果时, 也验证了这一点[28]。

  (五) 主观幸福感

  研究发现, 部分贫困生会因为经济状况不能满足学习和生活及人际交往方面的需要而陷入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的循环状态, 表现出对生活不满意的态度, 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

  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界定和研究工具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 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29]。常用的研究工具是幸福感指数量表, 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4]。

  2.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国内已有的研究表明经济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有显着相关。如严标、郑雪等人[30]研究得到贫困生的总体幸福感指数、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显着低于非贫困生, 孔德生、王昕等人得到同样的结论[31];徐迎利、杨荣等人[32]以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为研究对象, 所得结果也与此一致。佟月华通过研究发现, 贫困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整体情感指数和幸福感指数显着低于普通大学生, 而生活满意度与普通大学生没有显着差异[33]。

  3.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

  徐迎利、杨荣等人认为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32];何瑾、樊富珉的研究结果与此不一致[34], 得到男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着低于女贫困生。

  4. 其他相关研究

  胡瑜风、唐日新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各指标均显着相关, 获得社会支持越少, 其感受到的生活满意度就越差, 体验到的正性情感就越少, 产生的负性情感越多[35]。

  何瑾、樊富珉等人认为自尊、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显着正相关, 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呈显着负相关。应对方式在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贫困大学生的自尊不仅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还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34]。

  (六) 对上述不同研究结果的解释

  关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成长五个方面是否存在显着差异, 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1) 贫困生界定标准不明确、不统一, 贫困等级也没有细分, 而贫困程度不同, 对大学生生活、学习造成的影响不同, 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 (2) 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结论不能很好地推广到其他群体中, 外部效度低; (3) 研究工具复杂, 使用不同心理问卷及量表, 导致权衡的标准没有达到客观统一; (4) 不同地区对贫困生的经济帮扶力度以及高校对心理辅导的重视程度有差异, 也会导致研究结果的不一致。

  (七) 国外关于贫困生心理成长的研究

  文献查阅发现, 国外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研究相对较少, 这与西方国家崇尚独立的文化和完备的奖贷以及勤工助学体制有关。在西方, 贷款上大学是被鼓励的自立、独立行为, 富有家庭的孩子也会选择贷款上大学;勤工助学更是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因此, 贫困生心理不是西方国家大学校园的主流问题。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研究展望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关心贫困生的心理成长, 而不是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已得到学界和高校的广泛认同, 会逐渐成为贫困生帮扶工作研究的主流。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未来研究应突破理论探索和调查数据呈现的模式, 加强应用领域的研究, 这样才能实现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的初衷: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 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36]。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成长团体辅导活动将成为贫困生帮扶工作的新方向和新亮点。积极心理学心理成长团体辅导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培养积极认知, 改变消极思维; (2) 引导合理归因, 增强积极情绪体验; (3) 创建成功体验, 开发积极行为; (4) 学会感恩, 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已有学者在贫困生心理成长团体辅导方面做了有益尝试。潘莉、周珂研究得到团体辅导能显着提升贫困生的自尊水平[37]。李秀菊通过前后测, 及与对照组的比较, 得出团体辅导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社交回避、羞怯感与苦恼心理有所减轻[38]。储昭帅、才忠喜认为团体辅导可以显着缓解社交回避与苦恼、焦虑以及提高自尊水平;团体辅导对于改善高校贫困生人际关系和自尊具有良好效果[39]。谭健烽、蔡静怡、吴建玲得到团体干预前后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存在显着差异[40]。

  研究表明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可以提高贫困生的自信心、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水平;降低自卑、自闭水平, 缓解抑郁、焦虑水平等。但已有研究中, 贫困生心理成长团体辅导主题分散、随意, 没有形成贫困生心理成长体系;心理成长指标的测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工具。在未来的研究中, 需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指标体系研究;注重团体辅导促进贫困生心理成长的实效性研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开发本土化的心理成长系列测量工具。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