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社会学论文:礼仪文化建构公共秩序的价值及实现路径分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1-02-25 14:50

  摘要:礼仪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能有效地规范公民的行为举止、提高公民的道德理性、彰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公共秩序建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力量。然而,当今社会公共秩序构建面临人民群众礼仪文明理念弱化、法礼相协功能日趋消解和礼仪文化教化存在偏差等困窘。必须深入挖掘礼仪文化的价值、思想和意蕴,通过提高民众德性素质、加快法礼统合、建设礼仪教化新体系,以实现弘扬礼仪文化与建构公共秩序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稳定、良性运转的公共秩序。

  关键词:礼仪文化; 公共秩序; 建构;

  Abstract:As the core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tiquette culture that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citizens' behavior,improve citizens' moral rationality and highlight Chinese is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ultural force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order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order in today's society is faced with such dilemmas as the weakening of the people's concept of etiquette civilization, the gradual dissolu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law and etiquette,and the deviation of etiquette cultu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romotion of etiquette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order,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stable and healthy public order, we must dig the value, thought and meaning of etiquette culture deeply, improve people's moral quality, speed up the integration of law and etiquette, and build a new system of etiquette education.

  Keyword:Etiquette Culture; Public Order; Construction;

礼仪

  泱泱华夏,大国典范。"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1]23这是文明演绎中中华儿女集体选择并创建的稳定文化模式,亦即礼仪文化,它以敬和仁为主核,是规约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则和道德伦理。它依托各种仪式及规范,形塑出推崇人伦、注重礼让、崇尚道德的社会共识,勾勒出中华民族公共秩序的搭建法则,彰显出中华民族公共文化的自信逻辑。自先秦时期,人们便认识到礼是维系中国社会善治的关键,礼为纹德为质,礼仪既内涵道德元素也诠释道德伦理,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从人性的角度论述礼的重要价值,认为礼是理性精神和节制态度的表现,从而规范民众行为、协调群体关系、整肃公共秩序;孟子认为礼是依靠个体内在的价值标准,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南宋朱熹则认为要通过礼仪修养心性,提倡践行礼仪的必要性。时至今日,与中国交往的友人,"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2]7.在公共秩序建构过程中融入礼仪文化的积极因子,通过提高社会主体道德素质、完善社会法律制度、搭建礼仪教育体系来解决公共秩序建构中的现实困境,不失为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建立良好公共秩序的重要路径。

  一、礼仪文化建构公共秩序的价值分析

  公共秩序存在于公共生活之中,是人们"为维护公共事业、集体利益和正常的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3].其建构目标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能够顺畅地沟通、友好地交往。其中的共识性行为规范不会自动生发,而是有赖于礼仪文化等社会规范的塑造。礼仪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绵延不息地传递着华夏民族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4],不仅能够规范和修正个体的行为举止,更能运用于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之中,调适社会成员间的关系,建构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方式

  公共秩序的建构关键在于人际关系的恰当处理。人是社会一切事物的主体,也是社会中情感最复杂、智力最聪慧的动物,离开了个人及其行为,社会活动便不复存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而非自然性,社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公共秩序的构建至关重要。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存在摩擦,处理不当则会激发矛盾。礼仪文化则可以协调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因此,只有人民群众对礼仪文化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才能在礼仪文化的指导下持续互动,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礼仪文化注重培养人民群众的秩序意识,强调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古代,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依靠礼。《礼记·仲尼燕居》中记载:"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5]974强调了礼仪文化对人民群众文明素养的重要性。公共秩序的建构依靠的是每个人的内在自觉性,礼仪文化经过几千年的赓续发展,其和谐、礼让、仁爱、敬重的思想愈发深刻和凸显,将这些礼仪文化融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为公共秩序的建构提供伦理规范和价值指导,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手段。在现代社会中,完善的公共秩序可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友善,礼仪文化通过熏陶和浸润的方式塑造人们的基本素质,培养人们的道德理性,促进人们形成高雅的气质,彼此礼让、减少争端,友好相处、和谐共生,"有礼才能有节,有节才能有序,也才能更有利"[6].人际关系中,礼仪文化不仅体现着个人的交往技巧与应变能力,更体现着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气质风度,礼让、仁爱、敬重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君子所展现的精神风貌。《荀子·修身》中记载:"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7]15即强调礼仪文化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要性,是为人、成事、安国的关键。《论语·颜渊》中有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8]174要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礼仪的规范,彼此间相互敬重、宽容为怀,学会体谅他人、换位思考,才能减少争端,避免不和谐的因素破坏公共秩序。礼仪文化所倡导的和谐之道,是大家共同认可且遵守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检查自身的行为,时刻以礼仪标准约束自己,在遇到问题时聚焦于大家的共同追求和长远利益,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良好的公共秩序。这种源自个体内心的遵循才能促使个体自觉践行礼仪文化的思想,从而保证人民群众之间的正常沟通、友好交流,以此达到协调人际关系的目的。

  (二)建立良好秩序的文化支撑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自身独特的秩序,秩序是维持各个事项稳步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它总是通过制约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得人们的生活达到有序而发展的状态。"[9]秩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作为表征社会运行有序性的标准,公共秩序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中国持久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而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是公共秩序形成和存续的内在基础,是维系公共秩序良性运作的重要文化支撑。

  社会是人类相互关系的总网络。[10]19它是个体进行一定的物质活动、群体之间存在某种互动关系、以共同文化为维系的生活区域。礼仪文化是连接社会成员、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公共秩序建立和维持的基础和核心。古代中国社会就重视礼仪文化对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儒家倡导以"礼"作为建构公共秩序的路径,强调礼仪对个体道德的教化作用,对社会秩序的巩固作用。儒家礼文化作为统治社会的正统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对维系社会群体的稳定和谐、公共秩序的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论语·为政》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8]15用政令、刑法来治理百姓,百姓只能为了避免刑罚而遵守;而用道德、礼法教化百姓,则能使百姓从心底有顺从、遵守之意,且有羞耻的道德之心。强调国家治理的方法应注重礼仪,培养百姓内心的自觉和主动,而非冷酷的刑罚。《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中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11]16一个国家实行礼法制度后,其国家发展更加繁荣昌盛,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和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子孙后代也更加努力进取,国家上下都处于有序的状态之中。《荀子·君道》中记载:"至道大行: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7]199荀子提出"礼法并举",认为国家的安定有序在于礼法的存在、实施和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公共秩序,而公共秩序的建立正需要礼仪文化这样的文化体系作为支撑,在社会中弘扬主流文化,宣扬主流价值观,让人民群众产生文化共鸣,认同礼仪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从而形成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文化心态,将礼仪文化融于建立公共秩序之中。"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12]只有人民群众自身产生这样的文化自觉意识,主动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礼仪、践行礼仪,在处理矛盾时彰显自身的礼仪修养,在与人相处时展现自身的礼仪姿态,人民群众的行为活动、语言思想才会步入公共秩序所需要的轨道上来,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健康有序、和谐稳定的共同体。

  (三)维持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公共秩序的良好与否,直接体现于社会的和谐与否,内在秩序的稳定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健康有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久发展的内在动力,礼仪文化历经千年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是维持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礼仪文化本身应该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它是为构建有序社会服务的,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生存规则。"[13]5人民群众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作为公共生活的主体,其自身的礼仪素质和道德修养决定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礼仪素质和道德修养则需要礼仪文化来调控和影响。其一,礼仪文化促进个体身心的和谐。个体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的,个体的礼仪修养程度直接决定了社会整体的道德风貌。个体的和谐是外在体魄与内在素养的统一,个人身心健康对自身的发展尤为重要,强健的身体是成事的关键。精神上的健康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个人要不断修炼自身,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遵循礼仪是个体在社会生存下去的重要法则。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把情感和欲望的满足与表达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保持平和的心态,宽大为怀,以此促进个体的内部和谐,从而实现个体与身外之物的和谐共处。其二,礼仪文化推动群体整体素质的发展。群体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是基于个体和谐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和谐。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处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与他人相处必定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进行人际交往时,需要以大家共同认可的礼仪作为行为标准,对照礼仪标准修正自己的行为,以此促进社会形成和谐有序的状态。群体的和谐是构建安定和谐的公共秩序的关键,能够在小范围内形成和睦融洽的氛围,从而加强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联系。社会和谐有序建立在个体与群体和谐的基础之上,只有个人自身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才能融入到与他人及社会的和谐相处之中。社会秩序是需要集体力量来构建的,只有每个人都秉持礼仪文化中和谐共处、以和为贵的理念,注重礼让、尊重,为社会之共同福祉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安定有序的社会。《礼记·中庸》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5]1036即强调宇宙万物运行之规律,和谐为构建有序状态之根本。"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统一,在其中,有各种才能、各种职业的人都有适当的位置,发挥适当的作用,人人都同样地感到满意,彼此没有冲突。"[14]168

  二、礼仪文化建构公共秩序的现实困境

  公共秩序是维持人民群众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它不仅涉及管理、交通、生产和公共场所等多方面秩序,更是社会文明和人文涵养的体现,能有效规范人民群众的行为举止,使社会成员处于和谐的大环境中,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然而,"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15]4.礼仪文化在公共秩序建构过程中面临着三大困境,主要是人民群众礼仪文明理念弱化、法礼相协功能日趋消解和礼仪文化教化存在偏差。

  (一)人民群众礼仪文明理念弱化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其言行举止都是社会互动的文化符号,身体的一举一动都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表达对他人的礼仪,影响人伦关系的社会行为和文化符号。"[16]个体内在品德的缺失势必会显露在外在行动上,由于公共领域的公共性与开放性个人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如衣着上的过度暴露违背了礼仪文化所要求的明礼自尊,容易给未成年人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对公共环境不爱护,乘车不排队、随意插队等现象,缺乏最基本的礼仪之规范。建构良好公共秩序需要群体行动力,而不仅仅是单个人的自觉和主动。

  (二)法礼相协功能渐趋消解

  礼法相协是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礼与法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法的实施和修正需要借鉴礼,礼的传承和发扬需要借助法。战国时期的荀子就主张隆礼重法、提倡礼法并重,通过教化与惩罚加强对国家的治理,确保民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而公共秩序建构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明礼崇德,要实现这一美好图景,除了运用法律作为必要的惩戒手段,更要发挥礼仪文化对人民群众的教化作用,要在治理过程中注重礼、法两者的结合。"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秩序并不是一种随意达成的状态,而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17]可见,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促进了良好秩序的实现,但礼法合一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首先,现行的法律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法律都是对事后的结果进行处理,不能提前预防事情的发生,具有滞后性。另一方面,法律制度与礼的关系日益减弱。法律是成文的规范,是对触犯法律、违反法律的人的一种约束手段和纠正方法。而礼仪是不成文的规则,靠的是公众舆论的制约力。其次,法律制度的规范和体系的完善涉及礼仪文化的内容较少,未能从礼仪文化视角出发,没有对照礼仪文化要求的道德素质和礼仪文明来处理社会上发生的事情,无法体现个人礼仪修养对社会秩序的微观作用。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治国者所追求的目标,任何人都不希望因为口角纷争、占座插队等小事,将他人置于法律的处置之下、困于牢狱之中。最后,礼法建设未能把礼仪文化中可操作的行为规范纳入到法律规范中,法律是硬性的明文规定,是社会上人们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而礼仪则是相对温和、柔软的行为规范,把礼仪文化的部分规范纳入法律中,必能中和两者,扩大对社会的调控范围。礼仪文化所要求的民众的行为实质上是个人修养的展现,"文明有礼、禁止喧哗"是维持公共秩序最基本的素养,只有打好个人的礼仪基础,才能凸显礼仪文化的外在制度性,才能促进社会秩序的正常发展。法律固然有其强制性的一面,在社会治理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制度的真正生命力依然来自内部,是良心造就了我们所有的人民群众"[18]9.礼仪文化是一种拉力、内力,表现的是个体的美德与良知,因而要加大礼仪文化在法治建设中的比重,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防止公共秩序建构中集体力量的消散。

  (三)礼仪文化传导偏位

  一般而言,"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构想,文化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行为起到潜在的和实际的引导作用"[19]11.礼仪文化是以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观念为取向,进而调控人的行为,加强人的情感交流,促进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即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人们道德修养的提升,礼仪教育缺失,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制约了国家应有的综合实力。从历史和现实来看,礼仪教育在人们的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是提升他们内在修养的重要途径。当下,我国的礼仪教育表现为两个极端,要么停留在传统经学解读层面,缺乏一定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要么纯粹移植西方礼仪,嵌入中国文化土壤有些四不像。在实践层面、道德教育和社会导向都有明显不足。首先,实践层面缺乏礼仪教化。传统社会中以礼治国。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迁,经学解析的仪式在当下缺少标的物。而当下的活动,又有不少缺少文化诠释,浮于表面,物俗极强,加剧了不良风气的蔓延。故而,借鉴古人之方法,在实践层面加入可操作性的礼仪规范,达到学用合一、知行统一的效果,极为迫切。其次,道德教育方面缺乏礼仪疏解。众所周知,"道德和礼仪互为表里,道德是精神及思想意识,也即礼仪实践的内在要求,而礼仪是具体的实践,即道德意识的外在体现。"[20]社会的稳定与否在于公共秩序,知礼行礼,是作为社会成员最基本的文明素养。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其行为举止必定符合礼仪的标准。《诗经·相鼠》有言:"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人而无仪,不死何为?"[21]然而,当前的道德教育多停留于理论宣讲层面,人们的具体行为与之存在较大偏离。最后,社会导向方面缺少礼仪规范。"文明与文化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是最广泛的文化实体。"[22]社会文明体现的是民族的全貌,而非小部分人的局部面貌。社会化是个体成长的必然过程,因而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渗透礼仪文化的精神内涵,并随着个体社会关系和角色不断变化而有所提升。从幼儿园伊始,老师就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这些基础礼仪都是为日后立足社会所做的铺垫。而违反公共文明、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正是由于缺乏基本的礼仪引导和文明教诲。因此,加强礼仪教化对于社会良性秩序的构建而言,十分迫切。

  三、提升礼仪文化公共秩序建构力的可能路径

  公共秩序建构事关社会稳定和秩序巩固。反思当下的困境,我们亟需从礼仪文化视阈寻找解决之策,"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3]101.要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激活礼仪文化的生命力,努力提升礼仪文化的公共秩序建构力。

  (一)提高民众德性素质

  人民群众是公共秩序建构和维持的主体。其德性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社会秩序的好坏和礼仪文化传承的质量。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礼仪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因而提高社会主体的德性素质对公共秩序建构尤为重要。公民的德性素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传统社会人们修身养德、由普通人成长为君子、进而成圣成贤的重要阶梯"[24].礼仪之于人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新时代提高公民的德性素质,其一,要发扬敬让精神。《礼记·曲礼上》开篇即言:"毋不敬,俨若思。"[5]1《孝经·广要道章》中有言:"礼者,敬而已矣。"[25]92可见,礼仪文化基本精神是敬,是对他人的敬让与尊重,人们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无不展现其自身的道德教养和礼仪修养。敬让是人们需要修炼的首要道德素质,也是人们行为需要遵循的价值原则。在公共生活中,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礼让,发扬敬让的基本精神,才能形成融洽和睦的氛围,才能建立正常和谐的秩序,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公共文明是超越个人的私人生活的界限而在公共生活空间构建起来的文明状态。"[26]因而要在公共生活领域保持这样的文明状态,需要社会所有成员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体现对他人的尊敬与谦让,公共场合尊重他人,传承礼仪文化敬让的基本精神。其二,弘扬仁爱精神。礼与仁是表里关系,仁是内心的爱与善,礼是内在仁爱的外在表达。《孟子·离娄下》中记载:"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7]163此语强调君子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仁和敬,从自身出发,将仁爱与敬让传递、发散给身边的人,从而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仁与敬都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只是涉及的面有所不同,情感诉求的方向不同。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举止行为遵循基本的敬让精神之外,更应该对他人存有仁爱之心。《论语·颜渊》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8]174通过克制、约束自己,践行礼仪的标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规范,才能提升自己的品德修为。反观现实社会中常有新闻爆出:双方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这种暴力行为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没有一个社会能够以完全消灭暴力的方式来解决暴力问题,至多能对暴力加以控制和应付。"[28]11礼仪文化教会人们以更温和的方式处理问题,弘扬敬让和仁爱精神,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民的德性素质。

  (二)加快法与礼的统合

  国家的安宁需要法律作为保障,社会的稳定离不开法律的制约,秩序的维系固然也不能游离法律之外。法律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破解法律的滞后性问题,即通过法律的普及和宣传来减少违法事件的发生率。如可以联合电视台开设一些有关法律的栏目,主要跟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相关的注意事项,并引用真实案例对人民群众进行讲解;公共场合可以张贴跟该区域相关的法律条文,保安和执勤人员可以对人民群众进行引导;社区可以定期开展普法宣传,让社区的居民对法律有所了解,并通过个人在家庭中进行宣传、讲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普及效果。通过这种事先将法律规定及违反的后果告知人民群众,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破坏秩序事件的发生。其次,国家的运行除了依靠法律之外,还要结合礼仪文化来治理社会上的失范行为。"礼法制度指的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礼与法之间的特殊关系。"[29]中国古代社会就强调礼法对国家的治理作用,从西周的"礼之所去、行之所取"到汉代的"礼法并用"、魏晋的"纳礼入律",再到唐代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无不体现着礼与法两者结合对教化百姓、社会治理所起的作用,"道德与(刑)法从内容与形式完全融为一体,刑法随即进化为维护伦理道德的有力武器"[30].因而,需要加快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吸收和转换,使法律制度能符合时代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尤其是要培养民众的公共精神,不能"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31]26.要充分发挥公序良俗的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公共性活动,培养民众的"仁义礼智信",倡导"心之四端",只有每个人都遵从礼仪文化的规范,社会秩序才能步入正常的轨道。

  (三)建设礼仪教化新体系

  蔡元培先生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事,礼仪教育作为标志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课程,对内提升人民群众道德水平,对外规范人民群众举止行为,对个体之成长、秩序之稳定、社会之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起一套适合各年龄、各行业发展的教育体系,把礼仪教育贯穿其中,主要从实践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教育入手,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首先,实践教育中融入更多的礼仪指导。要加强礼仪教育的实践性,根据不同年龄段开设相关的礼仪课程。其次,道德教育中更多地借鉴礼仪经典。人之所以异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道德理性、礼仪风范,而这种道德素质和礼仪修养源于礼仪教育。礼仪文化是开展教育的重要资源,其所倡导的君子人格、处世风格,都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并将其融于当下的时代发展中。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公共意识的公民,锤炼其道德品格,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展现基本的礼仪修养。最后,注重社会教育对民众的引导作用。"礼不是形而上的抽象说教,而应该是实实在在地体现于社会生活中。"[32]53相较于家庭和学校,社会是一个更广泛、更严格的教育场所。各行各业应当发挥本行业的特色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媒体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搭建起实践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多维度礼仪教化新体系,发挥礼仪教育对人民群众的实际指导和规范作用。

  礼仪文化作为社会文明的标志,通过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来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规范人民群众的举止行为,成为建构社会公共秩序的文化基因与基本遵循。尽管当下社会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中,但礼仪文化仍然是公共秩序建构过程中的重要文化力量。

  参考文献

  [1] 十三经注疏[M].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

  [2][美]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M].蓝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3]刘建荣。公共秩序---人类德性与理性之维[J].道德与文明,2008(3)。

  [4]蒋璟萍。和谐社会视野的公民礼仪素质教育[J].河南社会科学,2009(3)。

  [5]戴圣。礼记[M].胡平生,张萌,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

  [6]蒋璟萍,袁媛淑。论礼仪文化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机理和路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7]荀子。荀子[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8]论语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

  [9]栾广君。现代公共生活秩序重构与发展[J].人民论坛,2016(8)。

  [10][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左丘明。春秋左传[M].谢开慧,注释。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12]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15)。

  [13]于丽萍。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 2016.

  [1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6]尹晨辉,李慧勤。中国的礼文化与公共文明[J].人民论坛,2011(14)。

  [17]杨雪冬。论作为公共品的秩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6)。

  [18]谢岳,程竹汝。法治与德治---现代化国家的治理逻辑[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19][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贺卫方,高鸿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0] 绿净。诗经评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21]杨丹。中华传统礼仪与构建和谐社会之关系辨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2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4]彭林。礼与中国人文精神[J].孔子研究,2011(6)。

  [25] 孝经[M].陈书凯,编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26]余洪波。礼文化在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作用[J].中州学刊,2017(5)。

  [27]方勇。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8][美]道格拉斯·C.诺思,[美]约翰·约瑟夫·瓦利斯,[美]巴里·R.温格斯特。暴力与社会秩序:诠释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的一个概念性框架[M].杭行,王亮,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9]金尚理。失礼则入刑──略论先秦礼法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中州学刊,1999(6)。

  [30]郭小冬。公民道德建设的法制安排及其场域[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4)。

  [3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2]张仁善。礼·法·社会---清代法律转型与社会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