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教育经济学论文:中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4-14 15:54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项公共物品, 其发展依靠政府财政支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支出结构不合理、制度不完善、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本文借鉴财政相关理论分析其原因, 提出在制度结构上的完善措施, 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合理化。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财政支出; 经费投入;
 
  一、中等职业教育内涵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下按教育层次划分的一个类别, 其目标是培养中等水平的技术人员, 在提高就业的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培训, 使其获得职业能力资格证书。中等职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研究狭义的概念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学校教育, 学制为三年, 学校类别有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学校。
 
 
  二、财政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 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表明理论上公共物品的使用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根据提供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因为公共物品需求有整体性, 有些消费者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 即希望别人购买自己需要的公共物品而免费享受服务, 就引发了人人都不愿提供公共物品, 造成了供给空缺, 所以决定了公共物品的提供主要依靠政府。
 
  对于受教育者来说,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具有公共性。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新增成员的边际成本大于零, 具有了竞争性, 需要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外部性, 受教育者在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规范自身的行为, 为学校节约管理成本, 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
 
  (二)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由舒尔茨第一次系统提出。他认为人力资本对生产有促进作用,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深远。人力资本的来源最主要和直接的方式就是来源于教育, 通过教育的手段, 可以传授给受教育者进行生产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够有条件熟练的生产。
 
  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经济发展下的产物, 目前社会现实是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显著, 而作为其直接来源的教育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现状
 
  在总量上,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从1995年的131.6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 138.29亿元。生均经费也在不断增加, 从2006年的2, 000元增至2015年的10, 961.07元, 说明政府慢慢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从结构上看,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经费总额上还是有差距的。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投入1, 504.7亿元, 普通高中2, 439.95亿元, 其占比是中等职业学校的1.6倍。区域间和区域内部财政投入也有所不同, 2011年东、中、西部的预算内生均经费的平均值为9, 144.5元、5, 936.74元、7, 521.63元, 区域内部东部经费投入最高的省份是最低省份的5倍。受地区经济及政策等方面的影响,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平衡。
 
  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总量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教育支出的占比随经济发展状态呈上升趋势, 但教育支出总量占国民经济收入的比例仍偏低。在教育支出中, 中等职业教育总量支出投入不足。理论层次上, 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要求及设备配给方面应该比普通高中要严格的多, 多技术实际性操作需要一定的实习基地及内部教学设施, 经费支持应该在教育支出中占到一定的比重。以2011年为例,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6.86%, 普通高中占比10.45%。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得出, 在发展中国家, 职业技术学校生均成本普遍要比普通中学高1.5倍, 即使这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 但还未达到这个标准, 经费投入仍不充足。
 
  (二) 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不均衡
 
  1、区域间财政投入不公平。
 
  受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间教育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而评价区域间教育投入的最好标准是生均财政经费指标。以2014年为例, 上海的生均经费是20, 774.64元, 甘肃、河南分别是9, 407.15元和6, 169.91元, 很明显中部的投入最少, 反映出我国区域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不均衡。
 
  2、城乡间支出差别大。
 
  目前, 我国农村学校与城市相比, 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我国农村人口居多, 受地理位置和家庭收入的影响, 农村承受了较大的教学压力。城市学生教育经费充足且人数少, 生均经费远远超过了农村学生, 这就造成了城乡间教育支出的差别。
 
  (三) 公用经费与人员经费比例不协调, 使用效率低下。
 
  财政支出中的教育事业费包括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中等职业教育需要更多有质量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 以用于提高学生技能的专业性, 应该将更多的用于公用经费提供教学设备。目前, 我国人员经费比例占到60%以上, 而且大多数用于教师的工资福利, 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公平。
 
  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使用效率是指财政支出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应, 即财政支出能够实现劳动力质量的提升, 通过增加就业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能够使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保障教育公平。但是,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使用对这两种效应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效率低下。
 
  (四) 学生数量减少, 分科专业选择单一。
 
  理论上国家近几年实行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应该有所上升。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人数由2010年的1, 816.4万人下降到2017年的1, 254.3万人, 学校的招生人数也有所下降。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分科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即对专业选择具有从众性和单一性的特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学生的专业选择大多集中在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等这一类传统行业, 对于司法、保健等新兴产业, 报考的人数少之又少。这与我国社会就业趋势有关, 学生从众心理也推动了这一局面的形成。
 
  五、中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不够。
 
  多数人认为上职业技术学校是学习差, 能力不足的表现。目前, 职业学校成为了学习成绩差学生的选择, 加之技能型人才就业形势的紧张重点职业教育的前景不太乐观。当然, 政府的重视度也是一个因素, 要重视技术人才培养, 引导社会观念的转变。
 
  (二) 中央与地方责任落实不明确。
 
  教育作为一项准公共物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配管理。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地方政府管理, 经费即由地方财政负担, 这就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压力。地方为了缓解财政压力, 往往会发生责任不到位现象, 结果延迟了对中等职业教育财政的投入, 降低生均经费标准。而中央政府财权大事权小, 无责任改变这种状态, 各级政府的责任不明确, 落实不到位, 很明显地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 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
 
  我国法律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规范行为很少涉及, 使得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成为理所当然。首先, 区域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 对于财政投入指标也就不一致, 没有完善的指标体系;其次, 监督主体过于单一, 除专门负责监管的人员, 还应该将财政信息加以公开, 让学校以外的主体参与引起社会的广泛监督, 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六、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建议
 
  (一)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 增加社会认可度。
 
  目前, 我国经济稳定发展, 缺乏的正是技术创新的人才, 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国家经济建设理念相吻合, 投资中等职业教育, 获取人力资本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推动社会的发展。政府要出台专门的行政法规, 为中等职业教育开辟良好的发展通道。提高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度, 打破传统“学优则入仕, 成绩差才去中等职业学校”的这些社会观念。要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 对于在校生, 减免一些不必要的费用, 提供补助, 减轻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对于毕业生, 缓解其就业压力, 设定专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让其技术能力得以发展, 最终改善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 提高社会认可度。
 
  (二) 调整支出结构, 推动区域间支出公平。
 
  由于我国对区域地区实施的政策的不同, 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当然区域间的中等职业教育也一样面临这个情况。受经济水平的限制, 东、中、西三个区域间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指标也该按照各地区经济理制定。东部地区发达, 省市的地方财政压力相较中西部较小,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由省市级地方政府负责;中西部则应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负责, 这样既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教育经费又有了可靠的来源。当然, 针对西部主要是加大对教学设备方面的投入, 使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得到改善。中部则是要提高生均经费, 出台一系列补助和奖励政策加大财政支出的总量投入, 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 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公平发展。
 
  (三) 提高总量投入, 增加投入的融资渠道。
 
  中等职业教育重在对技术的传授和培训, 充足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育正常进行的保证, 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性质和方法决定了经费在财政支出的占比。政府应加大教育支出, 并且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支出中的比例, 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效应, 加大对其的财政支持。
 
  教育资金支持可以多样, 以政府投资为主, 并且吸引社会力量对其提供资金和教学资源的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引导和激励企业投资的政策, 给企业和学校都带来一定的好处。引入市场机制, 推动企业与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合作, 在学校建立基地, 提供实习场所, 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促进学校融资方式的多样化。
 
  (四) 明细政府责任,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央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给予地方经费支持, 即地方依据自身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 确定财政分担的份额, 根据分配标准, 不足的部分由中央政府给予支持。
 
  教育事业费比例不协调延缓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应该提高公用经费的比例, 确保教学资源的充足, 而且人员经费中的多数应该作为奖励补助金额用于学生, 有效地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 变废为宝, 促进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宁, 林婷.教育公平视域下中职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通讯, 2015.
  [2]袁连生, 何婷婷.中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四十年回顾与评价[J].教育经济评论, 2019.4 (1) .
  [3]许世建.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投入公平性实证分析———基于2004~2013年数据[J].经济研究参考, 2015.
  [4]刘杰.浅议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 (8) .
  [5]秦美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公共支出受益分布研究[D].南京大学, 2018.
  [6]邢臻.公共财政视角下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36 (7) .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