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行政管理论文:新疆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基层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6-04 16:12
摘 要
围绕南疆实际,以南疆四州贫困村为案例,深入研究研究区“进村入户”,分析南疆采取的有效措施。案例领域针对减贫,针对减贫进程和减贫成果,分析专业合作社与以合作促脱贫发现,在案例区,在有针对性的扶贫过程中还存在脱贫意愿但缺乏技术和“等靠”理念等问题;专业合作社规模小,产品模式少,品牌效应差。在此基础上,提出扶贫开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主导产业,提升财富潜力,建立各类合作组织,建立特色品牌分析等对策建议。为新疆乃至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提供经验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深度贫困;基层扶贫;产业增收
 
前言
反贫困是全人类尚未解决的问题,中国已经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6000多万贫困人口逐步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4%以下①。在消除贫穷方面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南疆四地州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自“定点扶贫”以来,在各级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在新疆省市的无私帮助下,扶贫运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2018年,南疆四地州,486,200人脱贫,444个贫困村从深度贫困地区撤离。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底的22.28%降至12.71%。因此,本文以南疆四州的一个深度贫困村阿其玛村为例,重点分析了南疆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研究区“进村入户”的深入研究,以喀什“十大工程”为重点,研究精准扶贫和脱贫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总结推广深度贫困地区定向扶贫开发工作典型经验,为新疆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扶贫”工作提供经验和政策启示。
习近平在2013年11月访问湖南湘西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明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扶贫理念。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定向扶贫是根据不同贫困地区的环境和不同贫困人口的条件,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准确地识别、帮助和管理扶贫目标的一种方式②。因此,对定向扶贫实施过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上。但针对针对性扶贫案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西藏,广西等地,而对南疆四州村级针对性扶贫典型案例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也是本文要考虑的。
一、叶城县恰斯美其特乡阿其玛村扶贫工作现状
(一)专业合作社:以合作促脱贫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阿其玛村一直关注“谁应该支持??谁来帮忙?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问题,通过建档立卡精准确定扶贫对象,创新“合作社+能人+贫困户”有针对性的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增收致富。于2013年3月成立了村农副产品保鲜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农副产品的加工,储存和销售。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能人+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通过政府对扶贫的财政支持,致富能人的带动方式和贫困家庭的参与,有效地将当地富人的农产品资源转化为经济收入,有效地促进了穷人的收入增长。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建档立卡,每月工资不低于1000元。贫困户通过合作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通过固定资产收入的再分配,合作社每年至少从经营收入中支出1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转入村委会,用于脱贫等相关支出。受影响家庭走访贫困户;合作社每年向社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分红金额不低于当年纯收入的5%。具体金额和比例取决于合作社的净收入。当年;合作社将以资金,农机,土地等形式积极吸纳贫困家庭进入社会,与社员签订订单合同,以保护性价格购买社员农产品。同时,村内的合作社和老年人,弱势群体,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展配套帮扶活动,帮助老年人,弱势群体,残疾人等贫困家庭发展生产生活。改善生活条件。到2018年底,村民合作社有20多个贫困户就业岗位,人均工资1000-3000元/月。合作社现有社员50余人,全部为贫困户,每年享受合作社分红收益的5%。
在许多传统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分散、分散、专业化、规模低、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牌效应弱、市场竞争力差等问题。成立专业合作社是有效的解决方案,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更好地促进当地传统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扶贫增收。农村农副产品保鲜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促进了就业,促进了贫困人口的收入。专业合作社在地方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订单农业:以产业促脱贫
阿其玛村仍保留着传统粗放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作为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典型农村地区,农牧业的发展对当地居民特别是贫困家庭的收入贡献不大。一方面,营销市场和营销渠道严重制约了农副产品的收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一村通过与脱水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养殖”。脱水蔬菜专业合作社在一村订购200hm2豇豆,订单价格1.2元/kg。年初,向贫困家庭免费提供了豇豆种子,贫困家庭将豇豆卖给合作社。在2018年,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贫困户参与“订单豇豆”种植,全村种植豆26.67公顷,贫困户增收134元/hm2。种植业不仅创造了致富新途径和农产品销售新途径,而且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为促进全村农业发展和农民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叶城县恰斯美其特乡阿其玛村基层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扶贫的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基层组织能力薄弱,与其他地区相比,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长期滞后。部分基层干部还存在文化程度低,民族语言水平低,能力弱等问题。受这些问题影响,基层干部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够,对政策认识不够透彻,执行力大大降低。他们不能发挥堡垒作用,从而影响脱贫进度和质量。
农业设施和基础设施差,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耕地整理标准相对较低,小土地面积较大,有地面积较小,不利于大型农机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③。农业耕作仍停留在传统粗粮生产模式。施肥,用药和收割基本依靠劳动。大量劳动力消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主渠渗透性低,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生产附加成本高。
(二)对扶贫工作长期性认识不足
基层扶贫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找出贫困根源,找出底数,实现有针对性的分类扶贫。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制定了“一户一策”来帮助他们。通过资源整合和扶贫项目的大力实施,贫困村稳步退出,贫困人口得到帮扶④。由于贫困人口动态不明,致贫原因是一个或多个原因,扶贫标准相对较低。因此,扶贫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很多基层组织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够。他们只需要贫困摘帽就能完成任务,做好每一件事。把扶贫与财富混为一谈,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缺乏防止贫困户返贫的长期计划。
(三)贫困人口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受不良传统思想和“小农”思想模式的影响,贫困家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等待和依赖”观念。扶贫的主观意识很差,无法立即得到安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援助政策。一些贫困家庭可能会在早期脱贫,依靠早期支持计划脱贫。
教育水平低,贫困家庭有许多孩子。在过去,大多数人采用了“免费再生产”的教育模式。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在小学或初中毕业后离开学校。目前,他们处于贫困人口的中年。由于受教育时间较短,他们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较弱,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技能,不能从事技术岗位,只能向他们学习。主要工作是体力劳动,工资相对较低,以达到收支平衡,因此收入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劳动力短缺,部分贫困户老年人,疾病和学生比例较高,缺少劳动力。慢性病和地方病是患病家庭的主要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较为严重。因此,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一户一就业”和脱贫⑤。因此,他们必须依靠医疗援助和社会保障。即使如此,他们仍然可能以断崖式返贫,这需要长期的关注和帮助。
(四)贫困地区产业增收路径窄
在深度贫困地区,大部分是传统产业,如林果和畜牧业。相对较少的农民知道这项技术并能生产它。他们缺乏农业技术指导。他们被洪水淹没并使整个土地施肥。它们到处播撒,经常流行,造成农业生产投入和效益产出之间的不平衡。近年来,林果业种植面积无序扩大,林果质量下降,销售遇到瓶颈。由于受市场影响的价格波动较大,缺乏配套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掘,难以单纯依靠传统产业增收⑥。
三、叶城县恰斯美其特乡阿其玛村基层扶贫工作的对策
(一)以扶志和扶智为先导,夯实精准扶贫的基础
扶贫是脱贫的难点,通过集中宣传和专题培训,组织扶贫示范,消除“等靠要”的不良思想,牢固树立艰苦奋斗致富理念,激发内生动力,增强信心⑦。依托基层扶贫站和帮扶干部,大力宣传惠农计生政策,为贫困户提供政策服务。制定扶贫计划,想办法脱贫,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努力将贫困户转化为农业工人和技术工人。通过实施公益林果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对各村林果牧业领域多名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承担了基层农牧业生产经营技术指导,提高科学养殖技术。
(二)以建强基层组织为重点,提升扶贫工作综合能力
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扶贫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贫困户保持密切联系,熟悉基层情况,对党支部思想有较好的了解。他们在摆脱贫困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基层扶贫工作要以基层党组织为统领,以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以村级阵地为信息媒体。因此,必须努力建立和加强基层组织和导师。扶贫站和基层干部要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帮助和提高“两委”的整体职能和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通过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提高基层干部的学历,业务能力和普通话水平,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能力强,扶贫积极性高的干部队伍⑧。初步形成了全区扶贫开发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实施基本生活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一站式”服务等一系列惠民政策,为扶贫、扶贫提供了“输血”服务。今后的重点工作是做好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扎实开展政策宣传和政策落实,防止“小病拖重病”发生。将贫困家庭信息与民政,医疗,教育等部门管理制度挂钩,全面掌握贫困家庭社会保障动态,及时开展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组织建设“兜底网”,保障民生。
(三)扶贫先扶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要在南疆开展有针对性的扶贫和扶贫工作,始终优先支持意志和智力。加强基础教育建设和投资,注重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加强技能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一批“可靠、可利用、可保留”的地方技术人才,而且有助于实现“一人培养、一人就业”和“就业家庭脱贫”的目标,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存、发展和自给自足的“造血”能力。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就业收入为目标,增强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稳定就业的能力。对脱贫意愿淡薄,有严重“等,靠,缺”思想观念的,要加强思想引导,坚持“不帮懒人扶贫”的指导思想,坚决杜绝扶贫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有劳动力但没有土地或土地少的贫困家庭必须通过就业摆脱贫困。在稳定现有就业基础上,继续拓展外部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加快劳动力转移,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如果贫困家庭真的很难外出就业,他们应该组织当地的卫星工厂和合作社在当地工作。对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应根据身体状况自愿开展短期工作,重点是指导和鼓励。跟踪动态管理贫困户就业失业情况,及时安排失业人员再就业,防止出现“看”现象。根据就业补贴政策,按时发放就业补贴,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正向激励作用,营造积极就业的良好氛围。
(四)壮大主导产业,提升致富后劲
南疆大部分贫困村普遍处于主导产业发展缓慢的状态,经济带动作用不明显。大大小小的产业遍地开花,主导产业优势不足。这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进入“后扶贫”时代后,支柱产业是有效防止贫困的有力途径。深度贫困村要积极探索畜禽养殖,林果质量提升,生态农业,传统手工业,特色旅游,“合作农业”等方面,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组织农业与乡镇企业合作,逐步培育壮大主导支柱产业,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撑⑨。围绕产业增收核心,大力实施提高林果质量和效益的项目,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促进高产增收。同时逐步建立农产品深加工配套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引进和改良育种品种,推广集约化现代育种模式,逐步淘汰以往传统育种方式的“松散育种”,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多渠道促进果蔬销售,实行果蔬分级销售,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打破制约农产品销售的瓶颈,防止“农产品加营销”现象的发生。
四、总结
贫困地区村级承担具体政策任务,组织实施,分类推进工作,与贫困户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扶贫的落脚点在基层,要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基层组织必须坚持最高层次的设计指导,本着不等不靠,抢抓时间,齐心协力,整合资源,全力投入扶贫的精神,大力推进责任,政策和工作任务的落实,走一条切实精准的基层扶贫之路,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扶贫,要践行中国特色扶贫理论。
 
注      释
①冯丹萌,and陈洁."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的几个问题."开发研究000.002(2019):83-88.
②牛胜强."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困境及发展思路."理论月刊10(2019).
③牛胜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重点方向."开放导报202.01(2019):81-84.
④许汉泽,and李小云."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其对策——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甘肃社会科学3(2019):130-136.
⑤郑有贵."深度贫困地区为何脱贫难——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障碍."人民论坛613.32(2018):63-65.
⑥邓靖,and康庄."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机制优化与政策匹配."广西社会科学2(2018):158-161.
⑦蒋儒."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路径分析."现代经济信息03(2019):501.
⑧姚垚等."深度贫困地区政府就业扶贫指导研究——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中外企业家(2019).
⑨许彩玲,and游志杰."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及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发展研究390.02(2019):87-92.
 
参考文献
[1]陈忠言.产业扶贫典型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云南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实践[J].兰州学刊,2019,308(05):163-177.
[2]李丽霞,李海霞,白钰.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财务需求分析及财务扶贫政策优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04):144-147.
[3]雷明,袁旋宇,姚昕言.以产业扶贫促进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基于西藏自治区L市调研[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02):154-166.
[4]冯丹萌,陈洁.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的几个问题[J].开发研究,2019.
[5]姚垚,陈姝静,刘凤鸣,等.深度贫困地区政府就业扶贫指导研究——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635(09):240-241.
[6]孔祥顺.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几点思考——以普安县高棉乡喜打村为例[C]//黔西南党校论坛(2017年第4期总第60期).2017.
[7]傅帅雄.Reflections 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impoverished areas of China:A case study of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Sichuan province%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思考——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5(004):93-96.
[8]李顺进.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培育的探索与思考[J].南方农业,2018,012(032):114-115.
[9]冯树芹,肖生禄.甘肃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法治治理困境及其对策探究[J].社科纵横,2019,034(006):34-36.
[10]张文丽.关于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若干思考——基于平山县东王坡乡曹土沟村扶贫工作调研[J].共产党员(河北),2017(09):28-29.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