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优化及特殊性分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1-02 14:25

 摘 要
  
  经济激励政策是我国鼓励“节能减排”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一种手段,但我国针对工业建筑节能的激励性政策相对较少。本文首先明确工业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通过经济外部性及市场失灵两种客观现象分析建筑节能工作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结合已有国内外建筑节能激励政策和工业建筑自身的特殊性探讨工业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及分析从而提出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节能;工业建筑;经济激励政策。  
 

第 1 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面临全球化的能源危机,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Club of Rome(关于未来学研究及研讨全球问题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1972 年出版的第一部研究报告THE LIMITS TO GROWTH,让世界明白,能源以及其他我们生活必须的资源是无法再生的,无限制的使用,会导致我们最终耗尽所有的资源,人类的发展也将走道尽头。今年来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我们应该更加意识到节能的紧迫行。因此,全球范围内,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为代价的传统型经济早已不被提倡。节能经济,才是我们能长远发展的根本途径。

  工业建筑发展的过程漫长悠久,但往往人们关注的是工业建筑在技术层面的可使用行及合理性,其舒适以及工业建筑节能往往不是设计、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侧重点,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工作环境要求的提高,在改善工业建筑使用舒适度的同时带来工业建筑能耗的增加的问题。中国的工业起步较西方国家完很多,工业建筑,如:车间、厂房、库房等,功能单一、形式简单,仅以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为主。同时因为该类工业厂房高度高、跨度大、对室内环境的维持要耗费相对普通建筑数十倍的能源。另一方面,工业建筑不同于房地产行业,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工业建筑的主管部门及机构都不一样,要求每一个行业或类型的主管机构制定出适用于本行业类型的建筑节能政策存在的困难较多,政府也无法对该类部门统一作出要求。我国现有节能技术多为维护结构的保温措施,但工业建筑领域内,仅改善建筑的维护结构带来的节能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工业建筑节能必须对厂房厂区的整体布局做出优化,多利用生产余湿、余热等多种方案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新型设备、技术的研发与采用也是工业建筑节能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针对高大空间采暖及制冷的新型环境控制技术少之又少。而这些问题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我国科研水平不够高,同时也因为工业建筑节能在目前还不被社会所全面认同,参与者缺乏主动积极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好的市场经济调控以及经济激励政策的引导。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在我国,关于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关于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以及强制性政策也有成型的相关条例。但由于工业建筑本身的行业特性,一般的政策条文有时难以在工业建筑范围内发挥长期、有效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市场经济特性为出发点,结合既有建筑节能以及经济激励机制设计的研究,通过分析工业建筑自身特性以及以往经济激励政策在工业建筑领域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尝试对我过的工业建筑节能工作在经济激励政策方面提出指导性建议,从而填补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的空白。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工业建筑建设及使用周期短,初期投资高,工业建筑节能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投资人缺乏为了降低工业建筑运行能耗而提高初期投资的动机。而相反,往往为了节约初投资,而更大地增加了工业建筑运行能耗。而整个社会的能耗也因此加大。另一方面,工业建筑本身存在生产产品的不同、工艺要求不尽相同的独特之处,因此无法以一个统一节能标准来衡量及要求,不可能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随意性强。以上是工业建筑节能最大的阻力。

  虽然工业建筑的建筑能耗占工业能耗比重没有一般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大,但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业发展是突飞猛进的,加上我国工业生产消耗能源之大,工业建筑能耗的数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工业规模的继续扩大,工业建筑能耗仍有巨大的上涨空间。早日意识到工业建筑节能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前制定相关经济激励政策,有利于我国发展过程中能耗控制,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模式走的更远,同时可以保护环境,改善我们亦即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本文的研究如果能为国家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或有参考价值的观点,那么本文的研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主要现实意义在于:

  (1)利于推动开展工业建筑节能工作。目前,采用节能措施的建筑初期投资都高于不采用节能措施建筑,因为采用节能方案会导致初期成本增加,所以光依靠市场规律的作用,是难以达到对该领域的最优资源配置。但是仅仅的强制性政策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总有漏洞可以钻,这种情况下,激励政策的效果会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补贴、融资、信贷和降低税收等优惠政策。提高了参与者节能意识与主动性,从经济效益上给予更多激励才是行之有效的最好方法。

  (2)可以推动新节能技术的开发与使用,达到改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效果。经济激励政策是指引方向的指路牌,但是好的节能技术才是节能工作的根本,在经济激励政策的刺激与引导下,技术人员、商家、投资人等才有更强烈的愿望来研发、推广、使用新型节能技术,有更多节能技术作为支撑,建筑节能工作才能走出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的束缚,建筑节能工作自然而然的会大范围、自主性的开展起来。

  (3)可以实现能源节约,带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集中面临着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不仅有助于鼓励全社会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进而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利益的驱使作用,引导一部分企业从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节能环保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财富以及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从根本上实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

  1.3 建筑节能及经济激励政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建筑节能一般技术措施

  (1)维护结构改善措施:维护结构改造是目前最普遍、最简单的节能措施。通过改变建筑物外维护结构材料的保温性能以及减少门窗比和透风率以提高室内环境的封闭性,从而减少维持环境温度湿度所消耗的能耗。曾经美国、欧洲等科技先进国家建造的建筑物的保温系数可以达到 90%以上,几乎没有热量散发,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室内空气质量的下降,长期居住在这样的房间里的人都因为长期呼吸低质量的空气而患上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并发症。我国已经对于墙体及屋面等维护结构有许多强制性规定,目前建造的房屋在设计阶段就需要强制性的通过节能计算,不通过节能计算的设计是不允许进入实施阶段的。

  (2)热湿回收技术:一般建筑的空调系统可通过热湿回收技术减小新风与排风之间的热湿差,也就是利用热湿回收系统(排管、透平轮等)使引进的新风的热湿值更接近与室内要求的环境温度,此类技术初期增加成本高,在国内尚未广泛应用,其最大阻力就是设备为全部国产化,过于昂贵,性价比低,成本回收时间过长,需要强大的政策支持。

  (3)辐射供暖/制冷技术:相对与传统的对流传热与强制对流传热,辐射供暖/制冷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温度调节方案,尤其适合工业厂房、车站、商场等高大空间内采暖/制冷的方案,在美国及欧洲各国已经广泛被采用,但在我国的推广过程中因基础设施、能源类型、技术标准及消费认可度等原因,尚未大面积推广。

  1.3.2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动态

  (1)建立了基本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目前,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备案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已经接近 5000 个,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很多建设标准涉及到了民用建筑项目、城镇建设项目、房屋建设、工业建筑等项目,例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等。这些建筑标准有效地保障了民用建设项目节能性。在节能区域性建设方面,建设部从制定《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结合全国各地区域气候和季节特点,制定了广泛覆盖的全国性民用建筑、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标准的内容从采暖改造、节能改造到外墙保温施工、照明技术改造等等,包含在建筑项目节能性能的设计、规划、施工和验收的全过程。民用建筑节能已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能技术的创新性不断提升,节能技术已经由传统的节约能源向能源可持续利用转变,很多新型的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源等等都被应用在民用建筑节能领域之中,初步实现了民用建筑节能技术的延伸和拓展。从这个意义来说,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没有进行统一。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制定工作相比,目前我国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尚未实现标准的统一。很多设计到工业建筑节能技术标准还在制定过程之中。现有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大都以行业性规范为主,散见于相关行业的总体建筑技术标准和规范之中。例如《医药工业企业合理用能设计导则》中对于医药企业的建筑节能标准进行了规定,包括医药生产设备安装、厂房建筑、供电、供水、供热系统建设等等。在该建筑标准中,建筑节能要求都是描述性和定性式的规范,并没有大量的可操作性的量化标准。再如《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中针对石油企业合理使用能源和节约用能进行了规范,并对于增强油库的隔热能力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标准。其他诸如机械制造行业、水泥生产行业、钢铁加工制造行业等等的行业标准中也都有相关的节能定性或定量标准,但是尚未形成统一的工业建筑节能标准规范。目前,有关部门已经着手研究相关问题,并在主要的工业行业领域中将相关建筑节能标准进行归纳和整理,争取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

  1.3.3 经济激励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般经济激励政策应同时具备以下四条基本要素:

  (1)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提高经济效率是经济激励政策最根本的目的,政府通过一些财政税收的补贴以及其他宏观调控的手段以经济激励政策的方式对市场消费进行引导,减小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差距,以解决诸如节能经济、环境污染之类的外部性问题。提高各体收入是经济激励政策的方法或者手段,提高社会收益才是经济激励政策的最根本目标,两者是相辅相成,任何一方面的却是,都会是经济激励政策失去作用。

  (2)减少不公平性:经济激励政策应对的问题都是具有外部性的问题,例如节能、环保,这些问题如果单单以强制性条例去约束,会造成参与者主动性不强,同时必定存在个别个体钻空子的请款,只罚不奖的政策对于服从管理、遵章守法的企业相对与投机取巧的企业付出更多而没有回报,有失公平。而经济激励政策是强调对先进个体的奖励,在这种机制下,根据相关政策投入的越多,得到的回报与实惠也越多。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等手段向某些群体实行倾斜性的收入再分配,从而增进社会公平。

  (3)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在激励某种行为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整体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不能违背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以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在鼓励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失业和降低通货膨胀的大原则。

  (4)执行国际经济政策:经济激励应注重国际化因素,减少地方保护和其他的贸易壁垒,保护全球经济环境,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达成共识,开展多项交流与合作。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内容展开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探讨:

  (1)制定经济激励政策的根本原因以及经济激励政策相关基础理论站在经济学角度,引入建筑节能经济的外部性以及市场失灵两个概念阐述建筑节能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得出单纯的市场经济下是无法驱使人们自发的进行建筑节能活动的,必须予以强制性政策干预及经济激励政策引导的结论。再通过阐述强制性政策干预在工业建筑领域内的局限性及不足来突显出经济激励政策制定的全面性以及重要性。

  (2)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使用范围根据工业建筑及工业建筑节能的自身特点,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使用周期、带来的边际收益、节能措施给建筑物投资初期带来的成本增加来区分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主要面对的主体,分析我们所制定的经济激励政策应该主要面对哪些类别的、哪些行业的工业建筑。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应当针对不同的主体及参与对象区别对待。

  (3)引导激励工业建筑节能的政策研究从既有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研究出发,以具体经济激励政策在制定、执行、考核等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来反应出工业建筑节能激励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据此来提出工业建筑节能激励机制制定的策略。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同时从技术的研发、工程的设计阶段就下力狠抓,并且对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都予以渗透节能经济激励的概念来引导消费,促进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加强政策实施走向、提高公众节能意识。使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实施能够达成应有的效果。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系统分析的方法以我国工业建筑能源消耗情况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和分析现阶段工业建筑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负面影响等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建筑节能激励机制构建情况的对比分析,推论得出我国构建工业建筑技能激励机制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2)对比法结合类推的方法通过系统对比中外构建工业建筑节能激励机制诸多措施的优劣,为我国提供参考。同时在总结各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制定和完善我国相关政策措施的措施。

  (3)辩证分析的方法研究认为,对于工业建筑节能激励机制的制定问题,不同的国家根据国情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际标准模式。但是在制定建筑节能激励机制的方针原则问题上,还是有一致的标准可循。我国在制定和完善建筑节能激励机制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现成模式和经验做法,而是要在广泛学习、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并应当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唯一标准。因此,需要对西方各国的建筑节能激励政策进行辩证分析。

  1.4.3 技术路线

  (1)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学习有关“激励政策”相关理论。

  (2)分析工业建筑的自身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工业建筑节能带来哪些阻碍。

  (3)参考国外已有相关关于工业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并从中得到启示。

  (4)分析工业建筑节能工作中具体存在的问题。

  (5)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得出一些对工业建筑节能的一些建议。
 

第 2 章 激励政策理论基础及工业建筑特殊性

  2.1 建筑节能的一般内容

  2.1.1 节能经济的外部性

  经济外部属性是广泛存在于建筑节能领域的,并且体现的是正向的外部属性。具体来说,当通过建设新型的节能建筑或对以往的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以后,投资人虽然不能完全从中获取直接的高效经济收益,但是却可以通过建设节能建筑或进行节能改造实现社会总体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改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及创造就业等诸多效益,这种效益主要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效益,体现出明显的正向经济外部属性。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如果将投资者的前期实际投入成本设定为 MC,而将建筑投资者在投资新建建筑项目或对既有建筑项目实施节能改造的边际收益设定为 MR,通过建筑节能活动所产生的社会边际收益为 MSR.在建筑节能外部经济性的影响下,可以明显看出建筑节能的社会边际收益要远远大于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但是同时可以看出,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之间存在交叉点,如果从投资者实际收益最大化与社会边际收益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个交叉点 E1 无疑是最佳投资角度。而从社会边际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投资者的前期实际投入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平衡点低于社会边际效益。在市场的自发性作用之下,投资者投资新建建筑项目或者对现有建筑项目实施改造过程中的均衡量要小于社会最优的均衡量。由此可以推断出,建筑节能领域具有外部经济性,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水平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2.1.2 市场失灵

  工业建筑节能跟一般建筑节能以及所有节能环保项目由一个同样的特性,就是现有的自有市场经济体制到了这个领域内就完全失去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节能经济的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现象。时至今日,我国的工业建筑节能政策主要以政府发行的强制性条文为主,但强制性条文违背参与主体的主观意愿与市场规律,效果并不理想,必须做到滴水不漏才能保证强制节能要求的意图得以实施。即便如此,强制性条文背后往往伴随着庞大的监督体系,费时费力。相反,如果把监督体系所花费的成本变成激励政策,让采取节能措施的企业、单位、智能部门及其他参与者从中得到好处,势必会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合肥鑫晟光电科技电子器件厂房项目为例,光外墙保温一项,让该建筑的建设成本增加约 300 元/m?,这对企业来讲是不小的负担,工业建筑的建设目的一般是为服务于生产,而生产的根本目标是创造效益,初期投资加大造成的成本回收期加长,占用过多现金流对企业是非常不利的,多数企业为降低成本会本能的选择钻空子,这样一来,再严格的政府强制条文都是一纸空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而多数真正采用了节能措施的企业,会因为成本上涨而在产品上加价,最终增加的成本还是无情的推给了消费者,这不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这个链条中政府花费了人力财力,企业投入过多现金流但并没有创造更多利润,而消费者责为全部花费埋单。设想如果政府的强制性条文换成经济激励性政策,假设采用节能措施的企业在未来的若干年内纳税可以优惠,贷款可以收到优待,使用的节能措施种类越多,税金减免力度越大,贷款额度越高,这样一来一方面企业的节能意识势必加强了,都会积极主动的寻找合适的节能措施用于自己的厂房车间,同时又回催生出更多新型的节能技术,如此一来,各个环节都得到了自己的实惠,也就呈现了共赢的局面。对于工业建筑的节能措施采用而增加的成本,至少需要 10 多年的时间才能收回,这么长的投资回收期,投资者和企业势必不会积极主动而且还容易发生钻空子、找漏洞的现象。可以想象,由于在建筑节能领域中,投资者对于节能建筑的建设和改造投资直接受益较低,存在前期建设投入与投资受益不平衡的现象,同时从社会宏观层面来看,社会在个人投资行为中所获得的综合受益要远远大于节能建筑建设的前期投入。这种现象会导致投资者根据成本投入和受益测算而愿投资节能建筑,这是建筑节能经济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建筑节能政策不能单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推动的主要原因。

  在图 2-2 中,假定是市场机制完全作用的情况之下,在建筑节能领域中非节能建筑与节能建筑之间的比例情况。在目前建筑市场上只有节能建筑和非节能建筑两种主要类型的情况下,从图表所反映出的基本内容来看,可以清晰地表达出在预计投入建设的建筑工程总数量当中,节能建筑与非节能建筑之间的比例不同,节能建筑与非节能建筑之间的开发商边际收益曲线、社会收益曲线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达到平衡。也就是说,当不考虑外部经济性时,节能工业建筑和非节能工业建筑完全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于MR1=MR2 的交点 E 处达到均衡。此外,从图表统计情况看,节能建筑数量要大于非节能建筑数量,当节能建筑外部经济性发挥作用之时,只有节能建筑和非节能建筑在均衡点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社会的最优配置。
  
  2.2 工业建筑节能的一般特征

  2.2.1 工业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

  不同于一般建筑,工业建筑的建造目的是为服务与工业生产,泛指从事工业生产或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建筑,俗称厂房或工业厂房。工业建筑另一个与一般建筑的区别在于工业建筑的建设周期和使用周期都较短。同时工业建筑的设计具还存在几个其他特点:(1)不同行业、不同的生产工艺决定了不同厂房在平面布局上各有差异;(2)工业建筑普遍为高大空间、结构复杂的建筑,其外观形状,结构形式主要受生产流程或内部用于生产的设备尺寸及类型制约;(3)工业建筑一般宽度大、跨度大;厂房的大门由于要进出产品、集装箱、车辆、设备而必须加大尺寸;(4)厂房所谓单层建筑,建筑表面积占比高;(5)因为考虑通风采光等因素,屋面经常有排气窗、采光窗等高传热比的维护结构存在,对保温、隔热、防水、屋面排水施工工艺要求较高;(6)同时为降低建造成本,其结构及维护结构材质多为钢结构、轻钢结构、简易彩钢板等材料,导热率高、保温性能差。

  除此之外,工业建筑还具有种类多样的特点,有对环境质量苛刻要求的试验类建筑,也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大量余热余湿的工业厂房;有“高、精、尖技术”的技术密集型厂房,也有劳动密集型的流水线大车间;有大量有机材料的厂房,也有纯机械化流水线的机械化车间;既有高洁净度的电子期间厂房,也有四面敞开的高大空间厂房等等。使用功能上的差异造成室内环境要求上的巨大不同。因此工业建筑节能情况非常复杂。
  
  2.2.2 工业建筑能耗特点

  (1)能耗结构多样化:工业建筑的能耗种类很多,而建筑能耗在不同类型的工业建筑中所占比例也不同。生产大型设备、大型构件的加工车间的主要能源消耗来源于生产,建筑能耗相对于生产能耗所占比重较低,而精密仪器、食品加工等技术密集型工业建筑因为要严格按标准维持室内环境温湿度,其建筑能耗相对于生产能耗所占比重反而较高,还有类似于矿山、冶金、化工等重污染共建的能源消耗主要发生在精华回收废水废气处理上。工业建筑能耗结构多样化也就意味着工业建筑节能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2)节能意识偏差:很多人在提到建筑节能时往往会联想到建筑保温性能的提高,但多数行业的工业建筑在生产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余湿,这些低品质的能量如果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就是污染,但如果稍微加以回收利用又可以变废为宝,既减少污染又节约能源,有事半功倍,一箭双雕的效果。因此工业建筑节能应当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技术的具体生产特点分门别类的实施,才能提高节能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

  (3)执行环节阻力多:一般的情况不同的行业由不同的主管部门管理,而一般建筑的节能主管部门与主管工业的各个部门交集不多,工业相关主管部门在制定以及实施相关政策时多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主导思想,对于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消耗方面则是次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应当工业建筑节能的激励政策就是对各个主管部门的激励政策,同时也必须赋予节能部门更高的权限与更多的权利才能做好工业建筑节能工作。

  (4)技术支撑力度弱: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一般性的建筑基础之上,但是理论上工业建筑节能工作需要更多技术支持,而工业建筑节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需要的技术含量及新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更大。仅仅靠行政干预的方式简单粗暴的要求各企业控制能源消耗是不科学的,唯有以经济激励形式来提高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各工矿企业节能消费的积极性,扩大工业建筑节能市场需求才能刺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催发新型节能技术的产生速度。

  (5)地域类型差异大: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资源优势不仅相同,在建筑能耗主要存在与保温加湿方面,而在南方地区建筑能耗主要存在与制冷除湿方面,不同的能耗类型所采取的节能措施与技术都不同,制定激励政策也要根据当地的具体资源类型因地制宜。

  2.2.3 工业建筑节能一般难点

  (1)室内温湿度要求不代表节能需求:现行的技术标准及国家规范仅规定了一般工业建筑设计的温度标准,例如对温度的要求普遍为:采暖温度取 14 摄氏度至 16 摄氏度,空调设计温度一般为 26 摄氏度至 27 摄氏度。但单纯从这些数据并不能分析出工业建筑节能的重点。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别,同样的温度控制标准背后隐藏的新风量是不同的,有些工业建筑由于粉尘及废气产生较多,对新风、排风量要求很高,而有些厂房由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室内人员密集所以对排湿的要求高,虽然设计温度都一样但是能耗的方向有巨大差异,所以分析其节能措施及方法时也要区别对待。

  (2)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全面的基础数据:我国对一般建筑的节能研究经过数年以后已经初步形成体系,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于工业建筑节能技术革新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科学性不足、可操作性较差。另一方面能耗主体覆盖面不全,虽然统计方法先进科学,数据是真实有效的,但统计数据范围过窄,信息量不全不能真实反映能源消耗具体的特点与节能措施的诉求。还需要具体的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工业建筑的能耗数据,比例指标分别统计汇总才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但分类统计汇总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光靠一两个部门是无法完成。每个行业的主管部门都需要针对自己行业的特点制定自己业内的建筑能耗统计方法和评价依据。

  (3)针对建筑能耗应建立更多系统的研究项目:工业建筑节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脱离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及行业标准的研究是片面的,工业建筑节能必须结合每个行业自身特点以及独特需求加以有针对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全面,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理论成果,才能更好的指导实际工作。

  (4)依据的缺乏:依据的缺乏包括法律依据和技术标准的依据,我国颁布的各项法规及标准要么范围宽泛针对性不强无法实施,要么涉及面过窄无法触类旁通。而现实中工业建筑因地域不同、功能不同、类型不同而各有差异。有必要全面收集各类工业建筑的能耗指标数据,并加以进一步分析,细化工业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规范,努力完善工业建筑节能先关法律法规。

  2.3 本章小结

  研究认为,由于经济外部性是建筑节能的自身属性,并会由此导致市场调节失灵的现象,无法通过自然的市场经济机制到达推广建筑节能的目的,只能通过行政政策干预的方式引导市场、引导消费来达到目的。强制性政策干预在实施的同时往往要同时制定大量的监督机制,而通过经济激励政策调控,可以大大提高市场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业建筑由于其自身诸多特点,节能工作比普通建筑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一般的经济激励政策有事难以作用到工业建筑。如何指定针对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